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葉洵面色逐漸鐵青,忽然聽見庭院後傳出聲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葉盟主這裡熱鬧啊。”一個寶藍色的貴氣身影忽然從庭院後出現,似笑非笑地看著葉洵。
“你來做什麼?”葉洵挑眉道。
“合明宮獻上玉玦,願與葉盟主一同為國拋頭顱灑熱血。”言罷陳贇又捧出了那方木盒。
“條件還是我嫁給你?”葉洵語氣有些不善。
“非也,非也。”陳贇面上早已不見調笑:“合明宮再不識大體,也懂得忠君報國的道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現下我大周有難,我陳贇又怎能坐視不理。”
葉洵凝視他許久,又端來一碗酒,親自放上些泥土,遞給了陳贇,面色極其鄭重,卻見陳贇臉上,帶著視死如歸的慨然。
“這泥土酒,沒那麼難喝的,陳宮主不必這麼面色糾結。”葉洵忽然開口道。
剛剛還滿腔熱血的陳贇登時被澆了個透心涼,可剛剛心中那忽然升起的一絲悲涼散了個乾淨,他端起碗來一飲而盡,末了摔碗落地,一抹嘴道:“多謝葉盟主好酒!”
合明宮向來與葉家不對付的,如今沒有受邀,卻親自過來給葉洵撐場面,登時叫一幫人面紅耳赤,要談維護自家基業,誰家的基業又比得過合明宮呢。連合明宮也願意捐出全部身家,這其餘人再矯情也便說不過去了。
不知是誰率先喝了酒,揚聲道:“願為國效力,征戰沙場!”
“犯我大周者,雖遠必誅——”
眾人見了,皆是義憤填膺,士氣激昂,當場飲酒摔碗,一時間庭院裡儘是悲壯豪邁的意味。
六月。
大周派遣丞相顧楓兼遠征大將軍率軍前往邊塞,南部葉家勢力同北部合明宮聯手,為朝廷鞍前馬後,雲繡樓所有女子皆深入敵腹,為著搜集情報,刺探敵情。
一時間,狼子野心的,情緣未了的,包藏禍心的,皆是和諧的相處在一處,因著一個共同的念頭——國字當頭。
或許後人再談及這一場戰役里出戰的人,會覺著帶著幾分荒謬的好笑。葉皇后巾幗不讓鬚眉,顧丞相意圖謀逆遺臭萬年,陳宮主官拜丞相出家為僧,可這史書裡頭冷冰冰的文字,又豈能把這三人傳奇的一聲說個清楚。
對著這史書寥寥幾筆,後人也再難想像出當年這三個人是如何在一起群策群力,為大周的和平安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國難,總是能讓人最快地眾志成城,旁的小心思小算計,便再也看不上眼了。
作者有話要說: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刺秦王》
第54章 秘事
“你說什麼?葉洵上戰場了!?”楚尚璟面色驚疑地看著高六。後者唯唯諾諾地低垂著頭道:“的確如此,顧大人遞來的消息,說是葉洵親自給他寫信,商議抗戰之事。”
這麼些年來,楚尚璟含在嘴裡默念過無數次的名字,這還是頭一回終於脫口而出,他咬了咬舌尖,覺出一絲痛意,緩了緩才開口道:“邊地危險,叫顧楓派些人去保護她。”
“顧大人信中提及,已派遣了不少人手去葉姑娘那兒,只是葉姑娘一向身先士卒,叫手下人不必顧忌著保護她。”高六回稟道。
“她這習性。”楚尚璟嘆了口氣,末了又覺著心中有些無緣無故空落落的酸澀。葉洵竟然是給顧楓去了信,卻從沒給他來過一封信。
“罷了。”他示意高六替他更衣,道:“今夜朕想去未央宮走走,你陪朕去吧。”
“是。”高六忙預備起來。
未央宮的布景,從前是為了封后大典而搭建的,紅綢子都不曾拆下。當初皇上下旨取消了封后大典,卻又叫高公公傳口諭過來,說是未央宮種種須得保持原樣,且一直派人打掃清理著,分毫灰塵也無。
楚尚璟手裡握著葉洵的長刀,自葉洵走後,這把長刀一直不曾離開他身側,他捏了捏刀柄,像是為著尋求什麼慰藉一般,凝聚起了勇氣,才一腳踏進了未央宮裡。
儘管他著人好好拾掇這裡,可自打當初在這裡經歷了葉洵的突然離開,楚尚璟便極其忌諱來此,此番心腸觸動,不知是什麼,促使著他心裡生發出了一個有些朦朧的念頭。
說不真切,只覺著非要來這兒一遭。
只是來了發覺,也仍是原樣,並未有什麼不同。楚尚璟就著月色在未央宮裡坐了一會兒,疏影橫斜,明月當空,楚尚璟卻是在那月亮上,見著了葉洵的面容。據說,若是你心裡頭想著什麼人,便是看什麼好看的都像她。
楚尚璟嘆了口氣,這回猝不及防的戰亂,讓楚尚璟頭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極大的自我懷疑。
他算得上是勵精圖治,登基以來減輕賦稅,規劃土地,善用良才。百姓也算得上是安居樂業。卻不料自己的子民竟然裡通外國,直逼中原而來。以至於將近三十的年紀,竟是讓他不得不面對國破家亡,成為亡國之君的可能。
儘管葉洵和陳贇算得上武藝高強,而顧楓據說是有個得力的幕僚,竟也打了幾場勝仗,可到底抵不過鬼虎族天生善戰,又是有備而來,大周仍是略略占著下風。
“你來做什麼?”葉洵挑眉道。
“合明宮獻上玉玦,願與葉盟主一同為國拋頭顱灑熱血。”言罷陳贇又捧出了那方木盒。
“條件還是我嫁給你?”葉洵語氣有些不善。
“非也,非也。”陳贇面上早已不見調笑:“合明宮再不識大體,也懂得忠君報國的道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現下我大周有難,我陳贇又怎能坐視不理。”
葉洵凝視他許久,又端來一碗酒,親自放上些泥土,遞給了陳贇,面色極其鄭重,卻見陳贇臉上,帶著視死如歸的慨然。
“這泥土酒,沒那麼難喝的,陳宮主不必這麼面色糾結。”葉洵忽然開口道。
剛剛還滿腔熱血的陳贇登時被澆了個透心涼,可剛剛心中那忽然升起的一絲悲涼散了個乾淨,他端起碗來一飲而盡,末了摔碗落地,一抹嘴道:“多謝葉盟主好酒!”
合明宮向來與葉家不對付的,如今沒有受邀,卻親自過來給葉洵撐場面,登時叫一幫人面紅耳赤,要談維護自家基業,誰家的基業又比得過合明宮呢。連合明宮也願意捐出全部身家,這其餘人再矯情也便說不過去了。
不知是誰率先喝了酒,揚聲道:“願為國效力,征戰沙場!”
“犯我大周者,雖遠必誅——”
眾人見了,皆是義憤填膺,士氣激昂,當場飲酒摔碗,一時間庭院裡儘是悲壯豪邁的意味。
六月。
大周派遣丞相顧楓兼遠征大將軍率軍前往邊塞,南部葉家勢力同北部合明宮聯手,為朝廷鞍前馬後,雲繡樓所有女子皆深入敵腹,為著搜集情報,刺探敵情。
一時間,狼子野心的,情緣未了的,包藏禍心的,皆是和諧的相處在一處,因著一個共同的念頭——國字當頭。
或許後人再談及這一場戰役里出戰的人,會覺著帶著幾分荒謬的好笑。葉皇后巾幗不讓鬚眉,顧丞相意圖謀逆遺臭萬年,陳宮主官拜丞相出家為僧,可這史書裡頭冷冰冰的文字,又豈能把這三人傳奇的一聲說個清楚。
對著這史書寥寥幾筆,後人也再難想像出當年這三個人是如何在一起群策群力,為大周的和平安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國難,總是能讓人最快地眾志成城,旁的小心思小算計,便再也看不上眼了。
作者有話要說: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刺秦王》
第54章 秘事
“你說什麼?葉洵上戰場了!?”楚尚璟面色驚疑地看著高六。後者唯唯諾諾地低垂著頭道:“的確如此,顧大人遞來的消息,說是葉洵親自給他寫信,商議抗戰之事。”
這麼些年來,楚尚璟含在嘴裡默念過無數次的名字,這還是頭一回終於脫口而出,他咬了咬舌尖,覺出一絲痛意,緩了緩才開口道:“邊地危險,叫顧楓派些人去保護她。”
“顧大人信中提及,已派遣了不少人手去葉姑娘那兒,只是葉姑娘一向身先士卒,叫手下人不必顧忌著保護她。”高六回稟道。
“她這習性。”楚尚璟嘆了口氣,末了又覺著心中有些無緣無故空落落的酸澀。葉洵竟然是給顧楓去了信,卻從沒給他來過一封信。
“罷了。”他示意高六替他更衣,道:“今夜朕想去未央宮走走,你陪朕去吧。”
“是。”高六忙預備起來。
未央宮的布景,從前是為了封后大典而搭建的,紅綢子都不曾拆下。當初皇上下旨取消了封后大典,卻又叫高公公傳口諭過來,說是未央宮種種須得保持原樣,且一直派人打掃清理著,分毫灰塵也無。
楚尚璟手裡握著葉洵的長刀,自葉洵走後,這把長刀一直不曾離開他身側,他捏了捏刀柄,像是為著尋求什麼慰藉一般,凝聚起了勇氣,才一腳踏進了未央宮裡。
儘管他著人好好拾掇這裡,可自打當初在這裡經歷了葉洵的突然離開,楚尚璟便極其忌諱來此,此番心腸觸動,不知是什麼,促使著他心裡生發出了一個有些朦朧的念頭。
說不真切,只覺著非要來這兒一遭。
只是來了發覺,也仍是原樣,並未有什麼不同。楚尚璟就著月色在未央宮裡坐了一會兒,疏影橫斜,明月當空,楚尚璟卻是在那月亮上,見著了葉洵的面容。據說,若是你心裡頭想著什麼人,便是看什麼好看的都像她。
楚尚璟嘆了口氣,這回猝不及防的戰亂,讓楚尚璟頭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極大的自我懷疑。
他算得上是勵精圖治,登基以來減輕賦稅,規劃土地,善用良才。百姓也算得上是安居樂業。卻不料自己的子民竟然裡通外國,直逼中原而來。以至於將近三十的年紀,竟是讓他不得不面對國破家亡,成為亡國之君的可能。
儘管葉洵和陳贇算得上武藝高強,而顧楓據說是有個得力的幕僚,竟也打了幾場勝仗,可到底抵不過鬼虎族天生善戰,又是有備而來,大周仍是略略占著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