第71頁
如此如此解說一番。
羅耀陽聽完大致以後,略一思考,搖搖頭,“不行,在這裡設圈套太明顯。你這不是反伏擊,而是打糙驚蛇。”
“我也這麼認為。”周奕極為贊同的點點頭。
羅耀陽聞言抬頭,眼裡閃過瞭然,“障眼法?”
“或者,確切地叫聲東擊西。”
想反伏擊,最初的一步得誘使敵人伏擊他們。
讓燕王以為羅耀陽會在那兩處以身為餌布置陷阱,誘他出手。
若能憑著這兩個地方把燕王的視線和注意力都轉過去,那他對他們其他的布置就勢必會疏忽大意,深陷圈套而不知。
燕王這個人,應該有些耳目,且極善於把握時機,膽大,但似乎有些過於自信。上次他倆在竹林遇襲,似乎很能說明燕王的部分性格。
“你覺得這幾個地方怎麼樣?”周奕繼而指了三處放紅珊瑚珠和一處珍珠的地方。
皇城牆外基本都是各部衙門的地盤,周奕指的這幾個地方分別是三司衙門的辦公地,至於擺放珍珠那處則是戶部的錢倉。
“我還沒有想好到底哪裡更合適……”周奕點著皇城的西南——就是三司衙門,繼續說,“這裡樓閣林立暗角頗多,起碼能藏上幾撥人,但是內中勢力龐雜,做到完全神不知鬼不覺,有難度。”
羅耀陽點點頭,他明白周奕點出這裡的意圖——正是因為這是三司衙門,內中勢力混雜,才是最理想的下手處。
如果能誘使對方在這裡動手,然後再反擊的話,到那時,他就有藉口可以對朝堂大肆洗牌,徹底剔除其餘人在朝堂的勢力。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眼多手多,反伏擊失敗,後果難料。
再來就是戶部的錢倉。
周奕滾著那粒珍珠,有些猶豫,其實這個最不適合他們反伏擊,僅有的兩點適合埋伏地還得給敵人讓出來,剩下自然就沒什麼好地方可以藏人。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點,才容易讓對手信服,更容易誘敵出手。
唯一讓周奕覺得可以依賴的反擊的力量是兩里之外駐守的禁軍,如果可以與風雷配合默契,倒也值得一試。
但還有問題……堂堂太子爺沒事去倉庫幹什麼?名不正言不順,不是擺明了有貓膩嗎?
而且事後也沒什麼好藉口梳洗朝堂人事,畢竟參與者只有個燕王,連戶部尚書也算太子的人,遷怒都不成。
這幾處地方各有利弊,危險與機遇並存,但話又說回來,若是連起碼的安全都不能保證,這種設伏豈不多此一舉?
周奕已經左右搖擺了好久,當然,最終的方案還得羅耀陽自己決定。
羅耀陽的視線在幾地來回逡巡,一時書房靜得只聞呼吸。
“周奕,”
半晌後,羅耀陽開口,“你認為……燕王真會相信我會在城北埋伏他?”
“上一次在竹林他低估了我,弄的他被動至今,同樣的錯誤他可能不會犯第二次……也許是我多慮,但……周奕,永遠不要低估對手。”
“既然要設餌,那就設計兩處,一明一暗。”
周奕一聽便心領神會,明的是城北密林,暗的是三司衙門。因為明的一旦被燕王看穿,暗的自然會浮出水面。像三司衙門這麼微妙的地方肯定會被燕王當寶一樣的挖出來。
讓他以為自己已經撥開迷霧,但實際上卻根本未識得他們的真面目。
那真正的圈套是要設在戶部錢倉了?
但是如果把目標地定在這裡,別的不說,就是合情合理這點上就讓他們頭疼。
首先,羅耀陽得有不得不去錢倉的理由;
其次,對手事先必須知道,得讓他們有時間、有精力去事先埋伏;再次,羅耀陽不能有任何所謂的‘準備時間’,一切事發倉促才能取信於人。
這樣對手的偷襲才叫偷襲,他們的反擊才叫防衛,才叫正義——畢竟燕王的目的明確,端的是不成功便成仁,不可能像大皇子那樣,最後弄個閒散人噹噹的結局。
這次,羅耀陽的手免不了沾上兄弟的血,所以民心、輿論、形象、正義、神傷心痛的無奈……缺一不可。
周奕擺弄著金豆子,一個一個地分析給羅耀陽聽,最後,他抬起頭,“你有辦法嗎?”
羅耀陽親親周奕的頭頂,讓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後就著剛剛那些金豆子,一個一個的解釋。
“第一,戶部在我名下負責,出了任何大的意外,我都必須親自過問。”
“第二,燕王比我們心急。”
“第三,幾乎從我一出生,就決定了與他們的鬥爭,這麼多年,我怎麼可能一點準備都沒有?”
周奕低頭思考著羅耀陽的話,這麼說……燕王身邊有他的人,那麼燕王果真可以像木偶一樣被他操縱了?
哪有這麼簡單……
“周奕……”羅耀陽嘆息著,“你的這個計劃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剩下的不需你擔心。”
周奕不適合這些,他現在只是勉強自己……
羅耀陽低頭親親他,“我保證,你以後不會再遇到這些……”
他的聰明才智不應該用在這種陰暗的事上。
接下來的布置由羅耀陽一手接過,儘量不讓周奕參與到這團混亂里,只是周奕根本無法置身事外,也放不下心,起碼他知道最後的伏擊定在城南戶部錢倉,於情於理都需要他好好籌劃,確保羅耀陽錢倉一行的安全係數最大。
周奕趴在城防圖上……一點一點研究地形……各處伏兵、種種可能盡在眼底。
殷乾、殷離他們人雖然木了一點,但是手底下都是硬功夫,由他們在能抵擋一陣子……但對手伏擊,也肯定會考慮到這點。
那些讓他代為訓練的太子親兵和風雷的手下……都是出欄的猛虎。
……衛塵他們呢,論靈活機變,沒人能趕得上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幾獸’……
周奕最大的估算對手埋伏的人數,細緻規劃到每一個點,對應在每一個人身上,力圖讓他們發揮最大的功效。
他足有幾天的工夫來籌劃一切,當然也把握把他們一網打盡,活捉,或者一個不留,血流成河。
傾向哪一種?
他以前從來沒有站在這樣的高度,僅憑几個想法就能定下很多很多人的生死。
如今他站在這樣的高度下,能體會到他們的那種無奈與宿命。
他以前也是那些現在被他視做螻蟻的人之一,因為上面的一個決定,便會赴湯蹈火,死了也僅僅是為了掌權的那極少數人的利益;甚至更糟,死了,都不知道為的是什麼。
自由與理想?都是狗屁!
如果是以前的他,即使讓自己背上殘忍冷酷的罵名,也一定選後者——因為要權衡利弊,要用最小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刺客的身份註定他們不得善終,他們的當場死亡卻可以換來許多人的生機。
不選前者,是因為前者只是看似慈悲。
刺客多幾日的苟延殘喘最終換來的不過是更殘酷的極刑處置,多活的三五日也會造成更多人命喪黃泉。
但這才是他真正需要做出的決定。
看,世俗的標準就是這麼奇怪,明明是一種更狠辣的手法,卻能贏得寬厚的稱讚;明明是無奈下的慈悲,卻只能背負劊子手的惡名。
為什麼要顧及世俗的看法?
都是愚人之見。
不,對他來說,世俗觀念全是不值一提的,他在乎的只是……一個人。
其他的全不重要,包括……自己的信仰。
“皇宮的爭鬥都是你死我活,不留半點餘地。”
不留餘地……
最後的一擊應該就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周奕平靜地拿起筆,毫不遲疑地寫下一串串決定。
第61章 一切皆已成定局
周奕這幾天漸漸消停,他已經把人手安排妥當,調配和整理密報的工作全交回羅耀陽手裡。
其實他現在可以什麼都不過問,只是……會擔心,羅耀陽想必猜到了,所以每天總要匯總一些重要的消息讓暗衛傳過來,所以周奕現在仍整天守在書房裡,好像看報紙那樣,等消息,看消息,看消息,等消息……
“京畿地區開始第四批稅銀繳納登記工作。”
“建南蟲災歉收,賑款……”
“禮部負責新年慶典布置,委託工部監督,由民間作坊採辦,購置火藥數批。”
“太子殿下近來時常拜訪昭郡侯……”
“燕王三子滿月,大擺宴席,朝中多數官員皆在受邀之列。”
羅耀陽聽完大致以後,略一思考,搖搖頭,“不行,在這裡設圈套太明顯。你這不是反伏擊,而是打糙驚蛇。”
“我也這麼認為。”周奕極為贊同的點點頭。
羅耀陽聞言抬頭,眼裡閃過瞭然,“障眼法?”
“或者,確切地叫聲東擊西。”
想反伏擊,最初的一步得誘使敵人伏擊他們。
讓燕王以為羅耀陽會在那兩處以身為餌布置陷阱,誘他出手。
若能憑著這兩個地方把燕王的視線和注意力都轉過去,那他對他們其他的布置就勢必會疏忽大意,深陷圈套而不知。
燕王這個人,應該有些耳目,且極善於把握時機,膽大,但似乎有些過於自信。上次他倆在竹林遇襲,似乎很能說明燕王的部分性格。
“你覺得這幾個地方怎麼樣?”周奕繼而指了三處放紅珊瑚珠和一處珍珠的地方。
皇城牆外基本都是各部衙門的地盤,周奕指的這幾個地方分別是三司衙門的辦公地,至於擺放珍珠那處則是戶部的錢倉。
“我還沒有想好到底哪裡更合適……”周奕點著皇城的西南——就是三司衙門,繼續說,“這裡樓閣林立暗角頗多,起碼能藏上幾撥人,但是內中勢力龐雜,做到完全神不知鬼不覺,有難度。”
羅耀陽點點頭,他明白周奕點出這裡的意圖——正是因為這是三司衙門,內中勢力混雜,才是最理想的下手處。
如果能誘使對方在這裡動手,然後再反擊的話,到那時,他就有藉口可以對朝堂大肆洗牌,徹底剔除其餘人在朝堂的勢力。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眼多手多,反伏擊失敗,後果難料。
再來就是戶部的錢倉。
周奕滾著那粒珍珠,有些猶豫,其實這個最不適合他們反伏擊,僅有的兩點適合埋伏地還得給敵人讓出來,剩下自然就沒什麼好地方可以藏人。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點,才容易讓對手信服,更容易誘敵出手。
唯一讓周奕覺得可以依賴的反擊的力量是兩里之外駐守的禁軍,如果可以與風雷配合默契,倒也值得一試。
但還有問題……堂堂太子爺沒事去倉庫幹什麼?名不正言不順,不是擺明了有貓膩嗎?
而且事後也沒什麼好藉口梳洗朝堂人事,畢竟參與者只有個燕王,連戶部尚書也算太子的人,遷怒都不成。
這幾處地方各有利弊,危險與機遇並存,但話又說回來,若是連起碼的安全都不能保證,這種設伏豈不多此一舉?
周奕已經左右搖擺了好久,當然,最終的方案還得羅耀陽自己決定。
羅耀陽的視線在幾地來回逡巡,一時書房靜得只聞呼吸。
“周奕,”
半晌後,羅耀陽開口,“你認為……燕王真會相信我會在城北埋伏他?”
“上一次在竹林他低估了我,弄的他被動至今,同樣的錯誤他可能不會犯第二次……也許是我多慮,但……周奕,永遠不要低估對手。”
“既然要設餌,那就設計兩處,一明一暗。”
周奕一聽便心領神會,明的是城北密林,暗的是三司衙門。因為明的一旦被燕王看穿,暗的自然會浮出水面。像三司衙門這麼微妙的地方肯定會被燕王當寶一樣的挖出來。
讓他以為自己已經撥開迷霧,但實際上卻根本未識得他們的真面目。
那真正的圈套是要設在戶部錢倉了?
但是如果把目標地定在這裡,別的不說,就是合情合理這點上就讓他們頭疼。
首先,羅耀陽得有不得不去錢倉的理由;
其次,對手事先必須知道,得讓他們有時間、有精力去事先埋伏;再次,羅耀陽不能有任何所謂的‘準備時間’,一切事發倉促才能取信於人。
這樣對手的偷襲才叫偷襲,他們的反擊才叫防衛,才叫正義——畢竟燕王的目的明確,端的是不成功便成仁,不可能像大皇子那樣,最後弄個閒散人噹噹的結局。
這次,羅耀陽的手免不了沾上兄弟的血,所以民心、輿論、形象、正義、神傷心痛的無奈……缺一不可。
周奕擺弄著金豆子,一個一個地分析給羅耀陽聽,最後,他抬起頭,“你有辦法嗎?”
羅耀陽親親周奕的頭頂,讓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後就著剛剛那些金豆子,一個一個的解釋。
“第一,戶部在我名下負責,出了任何大的意外,我都必須親自過問。”
“第二,燕王比我們心急。”
“第三,幾乎從我一出生,就決定了與他們的鬥爭,這麼多年,我怎麼可能一點準備都沒有?”
周奕低頭思考著羅耀陽的話,這麼說……燕王身邊有他的人,那麼燕王果真可以像木偶一樣被他操縱了?
哪有這麼簡單……
“周奕……”羅耀陽嘆息著,“你的這個計劃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剩下的不需你擔心。”
周奕不適合這些,他現在只是勉強自己……
羅耀陽低頭親親他,“我保證,你以後不會再遇到這些……”
他的聰明才智不應該用在這種陰暗的事上。
接下來的布置由羅耀陽一手接過,儘量不讓周奕參與到這團混亂里,只是周奕根本無法置身事外,也放不下心,起碼他知道最後的伏擊定在城南戶部錢倉,於情於理都需要他好好籌劃,確保羅耀陽錢倉一行的安全係數最大。
周奕趴在城防圖上……一點一點研究地形……各處伏兵、種種可能盡在眼底。
殷乾、殷離他們人雖然木了一點,但是手底下都是硬功夫,由他們在能抵擋一陣子……但對手伏擊,也肯定會考慮到這點。
那些讓他代為訓練的太子親兵和風雷的手下……都是出欄的猛虎。
……衛塵他們呢,論靈活機變,沒人能趕得上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幾獸’……
周奕最大的估算對手埋伏的人數,細緻規劃到每一個點,對應在每一個人身上,力圖讓他們發揮最大的功效。
他足有幾天的工夫來籌劃一切,當然也把握把他們一網打盡,活捉,或者一個不留,血流成河。
傾向哪一種?
他以前從來沒有站在這樣的高度,僅憑几個想法就能定下很多很多人的生死。
如今他站在這樣的高度下,能體會到他們的那種無奈與宿命。
他以前也是那些現在被他視做螻蟻的人之一,因為上面的一個決定,便會赴湯蹈火,死了也僅僅是為了掌權的那極少數人的利益;甚至更糟,死了,都不知道為的是什麼。
自由與理想?都是狗屁!
如果是以前的他,即使讓自己背上殘忍冷酷的罵名,也一定選後者——因為要權衡利弊,要用最小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刺客的身份註定他們不得善終,他們的當場死亡卻可以換來許多人的生機。
不選前者,是因為前者只是看似慈悲。
刺客多幾日的苟延殘喘最終換來的不過是更殘酷的極刑處置,多活的三五日也會造成更多人命喪黃泉。
但這才是他真正需要做出的決定。
看,世俗的標準就是這麼奇怪,明明是一種更狠辣的手法,卻能贏得寬厚的稱讚;明明是無奈下的慈悲,卻只能背負劊子手的惡名。
為什麼要顧及世俗的看法?
都是愚人之見。
不,對他來說,世俗觀念全是不值一提的,他在乎的只是……一個人。
其他的全不重要,包括……自己的信仰。
“皇宮的爭鬥都是你死我活,不留半點餘地。”
不留餘地……
最後的一擊應該就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周奕平靜地拿起筆,毫不遲疑地寫下一串串決定。
第61章 一切皆已成定局
周奕這幾天漸漸消停,他已經把人手安排妥當,調配和整理密報的工作全交回羅耀陽手裡。
其實他現在可以什麼都不過問,只是……會擔心,羅耀陽想必猜到了,所以每天總要匯總一些重要的消息讓暗衛傳過來,所以周奕現在仍整天守在書房裡,好像看報紙那樣,等消息,看消息,看消息,等消息……
“京畿地區開始第四批稅銀繳納登記工作。”
“建南蟲災歉收,賑款……”
“禮部負責新年慶典布置,委託工部監督,由民間作坊採辦,購置火藥數批。”
“太子殿下近來時常拜訪昭郡侯……”
“燕王三子滿月,大擺宴席,朝中多數官員皆在受邀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