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想著,周嬤嬤逐漸的後悔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了,她常聽靜慧念佛經,於是忍不住想她落得今天這地步,是不是報應,可要是報應報應她就好了,錯是她犯的,靜慧那孩子心地善良,有什麼錯?

  靜慧闖過天花的大關,周嬤嬤謝天謝地謝佛祖,可是更不敢和靜慧相認了,靜慧為了蓮花庵上下捨生忘死,要是知道了自己爹娘怎麼沒了,自己外祖和祖父兩家都罪行累累,然後又要為他們贖罪,那孩子有幾條命夠這麼折騰的?

  周嬤嬤想起簡郡王和她說的,自己犯的錯誤自己來償還,她深有感觸,決定要多去做好事,什麼時候夠贖罪了,再去見外孫女和她相認。

  周嬤嬤此時就是往皇莊去,陳家母子此時還在那裡,也不知福壽膏戒掉沒有,這件事是她掀出來的,她得負責到底,不能留怨恨給靜慧。

  靜慧種痘實驗足有25天,這麼長時間周嬤嬤都不在皇莊,其中江南那兩對富商夫妻都徹底好了,雙雙攜手回家去,而那些江湖高手的家屬,也有好幾個有了很大進展。

  可惜好的這些人里,不包括陳家老太太,陳家老太太本就是戒得最慢的那一批,尤其是在周嬤嬤走之後……說來要不是身邊的確有成功戒掉福壽膏的,她和陳家兄弟怕是會懷疑周嬤嬤將他們騙過來,沒用了就捨棄掉呢。

  不過陳家老太太天天這麼痛苦,周嬤嬤卻一走就是二十多天,不知道她去了哪裡,連個影都不見,再見到時陳家母子對周嬤嬤都沒個好臉色。

  他們憑什麼不高興?周嬤嬤還有怨恨呢:“都是你們,是你們造的孽,差一點兒就害了我外孫女,我可就這麼一個親人了……”

  周嬤嬤說著痛哭起來,陳家母子卻面面俱到:“外孫女?”周嬤嬤還有外孫女?

  “我家丹兒是訂了親的,你們應該聽說過……”周嬤嬤也不怕丟人,她詳細講了自己一家子怎麼害了親家,女兒和女婿逃了還不放過,千里追殺,結果追到時女兒已經懷孕了,到底一念不忍,放過了孕婦和沒出生的孩子。

  後來周嬤嬤的女兒雪地生產到底命沒保住,孩子卻被蓮花庵給撿到並撫養長大,蓮花庵那些也不是什麼好人,可她們從沒教靜慧做惡,靜慧在庵里和夏太傅的千金,當今太子妃的親妹妹結下善緣。

  後來蓮花庵上下被殺,只有靜慧倖免,那孩子卻要為師父師伯師姐們贖罪,她居然自己實驗天花,周嬤嬤這些天就是去守著她的。

  那次在蓮花庵,他們發現了卻故意不殺,只因為青春販子交代要留一個活口的,那活口居然是他們的表外甥女!?

  陳家兄弟互相看一眼,那天其實不是他們有意選擇留下靜慧的,是蓮花庵先把人藏了起來,可一群尼姑怎麼瞞得過經驗豐富的江湖中人,不過是必須留下一個活口,他們才故意放過這個的,當天殺人時,誰會想到殺的人里還有自家親戚?!

  周嬤嬤不會編出這樣的謊話來,這麼想著陳家老太太先陪著周嬤嬤哭起來:“是做孽啊,都是我不好,害了兒孫,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她的孩子們因為她做了惡事,皇家說是既往不咎將功折罪,可冥冥中的報應呢,誰能躲過去?

  “小師妹……”周嬤嬤哭著握住陳家老太太的手,“聽師姐的勸,你有這麼好的兩個兒子,為了你殺人做孽的事都敢幹,你是身在福中不自知,你就老老實實把福壽膏戒掉,別再讓孩子們為難了,等你好了,在家安安靜靜享幾年子孫福,這兩個孩子我帶他們出門去,做好事多救人,自己給自己贖罪,咱們不能禍及子孫是不是?”

  “師姐……我聽你的……”陳家老太太也哭道,她算是下決心了,明明比周嬤嬤過得好多了,她為什麼幻想著重返青春,給自家找麻煩呢?戒掉了福壽膏,她還是能享受兒孫滿堂的好日子,還是過得比周嬤嬤強啊!

  夏百合他們雖然不知道周嬤嬤具體去了哪裡,但想著她不會去做壞事,也是放心的,等回了公主府,他們給長寧公主請了安,也沒著急把真相說出來,計劃等緩一緩再找機會坦白,這些天真是太累了。

  夏百合讓靜慧回去好好休息,她和尤少君回自己屋,邊走就邊說道:“這些天守著靜慧我想了許多,我決定要收芙兒做徒弟,教她醫術,你猜是為什麼?”

  “我查過天佑王朝的歷史,沒出過沒腦子的皇帝和皇子,你看四皇子行事看著瘋狂,可他也是計劃好的,你收芙兒做徒弟,是想親自教育她,因為還是那句話,環境和教育才是犯罪的主要原因,單要說遺傳,靜慧的遺傳好什麼,可她心地多善良。”這點很好猜,尤少君張口就說道。

  夏百合有些“不高興”了:“猜這麼快,這麼准做什麼,我還想和你交換,你派李必顯放了什麼呢。”

  “那個,我也不敢保證靈不靈驗,因為前提是你說的要准,所謂穿越就是一段生物電磁波,那才能干擾到,所以我們就在這時空等著,守護著,看將來有沒有類似問題發生吧……”尤少君將夏百合輕輕摟懷裡,他們也有二十五天沒親近了。

  “那麼我們的未來可長著呢,我要守著太子妃生產,然後我們也要個孩子,還要種藥材,建藥都,更要隨時監測哪裡再有瘟疫,是不是有人再做亂……”夏百合一一數出來,最慶幸的是,無論她面對什麼,身邊始終都有人和她在一起。

  ☆、第三百八十七章 番外1 未來正好

  天佑王朝

  元熙六年

  六月十二日

  今天京城的太傅夏家可說是車水馬龍,賀客盈門,因為夏太傅的長子,當今皇后的親兄長夏伯洗,榮升為吏部侍郎了。

  夏伯洗是永安十六年外放為官的,永安十八年永安帝退位,將皇位傳給太子,號元熙帝,元熙二年太上皇龍馭賓天,夏伯洗正好任滿回京,當時有不少人想著他是當今天子的大舅子,肯定是心腹,怎麼樣都會留在京城享受高官厚祿的。

  可夏伯洗回京之後沒待兩個月又出去了,去的還是一座多發水患治理不易的城市,他一待又是四年,造橋植樹修堤壩,硬是沒讓那城市再發過災,然後等他走時,全城百姓是扶老攜幼哭著相送的。

  夏伯洗政績考查連續八年為優,他升任吏部侍郎是理所當然名副其實的,朝堂上下似乎又看到另一個夏太傅了。

  八年的時間,夏伯洗又添了一個兒子,如今也五歲了,他的長子夏式明今年十七歲,已經參加過鄉試,名次靠前,小女兒夏瑞仙今年也有十四歲了。

  十四歲還算是小姑娘,來賓的目光主要盯在了夏式明身上,十七歲的青年面容看著更像娘,氣質像爹,實在是一表人材,再想想夏家家風良好不納妾,不知有多少夫人以看未來女婿的目光公開的打量著。

  夏式明吃過苦受過罪,家裡也沒嬌生慣養他,他不是不懂世俗的少爺,對別人的這種目光,他看得懂,而且不喜歡,找個藉口就溜出了大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