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她口口聲聲喚你‘姨母’,你到底有多歹毒的心腸!”玉柏炎的手緊緊攥著玉柏玄的衣領,“藥侍方才都說了,是年後新進的藥具,這些都是你的叔父管轄,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太上皇說話要有憑據,不能隨意誣陷臣下,”聽到武鳴的推斷,玉柏玄起始是有些手足無措,現在被盛怒之中的玉柏炎質問,雖然沒有反抗,但並沒有因為咄咄逼問而失了分寸。
武鳴被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得一愣,很快反應過來,“太上皇稍安勿躁,這些只是草民的猜測,還需證實......”她表面上勸慰玉柏炎,其實心中已經翻起驚濤駭浪,惱恨自己怎麼忘了這些關竅,若說御用藥具藏有□□,因著玉柏玄與太上皇的微妙關係,首當其中被懷疑的就是姬筱,都怨自己一時口快,講話不留餘地。
“太上皇,陛下雖然誤食硃砂,但好在公主發現的早,還特地跋山涉水請來草民,草民有辦法治好陛下,更能讓陛下恢復如初,”武鳴一心要幫玉柏玄說話,目的就是安撫玉柏炎,讓她降低對玉柏玄的懷疑。
玉柏炎聽了武鳴的話,眼中的恨意消減了些許,冷硬地推開玉柏玄,她瞥向武鳴的眼神充滿懷疑,“誰知道你們是不是早就商量好,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弒君,然後還落得賢名,之後堂而皇之坐上皇位。”
“我要想作皇帝,還需等到今日?”玉柏玄整理好衣襟,冷漠地望著玉柏炎,“太上皇與其在這與我爭論,還不如聽聽武鳴先生的診斷,也讓御醫來,一同為陛下會診。”
玉柏炎盯著玉柏玄的眼睛,她的眼中除了淡漠疏離,似乎還有一絲焦急與隱怒,“那就請公主親自徹查此事。”
玉柏玄喚入在門外等候的內侍,“宣考工令與太醫令。”
春雨過後的黍陽正是農忙時節,尋常百姓忙忙碌碌,開始一年的勞作,而在皇城之中,卻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百官下朝之後不敢閒談,都是沉默寡言步履匆匆。考工令與太醫令被大理寺收監,少府姬筱被禁足在府中,等候大理寺卿親自審問。
玉柏玄名義上是親自審理,但為了避嫌,只是偶爾旁聽,並不過問審理的過程。
大殿之中,大理寺卿向皇帝稟報案情的進展,並請旨將姬筱收監,玉柏玄坐在首席,一直在忍耐,聽到要將姬筱收監,立刻起身反對,“陛下,少府是國之重臣,收監無異於昭告天下,臣懇請陛下再仔細審理......”
“公主殿下,大理寺自有辦事的章程,豈能因為官職高低就區別對待,這樣如何服眾?”衛塗慢悠悠地向皇帝俯首,“陛下,當年韶陽公主殿下遭人陷害之時,少府大人曾與當時的顧中丞在這大殿上辯論,微臣雖然老朽,但仍記得當時的情形,兩位正在劍拔弩張之時,相國大人說‘國有國法,大理寺查案自有章程’,相國大人,老臣記的可有錯漏?”
久不言語的姬曾緩緩開口,“衛大人所言不虛。”
玉瀟瑤若有所思地望著玉柏玄,等著她開口。
大殿之中的冷寂讓她感覺陣陣惡寒,大理寺卿的話在她的腦中來回穿梭,考工令與太醫令的供詞,全都間接指向姬筱。
自案發以來,玉柏玄因為避嫌,沒有見過姬筱一面,此時她心亂如麻,她覺得叔父不會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又想起叔父以往瞞著自己做過的決定......她的心中忐忑不安,臉上卻不能顯露半分,“陛下,臣附議.....”
說完這幾個人字,玉柏玄仿佛抽乾了力氣,感覺身體麻木僵硬,皇帝的聲音自上方傳來,“姬大人是國家肱骨,真相查明之前,不可慢待,不可逼問,不可用刑。”
直到大殿內的眾臣三兩散去,玉柏玄還呆呆地坐在那裡,甯蔚羽走到她的面前坐下,雙手扶住她的肩膀,“你不必擔心,叔父名義上被收監,在大理寺不會被虐待,會有單獨的寢室,待到水落石出,陛下一定會給予撫慰。”
“即便跟叔父無關,恐怕也難逃失職之罪......”玉柏玄就著甯蔚羽的攙扶,起身活動麻木的雙腿。
玉柏玄進入馬車,強裝的鎮定轟然鬆懈,雙手顫抖著抓住衣襟,“我怕真的是他......”沒等甯蔚羽出聲,她定下心神問道,“我教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大理寺調查的結果,和禁衛的記檔大致符合,不過我發現了一處巧合,不知道是否與此事有關,”甯蔚羽壓低了聲音,“在先帝被害和陛下病發之前,大鴻臚衛塗都曾入宮拜見太皇太后。”
“朝臣為何能夠進入後宮?雖然衛塗是男子,也不能隨意出入,”玉柏玄問道。
“先帝入冬後染恙,衛大人入宮拜見陛下之後,便由太皇太后送至宮門,其間的交談內容無從得知。這次陛下久病,衛大人在探望陛下之後,向陛下請旨,去向太皇太后請安,陛下應允,衛大人並未在萬安宮耽擱太久,他們的交談內容同樣無法知曉。”
玉柏玄陷入沉思,仔細梳理其中的關聯,馬車走到了公主府,依舊毫無頭緒,她和甯蔚羽沒有立刻下車,甯蔚羽沒有打斷玉柏玄的思考,陪著她坐在車中。
“你繼續查,”玉柏玄緊皺的眉頭始終沒有鬆開,“還是查宮門的記檔,不必瞞著著大理寺,光明正大、大張旗鼓地查,不僅是宮門,城門、各署、各府全都查,就說有人意圖弒君謀逆,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然後抓幾個在這期間頻繁出入宮禁的內侍拷問,千萬不能打死。無論他們說沒說出什麼,都要找人寫滿供詞,然後送到衛尉,大理寺若要衛尉交出供詞,就說內侍招供的都是宮闈之事,不便交由大理寺。”
“太上皇說話要有憑據,不能隨意誣陷臣下,”聽到武鳴的推斷,玉柏玄起始是有些手足無措,現在被盛怒之中的玉柏炎質問,雖然沒有反抗,但並沒有因為咄咄逼問而失了分寸。
武鳴被突如其來的狀況驚得一愣,很快反應過來,“太上皇稍安勿躁,這些只是草民的猜測,還需證實......”她表面上勸慰玉柏炎,其實心中已經翻起驚濤駭浪,惱恨自己怎麼忘了這些關竅,若說御用藥具藏有□□,因著玉柏玄與太上皇的微妙關係,首當其中被懷疑的就是姬筱,都怨自己一時口快,講話不留餘地。
“太上皇,陛下雖然誤食硃砂,但好在公主發現的早,還特地跋山涉水請來草民,草民有辦法治好陛下,更能讓陛下恢復如初,”武鳴一心要幫玉柏玄說話,目的就是安撫玉柏炎,讓她降低對玉柏玄的懷疑。
玉柏炎聽了武鳴的話,眼中的恨意消減了些許,冷硬地推開玉柏玄,她瞥向武鳴的眼神充滿懷疑,“誰知道你們是不是早就商量好,想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弒君,然後還落得賢名,之後堂而皇之坐上皇位。”
“我要想作皇帝,還需等到今日?”玉柏玄整理好衣襟,冷漠地望著玉柏炎,“太上皇與其在這與我爭論,還不如聽聽武鳴先生的診斷,也讓御醫來,一同為陛下會診。”
玉柏炎盯著玉柏玄的眼睛,她的眼中除了淡漠疏離,似乎還有一絲焦急與隱怒,“那就請公主親自徹查此事。”
玉柏玄喚入在門外等候的內侍,“宣考工令與太醫令。”
春雨過後的黍陽正是農忙時節,尋常百姓忙忙碌碌,開始一年的勞作,而在皇城之中,卻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百官下朝之後不敢閒談,都是沉默寡言步履匆匆。考工令與太醫令被大理寺收監,少府姬筱被禁足在府中,等候大理寺卿親自審問。
玉柏玄名義上是親自審理,但為了避嫌,只是偶爾旁聽,並不過問審理的過程。
大殿之中,大理寺卿向皇帝稟報案情的進展,並請旨將姬筱收監,玉柏玄坐在首席,一直在忍耐,聽到要將姬筱收監,立刻起身反對,“陛下,少府是國之重臣,收監無異於昭告天下,臣懇請陛下再仔細審理......”
“公主殿下,大理寺自有辦事的章程,豈能因為官職高低就區別對待,這樣如何服眾?”衛塗慢悠悠地向皇帝俯首,“陛下,當年韶陽公主殿下遭人陷害之時,少府大人曾與當時的顧中丞在這大殿上辯論,微臣雖然老朽,但仍記得當時的情形,兩位正在劍拔弩張之時,相國大人說‘國有國法,大理寺查案自有章程’,相國大人,老臣記的可有錯漏?”
久不言語的姬曾緩緩開口,“衛大人所言不虛。”
玉瀟瑤若有所思地望著玉柏玄,等著她開口。
大殿之中的冷寂讓她感覺陣陣惡寒,大理寺卿的話在她的腦中來回穿梭,考工令與太醫令的供詞,全都間接指向姬筱。
自案發以來,玉柏玄因為避嫌,沒有見過姬筱一面,此時她心亂如麻,她覺得叔父不會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又想起叔父以往瞞著自己做過的決定......她的心中忐忑不安,臉上卻不能顯露半分,“陛下,臣附議.....”
說完這幾個人字,玉柏玄仿佛抽乾了力氣,感覺身體麻木僵硬,皇帝的聲音自上方傳來,“姬大人是國家肱骨,真相查明之前,不可慢待,不可逼問,不可用刑。”
直到大殿內的眾臣三兩散去,玉柏玄還呆呆地坐在那裡,甯蔚羽走到她的面前坐下,雙手扶住她的肩膀,“你不必擔心,叔父名義上被收監,在大理寺不會被虐待,會有單獨的寢室,待到水落石出,陛下一定會給予撫慰。”
“即便跟叔父無關,恐怕也難逃失職之罪......”玉柏玄就著甯蔚羽的攙扶,起身活動麻木的雙腿。
玉柏玄進入馬車,強裝的鎮定轟然鬆懈,雙手顫抖著抓住衣襟,“我怕真的是他......”沒等甯蔚羽出聲,她定下心神問道,“我教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大理寺調查的結果,和禁衛的記檔大致符合,不過我發現了一處巧合,不知道是否與此事有關,”甯蔚羽壓低了聲音,“在先帝被害和陛下病發之前,大鴻臚衛塗都曾入宮拜見太皇太后。”
“朝臣為何能夠進入後宮?雖然衛塗是男子,也不能隨意出入,”玉柏玄問道。
“先帝入冬後染恙,衛大人入宮拜見陛下之後,便由太皇太后送至宮門,其間的交談內容無從得知。這次陛下久病,衛大人在探望陛下之後,向陛下請旨,去向太皇太后請安,陛下應允,衛大人並未在萬安宮耽擱太久,他們的交談內容同樣無法知曉。”
玉柏玄陷入沉思,仔細梳理其中的關聯,馬車走到了公主府,依舊毫無頭緒,她和甯蔚羽沒有立刻下車,甯蔚羽沒有打斷玉柏玄的思考,陪著她坐在車中。
“你繼續查,”玉柏玄緊皺的眉頭始終沒有鬆開,“還是查宮門的記檔,不必瞞著著大理寺,光明正大、大張旗鼓地查,不僅是宮門,城門、各署、各府全都查,就說有人意圖弒君謀逆,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然後抓幾個在這期間頻繁出入宮禁的內侍拷問,千萬不能打死。無論他們說沒說出什麼,都要找人寫滿供詞,然後送到衛尉,大理寺若要衛尉交出供詞,就說內侍招供的都是宮闈之事,不便交由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