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雲秀並不擔憂仙凡殊途,終有一日連十四郎都感受不到她的存在。她相信,在十四郎有生之年,她是能陪伴在他身側的。

  宣和殿中聚會,果然如十四郎所料想的,是“朱門酒肉臭”的聚會。

  天子賜宴奢靡,酒色歌舞奇珍異寶俱全——雖遠沒到隋煬帝的地步,卻分明有追效玄宗的意圖。

  短短九個月不見,他已大變了模樣。當日的清瘦多思慮已消失無蹤,化作白胖虛浮,已徹底是中年人的氣質樣貌了。有些懦弱的神經質也已消退了,眼神中一派心寬體胖毫不作假的好脾氣。看他真誠快活的目光和笑容,就知他是真覺得自己和玄宗相去無幾。

  飲酒至興起時,他揚著醉眼笑著舉杯,問宰相蕭琬,“昨日曲江池之會,比今日如何呀?”

  蕭琬面有異色,竟不能作答。

  雲秀見十四郎似有疑惑,便輕聲問,“怎麼了?”

  十四郎道,“他是進士出身,按說不該被輕易問住才是。”能考中進士的誰不是錦心繡口話術過人?

  他身旁坐的就是李沅,聞聲還以為他在同自己說話,便低笑一聲替他解惑,“他們冠冕堂皇的阻攔阿爹設宴,自己卻去曲江池歡聚。”

  十四郎一時梗住,沒能作聲。雲秀悄悄拍了拍他的手背聊作安慰。

  天子卻真不是要為難蕭琬,見他語塞,已笑著寬解道,“卿為何不說話?公卿百官時常聚會歡宴,可見天下太平富足。朕心裡甚是寬慰,豈會有怪罪之意?”

  這荒謬的邏輯立刻令十四郎心生怒火。然而宰相們竟都唯唯,無一人能開口反駁。

  底下百官雖察覺到應是發生了什麼事,然而坐得遠了,卻都聽不清楚。

  大殿內竟無一句異議,一副其樂融融、天下太平的景象。

  李沅抿一口酒,以酒意掩下眼中嘲諷,低笑一聲,“秋高氣爽,正是宴飲好時節嘛。縱沒去曲江池會的,也都去去了蘭亭會、洛浦會。沒聽詩都寫出來了嗎?‘明日宴東武,後日游若耶。豈獨相公樂,謳歌千萬家。’”

  雲秀覺著這熊孩子的心態也很有問題——就因宰相們只許自己高會,不許天子宴飲,就覺著宰相們比天子更值得嘲諷,未免太情緒化了。他們分明是一丘之貉嘛。至少宰相們還知道奢靡無度是錯的,比天子多少還聰明一點兒。

  十四郎卻無他們兩個的冷眼旁觀,已起身要說話,卻被李沅搶先拉住了。

  李沅道,“你也挑個場合,太母還在呢。”

  十四郎一滯,終於緩緩坐了回去。

  今日重陽高會,太后確實也在。

  ——自當上太后之後,她一反早年不□□飲的姿態,時常出席一些很是風光的場合。但也僅此而已——每當天子向她詢問朝政,她說的都是前廷有宰相,何必問我一個後宮婦人。

  可聽聞兒子說出“百官常宴飲,可見天下富足”這種看似君臣相得,實則邏輯不通的話,她眉頭也幾不可查的皺了皺。

  雖也沒多說什麼,但宴飲的興致也壞了不少。很快便起身離去,離去前還勸告皇帝,“時候不早,相聚雖歡,卻也不要濫飲過度。”

  天子是孝子。這一次終於沒有夜以繼日,儘量早的結束了宴飲。

  群臣跪送之時,他無意中就看到了十四郎。

  他和十四郎已久不相見了,久到他都忘了自己這大半年來為何都沒怎麼去看他十四弟,或是傳召他十四弟隨駕一道去遊樂——他已對自己弒殺父親、屠戮兄弟一事釋懷,自然也就對弟弟心無隔閡了。

  反而歡喜的召喚十四弟,“隨我一到去興慶宮問安吧,這陣子太后也很是記掛你。”

  太后沒他這麼心寬。見他竟將十四郎一道帶來了,神色頗有些訝異。

  但畢竟是自己養了十幾年的庶子,縱不親近,也比對旁人感情深一些。

  便道,“你十二姐也來了,你先去陪她說會兒話吧。”

  十四郎知道她是想單獨和天子說話,順從的點頭離去。

  果然十四郎離開後,太后就提起今日宴會上,天子關於公卿宴飲的高論。

  嘆道,“你阿爹在時,對你管束得太過嚴厲了些。我知道你的委屈,所以這半年來,憑你怎麼享樂放縱,我都沒說什麼。可轉眼大半年都過去了,你也是時候收一收心了吧——你覺著朝臣們自己便常宴飲,不該對你說三道四。可反過來,你自己宴飲無度,又如何能剎住天下奢靡之風?”

  天子敬順道,“母親教誨,兒子銘記在心。”卻也不免為自己辯解一二,“兒子是覺得,生逢太平盛世,自然就要當個太平天子。朝政自不能荒廢,宴飲亦不妨盡歡。竟讓母親為我擔憂了,是我思慮不周了。兒子日後一定收斂。”

  太后外祖父是天子,公公是天子,丈夫天子,兒子還是天子。自幼長大在一言九鼎的宰相府,成年後便嫁入德業永承的天子宮。她的世界裡,天下無一日不是太平盛世。只不過早些時候享天下的是既異夢也不怎麼同床的丈夫,如今總算輪到她和她的兒子。

  所以她覺得,兒子說的也未嘗沒有道理。

  便也不再切切規勸,只道,“成由節儉敗由奢,奢靡之風還是不該助長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