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不見天日的囚徒,迫切想要的自由,得不到!而這些要求,是匡宗能夠給予,而他也急需得到的——吃得好些,還要有人陪他解悶。

  “有趣的人?”只是瞬間,匡宗心中已有了人選,思忖:若是將這兩個人湊在一起,怪胎與狂人的組合,真真是解悶的最佳良配!

  “好!朕答應你便是。”

  毫不遲疑地、滿口應允下來,隨即,匡宗便提及了天機觀一事,請教先生有何良策、可解君憂。

  “可擇宰相之策!”糸鄯只答一句。

  “保全天機觀?何故?”匡宗不解,再行追問。

  何故?

  淵帝取締道教,招致道人怨氣直衝帝都,憑添紛擾!

  而匡宗登基後,恩赦道人,興盛道觀,自皇家道觀“天機”始建,天下道觀馬首是瞻,紛紛頌揚天子之恩,令普天之下求仙問道之人紛紛效仿,以忠君為正道,以效力國君為維持道觀鼎盛香火的根本所在。

  在匡宗暴\政苛稅漸失民心的時局之下,加之邊關戰事不斷,內憂外患使得國運氣數逐年衰落,此時保全“天機”,等於籠絡住了天下信道之人、芸芸門徒,至少還有一股力量能支撐著匡宗所統的江山,在內亂漸起的苗頭中略微平衡一時,由此,可漸緩了這天下分崩離析之勢,至少還能讓暴君再坐幾年江山。

  這關乎國運的決策,如此緊要的原由,暴君竟料想不到?

  難怪當年的成帝曾指桑罵槐說“霸王有勇無謀”!想必暴君仍不明白——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他一人的天下!

  只不過……

  與武霸王說教、明是非,那是不智之舉!忠言逆耳之下,十個腦袋也不夠砍!

  糸鄯自是聰明人,聞天子竟問及“何故”,他陰陰一笑,只答:“朝令夕改,帝王令,往後皆是兒戲!誰人敢遵?”

  只這一句話,就穩穩地戳准了匡宗的軟肋——立天機、設皇家道觀,興盛道教的聖旨,是匡宗頒布的,天下人盡皆知。

  倘若匡宗朝令夕改,以後所下的每一道聖旨,臣子與庶民還會嚴格遵從麼?倘若他們想的是:皇帝善變,萬一改主意撤回聖旨了呢?

  將聖旨視同兒戲,不遵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後果就極為嚴重——

  無法號令天下的帝王,他還能算是帝王麼?

  匡宗沉吟片刻,頷首道:“先生所言極是!朕也想保全皇家道觀,只不過……”心中還是有些顧慮罷了。

  “宰相力保天機,又舉薦了接掌天機的一個掌教真人,表明他們已主動承擔了後果,一旦天機觀內有異變,他們自會儘快解決,否則,項上人頭難保!”湊在門洞上的眼睛,一眨不眨地觀察著匡宗面色間細微的變化,見匡宗似已動搖,糸鄯又加了助推之力:“王適才所講——鞫容犯謀逆之罪,卻在觀中養一批身患殘疾的‘天’字輩關門弟子,實屬蹊蹺!問鞫容,他必不會如實作答。依我之見——天機觀,可保!而這批弟子,該殺!”

  取折中的法子——保住一些,殺掉一些!

  這本是鎣娘之見,她未親口說出,卻讓糸鄯代她講了出來,這便是她提點匡宗來問高人的原由,——糸鄯會如何回答,她竟早有預料!

  “果如先生所言,朕憂心的也正是此事!”

  一個既殘暴、又迷信的君王,面臨天機禍事時,既殘暴地起了殺念,想剿滅天機,又因迷信的心態作祟,惟恐將屠刀揮向皇家道觀,帝王運勢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故而遲遲未決,直到糸鄯提出這折中的法子,才平衡了帝王的內心。

  “就以先生之見——保天機,殺殘子!”

  已有決策,匡宗轉身,大步返迴鑾駕,在瀚幽閣閘門上的門洞被重新關合之時,高公公等人已伴駕匆匆往晗光殿折返。

  寅時三刻,候在晗光殿的兩個臣子,終於等到了匡宗來下詔命:

  天機觀可保!自今日起,天機內再無天師尊上之稱!宰相舉薦之人,可封為皇家道觀掌教真人。觀中千餘弟子,忠君者,得天子恩赦!餘下“天”字輩關門弟子,身患殘疾的百餘眾,觸犯“天”律禁忌,與逆賊同罪,其心可誅,須一個不留,統統殺盡!

  一道口諭,生死立斷。

  俄頃,馬蹄聲狂風驟雨般響起,馭刺領了皇命,親率鎧甲騎兵,直奔靈山而去,以驚人的速度,馳騁至山麓。

  在寅時末,兵分兩路,一路兵士圍至天機觀山門前,另一路騎兵,將支支火把的光照,投進了天機觀後山野林之中,呈前後包抄之勢,搜山而上。

  刀劍出鞘,嗡嗡長鳴,飲血的欲望,在這殺機四伏的山野中,瀰漫開……

  滅天諭!——馭刺心中只有這一個執念。

  倘若“天諭”就藏匿在天機觀,此刻還沒有離開靈山範圍,他手中出鞘的屠龍刀,刀魂祭出,定然將其誅滅!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救星來

  轟——!

  一團火球炸開,樹幹著火,劈啪爆裂,在野林中搜索的兵士,有三、五個人疾步跑上前來,卻見草叢簌簌抖動,一隻小獸驚逃而去。

  “稟將軍,是一隻獐!”

  還以為這樹後面躲著個人,火石投擲過去,炸裂了樹幹,卻只驚走了山中野獸。兵士們一邊大聲稟告,一邊鏟沙滅火,以免引發山林大火,使大家受困在此。

  “繼續搜!搜遍山中每一寸地,樹上也不要放過!都給我仔細搜!”

  適才,由前山拾階而上、逼至山門、將天機觀合圍的那撥兵士,連發三枚“神火飛鴉”,遙遙傳遞來一個消息——

  天機觀中,有人連夜偷逃下山!

  脫逃之人,定是擇了後山捷徑!由山上徒步奔下來,需要花費一些工夫,而他們從山麓策馬繞至後山,直接由山腳下包抄合圍而上,定能在半路上截住此人。

  若是山路上沒截住,那麼,此人定是躲藏在這後山之中!

  馭刺棄馬徒步登山,在天機觀後山搜了許久,仍搜尋未果,他的眉宇間浮了一片焦灼之色,命兵士們搜仔細了,不能放過每一處可藏人的地方,樹洞、灌木叢、岩石縫隙,連腳下的土堆,都要逐一翻尋過去,掘地三尺,他就不信揪不出這個人來!

  照明的火把,由山腳下一路往上,漸漸移到了半山腰,卯時已至,天就快亮了,等到天亮時,就很難再藏匿行蹤而不被人發現了。

  隨著搜山的士兵們,步步進逼,羿天心知這樣躲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遲早會被那些人發現的。

  下山的路徑被截,返回天機觀無異於自尋死路,眼下該怎麼辦?怎麼辦?

  羿天一面尋思著對策,一面小心地躲藏自己,由半山腰之下,逐漸往山上迴避。而馭刺所率的兵,網布了山林,也正往山上走著、一寸寸地搜來,漸漸的,將他逼入了絕境!

  若不是牽掛著同門中人的安危,不肯早些下山來,何至於落得進退兩難的境地?昨夜師尊僥倖保全了性命,今晨他卻命在旦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