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舒窈本以為這一次出去逛了一圈又得在謝國公府窩上好一陣子,沒想到沒過幾天在壽寧堂請安的時候,老夫人忽然提起來過幾日端午節的事。

  端午節傳承上古時期的吉日祭龍,京城裡會舉辦扒龍舟競渡,這日百姓都會跑來江邊看熱鬧,就連天子也會出宮觀看賽事,勝者有賞。

  姜舒窈聽得兩眼發光,這麼熱鬧,一聽就很有意思。

  哪怕是平常最愛陰陽怪氣的周氏也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感嘆道歲月如梭,眨眼又是一年。

  謝國公府自然不會和百姓們在岸邊擠著看熱鬧,挑酒樓位置也得挑頂好的那種。老夫人和徐氏商議起相關事宜,徐氏一一應下。

  周氏在一旁認真地聽著,而姜舒窈聽到這些枯燥的安排就坐不住,一靜一動,對比明顯,老夫人很快就把眼神落到了她身上。

  姜舒窈立馬低頭裝謙順。

  老夫人一向嚴格,姜舒窈本以為她又要開口訓斥自己,卻不想她開口道:「老三媳婦兒最近都幹了些什麼?」

  姜舒窈窩在自己院子裡倒騰吃食,老夫人自是不會過多管教,而她和謝珣出門的事,徐氏隨手幫忙掩飾掩飾,老夫人這邊便聽不到什麼風言風語。

  所以在老夫人看來,姜舒窈嫁過來以後十分乖覺,並不似以前那樣愛出門玩耍胡鬧,一直老老實實地呆在院子裡,確實是像收斂了性子一般。

  姜舒窈硬著頭皮答道:「平日就在屋內看看書,繡繡花,偶爾琢磨一些吃食。」

  老夫人滿意地點頭:「不錯,正是要多看書,靜心養性。」

  這算是口頭誇了她一句,姜舒窈稀里糊塗的,剛出壽寧堂沒幾步,周氏就追上了她。

  她皮笑肉不笑道:「弟妹,前幾日你不是還和三弟出去遊玩了一番嗎?」

  「啊?」姜舒窈愣住,看向周氏。

  周氏一心想跟徐氏搶權,謝國公府沒少安排自己的眼線,徐氏幫姜舒窈隱瞞的事她自是清楚。

  周氏這個人,任誰來評價都說會說一句性子不好,就從和徐氏別了這麼多年苗頭的事也能看出一二。

  姜舒窈聽她陰陽怪氣的語氣,以為她要高密或者威脅,沒想到她只是問了一句:「是三弟主動帶你出去的?」

  姜舒窈摸不清她想做什麼,沒有回答。

  周氏看了她兩眼,微微蹙了下眉頭,語氣不似常日的尖銳,自言自語道:「原來還真是啊。」

  她說完這句,對著姜舒窈冷哼了一聲,風風火火地走了。

  姜舒窈一頭霧水,正巧徐氏也出來了,便把剛才那事講給徐氏聽。

  徐氏有點驚訝:「她沒有說要告訴老夫人?」

  「沒有。」

  徐氏沉吟片刻,道:「那應該無事,她這個人只是脾氣壞,本性不壞。」

  姜舒窈放心了,與徐氏同路,問了一些端午節的事情便回了聽竹院。

  古代沒有日曆,她日子過得隨意,一時也忘了端午節的到來。

  她感懷了一會兒,拋開雜亂的思緒,一掃傷感,攏起袖子準備幹活。

  無論如何,端午節粽子是不能少的。

  不僅僅是豆花有甜鹹之分,粽子也有。甜味的粽子有豆沙粽、蜜棗粽、玫瑰粽、瓜仁粽等等;鹹味的有豬肉粽、火腿粽、蛋黃肉粽等,各地口味不同,種類繁多。

  不管怎麼樣,製作步驟都是差不離的,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些流程少不了,過程不算繁瑣,但耗時略長。

  離端午節還有幾日,姜舒窈不著急,慢慢地準備著好幾樣粽餡的食材。等到端午節前一天,將粽葉煮過,等到粽葉顏色變深後再用涼水洗淨,最後包上粽餡裹緊。這些步驟看著新奇,院子裡的小丫鬟們全跑來打下手。

  包粽子也不難,手掌托著三四張理順展平的粽葉,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嵌上兩三枚蜜棗,然後將長葉子慢慢包裹起來,嚴嚴實實地用馬蓮草扎結實,一個粽子坯就做成了。

  她包了豆沙餡的,蛋黃餡的,豬肉餡的還有蜜棗餡的,都是最常見的那幾種口味。

  包上一大堆有稜有角的粽子之後,分批放進鍋里小火慢煮,不一會兒,粽葉的清香就飄滿整個院子。

  可能是要過端午節的緣由,徐氏有些忙,沒空管著兩個小傢伙,前一天他們就跑到了姜舒窈院子裡看她包粽子,今日又興致勃勃地跑過來,準備吃粽子啦。

  他們來的正是時候,姜舒窈試驗的甜粽剛剛出鍋。

  待到粽子稍涼,姜舒窈給他們一人遞了一個,叮囑道:「糯米不消化,不能吃太多。」

  謝昭頗為遺憾,但見粽子個頭大,足夠他吃了,又露出笑意來。

  粽葉外皮稍涼,內里還是燙手的,層層剝開粽葉,裡面有些黏糊,撕開最後一層緊緊粘連著糯米的粽葉,夾雜著清甜香味的熱氣猛地涌了出來。

  糯米晶瑩白潤,呈緊緻的角狀,清香撲鼻。

  謝昭咬了一大口,糯米粘連在一起,有些黏牙,咬開口內里的溫度稍微燙口。七八中文天才一秒記住 ωωω.78zω.còм м.⒎8zщ.cóм

  飽滿的糯米既有米的香味,也有粽葉的清香,內里的豆沙極為甜軟,細膩綿密,入口即化,甜味濃厚,融入黏黏糊糊的糯米之間,嚼起來有種清新的香甜。

  剛出鍋的粽子最是美味,謝昭哈著氣,兩三口下去一小半。

  姜舒窈自然是讓他嚼細了再吞。

  謝昭表面上應著,速度不減,肉臉上沾上了顆顆糯米,極為滑稽可愛。

  謝曜比其他來就要文靜優雅多了,不知從哪找來的高凳,往上一坐,小口小口地品著粽子。

  姜舒窈看著狼吞虎咽的謝昭,又看看優雅的謝曜,總覺得把他們的吃相一捏,就成了他們的三叔謝珣。

  說曹操曹操到,剛想到這兒,謝珣就出現在了廚房門口。

  「你今日怎麼下值這麼早?」

  謝珣走進來,隨口回道:「明日不是端午嘛,反正也無事,大家就提早散了。」

  然後迫不及待地問:「做的什麼?」他掃了一眼盤裡的粽子,「角黍?」

  姜舒窈一邊幫謝昭擦掉臉龐上粘著的糯米,一邊道:「粽子。」

  「唔。」謝珣點頭,礙於兩個侄子在場,沒好意思主動提出要嘗一嘗。

  他背著手站在一旁,等著姜舒窈邀她品嘗粽子,誰知她只顧著幫謝昭擦臉,完全無視了他。

  謝珣安安靜靜地站在原地等,等到姜舒窈擦完了謝昭的臉,他想著她總該想起他這號人了吧,沒想到她又轉過身關心謝曜:「味道還可以嗎?別著急,少吃點,可以多吃點豆沙,還有蜜棗餡的,也可以嘗個味兒。」

  她轉身幫謝曜拿了一顆蜜棗粽,為他拆開,夾起一筷子連著蜜棗的糯米餵他,謝曜甜甜地道謝。

  謝珣被無視了,看著這一副溫馨的畫面,打斷也不是,干站著也不是。

  姜舒窈餵完謝曜,轉過身看見謝珣杵在這兒,疑惑極了:「你站在這兒幹嘛,有事嗎?」

  謝珣:……

  這種心口中箭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他目光掃過兩個往日最為心愛的侄子,默默地想著,他以後一定要遲些再要孩子……

  不對,要孩子?要什麼孩子,和姜氏要孩子?等等,和姜氏要、要孩子……他怎麼想到這些事情上頭去了!

  他的臉「唰」地紅了,熱氣竄上頭頂,也不想饞嘴了,挪動腳步打算落荒而逃。

  卻不料姜舒窈這個時候想起了他,把他叫住:「嘗嘗粽子嗎?」

  謝珣頓住,糾結幾秒,還是拐了彎走回來,假做平靜地道:「嗯,那就嘗嘗吧。」活像一點兒也不饞的樣子。

  姜舒窈問:「甜的還是鹹的?」

  謝珣很想說「都來」,但兩顆碩大的電燈泡在場,謝珣不想丟面兒,只能含混道:「隨便吧。」

  唉,真不自在,還是和姜氏單獨相處時最好了。

  姜舒窈為他一樣挑了一個口味,道:「看看喜歡哪個口味的。」

  謝珣接過盤子,跟著兩個小不點在長條木桌前站成一排。

  優雅地剝開粽葉後,香氣四溢。謝珣看著兩個侄子的吃相,覺得抱著粽子啃實在是幼稚,於是選用筷子挑粽子吃。

  這個是蛋黃肉粽,夾開軟糯滑膩的潔白糯米,裡面的餡兒便露了出來,蛋黃紅潤厚實,黃澄澄的,似乎有一層清透濃香的紅油被蒸了出來,浸透到了雪白的糯米里。蛋黃周圍夾著軟嫩的五花肉,聞著咸香鮮甜。

  一般喜食甜粽的人難以忍受咸粽又甜又鹹的味道,但謝珣沒什麼大反應,只要吃著好吃,什麼味道的他都行。

  五花肉仿佛被煮化了一般,肥油全數浸潤到了糯米中,香氣被外層的糯米牢牢鎖住。肉香和米香夾雜在一起,肥而不膩,香糯清新。

  蛋黃口感綿密,咸香醇厚,與粽葉的清香一起蓋過了油味,給糯米提味的同時去了膩,更顯鮮鹹味美。

  吃完一個粽子以後,謝珣就放棄了優雅與矜持,跟著小侄子們一起直接用手捧著粽子吃。

  姜舒窈叮囑過謝昭謝曜要慢慢嚼慢慢咽,而且只能吃一個,不能貪多,所以他們吃得格外小心細緻,十分捨不得。

  謝珣就不一樣了,他想吃多少吃多少。

  咬開豆沙粽,豆沙甜而細膩,又有紅豆淡淡的清甜豆香,吃完以後滿口留香。

  再吃蜜棗粽,外層的糯米較為寡淡,只有淡淡的清香味,直到咬到了內里包著的蜜棗。蜜棗極為軟爛,皮輕輕一碰就碎,然後蜜汁棗香在口中炸開,一舉取代了先前寡淡的清香味。

  棕葉太長,謝珣怕沾到衣裳上面,伸長了脖子小心吃,一個接一個,完全停不下來。

  「行了,吃多了積食。」姜舒窈管了小的,又來管大的。

  謝珣聽話地停下,放下粽子時粽葉掃過臉頰,痒痒的,他想用手指蹭蹭,手卻黏糊糊的,只能在空中頓住。

  他正想用袖子蹭,突然臉上穿來溫柔的觸感。

  姜舒窈用帕子擦擦他的臉,無奈道:「多大的人了,怎麼還和阿昭一樣,吃到臉上去了。」

  謝珣渾身僵直不敢動,任由她擦臉,弱弱道:「不是,不是吃上去的,是不小心蹭到的。」

  姜舒窈收回帕子,轉回爐灶旁撈粽子。

  謝珣傻乎乎的站在原地,被她擦過的地方又燙又麻,讓他手足無措,一時不知如何反應。

  紅暈慢慢爬上他白玉般的臉頰,顏色漸漸轉濃,最後紅得快要滴血了一般。

  嚇得謝昭顧不得手上黏糊,大力扯住他的衣角,語帶驚恐:「三叔,你這是咋啦!臉被燙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