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月的天兒已經有些涼了, 戰場上僅有的幾棵樹上已經微微冒出枯黃色, 入秋了。

  袁昊在一名戰死士兵面前蹲下,他抬手撫了下那名士兵還睜著的雙眼,在他閉上眼睛後, 就抽出身上一把匕首,從死者身上割下幾縷頭髮,連同死者身上的身份銘牌,一起放入一個小竹筒中。這是要帶回去,留給死者家屬的。

  他看著這名死去士兵年輕的面龐,心中想到:看上去還不到二十歲,也不知他家中有無妻兒?父母是否健在?

  在袁昊身邊,還有無數名跟著他一起清理戰場的士兵,他們做著跟他一樣的事情,從犧牲的同袍身上割下頭髮和身份銘牌,放入一個個小竹筒當中,再將他們身上破損的鎧甲取下來,最後才將屍體埋葬。

  齊國如今很缺錢,這些鎧甲雖然破損了,但取下來運回國中回爐重造,就能造出新的鎧甲,他們相信,這些鎧甲身上遺留著死去同袍的祝福,可以庇護他們在戰場上少受些傷。

  傳信官停在了袁昊身邊,恭敬地將一支密封的細長木筒呈到他面前,袁昊仔細檢查了一遍,見這木筒確實是約定好的制式,也並沒有被拆封過的痕跡,他還用手輕輕摩挲了一下木筒底部,確定有個隱秘的符號在,才將木筒打開來,取出裡面的錦帛。

  這是元帥下達的命令,讓他整頓兵馬,兩日後攻打距離牧平洲最近的一座城池——黎城,且必須在三日內攻下。

  元帥就是封元,在陛下下令封他為兵馬大元帥、統率全軍之前,袁昊從來不知道,那位總是撫著鬍鬚笑眯眯的右宰相,還有領兵的才能。

  袁昊見上面註明了時限,就明白這次行動跟元帥接下來的計策有關。於是收下木筒後,他立即回了營帳,和部下商議接下來的行動。

  三日後,袁昊點齊兵馬,兵臨黎城之下。

  陳國律法之嚴,連城牆都能看出些端倪,他們一路打過來,越往裡,城牆越高,而距離陳國中心越遠的地方,城牆越低,尤其是那些小縣城,明明城牆低得多疊幾個人就能翻過去,偏偏謹遵律法不敢加建,若是他們的城牆也修得像蕪城那樣高,只怕光是攻城,就要耗去齊國大半兵力。

  不過這次攻占黎城的速度比他預想得要快上許多,只因戰役剛剛開始沒多久,黎城內部就自己亂了起來。

  袁昊正驚異,忽然有探子來報,說是有一支身份不明的軍隊從黎城後頭包抄,已經攻破了黎城北面的城門。

  袁昊微微皺眉,但很快就舒展開來,命令部下加緊速度攻城。

  前有狼後有虎,黎城沒過多久就堅持不住了,城門被攻破,齊國軍隊長驅直入,黎城守將眼見不敵,乾脆利落收攏部下,打算先一把火燒了糧倉,讓那些齊國兵撈不著好處,再帶著剩餘部下從西側城門逃走。

  然而沒等他逃出西城門,就被那支攻破了北城門的匪軍攔下,與此同時,他派去燒毀糧倉的手下也被他們抓了回來,一把扔到了他馬前。

  黎城守將看著那個騎在馬上,一臉匪氣、身上鎧甲不倫不類的首領,額上掉下一滴汗來……

  ……

  袁昊帶著人馬一路斬殺,衝進黎城之中,最驚異的就是城中糧倉竟然沒有起火。

  陳國軍隊之前攻占吳國的時候,用的就是以戰養戰的策略,因此每當一座城池被齊國軍隊攻下,守城將領無論逃不逃得了,都會迅速將城中糧倉燒毀,不會給齊國軍隊占一點便宜,因此每一次攻破城門時,袁昊等人看見城中某處起火也見怪不怪了,沒想到這次竟然沒燒糧倉。

  袁昊挑了挑眉,這不像是陳國人的作風啊!

  但很快,他就知道原因了。

  一支由陳國造反役夫組成的軍隊出現在了他面前,上上下下,從首領到拉車的士兵都沒個像樣的裝束,手中的兵器也沒有統一的制式,像是臨時撿到什麼就拼湊起來的。但袁昊注意到,這些人裡頭,絕大多數都是肌肉虬結的壯碩漢子,領頭騎在馬上的那個,一身兇悍氣息撲面而來,絕不是個善類。

  “在下石壯!”袁昊看到那首領抬起黎城守將的頭顱,聽他說道:“奉上黎城將領的首級及滿城糧草。”

  袁昊靜靜地看著他,等著他提要求,就見這漢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我和我手下這群弟兄,一共五千三百二十一人,你們齊國收不收?”

  *******

  齊國,皇宮。

  在陳國剛剛入秋時,齊國已經入了冬。

  侍女們在永安宮大門前掛上厚帘子,以防外頭的冷風侵入殿內。

  姚燕燕坐在矮桌前,正在看周晚香送來的帳冊,時不時感嘆一句花錢如流水。

  元宵坐在書房的高椅子上,正伏在案前認認真真地描字,時不時抬頭,透過敞開的書房大門,看一眼正坐在地上玩耍的算盤和周周。

  皇帝陛下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下進來的,他眉眼間透著幾分愁緒,見到在暖黃燭光下的妻兒,眉頭才稍稍舒展開一些。

  姚燕燕抬頭對他道:“屋裡燒了炭盆,有些熱,你把披風脫了吧!”

  皇帝陛下依言脫下披風,交給殷勤湊上來的高竹子,就走到姚燕燕身旁坐下。

  姚燕燕收起帳冊,正要叫人擺菜,忽然發覺陛下面上有幾分愁苦。

  姚燕燕問他怎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