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天際已開始泛白了。

  謝遠琮實則已極傷累,紀初苓一離開,他便如同抽去了支撐的那鼓力氣,歇下小憩了一會。

  然而沒過多久,他便在休憩中隱約聽聞到屋外傳來小聲商議的動靜。

  他立刻睜眼坐起:“鍾景。你回來了?”

  鍾景一聽,立刻推門而入,之前那點玩笑的心思也全都收起來了。

  他簡單回稟了送回紀二姑娘的事後,便上前將手中一封密信遞給了謝遠琮。

  “爺,那裡快馬加鞭送回來的密報。小的剛收到,不敢留滯一刻。”

  謝遠琮接過,看向密信封口上的火紅漆印,眉頭猛然跳了一跳,幾下拆開。

  幾眼掃視過後,神色變得極為凝重。

  這密信是他的人從邊境遞過來的,說是不久之前蠻夷韃羅突然集軍,興兵攻打我國。

  短短五日內就已破了一郡,如今正在籌備打算攻打下黎郡。

  韃羅此番攻打得猝不及防,眼下下黎郡情勢危機,落了下風抵擋艱難。

  若下黎郡再被破,邊境就如同失了一片屏障,這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尤其對他們鎮安侯府來說,斷不可讓蠻夷如此這般的猖狂,稱心如意。

  “戰報多久會到宮裡?”謝遠琮捏著手中信問。

  因他早就特意指派了人手,緊盯邊關動靜,所以他手上這封信,會比送達宮內的戰報要早上一些。

  當是國內最早的消息。

  鍾景聞言回道:“一到兩日。”

  謝遠琮指尖點了點信紙。

  最快一日麼。

  “立刻動身回京。”他道。

  鍾景領命下去準備。

  謝遠琮倚靠著閉了閉眼——

  這消息太突然了些,不過好在此處的事情已了。否則受上拖延,再趕回京去,也許就會來不及。

  前世戰報傳回京中,因戰況緊急,京中又無得力武將敢擔此重任,康和帝急火,只得寄希望於鎮安侯府。

  一日之內連下了三道旨意,相請相逼。

  父親的身子早已無法再重上戰場,而那時候他卻恰不在京,被此前各類瑣事牽絆在京外,全然不知此事。

  即便當下就知道,他也趕不回來。雖此後他也疑過,如此關頭,他卻恰好被外調出京,興許其間大概率並非巧合,然而卻一直只是心中猜想而已。

  而他不在,鎮安侯府內就只有阿姐。

  大夏國安泰許久了,乍起戰事,一時把康和帝給嚇壞了神。武將待用時方恨無。

  所以即便他知道鎮安侯已無法再上戰場,但一想到曾經那個令蠻夷聞風散膽,且戰無不勝的戰神大將軍。

  他最終還是別無他選的把希望寄托在侯府身上。

  如此局勢,以爹那樣的狀況與血氣,若令他知曉,必將勉為其難。

  所以就在第三道聖旨下時,阿姐不得已接過,瞞下阿爹,連夜趕赴軍營整頓,披甲領將士出征。

  也就是自那回之後,便天人永隔。

  這回,依然是相同的狀況,卻絕不會再是相同的結局。

  謝遠琮一把將密信拽緊在手心。

  於是就在紀初苓回了宅子補覺之時,謝遠琮的馬車已出嶺縣,往望京疾駛而去。

  而比馬車更早的,則是腳裹暗信一路飛進文大學士府上的飛鴿。

  文凜這日慣常早起,剛伸了個懶腰,便見謝遠琮的飛鴿落在他的窗前,急吼吼地催他。

  文凜一怔,取下了信看。

  沒過多久,收拾妥當的文凜便急匆匆出了文府,最後停在了鎮安侯府門前。

  他雖本能的想要退瑟,但一想到信上所述,最終仍是強行壯起他那慫膽子,上前敲開了鎮安侯府的大門。

  謝遠琮的馬車經過了一日地奮馬疾馳,於申時駛入了京城。

  就在當晚,子時時分,一封加急戰報被連夜送進了宮內。

  已安置的康和帝聽聞邊境戰亂,頓時披衣而起,察看戰報。

  看完之後,他坐於椅上,手甚至有些顫。

  大夏國經過了太久的平和盛世,而此刻邊關卻這麼毫無徵兆地起了戰事。

  康和帝能不驚心,能不自亂麼。

  他都才收到戰報,那韃羅蠻賊都攻破他一郡了!

  康和帝在殿內左右踱步不停,心神不寧。

  他不停思索究竟該派誰領軍前去,將那蠻賊給驅出去。可他這麼多年來因心憂忌憚,重文輕武,平常時候尚不覺得,此刻一算,挑來選去竟無一可用武將人才。

  而且如今的大夏國他原本就沒提拔出幾個象樣的武官出來。

  所謂能將之才,他算來核去,也只落在鎮安侯的頭上。

  但可惜鎮安侯當年一戰傷及筋骨肺腑,他的身子已經無力支持他再上戰場了。

  這件事整個大夏國幾乎沒幾人知道。

  因為鎮安侯當年作戰驍勇,餘威猶在,光是報出名頭,都還是能讓敵軍聞風散膽,夾股而逃。

  所以只要大夏國還有一個鎮安侯在,蠻夷就會有所忌憚。

  也正是因為此原因,鎮安侯的真實狀況才不能夠被泄漏。

  如此也就一直被隱瞞下來了。

  皇帝幾番思來覆去皆不得法,於是當即就下旨召了一批要臣進宮。

  這批要臣多為文官,大晚上被召集進宮,皆是不明所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