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梅爾遜連忙幫他扶起來,做了個請自便的手勢。
“有一個不明人物打來的電話,現在給您切過去。”接待員的聲音響過,電話那頭出現了一片嘈雜的響動。
“警,警察局?”一陣粗重的喘息,“警察局?”
“是的,您那邊出什麼事了?”楊克抬頭跟梅爾遜交換了一個眼神。
“我……我不能說,我……”又是一陣喘息,那個人似乎非常恐慌,“這裡……你們快過來看看,這裡……”
“到底出了什麼事?請您把地址告訴我。”楊克慌忙一陣翻找,對面的梅爾遜已經拿好了紙筆沖他笑了笑。
“白樺樹大街,B區,5,51號……”
楊克還想追問,對方已經掛斷了電話,話筒里一陣忙音。
“怎麼了?”梅爾遜問道,“51號出什麼事了?”
“不知道,我們得過去看看,報案人受到了很嚴重的驚嚇,聽起來語無倫次,他沒說什麼。”
“新的一天,新的案子。好吧,我們走。”
……
白樺樹大街位於普利茅斯,距離上次案發兩地之間,驅車趕往花不了一小時的工夫。這裡算不上豪華的別墅區,當然也並不是紐約高樓大廈下面一處處的小窩棚——典型的美國住宅:低矮的樺木圍欄,修葺整齊的綠色草坪,紅白相間的精緻房屋——一個又一個的美國家庭就生活在這樣的住所里,男人們白天開車上班,周末整理草坪;女人們多是在家照看孩子,洗洗涮涮;典型的美國家庭都是居住在這樣典型的美國住宅中,然後重複日復一日的典型生活。
去年有個學者研究後報告說:“美國的家庭主婦工作量巨大,如果換成是家政工作,那麼每年的收入約合百萬美元。”不過,自家的男主人們當然不會開出這樣的價錢來,漢考克先生,以及楊克等人也都住在這樣的地方,如果真的要給太太們發薪水,那也要等到貸款還清之後。
B區的51號,坐落在街區的最裡面,與外面的中產階級調調相比,顯然有些格格不入了。木質圍牆的油漆已然斑駁脫落,裡面一股股亂草蓬蒿,窗玻璃也有幾處被砸碎而沒有修補。
楊克與梅爾遜趕到的時候,大約是凌晨五點半,天才蒙蒙亮。
“大約有一年沒人住了,或許更久。”梅爾遜從車子裡下來,抽出手槍。
楊克沒有吱聲,也拿著手槍走在後面。
“門開著,我先進去,你隨後。”
梅爾遜靠在門邊,深深吸了口氣,用胳膊肘頂開了房門。
房門推開之後,是一眼望不到底的黑壓壓的屋子。
“也許朝陽面的門窗被釘死了,否則不會這麼陰暗。”梅爾遜從口袋裡掏出手電,用牙齒咬住,繼續往裡走。
地板上一處破損,被皮鞋踩到邊嘎吱嘎吱地響起來。
寬敞的客廳,梅爾遜將手電交到左手,朝前面問道:“hello,誰站在那邊?”他的聲音顯得十分緊張,“hello,是誰?”
楊克順著光線望過去,靠牆處一張女性的臉。
“好了,放鬆點,夥計,那是張畫。”
“對,對。呼……”兩人向那張畫像走過去。
由於手電筒的光線緣故,那張畫像看起來十分古舊,居中是一個黑頭髮的女孩,手裡抱著一隻洋娃娃。奇怪的是,女孩兒的眼睛並不像一般的畫像是朝向遠方的,而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手裡的洋娃娃,嘴裡露出一絲笑意。
第四章 愛與家庭(3)
手電的光芒掃向屋裡的陳設:大約是粉紅色的沙發墊;還有些蠟筆畫具和塗抹了一半的紙張;小熊娃娃,牆壁上媳婦的長臂猿玩偶。
“這很瘋狂,你怎麼看,楊克?”
“我,我不清楚,這似乎是女孩子的睡房,我們現在在哪兒?”
“還在樓下,你覺得會有人把女兒的房間安排在樓下嗎?客廳的旁邊?”
“我不知道,我還沒有孩子。”
梅爾遜聽了這話很想笑,可光是咧了咧嘴沒能出聲。
“你聞到什麼了嗎?有股氣味。”
“是,”梅爾遜點點頭,“但不是血的味道,某種消毒劑,或許是別的什麼。”
整個一樓,充斥了兒童玩具,多數都是破損不堪。儘管這很不正常,兩個人還是不明白報案人如此驚恐的原因。
“嘿,小心點,樓梯地毯都破了,別拌倒。”
楊克含混地嗯了一聲,這房間,似乎在哪兒見到過。
對了,是兩年前的案子,那個戀童癖的住所。曖昧的色調,昏暗的房間,到處都是女孩兒的衣服、玩偶和照片。是的,這裡的布置很像那個房間。楊克記起來,警方後來在那個住所的後院裡,挖出了四具女孩的遺骨。那所房子是戀童癖殺手的“娛樂場所”,莫非這裡也是?
二樓的格局相對狹窄一些,兩個人聞到了更濃的消毒水的味道,這令他們越來越緊張。
無人居住的棄屋、釘死的門窗、古怪的陳設、瀰漫的消毒水氣味以及手電筒射出的範圍局限的光芒,把這個住所搞得糟糕透頂,兩人不再交談,一路查找之後,來到了位於最里側的居室邊上。
“有一個不明人物打來的電話,現在給您切過去。”接待員的聲音響過,電話那頭出現了一片嘈雜的響動。
“警,警察局?”一陣粗重的喘息,“警察局?”
“是的,您那邊出什麼事了?”楊克抬頭跟梅爾遜交換了一個眼神。
“我……我不能說,我……”又是一陣喘息,那個人似乎非常恐慌,“這裡……你們快過來看看,這裡……”
“到底出了什麼事?請您把地址告訴我。”楊克慌忙一陣翻找,對面的梅爾遜已經拿好了紙筆沖他笑了笑。
“白樺樹大街,B區,5,51號……”
楊克還想追問,對方已經掛斷了電話,話筒里一陣忙音。
“怎麼了?”梅爾遜問道,“51號出什麼事了?”
“不知道,我們得過去看看,報案人受到了很嚴重的驚嚇,聽起來語無倫次,他沒說什麼。”
“新的一天,新的案子。好吧,我們走。”
……
白樺樹大街位於普利茅斯,距離上次案發兩地之間,驅車趕往花不了一小時的工夫。這裡算不上豪華的別墅區,當然也並不是紐約高樓大廈下面一處處的小窩棚——典型的美國住宅:低矮的樺木圍欄,修葺整齊的綠色草坪,紅白相間的精緻房屋——一個又一個的美國家庭就生活在這樣的住所里,男人們白天開車上班,周末整理草坪;女人們多是在家照看孩子,洗洗涮涮;典型的美國家庭都是居住在這樣典型的美國住宅中,然後重複日復一日的典型生活。
去年有個學者研究後報告說:“美國的家庭主婦工作量巨大,如果換成是家政工作,那麼每年的收入約合百萬美元。”不過,自家的男主人們當然不會開出這樣的價錢來,漢考克先生,以及楊克等人也都住在這樣的地方,如果真的要給太太們發薪水,那也要等到貸款還清之後。
B區的51號,坐落在街區的最裡面,與外面的中產階級調調相比,顯然有些格格不入了。木質圍牆的油漆已然斑駁脫落,裡面一股股亂草蓬蒿,窗玻璃也有幾處被砸碎而沒有修補。
楊克與梅爾遜趕到的時候,大約是凌晨五點半,天才蒙蒙亮。
“大約有一年沒人住了,或許更久。”梅爾遜從車子裡下來,抽出手槍。
楊克沒有吱聲,也拿著手槍走在後面。
“門開著,我先進去,你隨後。”
梅爾遜靠在門邊,深深吸了口氣,用胳膊肘頂開了房門。
房門推開之後,是一眼望不到底的黑壓壓的屋子。
“也許朝陽面的門窗被釘死了,否則不會這麼陰暗。”梅爾遜從口袋裡掏出手電,用牙齒咬住,繼續往裡走。
地板上一處破損,被皮鞋踩到邊嘎吱嘎吱地響起來。
寬敞的客廳,梅爾遜將手電交到左手,朝前面問道:“hello,誰站在那邊?”他的聲音顯得十分緊張,“hello,是誰?”
楊克順著光線望過去,靠牆處一張女性的臉。
“好了,放鬆點,夥計,那是張畫。”
“對,對。呼……”兩人向那張畫像走過去。
由於手電筒的光線緣故,那張畫像看起來十分古舊,居中是一個黑頭髮的女孩,手裡抱著一隻洋娃娃。奇怪的是,女孩兒的眼睛並不像一般的畫像是朝向遠方的,而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手裡的洋娃娃,嘴裡露出一絲笑意。
第四章 愛與家庭(3)
手電的光芒掃向屋裡的陳設:大約是粉紅色的沙發墊;還有些蠟筆畫具和塗抹了一半的紙張;小熊娃娃,牆壁上媳婦的長臂猿玩偶。
“這很瘋狂,你怎麼看,楊克?”
“我,我不清楚,這似乎是女孩子的睡房,我們現在在哪兒?”
“還在樓下,你覺得會有人把女兒的房間安排在樓下嗎?客廳的旁邊?”
“我不知道,我還沒有孩子。”
梅爾遜聽了這話很想笑,可光是咧了咧嘴沒能出聲。
“你聞到什麼了嗎?有股氣味。”
“是,”梅爾遜點點頭,“但不是血的味道,某種消毒劑,或許是別的什麼。”
整個一樓,充斥了兒童玩具,多數都是破損不堪。儘管這很不正常,兩個人還是不明白報案人如此驚恐的原因。
“嘿,小心點,樓梯地毯都破了,別拌倒。”
楊克含混地嗯了一聲,這房間,似乎在哪兒見到過。
對了,是兩年前的案子,那個戀童癖的住所。曖昧的色調,昏暗的房間,到處都是女孩兒的衣服、玩偶和照片。是的,這裡的布置很像那個房間。楊克記起來,警方後來在那個住所的後院裡,挖出了四具女孩的遺骨。那所房子是戀童癖殺手的“娛樂場所”,莫非這裡也是?
二樓的格局相對狹窄一些,兩個人聞到了更濃的消毒水的味道,這令他們越來越緊張。
無人居住的棄屋、釘死的門窗、古怪的陳設、瀰漫的消毒水氣味以及手電筒射出的範圍局限的光芒,把這個住所搞得糟糕透頂,兩人不再交談,一路查找之後,來到了位於最里側的居室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