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那就讓我瞧瞧唄?”葉洵道。
岳纓擺了擺手,拿著信進了房,留下葉洵在原地,若有所思地看著緊閉的房門。她知道葉清離開京城後去了青山幫,雖說岳纓告訴她,葉清是因著她同葉汀都不在青山幫許久,才過去瞧瞧,可葉洵總覺著哪裡不妥。
且如今葉清在青山幫,卻忽然寄信回來,她爹同她一樣,因著總被罰抄書的緣故,極其不愛寫字,斷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寫信過來,更何況,這夫婦倆在她眼前可是從小膩歪到大的,若真是情詩,也不會避著她。
在門外站了許久,葉洵才邁開腳步離開了。
聽著葉洵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岳纓才鬆了一口氣,拆開了手裡的信。葉清忽然托人傳口信來說是自己去了青山幫,那時她便覺著不對,這回一看信,心裡頭那點不安果然是成了現實。
她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把信件收好,鎖在了妝奩裡頭,才起身去燒水準備睡下了。而在葉夫人起身的一瞬,葉洵耳尖微動,聽見了旁側的開門聲,她側身隱在房門外,見著岳纓的身影剛在拐角處消失,便輕聲進了岳纓的房間。
桌面上一塵不染,葉洵只思慮了一瞬,便衝著妝奩去了,一打開,裡頭果然靜靜躺著許多封信。她曾經無意中撞見岳纓往裡頭放過什麼。岳纓素日裡甚少佩戴釵環首飾,也不怎麼愛胭脂水粉,卻一直對這個妝奩視若珍寶,那時葉洵就覺著蹊蹺,這回果然是應了她的猜測。
她眼疾手快地拿起最上面那一封,看模樣應當就是岳纓收到的那一封。她從中抽出了信紙,又把信封原樣放了回去,忽然聽見外頭傳來了岳纓的腳步聲。
葉夫人雖說武藝高強,可平日裡卻是不會刻意收斂自己的聲息的,她總說一個人平日裡過日子若是喘氣走路都沒聲兒的,沒有一點人間煙火氣。
而這習慣恰好給了葉洵提醒,她飛快將妝奩拾掇的整整齊齊,才飛身出去,剛關上房門的一瞬,她瞟見了岳纓的裙裾出現在拐角。
她緊緊咬住自己的下唇,極力克制著如同擂鼓的心跳聲,待到岳纓進了屋關上房門,葉洵才深吸一口氣,坐在書桌上點了一盞燈,小心翼翼地攤開了手裡的信。
可一打開信,葉洵便覺著奇怪,這筆字瘦削卻又遒勁,清冷的孤傲裡頭,卻又帶著幾分桀驁不馴,實在是矛盾的很。
撇去這些不談,只是剛剛岳纓說這是葉清的來信,可在葉洵的記憶里,她爹的那筆字同她不相上下,皆是東歪西倒,絕不可能有這般好看的字,不羈裡帶著寫意風流。
她把目光落到信尾,果然落款並非“葉清”,而是一個“瓊”字。葉洵心下一驚,在她眼裡,爹娘一貫是情深如許,可女子最為珍貴的妝奩里,卻裝著別的男子的信件,實在是教人覺著奇怪。
然而長輩的事,葉洵也不便多言,她登時將目光轉去了信的正文,葉洵一字一句地度過來,可那些字拼湊在一起,卻叫葉洵似乎是不認得了一般,心裡頭火燒火燎的疼,還沒待她看完那封信,一口鮮血便噴涌而出,濺在了信紙上。葉洵死死拽著那封信,面色蒼白。
——青山幫覆滅的消息,終於還是讓葉洵知道了。
那些同她把酒言歡的山野村夫,那些一聲聲叫著她大當家的憨厚農人們,也終是化成了山間塵埃。
葉洵極力捂住自己嘴,淚珠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帶著灼熱刺痛的溫度,她強忍著不發出聲音,以免驚動了岳纓。
不論這位落款為“瓊”的人究竟是誰,葉洵都明白,不論是收到信的母親,還是無緣無故從京城趕往秦山的父親,皆是想瞞著她這件事,她教父母操心的太多,實在是不想再叫他們擔憂了,只好裝作全然不知這件事。
她的肩膀抑制不住的抽動著,只覺著手裡的衣料都快被手心的汗沾濕。許是用力太猛,竟是“嘶啦”一聲撕碎了手裡的布料,葉洵怔怔地盯著手裡的碎布,忽然不知怎的,就想起了當年她帶著青山幫眾去劫黃知府的那時候。
當初還不知道同她比著撕衣服玩兒的那人竟是皇上。
原以為是輕鬆一戰,可幫裡頭提前備好的慶功宴卻沒有等到他們回去。而葉洵,更是打那次被押走,這麼久以來,再也沒能回秦山。如今想回去,卻也已是陰陽兩隔,物是人非。誰又能料到,當初一別,竟成永別。
這也不過一兩年的光景,許多事情卻是都已回不去了。她微微閉上了眼,只覺著頭疼得厲害。
若是早知道。
若是早知道,她當初還會下山去劫那黃知府嗎?她還會愛上楚尚璟嗎?
或者,當年葉清來抱走一個孩子的時候,她還會對著葉清笑嗎?
命運何等的撲朔迷離,後悔又是何等的沒有意義。
青山幫的噩耗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伴隨著這些天來等著楚尚璟的回信的忐忑不安,終是將葉洵殘存的一絲滾燙灼熱的心,澆了個涼透。
正恍惚的時候,身後卻傳來了敲門聲,岳纓也是習武的人,自是耳力過人,許是剛剛葉洵不小心撕開衣服的聲響驚動了岳纓,她擔憂問道:“洵兒,出什麼事兒了?”
葉洵勉力吞咽了一聲,壓下了喉頭酸澀,調動著全身的力氣維持著聲音平穩道:“我沒事。”
“我剛仿佛聽見有什麼聲響。”岳纓小心翼翼道。
岳纓擺了擺手,拿著信進了房,留下葉洵在原地,若有所思地看著緊閉的房門。她知道葉清離開京城後去了青山幫,雖說岳纓告訴她,葉清是因著她同葉汀都不在青山幫許久,才過去瞧瞧,可葉洵總覺著哪裡不妥。
且如今葉清在青山幫,卻忽然寄信回來,她爹同她一樣,因著總被罰抄書的緣故,極其不愛寫字,斷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寫信過來,更何況,這夫婦倆在她眼前可是從小膩歪到大的,若真是情詩,也不會避著她。
在門外站了許久,葉洵才邁開腳步離開了。
聽著葉洵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岳纓才鬆了一口氣,拆開了手裡的信。葉清忽然托人傳口信來說是自己去了青山幫,那時她便覺著不對,這回一看信,心裡頭那點不安果然是成了現實。
她嘆了口氣,小心翼翼的把信件收好,鎖在了妝奩裡頭,才起身去燒水準備睡下了。而在葉夫人起身的一瞬,葉洵耳尖微動,聽見了旁側的開門聲,她側身隱在房門外,見著岳纓的身影剛在拐角處消失,便輕聲進了岳纓的房間。
桌面上一塵不染,葉洵只思慮了一瞬,便衝著妝奩去了,一打開,裡頭果然靜靜躺著許多封信。她曾經無意中撞見岳纓往裡頭放過什麼。岳纓素日裡甚少佩戴釵環首飾,也不怎麼愛胭脂水粉,卻一直對這個妝奩視若珍寶,那時葉洵就覺著蹊蹺,這回果然是應了她的猜測。
她眼疾手快地拿起最上面那一封,看模樣應當就是岳纓收到的那一封。她從中抽出了信紙,又把信封原樣放了回去,忽然聽見外頭傳來了岳纓的腳步聲。
葉夫人雖說武藝高強,可平日裡卻是不會刻意收斂自己的聲息的,她總說一個人平日裡過日子若是喘氣走路都沒聲兒的,沒有一點人間煙火氣。
而這習慣恰好給了葉洵提醒,她飛快將妝奩拾掇的整整齊齊,才飛身出去,剛關上房門的一瞬,她瞟見了岳纓的裙裾出現在拐角。
她緊緊咬住自己的下唇,極力克制著如同擂鼓的心跳聲,待到岳纓進了屋關上房門,葉洵才深吸一口氣,坐在書桌上點了一盞燈,小心翼翼地攤開了手裡的信。
可一打開信,葉洵便覺著奇怪,這筆字瘦削卻又遒勁,清冷的孤傲裡頭,卻又帶著幾分桀驁不馴,實在是矛盾的很。
撇去這些不談,只是剛剛岳纓說這是葉清的來信,可在葉洵的記憶里,她爹的那筆字同她不相上下,皆是東歪西倒,絕不可能有這般好看的字,不羈裡帶著寫意風流。
她把目光落到信尾,果然落款並非“葉清”,而是一個“瓊”字。葉洵心下一驚,在她眼裡,爹娘一貫是情深如許,可女子最為珍貴的妝奩里,卻裝著別的男子的信件,實在是教人覺著奇怪。
然而長輩的事,葉洵也不便多言,她登時將目光轉去了信的正文,葉洵一字一句地度過來,可那些字拼湊在一起,卻叫葉洵似乎是不認得了一般,心裡頭火燒火燎的疼,還沒待她看完那封信,一口鮮血便噴涌而出,濺在了信紙上。葉洵死死拽著那封信,面色蒼白。
——青山幫覆滅的消息,終於還是讓葉洵知道了。
那些同她把酒言歡的山野村夫,那些一聲聲叫著她大當家的憨厚農人們,也終是化成了山間塵埃。
葉洵極力捂住自己嘴,淚珠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帶著灼熱刺痛的溫度,她強忍著不發出聲音,以免驚動了岳纓。
不論這位落款為“瓊”的人究竟是誰,葉洵都明白,不論是收到信的母親,還是無緣無故從京城趕往秦山的父親,皆是想瞞著她這件事,她教父母操心的太多,實在是不想再叫他們擔憂了,只好裝作全然不知這件事。
她的肩膀抑制不住的抽動著,只覺著手裡的衣料都快被手心的汗沾濕。許是用力太猛,竟是“嘶啦”一聲撕碎了手裡的布料,葉洵怔怔地盯著手裡的碎布,忽然不知怎的,就想起了當年她帶著青山幫眾去劫黃知府的那時候。
當初還不知道同她比著撕衣服玩兒的那人竟是皇上。
原以為是輕鬆一戰,可幫裡頭提前備好的慶功宴卻沒有等到他們回去。而葉洵,更是打那次被押走,這麼久以來,再也沒能回秦山。如今想回去,卻也已是陰陽兩隔,物是人非。誰又能料到,當初一別,竟成永別。
這也不過一兩年的光景,許多事情卻是都已回不去了。她微微閉上了眼,只覺著頭疼得厲害。
若是早知道。
若是早知道,她當初還會下山去劫那黃知府嗎?她還會愛上楚尚璟嗎?
或者,當年葉清來抱走一個孩子的時候,她還會對著葉清笑嗎?
命運何等的撲朔迷離,後悔又是何等的沒有意義。
青山幫的噩耗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伴隨著這些天來等著楚尚璟的回信的忐忑不安,終是將葉洵殘存的一絲滾燙灼熱的心,澆了個涼透。
正恍惚的時候,身後卻傳來了敲門聲,岳纓也是習武的人,自是耳力過人,許是剛剛葉洵不小心撕開衣服的聲響驚動了岳纓,她擔憂問道:“洵兒,出什麼事兒了?”
葉洵勉力吞咽了一聲,壓下了喉頭酸澀,調動著全身的力氣維持著聲音平穩道:“我沒事。”
“我剛仿佛聽見有什麼聲響。”岳纓小心翼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