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第七十九章 大河決堤,工部尚書獲罪出局下
皇宮朝堂上,皇上:“孫正?不過一夜大雨,才新建的堤壩便被毀,你是不是該和朕好好解釋一下。”工部尚書孫正忙跪身道:“皇上,實在是這場雨太大了,這次的洪水更是百年不得一遇啊。”皇上大怒道:“朕讓你重修河堤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為了阻擋一般的洪水麼?朕已然告誡過你,欽天監已然監測出今年會有百年不遇的大水,朕才給你撥了五百萬兩白銀,讓你好好修建河堤,你告訴朕你是怎麼做的?”孫正顫慄的跪在大殿中央,不敢多言一句。
皇上看向戶部尚書沐振英道:“沐大人,已然這麼久了,傷亡、損失還未統計出來麼?”沐振英:“回皇上,寧王世子已然在殿外等候,此次傷亡、損失由寧王世子回報更為妥當。”皇上:“軒兒?怎麼又和軒兒扯上關係了,罷了,傳。”
蕭若軒隨一公公入大殿,跪身道:“罪臣蕭若軒叩見皇上。”皇上:“起來說話。”蕭若軒起身,皇上:“沐大人言此次損失有你稟報更為妥當,你便陳稟吧。”蕭若軒:“是,回皇上,此次大水著實很大,近一萬房屋沖毀,財產損失達數千萬兩白銀,無一人傷亡。”
聞言皇上面上大喜,道:“朕是不是聽錯了,軒兒,你再說一遍。”蕭若軒:“近一萬房屋沖毀,財產損失達數千萬兩白銀,無一人傷亡。”皇上:“無一人傷亡。”蕭若軒:“是。”沐振英上前道:“皇上,是寧王世子見昨夜雨勢過大,當機立斷,不惜冒著被處死的危險,私自調派禁軍連夜疏散了七萬鄉民,才免了大禍。”蕭若軒跪身道:“皇上,事情緊急,臣來不及向皇上稟報便私下做了決定,無論如何臣私下調遣禁軍有罪,臣願領罪。”
太子行出道:“父皇,兒臣認為寧王世子私下調遣禁軍雖然有罪,然卻也是情有可原,如若不是寧王世子此舉,七萬鄉民將無一倖免,兒臣認為不僅不當罰,還當大賞。”皇上:“太子此言甚和朕心。”
蕭若晨:“父皇,無論如何蕭若軒私調禁軍,這可是死罪,但看在他救了七萬鄉民的份上死罪可免,但卻必須稍加懲處否則日後人人爭相效仿,我皇室威嚴何在?”
皇上微微蹙眉,太子:“父皇,此回寧王世子救了七萬鄉民,兒臣認為足能將功補過,不如便先讓寧王世子吃上一虧,此次不賞也不罰。”蕭若晨:“父皇,兒臣認為,此次必須罰,但處罰後可在予以獎勵。”皇上:“朕覺得太子所言甚是有理,此次對寧王世子便不賞也不罰。”太子復又行出,道:“父皇,兒臣認為可以將災後重建之事全權交與寧王世子,一來此次寧王世子搭救了七萬鄉民,鄉民必定十分配合;二來,寧王世子行事果敢,而此次決堤事件也是百姓對工部有所懷疑,還請父皇恩准。”皇上:“准太子所奏,軒兒,你可怕辛苦?”蕭若軒:“蕭若軒領旨,定不辜負聖意。”皇上:“好,那災後重建之事便交與軒兒,此事做好,朕重重有賞。”蕭若軒:“臣領旨。”
皇上看向孫正冷聲道:“現革除孫正工部尚書職位,另著御史府查處孫正究竟將修堤之款項用到了什麼地方。”御史大夫鄭嬴行出道:“臣遵旨。”皇上:“諸位大人還有他事要奏麼?”眾人沉默,皇上:“退朝。”
眾人退朝後,太子行至蕭若軒身側深深一拜,蕭若軒不禁一怔,道:“太子殿下,這是……”太子:“這一拜若軒受的起,如不是若軒,這七萬性命可是一個難留。”蕭若軒:“太子殿下言重了,若軒不過是湊巧而已。”太子:“不,如此大雨,身為太子,我卻從未想過會有洪水災禍,更沒有思慮黎民安危,而若軒卻是不畏辛苦不畏生死一心為民,本宮實在不及,日後若有可能,本宮希望能與世子多多交流這治國安邦之道。”蕭若軒:“殿下……”太子:“如今世子尚有要事,本宮不再多攪擾,改日本宮必然前往拜訪。”隨即又是深深一禮,轉身退離。
蕭若軒看著太子離開的腳步,心道:“如若昨晚如霜尋得是你,只怕你連猶豫都不會吧,事實上比起愛民我與你相差很遠,但為君之道卻不只是愛民就可以,你若不是太子,我為帝後必然選你做我的宰府,可惜你是太子便註定了你最終的命運。”
此事自然傳到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心道:“對太子,我是不是太殘忍了些,若他為帝,凌霄國的未來不可限量,不過關今日之事,軒兒為帝未必會不如太子。”
☆、第八十章 再見東方
蕭若軒回到寧王府後,柳如霜忙問道:“情況如何?”蕭若軒:“七萬百姓都已然救下,你可放心了。”柳如霜:“如此便好,工部尚書如何?”蕭若軒:“撤職查辦。”柳如霜:“此次工部尚書是難保了,必然要尋人頂上,而恰好至官員淘洗時刻,選任之權全然攥在太子手中,蕭若晨,我倒要看看你要如何應對這一局面。”
蕭若軒聞言,道:“如霜,你連夜尋我來的目的不是為了那七萬人的性命,而是工部尚書?或者是蕭若晨?”柳如霜:“如是七萬人葬送,工部尚書當即斃命,但太子身為儲君也難免受到連累,蕭若晨雖損了工部尚書,但官員淘洗也會因為此災而停,白白給了蕭若晨喘息之機,而由若軒出面一方面解救了七萬人性命,免去太子被責罰之災,另一方面也能讓百姓更加信賴你,皇上也會因此更加看重你,蕭若晨也就不敢對你貿然出手,你的安全也就無虞了。”
蕭若軒聞言面上卻不見喜色,微微蹙眉,道:“霜兒,你一定要和我算得這麼清楚麼。”柳如霜聞言面上一怔,才忽然意識到自己一直都在想著要做些事情償還吏部尚書之事,鄭重道:“抱歉,我……只是習慣了事事釐清。”蕭若軒不禁將手背於身後,緊緊攥起,心道:“柳如霜,你的心到底有多冷,想不到我做了這麼多,竟然還未能使你真的對我動情,不過至少此刻你已然對我放下戒心,還有時間,終有一日,我會讓你的心融化,並只能裝我一人,為我生為我滅。”而後放開手,微微一笑,道:“沒關係,慢慢來,不用勉強自己。”
柳如霜:“我有一份名單,原本是想親自交給太子,但如今要勞煩你跑一趟了。”蕭若軒心道:“這是在故意表明與我的關係不一般麼?但如霜,如若關係真的很近,又何必如此故意,不過如此也說明我於你而言終歸是一種不同的存在了。”口中卻道:“我忽然有些羨慕上官麟了。”柳如霜:“羨慕兄長,為何?”蕭若軒:“我覺得我與你之間的關係竟然遠不如你與他之間親近。”柳如霜:“若軒……”蕭若軒:“霜兒,你我之間,永遠不用去刻意說明什麼。”
皇宮朝堂上,皇上:“孫正?不過一夜大雨,才新建的堤壩便被毀,你是不是該和朕好好解釋一下。”工部尚書孫正忙跪身道:“皇上,實在是這場雨太大了,這次的洪水更是百年不得一遇啊。”皇上大怒道:“朕讓你重修河堤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為了阻擋一般的洪水麼?朕已然告誡過你,欽天監已然監測出今年會有百年不遇的大水,朕才給你撥了五百萬兩白銀,讓你好好修建河堤,你告訴朕你是怎麼做的?”孫正顫慄的跪在大殿中央,不敢多言一句。
皇上看向戶部尚書沐振英道:“沐大人,已然這麼久了,傷亡、損失還未統計出來麼?”沐振英:“回皇上,寧王世子已然在殿外等候,此次傷亡、損失由寧王世子回報更為妥當。”皇上:“軒兒?怎麼又和軒兒扯上關係了,罷了,傳。”
蕭若軒隨一公公入大殿,跪身道:“罪臣蕭若軒叩見皇上。”皇上:“起來說話。”蕭若軒起身,皇上:“沐大人言此次損失有你稟報更為妥當,你便陳稟吧。”蕭若軒:“是,回皇上,此次大水著實很大,近一萬房屋沖毀,財產損失達數千萬兩白銀,無一人傷亡。”
聞言皇上面上大喜,道:“朕是不是聽錯了,軒兒,你再說一遍。”蕭若軒:“近一萬房屋沖毀,財產損失達數千萬兩白銀,無一人傷亡。”皇上:“無一人傷亡。”蕭若軒:“是。”沐振英上前道:“皇上,是寧王世子見昨夜雨勢過大,當機立斷,不惜冒著被處死的危險,私自調派禁軍連夜疏散了七萬鄉民,才免了大禍。”蕭若軒跪身道:“皇上,事情緊急,臣來不及向皇上稟報便私下做了決定,無論如何臣私下調遣禁軍有罪,臣願領罪。”
太子行出道:“父皇,兒臣認為寧王世子私下調遣禁軍雖然有罪,然卻也是情有可原,如若不是寧王世子此舉,七萬鄉民將無一倖免,兒臣認為不僅不當罰,還當大賞。”皇上:“太子此言甚和朕心。”
蕭若晨:“父皇,無論如何蕭若軒私調禁軍,這可是死罪,但看在他救了七萬鄉民的份上死罪可免,但卻必須稍加懲處否則日後人人爭相效仿,我皇室威嚴何在?”
皇上微微蹙眉,太子:“父皇,此回寧王世子救了七萬鄉民,兒臣認為足能將功補過,不如便先讓寧王世子吃上一虧,此次不賞也不罰。”蕭若晨:“父皇,兒臣認為,此次必須罰,但處罰後可在予以獎勵。”皇上:“朕覺得太子所言甚是有理,此次對寧王世子便不賞也不罰。”太子復又行出,道:“父皇,兒臣認為可以將災後重建之事全權交與寧王世子,一來此次寧王世子搭救了七萬鄉民,鄉民必定十分配合;二來,寧王世子行事果敢,而此次決堤事件也是百姓對工部有所懷疑,還請父皇恩准。”皇上:“准太子所奏,軒兒,你可怕辛苦?”蕭若軒:“蕭若軒領旨,定不辜負聖意。”皇上:“好,那災後重建之事便交與軒兒,此事做好,朕重重有賞。”蕭若軒:“臣領旨。”
皇上看向孫正冷聲道:“現革除孫正工部尚書職位,另著御史府查處孫正究竟將修堤之款項用到了什麼地方。”御史大夫鄭嬴行出道:“臣遵旨。”皇上:“諸位大人還有他事要奏麼?”眾人沉默,皇上:“退朝。”
眾人退朝後,太子行至蕭若軒身側深深一拜,蕭若軒不禁一怔,道:“太子殿下,這是……”太子:“這一拜若軒受的起,如不是若軒,這七萬性命可是一個難留。”蕭若軒:“太子殿下言重了,若軒不過是湊巧而已。”太子:“不,如此大雨,身為太子,我卻從未想過會有洪水災禍,更沒有思慮黎民安危,而若軒卻是不畏辛苦不畏生死一心為民,本宮實在不及,日後若有可能,本宮希望能與世子多多交流這治國安邦之道。”蕭若軒:“殿下……”太子:“如今世子尚有要事,本宮不再多攪擾,改日本宮必然前往拜訪。”隨即又是深深一禮,轉身退離。
蕭若軒看著太子離開的腳步,心道:“如若昨晚如霜尋得是你,只怕你連猶豫都不會吧,事實上比起愛民我與你相差很遠,但為君之道卻不只是愛民就可以,你若不是太子,我為帝後必然選你做我的宰府,可惜你是太子便註定了你最終的命運。”
此事自然傳到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心道:“對太子,我是不是太殘忍了些,若他為帝,凌霄國的未來不可限量,不過關今日之事,軒兒為帝未必會不如太子。”
☆、第八十章 再見東方
蕭若軒回到寧王府後,柳如霜忙問道:“情況如何?”蕭若軒:“七萬百姓都已然救下,你可放心了。”柳如霜:“如此便好,工部尚書如何?”蕭若軒:“撤職查辦。”柳如霜:“此次工部尚書是難保了,必然要尋人頂上,而恰好至官員淘洗時刻,選任之權全然攥在太子手中,蕭若晨,我倒要看看你要如何應對這一局面。”
蕭若軒聞言,道:“如霜,你連夜尋我來的目的不是為了那七萬人的性命,而是工部尚書?或者是蕭若晨?”柳如霜:“如是七萬人葬送,工部尚書當即斃命,但太子身為儲君也難免受到連累,蕭若晨雖損了工部尚書,但官員淘洗也會因為此災而停,白白給了蕭若晨喘息之機,而由若軒出面一方面解救了七萬人性命,免去太子被責罰之災,另一方面也能讓百姓更加信賴你,皇上也會因此更加看重你,蕭若晨也就不敢對你貿然出手,你的安全也就無虞了。”
蕭若軒聞言面上卻不見喜色,微微蹙眉,道:“霜兒,你一定要和我算得這麼清楚麼。”柳如霜聞言面上一怔,才忽然意識到自己一直都在想著要做些事情償還吏部尚書之事,鄭重道:“抱歉,我……只是習慣了事事釐清。”蕭若軒不禁將手背於身後,緊緊攥起,心道:“柳如霜,你的心到底有多冷,想不到我做了這麼多,竟然還未能使你真的對我動情,不過至少此刻你已然對我放下戒心,還有時間,終有一日,我會讓你的心融化,並只能裝我一人,為我生為我滅。”而後放開手,微微一笑,道:“沒關係,慢慢來,不用勉強自己。”
柳如霜:“我有一份名單,原本是想親自交給太子,但如今要勞煩你跑一趟了。”蕭若軒心道:“這是在故意表明與我的關係不一般麼?但如霜,如若關係真的很近,又何必如此故意,不過如此也說明我於你而言終歸是一種不同的存在了。”口中卻道:“我忽然有些羨慕上官麟了。”柳如霜:“羨慕兄長,為何?”蕭若軒:“我覺得我與你之間的關係竟然遠不如你與他之間親近。”柳如霜:“若軒……”蕭若軒:“霜兒,你我之間,永遠不用去刻意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