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鐵觀音”,楊菲兒還是見過的,不僅見過還聽那些老茶農說過怎麼來判別優良呢。

  皇太極打開一個用紙包住的茶葉,只覺一股茶香撲鼻而來。

  楊菲兒連連讚嘆道:“好茶,好茶。”

  她上前捻起十數枚茶葉說道:“我聽聞觀察鐵觀音是優質的,還是低劣的,有幾個方法呢。”

  “哦?還請楊姑娘細細道來。”皇太極頗有興致道。

  “先要看它的形狀,優質鐵觀音茶條捲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蜒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錶帶白霜。這些鐵觀音都符合這幾點。看來應該是上品啦。不過,形狀並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茶葉只有品一品才知道好壞。如果茶葉泡好之後,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後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皇太極興致勃勃道:“那我們就泡一些喝喝吧。”

  皇太極說著就要將放在茶壺裡的茶葉用煮好的沸水衝下去。

  楊菲兒立刻阻止了他這愚蠢的做法,說道:“皇上,這茶葉不是怎麼沖泡的。”

  皇太極放下水壺,說道:“我們以前都是這麼泡的啊。”

  楊菲兒笑道:“請恕小女子直言。這士兵也分上等兵和下等兵,上等兵的待遇自然要比下等兵好,而且裝備兵器都比下等兵好。”

  “哦,我明白了,你是說這個茶葉也分好壞,這種鐵觀音是茶中極品,所以泡這種茶葉就要像對待上等兵一樣,而不是像我們以前的茶餅那樣直接用沸水沖泡。”

  楊菲兒笑道:“皇上真是天資聰穎一點就明白了。”

  皇太極拿起茶壺說道:“那要怎麼樣泡才好呢?”

  楊菲兒問道:“皇上,敢問你這是用的是什麼水啊?”

  “井水啊。”皇太極本以為用井水而不是河水就已經很好了。

  楊菲兒又笑道:“其實,泡茶最好的水是用最後一場雪的雪水融化之後泡成的最好,要麼就是清晨第一縷曙光之前的露水煮成的也可以,然後是高山泉水,之後才是深井裡的水。至於河水啊,溪水啊,簡直是對這種上品的侮辱,會完全掩蓋了它的香味。”

  皇太極目瞪口呆道:“真想不到,喝一杯茶還要這麼麻煩啊。你們漢人的花花腸子還真是多。”

  楊菲兒說道:“我們漢人的皇帝就是這麼窮奢極侈的,不過皇上你就不一樣了,吃的東西和一般人的一樣,喝的也差不多,這樣國家才會更加強盛。”

  “菲兒姑娘說的很有道理,那今天我們沒有雪水,更沒有露水,這茶到底是喝還是不喝呢?”皇太極笑道。

  楊菲兒說道:“我們漢人喝茶也講究一個心境,如果心情好,就算是河水泡成的茶葉照樣可以品出雪水的程度。”

  “聽了菲兒姑娘你的高論,我現在的心情已經是非常暢快了,好久沒有這麼痛快和別人聊天了,今天真是盡興啊。”

  楊菲兒接過水壺,高高地提起,將沸水衝下茶壺的一角,然後又衝下其他各角,說道:“沖茶也有很多學問,比如不能直衝茶壺的中心,而是應該每個角都沖,並且要提高水壺,那樣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並且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

  皇太極一邊聽著一邊點頭,就像是一個學生正在聽老師上課似的。

  楊菲兒沖完茶之後,又拿起茶蓋輕輕地將衝起來的泡沫刮掉,然後又將它蓋好。

  皇太極說道:“這樣泡出來的茶葉就會比一般泡成的好喝嘛?”

  楊菲兒笑道:“如果不是的話,我們那些文人墨士就不會這麼費時間做這些啦。”

  皇太極一個勁地點頭說道:“嗯,前人留下來的東西一定有他的道理的。對了,我們現在可以喝了麼?”

  皇太極急切地想知道這麼泡出來的茶葉會是什麼滋味的。他將茶杯整齊地放好,就要提起茶壺卻被楊菲兒再一次阻止了。

  楊菲兒按住茶壺說道:“皇上,要喝到好的茶,怎麼能急於一時呢?”她捏著茶壺把子一個勁地搖晃。

  皇太極說道:“菲兒姑娘,這又是做什麼呢?”

  楊菲兒說道:“剛才雖然從各個角沖了茶葉,但是還不能完全地將茶葉的精華滲入到茶水中,只有這樣搖晃才能迅速地使茶水的精華溶解到水中。”

  大約過了幾分鐘,楊菲兒打開茶壺,一股淡淡地清香充溢著整個雅築。

  皇太極十分享受地聞著茶香高興道:“真的是太香了,我從來沒有聞到過這麼香的茶葉。”

  楊菲兒提起茶壺,用泡好的茶水澆洗著茶杯。

  皇太極疑惑不解道:“這茶水不喝,用來洗杯子做什麼啊?”

  楊菲兒說道:“茶水和茶杯也講究渾然一體,你別看它濕濕的,只要將茶水泡上之後,它就會變幹了。”

  她說著就將洗好的茶杯方正,然後沿著杯口慢慢倒下。

  皇太極說道:“菲兒姑娘,這我就有點不理解了。剛才你沖茶的時候,將水壺高高提起衝下,而現在倒茶水卻為什麼要這麼低,還這麼慢呢?”

  “這就是泡茶的學問之一了,叫‘高沖低斟’,而且倒茶的時候不能到太滿,按照我們的習俗,到得太滿是對客人的不敬。”

  皇太極看得口水都要出來了。楊菲兒放下茶壺說道:“皇上您看,這茶水金黃,濃艷清澈,茶葉沖泡展開後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應該就是上品了。”

  楊菲兒端起一杯遞給皇太極,他吹了幾下,然後咕咚一口喝完了。

  楊菲兒看了之後笑得前俯後仰,說道:“皇上,你這也叫品茶啊?”

  皇太極哪裡被人這麼笑話過,不過他今天高興也不顧那些禮節了,紅著臉說道:“我們都是這么喝的啊。”

  楊菲兒耐心地說道:“茶葉是要慢慢品的。就像這樣……”她也拿起一杯在鼻尖聞了聞,然後用嘴唇小酌了一口。茶水在舌尖逗留了一會兒,才慢慢咽下。

  楊菲兒說道:“皇上,你剛才這樣做一點也不奇怪,這正是體現了滿族人的豪爽。這應該就是民族差異吧。”

  “民族差異?呵呵……對對對,你剛才說什麼茶是要慢慢品的,那麼聯繫到人呢?”皇太極期待著楊菲兒的答案。

  楊菲兒沒料到皇太極會這麼一問,想了想說道:“皇上真會舉一反三,剛才我只不過是舉了一個例子,現在卻會這麼思考問題。大清有你這樣一個皇帝,真是百姓之福啊。”

  楊菲兒誇得皇太極有點不好意思了,說道:“菲兒姑娘,你太過獎了,我只是對你們中原的茶道很感興趣罷了。”

  楊菲兒說道:“其實對插對人都是一樣的。一個人,你對他的第一印象很好,這並不表示他以後也會給你帶來驚喜。看一個人要看他長遠的發展,看他對朝廷能不能作出更多的貢獻,他是不是能夠得到百姓的愛戴。俗話說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