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2章

  陳國, 遼平州。

  遼平州原本是平穆王的封地之一, 後來天災連連, 平穆王忙著跟兄弟爭權奪利,卻沒功夫治理天災, 以致百姓流離、怨聲載道,平穆王卻還要徵收糧食用以打仗,忍無可忍的百姓終於反了, 由一個名為伯山的莊稼漢領頭,起義軍推翻了縣令、太守……一路打進了遼平州主城之中,所過之處響應者雲集, 勢力逐日壯大,竟結成了一股連平穆王也忌憚的勢力, 牢牢占據了遼平州主城及周圍村鎮。

  不過在遼平州主城住了三個月後, 首領伯山的日子越發焦躁起來。

  原因很簡單, 糧食要吃光了。

  伯山自己就是個莊稼漢,他起義時帶的也都是和他一樣身強力壯的漢子, 這些莊稼漢雖說不懂兵法, 但是那麼多地方打下來,手裡積攢了不少兵器鎧甲, 平穆王手下的兵卒又都是些軟腳蝦, 跟聖京中的禁軍沒法比, 他們只不過是憑著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氣拼殺過去,就將那些軟腳蝦嚇得退出了遼平州,連遼平州刺史也被他們殺死。

  在占了遼平州主城、住進了刺史府之後, 伯山帶著手下心腹很是過了一段快活日子。

  刺史府里有美貌的舞姬,還有數不清的錢糧財寶,伯山和他的心腹把那些美貌舞姬全都分了,日日好酒好菜揮霍著,好好感受了一把人上人的日子,沒想到好日子過了才三個月,城中的糧庫就空了。

  伯山帶著手下弟兄打了這幾個月,倒是摸著了一點打仗的門道,但他不懂經營,進城之後肆意搶掠,從未想過安頓一事,如今手下上萬人肆意吃喝了三個月,又無任何進項,自然是坐吃山空。

  若是之前,那倒還好辦,他帶著手下人去搶其他城池的糧食,總能弄到吃食,但是如今陳國四處都是烽火,除了遼平州、清平州和聖京所在的州府外,到處都是齊國軍。

  而齊國軍殺了平昌王和平穆王,還打到了傾平王的地盤,連新皇都將兵力全部調回了聖京,龜縮著不敢與他們對上,他手下這點兵力,又哪裡敢跟齊軍抗衡?莫不是嫌日子過得太快活趕去送人頭?

  伯山正煩躁著,外頭忽然有人來報,“將軍,城外來了個人,說與您是舊識,想要求見。”

  伯山給自己封了個威武霸氣大將軍的名號。聽了這話,他第一反應是聽了他的大名後前來投靠的人,說是舊識,其實不過是曾經在鄉里種田時見過幾次,這樣的人,這幾個月來伯山見得多了,因此他擺擺手,就叫讓手下將人趕走。

  見人沒走,他擰眉道:“怎麼?還有事?”

  那手下便道:“將軍,那人說他叫石壯,還帶了一支兵馬,瞧著有數百人。”

  石壯!伯山忽的一驚,這不就是當初被朝廷征去服役,後來造反拉了一支反軍,再後來還投了齊國當上將軍的人嗎!

  伯山當初見過他幾次,後來聽說他到齊國當了將軍,過上人上人的好日子還羨慕了一陣,他沒想到石壯居然會來尋他。

  石壯來找他作甚?難道他被齊國人趕出來了,特意來投奔他的?

  不對,伯山很快就否定了這個念頭。他又問道:“你看清楚了,他真的只帶了數百兵馬?”

  那手下道:“小的數清楚了,一共五百人。附近也沒有伏兵。”

  嗯,這麼點兵,應當不是來攻打他們的。想到這裡,伯山放下心來,立刻讓人將石壯請進來。

  等見到石壯時,他吃了一驚,因為石壯現如今的模樣,同他記憶里的已經完全不同了。

  只見他穿著一套赤色的鎧甲,日光下渾身跟發著光似的,腰間佩著一把鑲嵌了翡翠玉石的寶刀,一張留著絡腮鬍須的臉龐不怒自威,身後跟著分列兩排的五百名兵卒,人人皆身著玄色鎧甲,步伐一致目不斜視,明明只有五百人,卻硬生生走出了五千人的氣勢。

  伯山吃了一驚,他原以為自己當了幾個月的將軍,早就不是當初那個邋裡邋遢的莊稼漢了,等見到石壯時,也有底氣了,卻沒想到,這麼幾年,石壯的變化竟如此之大,瞧著……就像是那些真正的貴人一般。

  伯山當下收起了最後那點輕視之心,將石壯請進了刺史府內,酒肉上齊,兩人寒暄了幾句,伯山發現石壯如今的談吐也和他印象中的不同,這麼一對比,他就還是那個粗魯鄙薄的田舍漢一般。這讓伯山產生了幾分自慚形穢之感。

  酒過一旬,石壯便說起了今日的來意。

  聽到石壯讓他投了齊國,伯山大吃一驚。他心裡雖然羨慕石壯投了齊國後過上了上等人的日子,還養出了這麼一身貴氣,但真要讓他投身齊國,卻又猶豫起來。

  石壯和伯山境遇相似,當下便道:“伯山可知,清平州已經被齊軍攻下了。”

  伯山吃了一驚,他消息很是滯後,石壯這麼一提他才知道,“這麼快!”要知道狄傾可不是平穆王那樣貪生怕死的軟腳蝦,他是頗有實力的一位親王,當初帶著幾百兵馬就能在新皇和平沙王的圍剿下逃回封地,等他回到清平州後,新皇多次派兵攻打,都沒能叩開清平州的城門,實力如此雄厚的一位親王,竟然就這麼……被齊軍給滅了?

  石壯見他不敢置信,道:“狄傾的屍骨都已經下葬,捷報早已呈到齊皇陛下的面前,你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前去查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