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漪嘆氣,用神力布下結界,隔絕他人耳目,然後以神力在半空中寫下自己的神名:菡萏神女。她不想這樣,可是不這樣就得現編出一個修者勢力來,但是對主世界的修者勢力全然不了解的她,就算編那也得能編的像!還不如這樣呢!起碼不會誤導見慧比丘,浪費了人力物力卻找不到人,有這些人力物力,留著幫萬家軍不好嗎?

  一到這種時候,就能看出執行者的好處來,可惜執行者這會兒,正在忙著彌補何漪的疏漏,幫它的同伴拯救世界,可沒空理會何漪。

  見慧比丘見到何漪寫的神名,當即意識到何漪是一位轉世重修的神明,而非是師長想的那樣,只是一個有著帝王命的凡人。於是他立刻起身重新見禮,等他再次坐下後,雙方的地位瞬間逆轉。只是何漪無意與一個和尚說太多,所以閒閒扯了幾句,就端茶送客了。

  唐新一見那個討厭的見慧和尚走了,趕忙回到自家妻主身邊,卻聽見妻主說:“走吧!我們也該回去吃午膳了。”他忍不住有些沮喪,好不容易妻主只帶他一個認出來玩,卻只有這短短的一個多時辰,他還以為能玩一天來著。

  玩是不可能玩一天的,何漪好不容易休息一天,總得好好陪陪孕夫們的,不可能只陪唐新一個人。所以到了中午,何漪就帶著唐新回萬家去,與眾夫侍們一同用膳。難得不用和萬三爺一塊吃飯,可以與夫侍們在一起的何漪,心情還是不錯的。席間一塊說說笑笑、聊點八卦,談談何漪之前送的禮物,在一起和和睦睦的吃完了午膳。

  下午和他們在一塊喝喝茶、下下棋,也是個不錯的消遣,完全舒緩了何漪的精神,讓她迷迷瞪瞪的睡了過去。唐海讓唐新拿了條毯子,給何漪蓋上,幾個人為了不吵醒何漪,都壓低了聲音。這一睡就睡到了傍晚,難得沒有在睡覺時,被帶去別的世界,讓何漪睡得極好。

  “妻主,您醒了?三老爺說,請您過去一趟。”何漪一睜開眼,蔣美楓就看見了,立即在其他人開口之前,就說出萬三爺有事找她。“三爺有事找我?我知道了,這就去。”何漪皺了皺眉,不知道萬三爺找自己所為何事?總不可能是因為見慧比丘和自己見面的事吧!這麼想著,她又有些不確定,還是去看看吧!到了就知道了。

  與何漪想的一樣,萬三爺找自己並非是為了見慧比丘的事,不過也不是什麼好事!萬大爺今日發來消息,開春萬家要對外用兵,所以要求何漪儘快到郡城去。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安家、唐家兩兄弟就不要去了,只帶著蔣家兄弟就是。另外湧泉寺也會派人隨行,讓何漪注意不要讓人欺了這些僧人。說完就讓何漪退下了,說是離別在即,讓何漪好好安慰她的夫侍。

  再回蓮花苑的路上,何漪琢磨著萬三爺的話,只覺得萬家這次只怕要懸!你看,之前往郡城送安源清、唐海懷孕的消息時,還說要讓何漪遲些等他們坐穩胎以後,和他們一塊走,現在卻恨不得讓她立刻啟程。顯然之前並沒有要打仗的意思,那現在急匆匆的開戰,戰前準備很可能不足。

  而且只帶蔣家兄弟,一方面可能是想保護安家、唐家兄弟的子嗣,一方面也未嘗不可看做是對於蔣家、乃至是郡城所有的士族的示弱。否則別人不能趕路,無子嗣、未孕的唐新也不能趕路不成?必定是有求於蔣家,才會額外叮囑何漪,只帶蔣家兄弟,藉此施恩於蔣家。

  再說湧泉寺,作為扶龍庭的修者,他們可不能直接幫萬家打仗,能幫著勸降敵將、安插個內應什麼的,就是意外之喜,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並不多。修者最主要的作用,也就是給主人家看風水安葬祖先、在大戰前卜卜吉凶、大戰後做做法事散散各種鬼魅陰森之氣、防止有邪道暗害主人家等。特地找他們,必定是因為發生了些什麼奇怪、難以理解的事。

  可實際上郡城的情況,與何漪所設想的截然不同。郡守府正張燈結彩的裝飾一新,準備迎接貴客!貴客來自邊關,乃是帝國原先守衛邊關的守將之首:殷北寒,派來的人,來此既為投誠也為求援。

  經過這一年多的戰爭,侵略的外國軍隊已被打退,只是邊境的幾支叛軍,都認為就這麼放他們走了,難解心頭之恨!所以,叛軍或聯合或單打獨鬥,硬生生的把外國軍隊都留在了境內。可惜,這是兩敗俱傷之舉,經此一戰,他們別說是逐鹿天下了,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白白便宜了別人。萬家就是成功撿到漏的人之一,只是作為殷北寒歸附的代價,得分出一部分兵去鎮守邊關,也就是所謂的開春之後對外用兵。

  說實在的,這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殷北寒手底下的兵雖然所剩無幾,但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能征善戰的將領也不少。這就是一塊引人垂涎的大肥肉,盯著殷北寒的人不少,可誰能想到殷北寒會投了萬家呢?就連萬二爺,在收到殷北寒投誠的書信後,都樂得擺了一桌小宴,與兄弟痛飲。

  今天是殷北寒的長子與次子、三女,代表殷北寒正式投誠的。之後三女殷皎會先帶一批人馬糧草先行,長子殷忠、次子殷仲秋則作為質子留下。等開春後,萬四爺再帶一批人馬糧草,去與殷北寒一起守關,也有讓殷北寒教導他的意思。等什麼時候殷北寒自己來銘然郡,什麼時候他的兩個兒子,自然就不用留下當質子了。

  不過這些事暫時與何漪無關,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安撫好自己的夫侍,準備行裝帶著蔣家兄弟去郡城。因為時間緊迫,第二日一早,何漪就與郡城來接人的千夫長、湧泉寺來的僧人一起,匆匆趕往了郡城。一路上水陸並用、日夜兼程,十幾天的路程,硬生生縮短在了十天之內,代價就是這些人都瘦了一圈,只除了有修為在身的僧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