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番外(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僅謝國公府的除夕夜與往年不大一樣,今年宮裡的除夕夜也不太一樣。

  林貴妃披著滿身的寒氣從宮宴里回來,一踏入殿門,壓不住的疲倦瞬間席捲了全身。

  她有氣無力地對宮女招招手:「先給我拆了髮髻吧。」沉甸甸的金銀首飾是榮寵,也是負擔。

  宮女們上前伺候,旁邊嬤嬤問道:「貴妃娘娘,膳房溫著銀耳湯,要用一碗嗎?」

  林貴妃坐在殿裡喝了一晚上的冷氣,胃裡緊繃繃的,嬤嬤這麼一問,她也覺得有些餓了,點頭道:「還有什麼能墊肚子的也都給我呈上來吧。」

  嬤嬤退下後林貴妃被伺候著換了常服,舒服了不少。

  她看著外面重新飄起的雪花,搖頭道:「又下雪了,估摸著現在御賜年菜也送到各府上了吧。這麼冷的天兒,菜得涼成什麼樣啊。」

  宮女們垂頭不敢搭話。

  林貴妃把鐲子褪下,嘆道:「算了。這宮裡一年到頭,最為冷清的時候便是除夕了。」她走到殿門口往外望去,偌大的皇宮陷在黑夜白雪中,一眼望不到頭,「以前在家中時,除夕我都是同小妹一起過的,人雖少,但卻足夠熱鬧,桌上擺滿熱騰騰的菜餚,塞得撐不下來才停,一同守歲,一同祈願……哪像這宮裡,這麼多人卻把這年節過得冷冷清清的。」

  林貴妃的抱怨宮女們只敢閉嘴聽著,出了這個殿門,全都得忘得一乾二淨。

  林貴妃轉頭看到她們戰戰兢兢的模樣,忽然開口問道:「你們想家嗎?」

  宮女們大驚,撲通跪了滿殿。

  林貴妃揉揉太陽穴,無奈道:「怕什麼,這殿裡還有別宮的人嗎?都起來吧。」

  就在殿裡氣氛陷入凝滯時,外面突然跑來一個太監,還沒走到就道:「貴妃娘娘,謝夫人叫人從宮外送來了吃食和鍋具!」

  太監驚喜的聲音給死氣沉沉的宮殿注入了一絲生氣,林貴妃心頭那點不快瞬間就散了,她提起裙擺跨出大殿:「窈窈送的什麼來?吃食?」她嘀咕道,「哼,這宮裡什麼珍饈佳肴沒有,大過年的就給我送點吃的嗎?」

  嘴上這麼說的,臉上的笑意壓都壓不下,腳步也失了穩重,急急忙忙地趕著看。

  比起正兒八經的年禮,姜舒窈送的東西可謂樸素至極,一個銅鍋,幾條臘肉香腸,還有一壇酸菜。

  林貴妃聞著隱隱飄出的酸菜味:「這是什麼味兒?」她皺著眉,從太監手上拿起姜舒窈給的信。

  一打開,滿篇的狗爬字。

  林貴妃自言自語道:「知道這個丫頭不學無術,怎麼字能難看到這個地步?好歹嫁了個大才子,總得被薰陶薰陶吧。」

  入目第一行:姨母,你可先別急著嫌棄我。

  林貴妃吐槽的話頓時卡在了喉嚨,用詭異的表情接著往下看。

  信中寫道:我知道宮裡什麼都有,您也什麼都不缺,但我想著,宮裡吃的都是些精貴的吃食,少了點農家風味,所以我就給您送來了些。過年嘛,除了吃些講究豐盛的大菜,還得吃點接地氣的食物才算得上有年味兒。

  後面跟著幾篇菜譜。

  林貴妃看完後沉默了一會兒,把信紙後的菜譜遞給太監,哈了哈被凍僵的手,語氣軟的不像話:「還算這個臭丫頭有良心。」

  姜舒窈送的食物運到了膳房,眾人看著面前粗獷的罈子和一大堆香腸臘肉傻了眼。按理說,這樣的食材不應出現在宮裡,更不應出現在榮寵萬千的林貴妃宮裡。七八中文更新最快^電腦端:https://m.78zw.com/

  有太監將酸菜罈的蓋兒打開,膳房裡頓時瀰漫起一股酸酸鹹鹹的味道,嚇得他立馬將蓋子蓋回去。

  「還有這……這是醃肉嗎?」有太監將臘肉提起來,臘肉長期掛在外面風乾,表面撲了一層灰,若是要入菜,還得仔細洗一洗才能用。

  送東西過來的宮女提起香腸,笑道:「這個倒瞧著新奇,一截一截的。」只是看著不太美味的樣子。

  年齡小的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半晌沒人接話才意識到自己瞧見新奇接地氣的玩意兒,一時失了規矩,連忙閉嘴垂頭,戰戰兢兢地等著聽訓。

  可他們等了片刻,膳房裡仍舊是一片沉默。

  小宮女偷偷抬頭,發現一向嚴厲的姑姑正面對著牆,似乎是在抹淚的樣子。

  抹淚?

  這個猜測太過讓人驚訝,她顧不得畏懼,悄悄往前探了探頭,果然瞧見了姑姑紅彤彤的眼睛。

  她偷偷拽拽姑姑的袖子,對方一愣,回過頭來,在她疑惑小心的眸光里第一次露出笑容來。

  「沒事兒,只是想到了入宮前的光景。」姑姑看著臘肉道,「我爹是個獵戶,以前打完獵回來會把肉抹上鹽,風乾了做醃肉,這樣到了寒冬也不會壞,切下一片來煮湯喝,冬日裡也能品著肉葷味。」

  入宮以後談論入宮前的事兒可是大忌,眾人聞言瞪大了眼,疑惑向來行事規矩體面的姑姑怎麼會出這種差錯。

  卻不料旁邊的司膳太監卻忽然開口道:「你家還有肉吃,我家到了冬日就只能吃吃醃菜了。」他頭髮花白,說起話來總會帶上點滄桑的歲月味道。

  「本以為幾十年過去了,都要忘了這個味道了,沒成想還是記得一清二楚。」他眨眨眼,讓眼角的酸澀褪去,「本以為入宮以後,此生都再也見不到這些吃食了。」

  入了宮便不再是誰家的兒女,只能是太監和宮女。隔著高高的宮牆,就連天也望不全,別說想家了,連入宮前叫什麼名兒都快忘乾淨了。

  沒想到歲月流逝,忘了宮外天地,忘了家在何處,卻沒能忘掉童年的吃食味道。

  窗外的雪落得更密了,在夜幕下織起細細綿綿的網。

  也不知道是誰嘆了一句「過年了啊」,眾人紛紛抬頭,看向窗外一時無言。

  沒有炮竹,唯有風雪,但大家卻真切的感覺到了年節的到來。

  「是啊,過年了。」

  「行了,快動手做菜吧,莫讓娘娘久等。」

  「好,擦灶燒火,大家打起精神來,若是娘娘吃得開心了,說不定還能賞咱們些醃肉醃菜嘗嘗味兒呢。」

  漸漸的,膳房恢復了往日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模樣,但似乎井井有條之間又夾雜了一絲熱鬧,獨屬於年節的熱鬧。

  銅火鍋很快就做好了,熱氣騰騰的銅鍋一擺到桌上,殿內的冷清氣頓時消去不少。

  銅鍋里骨湯十分清亮,熏到面上的熱氣也是清淡暖和的,鑽入鼻腔,緊繃的胃頓時舒坦了起來。

  雖然要接地氣,但鍋里配菜一樣沒少,大蝦、五花肉、凍豆腐。用筷子一挑,下面墊滿了酸菜,滿滿登登堆了一圈,隨著沸騰的湯底不斷往外冒著鮮酸的氣味。

  林貴妃先盛了一小碗湯喝,一小勺入口,口中滿是酸菜淡淡的鮮咸爽口的滋味兒,暖融融的湯底從喉嚨留下,暖意流遍四肢,任誰來也會忍不住舒服得嘆一口氣。

  別的不說,光是這充滿了酸菜和葷肉香味的骨湯就能讓她一碗接一碗喝到飽。

  一小碗見底,正準備再盛一碗時,忽然有一太監進來傳報導:「娘娘,皇后娘娘差人來讓您過去用膳。」

  林貴妃驚訝道:「用膳?」

  「是呢,說是太子殿下從宮外弄了個銅鍋進來,說是要做什麼銅火鍋吃。」

  林貴妃看看自己面前的銅鍋,遲疑了幾秒,不確信地問:「太子殿下可有說如何做?」

  皇后派來的太監躬身上前,回答道:「回娘娘的話,太子殿下正讓膳房的人琢磨呢。殿下說上桌便能吃,不費功夫,皇后娘娘就讓奴才先請您過去。」

  熱氣鋪面,林貴妃揮開面前的白霧,噗嗤一聲笑出來:「你去告訴太子殿下本宮這兒有食譜,再問皇后娘娘願不願來屈尊來我這兒吃一頓。」

  太監雖有疑惑,但還是聽令回去傳了話。

  沒一會兒,太子和皇后便冒著風雪過來了,身後還跟著舉著銅鍋的太監。

  一踏入殿內,太子就驚了:「這都吃上了啊!」

  皇后搖搖頭,對林貴妃露出一個無奈的笑。

  林貴妃牽起她的手:「你願意過來真好,這殿裡太冷清了,哪像過年呀。」

  皇后自小就沒過過熱鬧的年節,不懂林貴妃的感受,笑道:「這麼多人,哪冷清了?」

  按理說太子不應在林貴妃這兒多留,但除了皇上,誰也不敢挑他的錯處,大過年的,也沒有人不長眼的給御史告狀。於是他便厚著臉皮留了下來,三人在桌前坐下,宮女上了芝麻醬碟後馬上就能品嘗。

  反正他也帶了銅鍋,林貴妃便讓人多做了一份臘肉香腸風味的銅火鍋。

  兩個鍋往桌上一擺,滿滿當當的,這才叫過年。

  到了這個時候,多餘的話不用多說,伸筷子吃便是了。

  酸菜堆得太滿,使筷子的時候要掏,掏起一大坨酸菜和五花肉,往碟里一放,趁熱塞到嘴裡,頓時就會幸福地眯起眼睛。

  五花肉切得很薄,肥肉多,煮出來白白嫩嫩的,但經過了酸菜的洗滌,一點也不油膩。肥而不膩的五花肉極嫩,口感綿密,可以說是入口即化,帶著酸菜的鮮酸味,有種原汁原味的葷香。

  酸菜越煮越入味,酸味持久綿長,說是酸,但更多的是一種咸鮮,令人食慾大開,配著魚丸和大蝦的鮮味,酸爽鮮香。吸飽了高湯的酸菜又水嫩又脆爽,酸香滿口,一咬一口湯汁。

  挑一大筷子絲絲縷縷的酸菜,蓋上一片五花肉,一起送入口裡,又鮮又肥又爽口,滋味絕妙。

  等到鍋里挪出空位以後,便可以涮羊肉了,酸香和羊肉配在一起實在是在合適不過了,羊肉很嫩,酸菜帶走了它的膻味,獨留下脂肪的香氣,薄薄一片十分鮮嫩,嚼起來又帶著瘦肉的筋韌。

  這個時候香腸臘肉鍋也做好了,裡面墊的便不再是酸菜,而是白菜和菌菇。香腸和臘肉的咸鮮味散在湯里,不用放鹽,白菜也有鹹味。

  酸菜白肉鍋吃個酸香鮮爽,香腸臘肉鍋便吃個腊味獨有的咸香。臘肉很肥,晶晶亮亮一大片,被醃製的只剩下油香,一點兒也不膩,越品越醇;香腸也散了衝口的咸,被高湯煮得軟嫩,入口依舊咸香,不柴不肥,恰到好處。

  這麼兩大鍋,三人當然吃不完了他們埋頭慢慢吃,額上冒起一層薄汗,吃得身心熨帖。

  吃了好一會兒,抬頭一看,鍋里還堆著慢慢一鍋子呢。

  林貴妃乾脆一拍手,道:「反正今兒除夕,大家一起熱鬧熱鬧,分些下去,大家都嘗嘗味兒。」

  宮女們紛紛愣住,沒有立馬應聲。

  林貴妃拍桌子笑道:「發愣做甚,放心吧,該給的賞錢不會少的!」

  宮女們連忙道不敢,惹得皇后在一旁捂嘴直笑,嗔道:「你呀,莫要嚇她們。」

  忙碌了一年,人人都盼著能得一筆豐厚的賞錢,但到了大雪紛飛的除夕夜才發現,此時此刻最渴望的還是一碗充滿年味兒的熱氣騰騰的吃食罷了。

  充滿了緊繃和嚴謹的氛圍的宮殿漸漸熱鬧了起來,人人捧著一碗吃食,臉上掛著笑,有唏哩呼嚕一口氣吃完的,也有小口小口細品的,還有吃了一口就忍不住紅了眼睛藏著抹淚的……

  無論如何,吃完林貴妃賞的吃食,大家都貪心地攥著一年到頭難得能鬆懈下來的時刻,一同望著天上紛飛的雪花,哈出一口熱氣,笑著道一句多年未曾說過的「過年真好」。

  過了除夕,這份熱鬧卻一直沒散去,只因林貴妃的妹妹襄陽伯夫人趕著大年初七誕下一子,林貴妃一高興,人人得賞。

  當然,熱鬧的不僅是林貴妃的宮裡,京城同樣熱鬧。

  林氏有子,意味著她的後顧之憂全無,曾經懷孕無非是能讓襄陽伯多一分看重,但現在不同了,心境的轉變讓她無比期待這個新生命的到來。

  即使沒有周氏在耳邊絮絮叨叨,她也安安分分地在床上坐足了月子。

  月子剛過,周氏緊趕慢趕地終於到了京城。

  她晚到了一個月,被林氏好一陣埋怨。

  周氏十分無奈:「我已經儘量趕路了。」她只回了漠北三個月左右,整個人精神氣都變了,無論是誰來看都能一眼看出她並非京城人士。別的不說,人家送禮都送的文房四寶、金鎖玉墜什麼的,唯獨她送了一把寶劍。

  一亮出來,四周都安靜了。

  她還全然不覺,十分不舍的摸摸劍鞘:「這可是好東西。日後孩子稍大一點再讓他碰,在劍法初成之前,便用木劍練習便好。」

  姜舒窈哭笑不得:「二嫂,萬一以後我弟弟並不喜歡武藝怎麼辦?」

  周氏肅了臉:「不喜歡也得練,男子漢不學點武藝怎麼行了?」她放下劍,認真道,「我不在京城了,保護他娘的重擔可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了。」

  姜舒窈一愣,轉頭看向林氏,發現林氏也正愣愣地看著周氏。

  周氏還在繼續說著:「日後若是有人欺負了他娘,難道還要我從漠北騎馬趕過來?哎,我怎麼越說越不放心呢——」

  話沒說完,林氏已抱住了她,把她弄得手足無措的:「幹什麼呀,你身子還沒養好,一驚一乍的。」

  林氏道:「以後記得常回京來看看我們。」

  周氏這才感覺到了她想念自己的情緒,心頭一軟,但面上依舊是個彆扭的嚴肅模樣,嘟囔著抱怨道:「當然了。我這一走,窈窈沒過多久也要生了吧,我總得提前到才是……」

  話沒說完,林氏就放開了她,瞪眼道:「我生產你遲了一個月才來,窈窈生產你就要提前到?」

  周氏撓頭:「我這剛過完年就趕過來了,窈窈生產時又不挨著年節。」

  兩人說說鬧鬧的,惹得姜舒窈在旁邊笑個不停。

  不管怎麼樣,一通笑鬧後,孩子的乳名總算定了下了。林氏和襄陽伯已形同陌路,如今取名兒也不想多問他一句,挑出了好幾個名同大家一同商議著取。

  周氏一眼相中「錚」字,堅毅、剛正,錚錚傲骨,如劍鋒利。

  林氏和姜舒窈也很喜歡這個名,就此定了下來。

  眾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後,周氏隨林氏到內間看孩子。

  孩子窩在襁褓里,軟軟白白的,可愛至極。小糰子總是容易讓人心裡軟得一塌糊塗,周氏連呼吸都放輕了幾分,用氣音道:「阿錚,快些長大吧,長大了跟我學功夫,學得一身好本事才好保護你娘親和姐姐。」

  小孩子在襁褓里睡得香甜,吹出一個鼻涕泡,像是應下了這個約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