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蘭夢征扯出個笑容,道:“我沒事。敵方有一將領身懷神力,我的鎧甲才會被他射穿,不過你放心,那名將領已被我斬於刀下。”

  郁宜歡責備道:“你往日裡可不會這般大意,我瞧你近來一直心神不寧的,可是心裡藏了事?”

  蘭夢征一怔,的確,他往日絕不會在被射中兩箭的前提下,還會被對方一刀砍中,究其原因,是他在戰場上分心了,為何分心?因為他想起了那名被流言害死的陳州刺史。

  若是在戰場上光明正大地殺死對方,他心裡不會有任何負擔,可事實是,他們用最不光彩的手段,逼死了一位有氣節的忠臣良將,還讓他在死後也要承受罵名。

  可如果不那麼做,他們這一仗會打得更艱難,會犧牲更多人,也不可能這麼快拿下陳平州。

  蘭夢征心裡清楚這才是最好的做法,莫說是封元帥的命令,就算讓他自己去權衡,他也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只是心裡,卻不免感到一陣憋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郁宜歡。

  郁宜歡十分輕鬆道:“不要想太多了,去找元帥說說話,他一位寬厚的長輩,一定能開解你的。”

  剛巧元帥派人找他去議事,蘭夢征常年征戰,這點傷也不算什麼,讓郁宜歡給自己包紮好後,蘭夢征就去了封元的大帳。

  大帳之中,已經站了好幾位將領,等議事結束後,蘭夢征卻沒有走,而是停在大帳之中,明顯有話要對封元說。正巧這會兒,軍中的一名文官求見。

  封元微微一抬手,示意他先等一會兒,而後接見了這文官。

  蘭夢征站在一旁靜靜等著,就聽見封元和文官說起來編纂《戰史》的話。

  封元道:“從我們拿下牧平州開始,每打一場戰,其中所用策略、所耗糧草等等,包括陳國那邊的應對,都要一一記錄下來,所用詞句也要斟酌妥當,切莫有半分誇大和偽造。以此警戒後人。”

  那文官一一記下。

  蘭夢征忍不住道:“元帥,那陳州刺史一事也會如實記錄下來嗎?”

  封元不假思索道:“自當如此。將來再遇到流言蜚語,後人也可以此為戒。”

  蘭夢征又道:“元帥就不怕這一計叫別人學了去。”

  封元撫須笑道:“任何招式,但凡用過兩次,也就不新鮮了,學去又何妨?”話畢,他問蘭夢征道:“你方才想同我說什麼?”

  蘭夢征回過神來,露出笑容道:“沒什麼,末將先下去養傷了。”

  他和文官一先一後出了大帳,相比起蘭夢征仿佛卸掉重負的一身輕鬆,文官卻是滿頭霧水。

  只因編寫《戰史》一事,元帥早就交代過他,連信件也早已送去京城了,怎的又特意叫他來說一遍?文官思來想去,猜測道:莫非元帥果真看中他?所以才派他編寫《戰史》,才會特意尋他過來再次叮囑一遍?

  文官這樣一想,心中頓時充滿了鬥志!

  *****

  正宇十七年六月初,齊國皇宮。

  即便已經入了六月,夜裡的風還是很涼的,姚燕燕一邊享受地吃著小廚房準備的蓮子羹,一邊聽陛下給她念封元寄來的信。

  封元信里寫了近況,還說了要編寫《戰史》一事,姚燕燕對這個事兒並不感興趣,朱其羽的眼睛卻亮了亮,對姚燕燕道:“娘子,這《戰史》要全編好,得耗費不少人力物力吧!”

  準確地說,每編纂一部書籍,都會耗費人力物力,只不過是多和少的問題罷了,而《戰史》明顯是屬於“多”的範疇。姚燕燕點頭道:“是這樣沒錯。”

  皇帝陛下道:“這編書的人吃的是皇糧,領的是俸祿,不就等於是靠國庫養著的?”

  姚燕燕點頭,就聽陛下接著道:“那等《戰史》刊印後,朕要開個書局,一冊賣十兩銀子。”他說著說著,還算起帳來,“一冊賣十兩,《戰史》少說得編寫十冊,這樣一套就得賣一百兩,賣上一百套就能賺……”

  姚燕燕說道:“陛下,那封先生能同意嗎?”

  皇帝陛下想了想,說道:“大不了朕就讓翰林院給他著書,讓那些人多吹吹他的功績與謀略,再刻到石碑上,他肯定就能同意了。”

  第177章

  皇帝陛下說到做到, 次日上了早朝, 就提起了著書一事, 當然,他沒有說只為封元著書, 而是讓翰林院的人協助封元任命的文官編纂《戰史》,並另出一部書,用於記載文武百官在這一統天下的征途中所作貢獻, 每個人都不落下,再小的官職,只要在其中有突出政績, 至少都能得一份小傳,至於官至右相, 還被封為兵馬大元帥的封元, 在這其中占據的筆墨自然最多。

  這書要是編成了, 流傳到後世可不得了,這裡的每個人, 相當於都名傳千古了, 即便是不甚在意虛名的林大儒也不由側目。

  編書一事安排下去後,又是諸多事務需要處理。打仗容易, 治理卻不易, 皇帝陛下每天在前朝忙到入夜, 偶爾偷閒跑去永安宮溜溜,還要遭受其他臣子隱含譴責的目光。

  好在皇帝陛下臉皮厚,封元又不在, 沒有封元看似委婉實則強硬的勸誡,皇帝陛下心安理得地溜去後宮偷懶,不過也就只能在午膳時待上半個時辰,一旦過了時辰,便是不被姚燕燕趕,也會被留在前朝的群臣催著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