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吳子陽給老康打手機,問老康在哪,他有事想跟他商量。
老康的聲音里有一絲慌亂,不過他馬上就鎮靜下來了。他說,我在招生辦呢,諮詢我女兒考大學的事情。我一會就回去。
關上電話,他身邊的一個人陰沉沉地問:“誰啊?”
那人倚在一把搖椅上,一邊扇著扇子,一邊悠閒地看著院子水缸中養的金魚。
那人是韓世良。
老康沒好氣地說:“你少管閒事。”
老康就站在他的旁邊。他們的談話已經進行了好一陣,但氣氛卻不很融洽。
他們剛才在議論柯九思的那幅古畫。
韓世良說:“你別聽那個吳子陽‘忽悠’你。什麼布袋裡的擀麵杖,那是糊弄小孩子的。那畫絕對在吳甘來手裡。被小孩子疊了‘寶’的,是一幅贗品。上面偽造有沈一貫的題字,豈能騙得了我。”
老康說:“你怎麼知道,你見過真畫?”
韓世良拿起身邊石桌上的一本書,翻開了,取出夾在書里的一幅畫。
“你好好看看,這是吳甘來不知從哪弄來的複製品,這上面哪有沈一貫的題字。”
老康將畫湊近眼前細看,果然沒有那個“龍江”的鈐印。不過這也不能證明那幅真跡上沒有,因為吳甘來這個複製品所依據的,也許是一張早期摹本的照片。
老康的推斷依據是:從已知的情況看,“歸莊山水圖”是1923年“現身”的,在吳延祿手裡的時間只有幾天,此前一直被蕭家密藏著,不為外人所知。蕭家收藏之前的那個時代還沒有“影印”技術,因此,吳甘來手裡的影印件,依據的只能是“偽本”或者是“摹本”。
但是老康沒有反駁韓世良,他說:“就算真跡還在,我看你也拿不到了。這事到此為止,我不管了。過些日子我要去北海,咱們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韓世良笑道:“我根本就沒怎麼指望你。大將難過美人關,其實那吳子英也不算什麼美人,就把你迷的神魂顛倒,沒出息。”
“滾你的蛋,”老康不願意了,罵了韓世良一句。隨後他認真勸道:“我覺得你也該收收心了。平平安安當著你的館長,挺不錯的,人要知足。”
“我倒是想知足。你他媽的坐擁女人,過得很滋潤啊,我呢,我這個病老婆不死,我就像被判無期徒刑一樣,你知道嗎?我活的太壓抑,我不找事我就得瘋掉。我的苦楚你根本就體會不到,體會不到啊。”韓世良長嘆一聲。
老康起身要走,臨走還想“忠告”他一番:“老韓啊,做事勿做絕。什麼時候都要留點後路,給別人留,也得給自己留。”
老康走後,韓世良從魚缸里抓出一條金魚,對著那鼓鼓的大眼睛自言自語:“說的不錯。得讓人處且讓人,但願別人也這麼想,能給我留條後路。”
他一鬆手,那魚又跳回了魚缸。
老康趕到吳家大院,見了吳子陽先問:“梁廷影在不在?”
吳子陽說:“馬上就走,這回是真走,正收拾東西呢,完了直接去火車站。”
老康揚了揚手中一個碩大的銅鎖。“我才買的,本想她要是還不走,就瞅她不在的時候換個鎖,讓她進不了門,看她怎麼辦。”
吳子陽說:“預防萬一,還是換上吧。”
老康換了鎖,看看正好五把鑰匙,算上秋荷,每人一把。拾掇好以後,他問吳子陽找他什麼事。
吳子陽跟他講了黃花菜來找的事情,然後說:“那天我沒在家,後來問我堂姐,她說了一件事情很奇怪。就是文化館搬家的那天,上午的時候,因為小樓的樓梯倒塌,我二叔把韓世良罵了一頓攆走了。到了傍晚,她明明看見袁舟履在後院,可過了一會兒,袁舟履不見了,韓世良卻莫名其妙從後院冒出來了。你知道這件事吧?”
老康說:“我知道。當時我還上後院檢查了半天,什麼也沒發現。晚飯後有一陣,我跟你姐在廚房說話,也許就是那個時候袁舟履走了,韓世良偷著進來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吳子陽說,“我二叔是下午臨時決定去齊淵的,韓世良肯定不知道這事。他悄悄進來,不怕碰上我二叔?我老是懷疑,既然西廂房的地槽有漏洞,會不會地窨子裡也有什麼貓膩?咱們一起去看看怎麼樣?”
老康答應著,一邊往後院走一邊說:“子陽,其實從小簡子見到的屍體突然不見了,我就在懷疑這件事。把整個前後院的建築想個遍,怎麼也找不到答案,最後我想,如果有人真是要臨時藏什麼東西,那麼就只有地下室了。”
老康和吳子陽來到後院,看見秋荷正在賣力地擦新修好的樓梯。
她還真是“領導在不在一個樣”,自己幹活也不偷懶,累的滿頭都是汗水。
見了吳子陽和老康,她叫了一聲:“吳大哥,康師傅,有事嗎?”
吳子陽搖搖手:“沒事,我們到地下室看看,下一步怎麼裝修。”
地下室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處理。修補了破損的水泥地面,東面和北面的牆新抹了砂漿,其他都沒動。
老康的聲音里有一絲慌亂,不過他馬上就鎮靜下來了。他說,我在招生辦呢,諮詢我女兒考大學的事情。我一會就回去。
關上電話,他身邊的一個人陰沉沉地問:“誰啊?”
那人倚在一把搖椅上,一邊扇著扇子,一邊悠閒地看著院子水缸中養的金魚。
那人是韓世良。
老康沒好氣地說:“你少管閒事。”
老康就站在他的旁邊。他們的談話已經進行了好一陣,但氣氛卻不很融洽。
他們剛才在議論柯九思的那幅古畫。
韓世良說:“你別聽那個吳子陽‘忽悠’你。什麼布袋裡的擀麵杖,那是糊弄小孩子的。那畫絕對在吳甘來手裡。被小孩子疊了‘寶’的,是一幅贗品。上面偽造有沈一貫的題字,豈能騙得了我。”
老康說:“你怎麼知道,你見過真畫?”
韓世良拿起身邊石桌上的一本書,翻開了,取出夾在書里的一幅畫。
“你好好看看,這是吳甘來不知從哪弄來的複製品,這上面哪有沈一貫的題字。”
老康將畫湊近眼前細看,果然沒有那個“龍江”的鈐印。不過這也不能證明那幅真跡上沒有,因為吳甘來這個複製品所依據的,也許是一張早期摹本的照片。
老康的推斷依據是:從已知的情況看,“歸莊山水圖”是1923年“現身”的,在吳延祿手裡的時間只有幾天,此前一直被蕭家密藏著,不為外人所知。蕭家收藏之前的那個時代還沒有“影印”技術,因此,吳甘來手裡的影印件,依據的只能是“偽本”或者是“摹本”。
但是老康沒有反駁韓世良,他說:“就算真跡還在,我看你也拿不到了。這事到此為止,我不管了。過些日子我要去北海,咱們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韓世良笑道:“我根本就沒怎麼指望你。大將難過美人關,其實那吳子英也不算什麼美人,就把你迷的神魂顛倒,沒出息。”
“滾你的蛋,”老康不願意了,罵了韓世良一句。隨後他認真勸道:“我覺得你也該收收心了。平平安安當著你的館長,挺不錯的,人要知足。”
“我倒是想知足。你他媽的坐擁女人,過得很滋潤啊,我呢,我這個病老婆不死,我就像被判無期徒刑一樣,你知道嗎?我活的太壓抑,我不找事我就得瘋掉。我的苦楚你根本就體會不到,體會不到啊。”韓世良長嘆一聲。
老康起身要走,臨走還想“忠告”他一番:“老韓啊,做事勿做絕。什麼時候都要留點後路,給別人留,也得給自己留。”
老康走後,韓世良從魚缸里抓出一條金魚,對著那鼓鼓的大眼睛自言自語:“說的不錯。得讓人處且讓人,但願別人也這麼想,能給我留條後路。”
他一鬆手,那魚又跳回了魚缸。
老康趕到吳家大院,見了吳子陽先問:“梁廷影在不在?”
吳子陽說:“馬上就走,這回是真走,正收拾東西呢,完了直接去火車站。”
老康揚了揚手中一個碩大的銅鎖。“我才買的,本想她要是還不走,就瞅她不在的時候換個鎖,讓她進不了門,看她怎麼辦。”
吳子陽說:“預防萬一,還是換上吧。”
老康換了鎖,看看正好五把鑰匙,算上秋荷,每人一把。拾掇好以後,他問吳子陽找他什麼事。
吳子陽跟他講了黃花菜來找的事情,然後說:“那天我沒在家,後來問我堂姐,她說了一件事情很奇怪。就是文化館搬家的那天,上午的時候,因為小樓的樓梯倒塌,我二叔把韓世良罵了一頓攆走了。到了傍晚,她明明看見袁舟履在後院,可過了一會兒,袁舟履不見了,韓世良卻莫名其妙從後院冒出來了。你知道這件事吧?”
老康說:“我知道。當時我還上後院檢查了半天,什麼也沒發現。晚飯後有一陣,我跟你姐在廚房說話,也許就是那個時候袁舟履走了,韓世良偷著進來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吳子陽說,“我二叔是下午臨時決定去齊淵的,韓世良肯定不知道這事。他悄悄進來,不怕碰上我二叔?我老是懷疑,既然西廂房的地槽有漏洞,會不會地窨子裡也有什麼貓膩?咱們一起去看看怎麼樣?”
老康答應著,一邊往後院走一邊說:“子陽,其實從小簡子見到的屍體突然不見了,我就在懷疑這件事。把整個前後院的建築想個遍,怎麼也找不到答案,最後我想,如果有人真是要臨時藏什麼東西,那麼就只有地下室了。”
老康和吳子陽來到後院,看見秋荷正在賣力地擦新修好的樓梯。
她還真是“領導在不在一個樣”,自己幹活也不偷懶,累的滿頭都是汗水。
見了吳子陽和老康,她叫了一聲:“吳大哥,康師傅,有事嗎?”
吳子陽搖搖手:“沒事,我們到地下室看看,下一步怎麼裝修。”
地下室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處理。修補了破損的水泥地面,東面和北面的牆新抹了砂漿,其他都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