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音未落,秋澄便飛身離開,沈雲抬頭,只看都眼前那一抹淺黃色飄過,他第一次察覺到,這個備受恩寵的傅家小姐,也有著自己不為人知的無奈,並不像表面上這般無拘無忌。

  傍晚時分,陰沉的天烏雲密布,下起了冰涼刺骨的寒雨,驚華宮前,慕珏從早跪倒晚,但宮門一直緊閉著,任他如何的喊,裡面都沒人應他一句。

  慕珏等的有些絕望了,突然聽到咯吱一聲開門的聲響,他滿懷希望的抬頭,看到一定素淨的油紙傘先露出頭,傘後慢慢移出了一張冷冰冰的臉。

  “小少爺,回去吧,小姐今日怕是不會見你了。”

  青鸞將手中的傘頂在了慕珏頭上,這秋雨如此的寒,她知道慕珏在戰場上受了傷,再淋下去,怕是難受住了。

  “青鸞姐姐,你不用管我,今日若是見不到阿姐,我是不會回去的。”

  青鸞看著慕珏倔強的臉,無奈的搖了搖頭,噼里啪啦的雨滴敲打著油紙傘,是唯一能聽到的聲響。

  青鸞知道慕珏性子倔強,勸也無用,待青鸞轉過身來,看到門前那一雙清淡的眸子,驚了一驚。

  “小姐~”

  哐當一聲,半掩的宮門被完全推開,慕珏也抬起了頭,看到採薇撐著一把傘給錦月,正在宮門前看著他。

  “阿姐~”

  慕珏跪著朝錦月挪了挪,伸手抓住了錦月的衣襟,錦月緩緩將眸子垂下,那眼神一如既往的靜謐,但慕珏卻覺得裡面似乎少了些,平常看他的暖意。

  “原來你還記得,我是你阿姐。”

  錦月看嚮慕珏的眸光寒了幾分,讓慕珏禁不住抖了抖,這是錦月第一次用這樣冰寒的語調跟他說話。

  “阿姐~”

  慕珏又喚了錦月一聲,現在他除了喚這聲阿姐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你可還記得,我當初囑咐過你什麼?”

  錦月的眉心因為憤怒,用微不可查的頻率在顫動著,慕珏愣了一瞬,將頭垂了下來。

  “此生手上不可沾人命。”

  啪的一聲,錦月用盡全身的力道甩了慕珏一個巴掌,比之在城樓上打的更狠了些,慕珏依舊直挺挺的站著,動也不動。

  “我囑咐你手上不占人命,而你呢,你卻去了沾染人命最多的地方,你眼裡還有我這個阿姐嗎?”

  慕珏將頭促然抬起,看到正錦月擰眉看著他,比雨線還密集的淚珠噼里啪啦的落下來,砸在了慕珏的手背上,灼的慕珏的心疼了起來。

  “可是阿姐,我想保護你,我不想讓兩年前的事情再發生一次了。”

  慕珏將抓著錦月的衣襟攥緊,他沒能忘記兩年前那件事鬧得滿城風雨,文武百官逼迫著皇上廢后,將各種罪責強壓到錦月身上。

  那時他人小力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阿姐受辱,但那時便下決心,日後他定要握住整個天朝的兵權,到時看誰還有這麼大的膽子,再敢給他阿姐找不痛快。

  “你走吧~”

  錦月閉上了眸子,但眼淚依舊連線似的向下落,慕珏不懂錦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阿姐,你原諒我了?”

  錦月嘴角勾出一抹苦笑,將眸子睜開,一把將攥在慕珏手中的衣襟抽出。

  “從今日之後,我跟你再無任何瓜葛,從此我再也不會管你了。”

  錦月促然轉過身去,大步邁入驚華宮,哐當一聲,驚華宮的宮門被從裡面關上,慕珏癱倒在地。

  他知道做此事阿姐會生氣,但沒有料到,阿姐竟然氣到要跟他斷絕關係,他不懂,為何他的手中就沾不得人命。

  夜漸漸的深了,外面的雨依舊下個不停,關閉的懸窗噼里啪啦的響動著,夜明珠的光暈在這樣的雨夜,都顯得有些晃動。

  “他走了嗎?”

  錦月將指尖搭在了桌上放置的夜明珠上,溫軟的光澤似是穿透了皮肉,照進了骨頭裡。桌上還散落著卜卦用的蓍草,看著卦象,錦月的額頭皺的很緊。

  “小少爺身上有傷,外面雨一直不停,他也不肯走,方才支撐不住,暈了過去,被宮人抬去了太醫院。”

  錦月沉了沉眼帘,將覆在夜明珠上的手收回,水袖散下後,在別人看不到的情況下,又攥緊。

  “吩咐下去,日後不准他再靠近驚華宮。”

  一向冷性子的青鸞突然愣住,吃驚的看著錦月,從她跟在小姐身邊起,小姐對這個小少爺是捧在手心裡疼,若不讓小少爺靠近驚華宮,便想到與以後再也不想見了。

  “小姐~,這~”

  青鸞對錦月所有的決定一直是唯命是從,不問原由,但此時卻忍不住多問了一句,因為她了解,很多時候,小姐給在意的人一分痛,她自己可能要承受加倍的痛。

  “下去吧~”

  錦月沒有解釋一句,用拇指抵著眉心戳了戳,青鸞看她滿面的疲憊之色,便不敢再多少一句,於是躬身退了下去。

  青鸞走後,錦月將驚華宮寢殿的窗子拉開,夜風吹來,驚華宮外的竹林沙沙作響,像是在抵抗著夜的寂寥。

  錦月將手放在胸口的位置,好生的疼呀,她怎不知慕珏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走上了一條他不該走的路,正因為這樣,才讓慕珏轉成了永世孤鸞的命格。

  她這一生已經是無可挽回了,她怎能忍心,讓那個孩子走上這樣一條路,所以她要拼盡一切,也要將慕珏的命格轉回來。

  ☆、番外之何似收歸碧玉池 1

  萬物復甦,日頭偏西,在眾多莘莘學子趕往天朝名聲最盛的碧華書院之際,海家村郊外一家不起眼的客棧也人滿為患。

  碧華書院創建不過短短十幾載,三年一次的科舉,已經歷經三屆,但每當開科恩考後,前三甲頻頻出於碧華書院,因此每年前來求學的舉子不計其數。

  但碧華書院每次收納的人數卻不足十人,因為碧華書院有三不收,不智者不收,不善者不收,不志者不收,然之所以還有這麼多人即使沒希望,也願趕來一趟,是因為想要一睹碧華書院巧奪天工的美景。

  海家村本是晉州一個貧瘠荒涼的臨海村落,十多年前從朝堂辭官歸隱的天朝太宰赫連鳴謙,花費重金在海中搭建起一座空中樓閣,取名為碧華書院。

  據傳這座海上樓閣的格局奇特,一草一木都別具匠心,樓閣庭廊攀花而成,雕樑畫棟美不勝收。

  日落西山之後,整座碧華書院會亮起燈,照的四周燈火通明如同白晝,遠遠望去像是一輪明月懸在海面上,自此這座碧華書院便跟皇城之內的驚華宮並稱為天朝兩大奇觀。

  海上明月漸漸騰生而起,一俊雅如蘭的玄紫錦衣青年扯著一個十歲左右,眉宇之間頗為清俊的孩子,緩緩走進了這間客棧,在廳堂所有人注視下,坐到了客棧角落中空著的一張桌椅上。

  店小二殷勤的擺上茶點,又將桌子擦拭一遍,便匆匆退了下去,此時正廳中央傳來一聲驚堂木敲桌的聲響,所有人的注意力才從這風華不俗的父子身上移開,朝廳堂中央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