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姚大人心中一樂,仔細一想,男女雙方差了九歲,可不是女孩子年紀小嘛,連忙說了些好話,宋氏依舊未曾鬆口,姚大人心中一嘆,這樣看來,自己還是要多跑幾回了。
等出了陳國公府,姚大人就進宮給皇帝回了話,他身份不一般,當著秦燁的面,便說了這託辭,皇帝也不生氣,笑呵呵地指著秦燁道:“你看你,但凡是年紀小些,這薛夫人也就找不出這般的藉口了。也不用勞煩師弟多跑幾趟。小心日後蓁姐兒待的時間長了,嫌棄你比她年紀大。”
秦燁微微一笑,擱下手中的茶盞,對皇帝道:“皇祖父忙著修道,那些葷腥肉菜還是從盤龍殿裡撤去大半為好。”說罷,他又向姚大人拱手道:“薛伯母只是一口推辭罷了,還請您多走幾趟了。”
姚大人難得看到皇帝吃癟,笑道:“您的婚事,臣下自當是盡心竭力的。”
皇帝無奈地道:“阿燁,朕是修道,可也並非是真正的道士,你見哪個皇帝日日吃素的呢?”
秦燁溫善地勾唇一笑:“御醫都說了,您如今年歲大了,多吃些清淡的素菜,多多走動走動才對身體好,孫兒也是為了您的安康著想。”說罷,秦燁告了一聲,便先行退下,當真將這吩咐交代了下去,張德壽一聽是為了皇帝的健康,二話不說立刻應下,秦燁囑託道:“祖父年紀愈大,便愈發有些孩子氣性,這是為了他的身體,不得聽他一味地任性。”
張德壽點點頭:“這些奴才省得的。”
姚大人得了秦燁的囑託,又接連往薛家跑了兩回,宋氏這才鬆了口。皇帝行動也迅速,當天便下了旨意,薛家有淑女,堪與太孫相配,冊為太孫妃,擇定四月初九迎親。
而皇帝請了姚大人為冰人,上門為太孫與泰安郡主說親一事也逐漸傳開,薛家上下自然是歡天喜地,便是一些遠房的族人出門都帶著三分喜氣。倒是原先的幾位王妃、皇孫妃有些心氣不暢,就連那些王爺都暗道這皇帝到底還是看重東宮。
三老太爺見了薛家人的高興,親自開了宗祠去給列祖列宗上香,又警告族人,雖家中得天眷顧,即將出了國母,卻不得仗勢欺人、為非作歹,各家家長要約束好妻妾子女,那李家便是他們的前車之鑑。
堂下眾位族人無一不垂首聽訓,薛家自薛老國公去世後,就已經呈現頹勢,是得了祥瑞才逐漸恢復了興旺,若有誰敢拖後腿,是絕對不能輕饒的。
作者有話要說: 賜婚了~~~快成親了~~~
第110章
四月初九這日,天色還未亮,要是擱在往日,陳國公府內上下各處還是一片安靜,但因這一日乃是府中二姑娘泰安郡主與太孫殿下的成婚之日,府中的全部人卻是早早地就忙開了來,上上下下的,被一片喜慶的大紅包圍,喜氣洋洋連早已經出嫁的二姑娘薛令芳也趕了來幫忙。
流霞院中,薛令蓁尚還在睡夢中,臥房的外間裡,雪槿同雪松二人看攔著一個身著宮裝的中年女子,神情有些不好,雪槿行了行禮,對著面色嚴肅的宮裝女子道:“這些瑣事都是由我們來打點,郡主便是稍後再起也是好不耽誤的。如今才什麼時辰,便是在宮中要去給貴妃娘娘和太子妃娘娘請安,我們家郡主也不必如此早起的。”
門外此時另一個同樣一身深青色宮裝打扮的女子見了屋內場景,急忙走了進來,對那個中年女子斥責道:“劉瑞娘,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也容得下你猖狂起來。雪槿姑娘倒是說得好,貴妃娘娘和太子妃娘娘那裡的規矩都不這般苛待,你拿什麼來要求郡主?”
那位劉姑姑面色有些不善,道:“奴婢是太后娘娘留下的人,而後又跟在了衛太妃的身前,是陛下派來教導未來太孫妃禮儀的,身為太孫妃,豈可就這般嬌縱懶怠?奴婢是好心,不想讓他人非議太孫妃殿下。”
依稀傳來的女聲吵醒了睡夢中的薛令蓁,床前的帷帳擋住了外面人的身影和光線,剛剛睡醒的薛令蓁頭腦還沒有完全清醒來,眼神帶著些懵懂,膚色雪白,尚帶著一絲被手印出的些紅痕,長發蓬鬆,十分嬌憨。
她抬手掀開帷幔,先看了眼窗外的天色,神情有些不滿。這才剛什麼時辰,何人敢這般在她的臥房中大聲喧譁?薛令蓁揉了揉臉頰,目光落在自己指上的翡翠指環,濃郁的碧綠色明晃晃地映入眼中,帶著一絲清涼使她有些混沌的腦子逐漸清醒起來,只覺時間果真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一個月就晃了過去,竟然就到了她要出嫁的日子,閉上眼,她仿佛覺得昨日還在阿娘懷裡撒嬌呢。
薛令蓁穿起繡鞋往外走,就見半月前宮中按著慣例派下來教導她的女官趙姑姑、雪槿、雪松正和一個與趙姑姑身著同樣宮裝服飾的女子說些什麼東西。薛令蓁緩緩走進,這才將幾人的話語收入耳中。
好像是那日跟趙姑姑一同被皇帝賞賜下來的劉姑姑。這半個月來,薛令蓁還是第二次見到這個姑姑,一般都是趙姑姑近身照顧她的,趙姑姑為人溫柔體貼,凡事都考慮到了她的性子,二人相處也十分愉快。只聽說這位劉姑姑被分去打點她的嫁妝等要帶進宮中的物品可合乎禮制,因此從未近過身來伺候。今日一瞧,這般安排也是趙姑姑細細思量過的,否則她遲早要與這劉姑姑生了些事端。
等出了陳國公府,姚大人就進宮給皇帝回了話,他身份不一般,當著秦燁的面,便說了這託辭,皇帝也不生氣,笑呵呵地指著秦燁道:“你看你,但凡是年紀小些,這薛夫人也就找不出這般的藉口了。也不用勞煩師弟多跑幾趟。小心日後蓁姐兒待的時間長了,嫌棄你比她年紀大。”
秦燁微微一笑,擱下手中的茶盞,對皇帝道:“皇祖父忙著修道,那些葷腥肉菜還是從盤龍殿裡撤去大半為好。”說罷,他又向姚大人拱手道:“薛伯母只是一口推辭罷了,還請您多走幾趟了。”
姚大人難得看到皇帝吃癟,笑道:“您的婚事,臣下自當是盡心竭力的。”
皇帝無奈地道:“阿燁,朕是修道,可也並非是真正的道士,你見哪個皇帝日日吃素的呢?”
秦燁溫善地勾唇一笑:“御醫都說了,您如今年歲大了,多吃些清淡的素菜,多多走動走動才對身體好,孫兒也是為了您的安康著想。”說罷,秦燁告了一聲,便先行退下,當真將這吩咐交代了下去,張德壽一聽是為了皇帝的健康,二話不說立刻應下,秦燁囑託道:“祖父年紀愈大,便愈發有些孩子氣性,這是為了他的身體,不得聽他一味地任性。”
張德壽點點頭:“這些奴才省得的。”
姚大人得了秦燁的囑託,又接連往薛家跑了兩回,宋氏這才鬆了口。皇帝行動也迅速,當天便下了旨意,薛家有淑女,堪與太孫相配,冊為太孫妃,擇定四月初九迎親。
而皇帝請了姚大人為冰人,上門為太孫與泰安郡主說親一事也逐漸傳開,薛家上下自然是歡天喜地,便是一些遠房的族人出門都帶著三分喜氣。倒是原先的幾位王妃、皇孫妃有些心氣不暢,就連那些王爺都暗道這皇帝到底還是看重東宮。
三老太爺見了薛家人的高興,親自開了宗祠去給列祖列宗上香,又警告族人,雖家中得天眷顧,即將出了國母,卻不得仗勢欺人、為非作歹,各家家長要約束好妻妾子女,那李家便是他們的前車之鑑。
堂下眾位族人無一不垂首聽訓,薛家自薛老國公去世後,就已經呈現頹勢,是得了祥瑞才逐漸恢復了興旺,若有誰敢拖後腿,是絕對不能輕饒的。
作者有話要說: 賜婚了~~~快成親了~~~
第110章
四月初九這日,天色還未亮,要是擱在往日,陳國公府內上下各處還是一片安靜,但因這一日乃是府中二姑娘泰安郡主與太孫殿下的成婚之日,府中的全部人卻是早早地就忙開了來,上上下下的,被一片喜慶的大紅包圍,喜氣洋洋連早已經出嫁的二姑娘薛令芳也趕了來幫忙。
流霞院中,薛令蓁尚還在睡夢中,臥房的外間裡,雪槿同雪松二人看攔著一個身著宮裝的中年女子,神情有些不好,雪槿行了行禮,對著面色嚴肅的宮裝女子道:“這些瑣事都是由我們來打點,郡主便是稍後再起也是好不耽誤的。如今才什麼時辰,便是在宮中要去給貴妃娘娘和太子妃娘娘請安,我們家郡主也不必如此早起的。”
門外此時另一個同樣一身深青色宮裝打扮的女子見了屋內場景,急忙走了進來,對那個中年女子斥責道:“劉瑞娘,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也容得下你猖狂起來。雪槿姑娘倒是說得好,貴妃娘娘和太子妃娘娘那裡的規矩都不這般苛待,你拿什麼來要求郡主?”
那位劉姑姑面色有些不善,道:“奴婢是太后娘娘留下的人,而後又跟在了衛太妃的身前,是陛下派來教導未來太孫妃禮儀的,身為太孫妃,豈可就這般嬌縱懶怠?奴婢是好心,不想讓他人非議太孫妃殿下。”
依稀傳來的女聲吵醒了睡夢中的薛令蓁,床前的帷帳擋住了外面人的身影和光線,剛剛睡醒的薛令蓁頭腦還沒有完全清醒來,眼神帶著些懵懂,膚色雪白,尚帶著一絲被手印出的些紅痕,長發蓬鬆,十分嬌憨。
她抬手掀開帷幔,先看了眼窗外的天色,神情有些不滿。這才剛什麼時辰,何人敢這般在她的臥房中大聲喧譁?薛令蓁揉了揉臉頰,目光落在自己指上的翡翠指環,濃郁的碧綠色明晃晃地映入眼中,帶著一絲清涼使她有些混沌的腦子逐漸清醒起來,只覺時間果真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一個月就晃了過去,竟然就到了她要出嫁的日子,閉上眼,她仿佛覺得昨日還在阿娘懷裡撒嬌呢。
薛令蓁穿起繡鞋往外走,就見半月前宮中按著慣例派下來教導她的女官趙姑姑、雪槿、雪松正和一個與趙姑姑身著同樣宮裝服飾的女子說些什麼東西。薛令蓁緩緩走進,這才將幾人的話語收入耳中。
好像是那日跟趙姑姑一同被皇帝賞賜下來的劉姑姑。這半個月來,薛令蓁還是第二次見到這個姑姑,一般都是趙姑姑近身照顧她的,趙姑姑為人溫柔體貼,凡事都考慮到了她的性子,二人相處也十分愉快。只聽說這位劉姑姑被分去打點她的嫁妝等要帶進宮中的物品可合乎禮制,因此從未近過身來伺候。今日一瞧,這般安排也是趙姑姑細細思量過的,否則她遲早要與這劉姑姑生了些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