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左右也沒什麼事,就四處遊山玩水,把中原整個走了個遍,看過了山川遼闊,古樹參天,心裡的暴虐漸漸也打磨乾淨了不少。等再回到京城這邊,周圍景色卻全變了,到處都是乞討的人,餓殍遍地,女人們灰頭土臉地往道邊一跪,看到人就磕頭,孩子皮包骨頭的,哭聲小得和小貓一樣,竟是餓的連哭都沒有力氣哭了。我從兜里掏出一把碎銀子遞給他們,他們卻和我擺手,說國庫的糧食發完了,只問我有沒有吃的。這時我才想到,我也是挨過餓的,自然災害,顆粒無收。就是給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他們連去哪兒買糧食都不知道,就是知道了,又如何去呢?

  “於是我便在這裡住下來,白天就利用輕功去弄些糧食回來,晚上就把糧食分給大家,偶爾出去給無處治病的老人們采些藥材回來。每天都焦頭爛額的,可是真忙起來,江湖裡那些破事什麼的都顧不過來了。後來飢餓的問題解決了,我也閒不下來了,餓死的人太多了,土地閒置著,來年不是又顆粒無收嗎?我只能充當壯丁,整日整日的忙,後來我才發現自己的輕功確實排不上用場,就買了個小毛驢,每天牽著它溜達。後知後覺,腳踏著炙熱的黃土,在陽光下揮灑汗水的感覺,竟然是這麼的踏實……”

  突然兩聲敲門聲從外面傳來,打斷了欒起的話,她喊了一聲“進來”,門“吱呀”一聲打開了一條縫,一個黝黑的腦袋伸了進來,竟是那天來取糧的老頭。

  老頭嘿嘿的笑,把門大開,用滿是泥土的手,從外面拽進來兩個巨大的袋子,袋子落地發出“嘩啦”的一聲,他用脖子上搭的布巾隨便抹抹額頭上淌下來的汗,呲出了一排參差不齊的牙,笑道:“之前謝謝道人相助,這是地里剛收的莊稼。”

  欒起點點頭,也沒客氣,只是說了一句“放一邊吧。”

  老頭“誒”了一聲就出門了,把門重新掩上。

  我看著地上放的那兩大口袋糧食,知道這個量遠比欒起給他的要多,於是抬頭看著她,“這就是你當初給他們糧食的原因?”

  欒起笑了笑,“自然不是。我也不僅僅靠地里收穫的這些東西,糧食倉庫里多得是,他們又沒得吃,這不是正好嗎?他還我是有心,他不還我,我也不缺這一口吃。再說,村子裡那麼多人都主動在我地里幹活,報酬卻分文不取,這本就是他們應得的,就是他們把收穫的東西全帶走我也無話可說,可是他們都沒有。”

  我若有所思。

  “所以也是奇怪了,這個村子裡沒人認得我,沒人知道我的武功有多強,沒人知道我武林盟主的身份,也沒人知道我兩年之內就能自創殺人不眨眼的武功絕學,可是他們卻聽我的,卻唯我的決定馬首是瞻。

  “過後我想起溫北呈做的一切,說的那些話,我才知道,這個人才是一個把一切都看透的人,他在一開始就可以不出錯,可是我沒有給他機會。我也總算是理解了,所有人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包括我也包括你。

  “我漠然地看你在痛苦中掙扎,看你明明有心繫的東西卻要分心來做本來就與你無關的事情。我始終不對你施以援手,一直到現在,你經歷的夠了,不是自以為是的小孩子了,和你說話你也應該聽得懂了。”

  看我依舊沉默,欒起笑了一下,笑容很淡,卻是發自內心的,和她的冷笑張狂大相逕庭,而像是一個看到孩子闖禍的長輩,甚至有些寵溺。那個笑容在她淡漠的臉上好像出水的芙蓉一樣,驚艷非常。她伸手摸摸我的腦袋,手勁很大,揉亂了我的頭髮,“你自己慢慢想吧,我還有事,說了這麼多,時候也不早了。”然後起身便要開門離開。

  “等一下!”我突然叫住她,她回過頭來看著我,我下意識問了一句:“那那些曾想制你於死地的人呢,你就不恨嗎?你就不想報復他們嗎?你怎麼能把那些仇恨說放下就放下?

  欒起沉默了一會兒,用手去解小毛驢拴在木樁路上的繩子,半晌,在我以為她都不會回答我的時候,她卻突然開口:“年華走了,那些無關緊要的恩仇也隨它去了吧。孩子,是時候放下過去,往前看了,後面的路那麼長,前半生身不由己,就連後半生的自由你也要拱手讓人嗎?人人都是就這麼一遭,前世的事情,都過去了。”

  我追了出去,“欒起前輩……”

  欒起已經盤腿坐上了她的小毛驢,手裡抓著那個禿毛拂塵,隨著毛驢脖子上掛的鈴鐺晃動的聲音漸行漸遠,她打斷了我的話,“還欒什麼啊,叫誰呢。在下,秋潔老道……”

  我目送一人一驢在夕陽中遠去,直到消失在田間房舍中,遠處忽地傳來鶴唳的聲音。

  霞光滿路,不似人間。我揉揉眼睛,呼吸一口田間略帶泥土芳香的空氣,突然覺得身上輕了不少。

  我終於意識到,原來那些纏身的仇恨,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第43章 正視

  又在秋絕這裡住了兩天,我終於決定不再迴避,京城裡還有一個爛攤子等著我收拾呢。

  把這個事情和秋絕說的時候,她絲毫沒有表現出驚訝,而是告訴我等她把手裡的活放下,可以划船送我過去。

  我坐上了一尾只能容納二人的木舟,手裡拿著被擱置很久的幕蘺若有所思,隨後秋絕一步邁了上來,舟身劇烈一晃,讓我不得已迅速扔下了幕蘺,轉而抓著木舟的邊緣保持平衡。秋絕卻如履平地一樣,直接穩健地站在木舟上伸手解了拴在岸邊樁上的繩索,用一桿細高的船槳一撐,舟身就起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