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皇上的情形不好,只怕宮裡頭沒什麼人知道,紫禁城裡頭的嘴巴是最嚴的,從上到下只長了一張嘴,主子爺想要讓外頭知道什麼,大家也只知道這麼多。
明珠和鄭容又這般說了一兩句話,鄭容便走了,她本來也只是適度向明珠表達一下關心罷了,她雖然已經拉上了張有翡這根線,可明珠的身份金貴,她自然也不願意放鬆。
明珠把人都送走了,獨自在床上靠著,倚著螺鈿櫃她把玩著自己的衣角發呆,她一個孤零零的人,在這宮裡頭總覺得沒著沒落的,這時候卻又聽見了爾雅走進了通傳說張太醫來了。
方才不是剛剛診斷過麼,這麼一會子的功夫便又回來了,看這意思,莫不是她身子還有些不妥?
明珠說了句請吧,就見張太醫連藥箱也沒拿就走了進來,他四平八穩地給明珠行了禮,用目光瞟了一下在宮裡頭侍奉的奴才,明珠懂了他的意思,讓爾雅把人都帶了出去。
張太醫給明珠行了個禮,臉上藏了三分春風拂面般的笑意,柔聲說:“給莘樂郡主賀喜了。”
明珠心裡頭警鈴大作,她皺著眉叱道:“何喜之有,你把話講清楚。”
“郡主不必如此謹慎,奴才是嚴大人的人,早便得了大人的旨意,在宮裡頭關注著郡主的一應事宜,”張太醫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紙放在桌上,“剛才那個方子,日後是要入太醫院存檔的,這一張才是真的要給郡主用的方子,從脈象上頭看,郡主有娠已有月余了。”
明珠愣愣地,甚至有幾分不敢相信似的,嚴鶴臣當真是把什麼都想好了,就連今日也是,就連太醫院都被他安插了眼線,當真是讓人覺得意料不到。明珠輕輕呼了一口氣,把手輕輕貼在自己的腹部,像是有幾分難以置信似的。
就這般,這裡頭有了一個新的生命,把她和嚴鶴臣串聯在一起了,她咬著嘴唇,說不出自己是什麼心情,把張太醫送走了,寧福走了進來,看他的樣子應該是早就知道了,他笑著給明珠行禮說了句恭喜夫人。
明珠猶豫著輕聲問他:“這事兒,嚴大人知道嗎?”
寧福輕聲道:“還沒來得及和夫人說,大人今天一早就向前推進了,我們的消息一時半會還傳達不到,等大人安頓好了,消息自然就送進去了。”
明珠輕輕嗯了一聲,而後又問:“如今一來該怎著呢?長此以往在宮裡,豈不是要被發現了。”
宮裡頭有幾個省油的燈,就連平日裡在外頭粗使的嬤嬤,一個一個都是目光如炬的模樣,現在尚且能遮掩過去,日後若是看見了她喝藥的藥渣,保不齊就要起疑了。
“大人在宮裡頭這麼多年,早已經根深蒂固,如今有的是法子,夫人放心,您先在宮裡頭安心住著,外頭的事有我呢。”
嚴鶴臣身邊的奴才都一個比一個機靈,這幾句話說得明珠心裡頭十分熨帖,她扶著桌角站起來,透過錦支窗看向窗戶外面,一晃已經到了七月末,午時還熱些,可早晚已經帶上了寒意,眼瞧著是秋天便要來了。
一連幾日,嚴鶴臣再也沒有傳來消息,明珠心裡頭極不安,坐臥不安好像熱鍋之蟻一般,寧福好言安撫,說是許是前頭正亂,大人疲於應對也是有可能的,夫人稍安勿躁便是。
這些話只能稍稍安撫明珠的不安,可歸根結底,她依然覺得惶恐非常,嚴鶴臣每日都傳話回來,這一次竟然已經三五日一點消息都沒有了,這如何能讓她安心得下。
在乾清宮裡,又是另外一種場面了,還有半個多月的光景就是中秋了,每年中秋除了設宴群臣之外,還有封賞六宮,今年太后新喪本就不宜大操大辦,只是必要的封賞還是有的。
沈恆是禮部的尚書,向皇上進言說,不如藉此機會給幾位太妃連同太后一同追封,皇上自然是應允了。
此時此刻,坐在乾清宮的西暖閣里,宇文夔翻開了卷宗,裡頭是各位已逝太妃的生卒月份,他的手指頭默默往後翻,直到他的目光頓住,落在了一頁紙張上面,他盯著看了許久,冷冷一哼說:“這樣的女人也配落在這本卷宗裡頭麼?不顧禮義廉恥,枉為人母。”
沈恆瞟了一眼那本卷宗,認出來裡頭這位已逝的宮妃正是當年五皇子的生母蘭貴人,猶豫了一下,沈恆還是道:“把蘭貴人移除卷宗這事兒不大好辦,這本是太后屬意安排的,奴才們不知道太后是什麼意思,只得照辦了。”
若不是今日有了追封的打算,宇文夔只怕是這輩子都不會把這本卷宗打開,太后是個眼力不容沙子的女人,這麼多年以鐵腕著稱,雷厲風行,哪怕是老了,也殺伐決斷絕無二話,蘭貴人當年和侍衛私通簡直是奇恥大辱,以太后的性子,怎麼能容她呢?
宇文夔在桌案前坐了良久,隨便指了幾位太妃,說在諡號前頭再加兩行字,沈恆捧著卷宗拿出去照辦了,博山爐里的檀香混著龍涎香,帶著一股子盛大而輝煌的味道來,宇文夔叫來一個黃門,輕聲道:“把蘭貴人的畫像拿過來。”
當年出事的時候,他的年齡還尚小,只記得父皇發了好大的脾氣,一口氣把蘭貴認連帶著五皇弟一起打入了冷宮,從此死生不復相見,這樣的驚天醜聞到底還是需要一塊遮羞布的,對外頭遮遮掩掩只道是蘭貴人犯了大錯,惹得主子爺龍顏震怒,可這事情這麼嚴重,竟然還讓太后網開一面,十分蹊蹺。
明珠和鄭容又這般說了一兩句話,鄭容便走了,她本來也只是適度向明珠表達一下關心罷了,她雖然已經拉上了張有翡這根線,可明珠的身份金貴,她自然也不願意放鬆。
明珠把人都送走了,獨自在床上靠著,倚著螺鈿櫃她把玩著自己的衣角發呆,她一個孤零零的人,在這宮裡頭總覺得沒著沒落的,這時候卻又聽見了爾雅走進了通傳說張太醫來了。
方才不是剛剛診斷過麼,這麼一會子的功夫便又回來了,看這意思,莫不是她身子還有些不妥?
明珠說了句請吧,就見張太醫連藥箱也沒拿就走了進來,他四平八穩地給明珠行了禮,用目光瞟了一下在宮裡頭侍奉的奴才,明珠懂了他的意思,讓爾雅把人都帶了出去。
張太醫給明珠行了個禮,臉上藏了三分春風拂面般的笑意,柔聲說:“給莘樂郡主賀喜了。”
明珠心裡頭警鈴大作,她皺著眉叱道:“何喜之有,你把話講清楚。”
“郡主不必如此謹慎,奴才是嚴大人的人,早便得了大人的旨意,在宮裡頭關注著郡主的一應事宜,”張太醫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紙放在桌上,“剛才那個方子,日後是要入太醫院存檔的,這一張才是真的要給郡主用的方子,從脈象上頭看,郡主有娠已有月余了。”
明珠愣愣地,甚至有幾分不敢相信似的,嚴鶴臣當真是把什麼都想好了,就連今日也是,就連太醫院都被他安插了眼線,當真是讓人覺得意料不到。明珠輕輕呼了一口氣,把手輕輕貼在自己的腹部,像是有幾分難以置信似的。
就這般,這裡頭有了一個新的生命,把她和嚴鶴臣串聯在一起了,她咬著嘴唇,說不出自己是什麼心情,把張太醫送走了,寧福走了進來,看他的樣子應該是早就知道了,他笑著給明珠行禮說了句恭喜夫人。
明珠猶豫著輕聲問他:“這事兒,嚴大人知道嗎?”
寧福輕聲道:“還沒來得及和夫人說,大人今天一早就向前推進了,我們的消息一時半會還傳達不到,等大人安頓好了,消息自然就送進去了。”
明珠輕輕嗯了一聲,而後又問:“如今一來該怎著呢?長此以往在宮裡,豈不是要被發現了。”
宮裡頭有幾個省油的燈,就連平日裡在外頭粗使的嬤嬤,一個一個都是目光如炬的模樣,現在尚且能遮掩過去,日後若是看見了她喝藥的藥渣,保不齊就要起疑了。
“大人在宮裡頭這麼多年,早已經根深蒂固,如今有的是法子,夫人放心,您先在宮裡頭安心住著,外頭的事有我呢。”
嚴鶴臣身邊的奴才都一個比一個機靈,這幾句話說得明珠心裡頭十分熨帖,她扶著桌角站起來,透過錦支窗看向窗戶外面,一晃已經到了七月末,午時還熱些,可早晚已經帶上了寒意,眼瞧著是秋天便要來了。
一連幾日,嚴鶴臣再也沒有傳來消息,明珠心裡頭極不安,坐臥不安好像熱鍋之蟻一般,寧福好言安撫,說是許是前頭正亂,大人疲於應對也是有可能的,夫人稍安勿躁便是。
這些話只能稍稍安撫明珠的不安,可歸根結底,她依然覺得惶恐非常,嚴鶴臣每日都傳話回來,這一次竟然已經三五日一點消息都沒有了,這如何能讓她安心得下。
在乾清宮裡,又是另外一種場面了,還有半個多月的光景就是中秋了,每年中秋除了設宴群臣之外,還有封賞六宮,今年太后新喪本就不宜大操大辦,只是必要的封賞還是有的。
沈恆是禮部的尚書,向皇上進言說,不如藉此機會給幾位太妃連同太后一同追封,皇上自然是應允了。
此時此刻,坐在乾清宮的西暖閣里,宇文夔翻開了卷宗,裡頭是各位已逝太妃的生卒月份,他的手指頭默默往後翻,直到他的目光頓住,落在了一頁紙張上面,他盯著看了許久,冷冷一哼說:“這樣的女人也配落在這本卷宗裡頭麼?不顧禮義廉恥,枉為人母。”
沈恆瞟了一眼那本卷宗,認出來裡頭這位已逝的宮妃正是當年五皇子的生母蘭貴人,猶豫了一下,沈恆還是道:“把蘭貴人移除卷宗這事兒不大好辦,這本是太后屬意安排的,奴才們不知道太后是什麼意思,只得照辦了。”
若不是今日有了追封的打算,宇文夔只怕是這輩子都不會把這本卷宗打開,太后是個眼力不容沙子的女人,這麼多年以鐵腕著稱,雷厲風行,哪怕是老了,也殺伐決斷絕無二話,蘭貴人當年和侍衛私通簡直是奇恥大辱,以太后的性子,怎麼能容她呢?
宇文夔在桌案前坐了良久,隨便指了幾位太妃,說在諡號前頭再加兩行字,沈恆捧著卷宗拿出去照辦了,博山爐里的檀香混著龍涎香,帶著一股子盛大而輝煌的味道來,宇文夔叫來一個黃門,輕聲道:“把蘭貴人的畫像拿過來。”
當年出事的時候,他的年齡還尚小,只記得父皇發了好大的脾氣,一口氣把蘭貴認連帶著五皇弟一起打入了冷宮,從此死生不復相見,這樣的驚天醜聞到底還是需要一塊遮羞布的,對外頭遮遮掩掩只道是蘭貴人犯了大錯,惹得主子爺龍顏震怒,可這事情這麼嚴重,竟然還讓太后網開一面,十分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