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倚靠?”貴妃嘆了口氣,“去歲朝宴之後,陛下就不常召本宮了,本宮還無處去尋倚靠呢。”

  孟添益默了默:“這不是娘娘的本意麼?表面上失了聖心,實則陛下對娘娘倒沒了戒心。”

  貴妃嘆了口氣:“沒了戒心,也沒了扶一把的心,本宮倒懷疑當初做錯了。”

  孟添益寬慰道:“如今陛下對太子動著怒,七殿下勝算大太多了,娘娘不必憂心。更何況,為表誠意,老奴向娘娘透露一個消息。陛下如今不常召娘娘,不僅是因為當日之事,更是因為,陛下的身子……不大行了。”

  貴妃一愣,回想起早幾個月前她被召入宣室殿的情形來,心下已經是信了這消息。

  “老奴送摺子到宣室殿時親眼所見,潘成瞞得緊,太醫院那邊口風也緊。”孟添益笑笑,“娘娘是個明白人,如今陛下對太子甚是不滿,將宣室殿裡原本縱著太子安插的人手全剔乾淨了,也沒有再賜大權的心思。若是此刻添上一把火,必有奇效。”

  貴妃冷笑了聲:“督公賣主的本事倒是不小,再怎麼說,司禮監掌印十一年,督公爬上這個位置七年,向太子投誠也六年了。如今說棄就棄,倒是乾脆利落。”

  “說句不中聽的,有奶就是娘。”孟添益笑笑,尖細的聲音颳得人耳膜疼,“太子閒著四月有餘,吏部如今被御史台盯著肅清風紀,半點閒錢拿不出來。而戶部,自從把太子插進去的蛀蟲清掉,剩下的多是娘娘和侯爺的人,更不用說新侍郎來後,明面上減輕了賦稅,可實際上戶部的虧空卻漸漸填滿了,日後必當富餘。老奴又無子女,別的都看不上,獨獨想賺些銀子。日後新皇登位,也好回鄉頤養天年。”

  “督公覺得本宮會信麼?”貴妃目光落在一側的臘梅上,花蕊泛著一絲鮮艷的鵝黃,她垂眼看了眼身上的素淨衣衫,兩相對比,心裡閃過一絲厭惡。

  “敢來投靠娘娘,自然要帶點誠意的。方才那點不夠的話,老奴再送娘娘一個消息。”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貴妃沒出聲,似在辨他話中真假,他接道:“去歲朝宴,二公子的事,娘娘就算心裡其實不想討個公道,但想必還是想知道到底是誰所為的吧。”

  貴妃看向他,眼神里淬了寒涼,冰渣子瘮得慌。

  “太子所為。”孟添益看了眼遠處的含元殿,輕輕嘆了聲,“當時出來頂罪的那位宮女,想必娘娘還有印象,畢竟陛下直接讓人杖斃在娘娘宮門前了。”

  貴妃神色果然變了幾變。

  他接道:“這宮女還有個妹妹,當時作為頂罪的條件被放出宮了,老奴方才著人將她送進娘娘宮裡了。娘娘審問過後,吩咐老奴一聲,老奴自然會為娘娘處理乾淨。”

  “督公就沒參與麼?”貴妃嘴角勾起一抹笑。

  孟添益好一會沒出聲,她卻不再想知道答案了,笑道:“這份大禮,本宮收下了。七殿下就是年紀還小,否則本宮也不會如此孤立無援,更不會淪落到需要督公相助的地步。”

  孟添益賠笑稱是。

  貴妃又望了這滿園梅樹一眼,忽地想起來一事,帶了求證的意思:“當日圍獵之時,宋宜那丫頭的事……是你做的吧?司禮監和東宮的關係,看來果然不僅僅是歸附那麼簡單啊。”

  孟添益沒追究她是怎麼知道的,老實答道:“娘娘聰慧,確實是老奴所為。當日事情若成,定陽王那會手裡還握著虎符,怕是早就不將太子掀下台不罷休了。只可惜太子是個拿不上檯面的,關鍵時刻半途而廢,不然這一天,早就該到了。”

  貴妃冷笑了聲:“督公好手段。”

  “謝娘娘誇獎。娘娘其實也不必為二公子的事情難過,若是那夜沒出事,定陽王大功還朝,又哪能饒得了他和侯府呢?定陽王也不是個好相與的,若非這罪不至死的人莫名其妙丟了性命,靖安侯府當日怕還有一番波折呢,說起來倒是樁好事了。”孟添益笑了笑,“娘娘實在不必為了母家人傷心,七殿下才是娘娘最終的倚靠。陛下當年也在微時,當日的太后能想到後來的無上榮耀麼?”

  貴妃點了點頭,並不避諱。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孟添益這人背後的心思是什麼,她不在乎,她現在手下缺人,只要能為她所用,日後卸磨殺驢也不遲。

  “娘娘只需將戶部好好捏在手中,別忘了老奴要的東西就行。剩下的事,老奴自會替娘娘料理乾淨。”孟添益冷笑一聲,“老奴還會儘快為娘娘送上一份大禮。”

  貴妃笑笑:“那本宮可就拭目以待了。”

  孟添益恭謹行了個大禮,她又道:“說起來,戶部新來的那個侍郎倒是個好事之徒,攪得整個戶部雞犬不寧。督公既然有誠意,不妨幫本宮料理了。”

  孟添益失笑:“娘娘說沈度?他如今可是定陽王府的姑爺,不太好收拾。”

  “督公誠意不夠。”貴妃拂袖,往出口方向走去。

  孟添益在身後道:“娘娘會錯意了。”

  “怎麼?”貴妃頓住腳。

  “這位侍郎大人,當日曾參過太子一本,後來又搶了太子的女人,膽魄不小。”孟添益冷笑了聲,“太子向來小心眼,定不會饒過這人。敵人的敵人,可為朋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