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衣衫破舊的六七歲小童,正站在其中一間棚子裡,仰頭望著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本是個身強體壯的高大男人,但忍飢挨餓了多日,此時面色也顯出幾分憔悴來。他低頭看著自己的兒子,還沒來得及回應,就聽棚子裡頭傳出一陣陣壓抑不住的咳嗽聲。

  男人連忙邁步進去,就見自家婆娘躺在一堆乾草上,面色蒼白,破舊的粗布衣裳裹在她身上,像是掛在一段枯瘦的樹枝上。

  男人忙找出一個陶碗,避開破口的地方,給她餵了幾口水。“孩子他娘,你再忍忍,我再去找些吃的回來。”

  女人的眉頭因為痛苦緊緊擰著,眼角已經滿是顛沛流離的風霜痕跡,她顫聲道:“孩子他爹,別管我了,我這病……治不好了。”

  他們一家,和旁邊這些棚子裡的人一樣,都是從吳國逃難出來的,那些陳國兵兇悍異常,進了城就燒傷搶掠,他們聽說陳國兵進城後,立刻收拾東西逃了出來。他們的家鄉離齊國不算遠,國內在打仗,又聽說齊國有個好皇帝,還給百姓減免了賦稅,便跟隨其他人,來到了齊國。

  齊國守城的士兵雖說不許他們入城,但本地人大多心善,還有人給他們送些吃的用的,每隔兩日就有善人出城施粥,他們的日子雖然不好過,但也幸運地沒有餓死。

  只是……她實在熬不下去了,缺衣少糧又沒有錢去買藥,她繼續活著,就是拖累他們父子倆。

  一旁的小童聽見父母的談話,嗚嗚地哭了起來。

  男人抱住婆娘,拍著她的肩膀安慰道:“孩子他娘,你別怕,我會找到藥材的,我會讓你和孩子過上好日子的。”說這話時,男人的眼睛裡閃過凶光,實在不行,他就落草為寇,去殺去搶,總有法子讓妻兒溫飽。

  下一刻,外頭忽然傳來馬蹄奔騰的動靜,又有許多人的驚呼聲。

  男人把婆娘放下,讓孩子守著他娘,自己則抓了根木棍走出了棲身的棚子。

  卻見一隊齊國兵馬從城內奔出,手中抓著一副捲軸高聲道:“吳國來的難民們聽著……”

  難民們見這些兵士騎著高頭大馬,手裡抓著鋒利兵器,又是一副威嚴肅穆的樣子,紛紛有些懼怕起來,卻不敢繼續在棚子裡待著,陸陸續續懷著忐忑走了出來。

  男人也在當中。他想:這些齊國人想干甚?難道是想將他們驅逐出齊國境內?一旦回到吳國境內,等著他們的可就是兇殘的陳國兵,到時候該怎麼辦?他一個人怎麼能在亂軍中護住妻兒平安?

  此時,懷著這樣想法的吳國人不少。他們大多是拖家帶口逃難出來的,誰也不想家人出事。齊國雖然不是家,但他們陳國兵不敢踏入齊國地界,他們好歹能保住性命。若是真被驅逐出去,他們該怎麼辦?

  然而下一刻,齊國士兵宣布的消息卻叫他們大吃一驚。

  “我皇仁德,不忍見爾等受顛沛流離之苦……即日起,只要願捨棄吳國籍,入我齊國籍者,就是我齊國子民,男丁可分地三畝,女子可分地兩畝,老弱病殘者分地一畝。另,入戶後,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病痛纏身之人,至多可向朝廷借銀十兩,兩年內還清即可……”

  他們聽到了什麼?齊國不但肯讓他們進城,還肯給他們分地!若是實在活不下去了,還能跟齊國朝廷借銀子,還能分兩年還清!只需要入齊國籍!

  聽到這消息,很多吳國難民恍恍惚惚地回不過神來,他們沒有聽錯嗎?真能有這樣的好事?

  他們不是不眷戀故土的,只是跟活命相比,那點思鄉之情又算得了什麼,況且,吳國皇帝窮奢極欲,他們在國內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只要家人還在身邊,只要日子過得好,何處不是家?

  很快,就有難民朝著城門口涌去,那個手持木棍的男人也呆了一下,而後丟了木棍,迅速衝進自家棚子裡,把婆娘和孩子帶了出來。

  當登記過姓名後,男人抱著婆娘,帶著孩子,看著分配給他們一家的土地以及那十兩銀子,幾乎忍不住熱淚盈眶。

  齊國有許多熱心腸的人,他們讓出一間屋子給他們一家三口落腳,又忙裡忙外地幫他們家蓋屋子,而有了銀子買米買藥,婆娘的身子一日好過一日,慢慢地竟能下地幹活了。

  而這一切,都是齊皇帶來的,看著和他一起逃難出來的鄉民們在齊國安定下來,日子越過越好,男人由衷把這裡當做了家。

  又是一日,村子裡貼了告示,齊國要徵兵了,但凡入伍者,每個月能有半兩銀子的例錢,若是將來在戰場上不幸戰死,朝廷還能幫著撫養妻兒。男人看過告示後,沉默了良久,他婆娘看出來了,就道:“孩子他爹,想去就去吧!我和孩子都會在家裡等你的!”

  男人祖上曾出過幾位將軍,只是後來沒落了,他從小就立志要向先祖一樣做大將軍,要光耀門楣,只是吳國貪官橫行,污吏跋扈,軍隊中也是一群蠹蟲,否則也不會讓陳國在兩日內連下兩城,男人心裡有志向,更不可能入那樣的軍伍,但是齊國不同,來到齊國以後,他每一天都能看到希望。

  最終,男人下定了決心,入軍第一天,他聽到一名伍長問他名字。

  “馮易。”他說道。

  *****

  馮易!皇帝陛下猛地從夢中驚醒,喘著氣抹了把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