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看了看大熊脖子上的那根探陰抓,還是銀光閃閃的,並無任何發黑的現象,我定下心來,對大熊道:“一具乾屍就把你嚇成這樣?”

  大熊瞪大了眼睛:“一具?我操,操,操!起碼一千具,都掛在那裡,晃蕩晃蕩的,感覺就像進了死人堆!”

  王老頭皺了鄒眉頭,“有那麼多屍體?這是什麼路道?”

  我心裡一動,逃出八卦盤看了看,似乎並無多大動靜,“那麼多屍體掛著莫非是傳說中的千屍懸陰陣?”

  王老頭問道:“什麼千屍懸陰陣?”

  我回想了一下書中的介紹,“千屍懸陰陣是一種守護墓葬的陣法,就是把一千零八十個人活活吊死在陣中,這個陣法的原理就是奇門遁甲的定局一說。其格局類型以每個時辰一個格局計算,並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因每一局重複了四次)。即六十個格局,正好占據了從甲子到癸亥這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六十種結合。所以全年360日,4320個時辰,因為就格局講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時辰的格局類型則為4320/4=1080(局)。這就是傳說的黃帝命風后創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後人比較陰損的,用一千零八十具屍體組成局門,藉以死屍的怨氣和陰氣組成陰遁大陣,任何活物只要進入此陣並觸動此陣的話結果就是人的陽氣被活活抽乾,魂魄永久被陣所控,不得超生。且可以藉助陰氣保存屍體,永久不損。”

  王老頭失聲道:“那麼毒?”

  我搖搖頭:“我也只是知道,具體如何並無接觸,況且探陰抓和八卦盤並無顯示,看來此陣並無開啟。但是我們進去的話就要萬分小心了,不小心觸動的話就完了。”

  王老頭撓撓頭:“那一般碰到什麼會觸動陣法?”

  我聳聳肩:“可能一個石塊,可能挪動些什麼,誰知道布陣者會把陣眼放在哪裡。”

  大熊稍微定下心來,看著我:“怎麼辦?”

  我把包一背,“走!我打頭。”

  我拿著手電,慢慢的跨進了洞。洞內漆黑一片,借著手電的燈光,我看到了令大熊魂飛魄散的場景,確實非常駭人,數以千計的屍體懸掛在坑中,各個臉都是黑紫色,臉上的皮膚和肉已經完全萎縮,卻又不脫落,附在骨頭上,把骨頭的輪廓全部襯托出來,眼珠已經焦黃,鑲嵌在充滿皺紋的眼眶中,鼻子上的兩個大大的黑洞,渾身已經乾癟,懸掛在空中。

  我深吸了一口氣,尋找到了一條下坑的道路,王老頭身後跟來,也看到了這一場景,“小兄弟,你肯定這就是你說的那個什麼陣?”我點點頭,“這些死屍的排列都是刻意經過安排的,我們要千萬小心,萬一觸動了什麼把無窮的陰氣釋放出來,我們就像掉進了大海,淹都淹死了。所以最好什麼都別碰,看看能不能繞過去。”

  王老頭一邊走一邊看著坑的周圍:“這坑不像清代的啊,倒有點像戰國的楚墓。”

  我把大熊拉進來:“怎麼說?”

  王老頭指著坑壁,“你看,戰國楚墓一般均為土坑豎穴,很少為洞室墓,方向有較強的規律性。中層貴族以上的楚墓,墓坑上都有封土。封土的大小一般預示著墓的大小和墓主人生前身份的尊卑。封土和填土均經夯打,靠近棺槨均填青膏泥或白膏泥,用以密封,保護棺槨內物件。墓愈大,封土、填土選擇愈嚴格,青膏泥或白膏泥填得愈厚。墓棺槨上土中絕對沒有有積石積炭情況。這是楚墓與中原地區墓葬的一個顯著區別。”

  我看了看四周,果然都有看似非常厚實的封土,白花花的一片,塗的非常均勻和結實。

  王老頭繼續說:“你看我們下坑的地方,台階層層分明,而且我們剛才經過的一段很長的斜坡墓道也是關鍵。擁有台階和長斜坡墓道也是楚墓與中原地區大型墓葬的一個區別。戰國楚墓的墓壙,中上層貴族往往有多級台階,台階一級一級往下收縮,直至棺槨。這種台階可能與防止崩塌有關。在土質較為疏鬆的地區修建大型墓葬,掘進較深,就容易崩塌,只有做成台階狀。在一些地方,由於地下水位較高,不便向地下掘進較深,台階除了向下挖掘數級,還從平地向高處一級一級夯築出來。顯然這是為了表現一種傳統的制度,即為了顯示身份。墓主身份越高,權勢越大,墓坑越深,台階越多,墓道越長。而平民墓則一般無台階。”

  大熊聽得入神,仿佛忘記了前面嚇得屁滾尿流的時候。

  王老頭又看了看四周:“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我們沿著這個坑道一直往前,應該可以發現放置棺槨的房間。戰國楚墓中較高層的貴族一般槨分多室,棺有多重。楚墓中的棺也多為外中內多重多層。青石葬再加上這個陣,墓主看來報復的怨氣太重了。”

  大熊忽然插嘴:“老頭,照你這麼說,這裡豈不是應該有一些陪葬的值錢的東西?”

  王老頭瞪了大熊一眼:“我們來幹啥的?背簍的?我們是來解決問題救人的!不過說起陪葬,這裡倒是應該有一些。戰國楚墓中隨葬品有一個特點,就是兵器在品種、數量、類別上與洛陽等中原地區比都比較多,特別是劍隨葬非常普遍。從上層貴族到一般平民都喜歡用劍。數量眾多的精美漆器也是戰國楚墓的一大特徵,身份較高的貴族,幾乎每墓必備漆木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