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撫枝一愣,“這便要過年了嗎?”

  這兩個月來,幾個嬤嬤們教的東西愈加的雜,除了最基礎的規矩,小到什麼日子要穿什麼色的衣裳配什麼首飾,大到朝中重臣的命婦喜愛什麼都與她說了一通。

  有一個嬤嬤見珠翠性子沉穩,還讓珠翠學了點岐黃之術。姜撫枝每日都過的太過忙碌,以至於她都忘了日子。

  “是啊。”李嬤嬤朝姜撫枝笑了笑,“雖說奴小半月不在這院裡,小姐可不能自己鬆懈了去,該看的該記的,一定得記牢了。”

  姜撫枝心裡鬆了口氣,她笑了笑,“嬤嬤安心過年,我記下了。”

  她親自送了幾個嬤嬤出去,又在府里轉了起來,府里不知什麼時候多了許多她不認得的侍女,各個院子也收拾齊整了,姜撫枝想了想,去了王氏那裡。

  王氏那向來冷清,姜撫枝去王氏院子裡的時候,她似乎在對帳,“今年小廚房花了上百兩!怎麼回事?”

  姜撫枝進了王氏的屋子,聽著她叨叨了好一會,打斷了她,“家裡七月來了京都,便沒了莊子上的貼補,京都的菜蔬又樣樣比揚州貴了三五錢,我見母親還用過山珍?又擺了幾次宴席,今年小廚房花銷多了點也正常。”

  王氏怔怔的看著姜撫枝,“阿枝什麼時候也懂得這許多了?你往日不是最不耐煩看這些的嗎?”

  “對了,你今日怎麼出了院子?”王氏打量著她,“往常這個時候你不都在學規距嗎?”

  姜撫枝抿唇笑了笑,“嬤嬤們都回家過年了,我便來看看母親。”

  王氏欣慰的點點頭,讓侍女把帳簿收起來,帶著姜撫枝去了房裡,拿出了一套新衣裳,還有好些首飾,“這是阿枝在家裡過的最後一個年了,阿枝有沒有什麼想吃的,我做給你吃!”

  姜撫枝聽了這話,眼眶便有些紅,她看著王氏,“母親為我做那道獅子頭 吧,我記得從前您總說麻煩,到最後都忘了。”

  王氏把姜撫枝摟在懷裡,“你們兄妹幾個一個樣,都念著這玩意兒。”

  ——

  年三十那日,姜撫枝起的比往日晚,起來後發現不過一夜之間,便已經滿院銀裝,年紀小的侍女在嬉笑玩雪。

  姜撫枝換上了王氏給她備下的紅色衣裳,讓侍女們記得存一些雪水,趕在午膳前去了王氏的院裡。

  她到那時,王氏正在小廚房忙碌,姜撫枝默默看了會,突然想到了趙長生。

  “母親動作慢一些。”姜撫枝湊到一旁看著,“我也想學這道菜。”

  王氏愣了愣,狐疑的看著姜撫枝,惹的她摸了摸鼻尖,“母親怎麼這般看著我?往後我不在母親身邊,若是想母親了,便自己燒來吃,就像是母親一直陪著我一樣。”

  她這話說得王氏心裡空落落的,王氏背過身偷偷抹淚,轉過頭一邊燒一邊說,姜撫枝把王氏的話記在心裡,卻想著有機會一定要讓趙長生嘗嘗。

  姜撫枝用了午膳也沒回自己的院子,便一直賴在王氏那與她說話,這一說便說到了傍晚,老夫人院子裡的侍女讓各房的夫人小姐們一同過去用飯。

  “母親走吧。”姜撫枝攙著王氏,“別讓祖父祖母久等了。”

  姜家年三十晚上一同吃飯是個老規矩了,不管往常有多少見不慣,這一日都得笑臉迎著,姜撫枝同王氏到那的時候,大多人還沒來,她們找到了自己的坐,又等了會,人才到齊。

  “這是你們來京都過的第一個年。”姜老太爺看了看人齊了,喝了口酒潤喉,“本來不該說一些掃興的話,但是我還是得提點你們,行事要規矩,不聽話,便收拾東西回揚州吧。”

  姜老太爺說完,滿意的看著兒孫們說不敢,又說了幾句吉祥話,便聽到侍從來報,宮裡來人,說是皇上賜菜了。

  姜老太爺一愣,連忙出府相迎,姜家人慌慌張張的跟在姜老太爺身後,追了出去。

  “姜帝師整治貪墨案,功不可沒,皇上特特賜了道菜與姜家。”為首的小公公笑眯眯的把食盒交與了姜老太爺,“恭喜帝師了。”

  “公公辛苦了。”姜老太爺接過食盒,給了封紅包,“公公不若進來吃杯酒暖暖身子?”

  “不了,奴還有別家要跑。”那公公笑眯眯的顛了顛紅包塞進了袖子裡,離了姜家。

  因著趙長生這一賜菜,姜撫枝整個晚膳都心不在焉,她聽不進周遭人說話,也吃不下什麼東西。

  “小姐。”珠玳在姜撫枝耳邊小聲說,“皇上的馬車在姜府外,小姐去看看嗎?”

  姜撫枝眼睛一亮,朝著珠玳點點頭,與王氏說自己有些頭暈,想早些回去歇著,便悄悄離了席。

  趙長生的馬車停在了姜府的側門,姜撫枝一路快走過去,要到側門時,卻又忍不住放慢了腳步,扯了扯衣角袖擺。

  侍女打開了側門,姜撫枝一抬頭便看到站在馬車邊的趙長生,他穿了件玄色的衣裳,倒襯得他面冠如玉。

  “阿枝來了。”趙長生見到姜撫枝便忍不住的笑,他把手上的湯婆子放到了姜撫枝的手裡,“今晚京都的夜市很熱鬧,我們一起走走吧。”

  他走在前面,姜撫枝慢慢走跟在他身後,還沒到夜市的時候,便能聽到那裡的笑聲和鬧聲,趙長生特意放慢了步子,拉住了姜撫枝的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