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商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論如何,邊關的布防圖,對於邊關來說,都是關係重大的。

  聽沈浩說完,景帝陷入了沉默,沈浩跪在了地上,等待著景帝的吩咐。

  蘇清寒站在一旁,向著景帝看去,他跟沈浩一樣,也在等待著景帝的回答。

  「沈將軍,你起來吧。」好半天,景帝終於開口,他招呼著沈浩起身,然後看向他跟蘇清寒,「兩位將軍以為,西狄會將布防圖,交給哪個國家?」

  西狄敢如此態度囂張,定然是有底氣的,景帝估摸著,若是真的有布防圖丟失,只怕已經到了敵軍的手裡。

  幾個強國中,楚國經過之前一戰,想必會消停很久,不敢輕易挑釁興安,剩下的,就只有慶國,魏國跟周國。

  慶國之前幫著楚國,圍困過西北的邊關,後來被沈浩偷襲了糧草,以至於提前退兵,這般情況下,慶國基本上,是不可能再出兵的。

  至於周國,跟西北相差太遠,出兵一次,實在是勞民傷財,所以周國也不可能,倒是魏國,距離西北邊關的距離尚可,很可能會被西狄挑唆。

  「啟稟皇上,末將認為,西狄將布防圖交給魏國的可能性很大,依末將來看,確實應該讓沈將軍儘快趕回,重新布防。」

  幸好布防圖是分散的,就算敵人得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只要趕回去及時,重新做部署,也沒什麼可擔心的。

  「皇上,末將願儘快趕回西北邊關,重新布防。」等蘇清寒說完,沈浩再度跪下,衝著景帝行禮。

  「兩位將軍,你們覺得,魏國跟慶國聯手的可能,有多大?」聽蘇清寒跟沈浩說完,景帝沉默片刻,再度開口,兩人沒想到景帝會如此問,一時之間,都有些呆愣。

  「回皇上的話,末將覺得,可能性極小,但戰場上,謹慎一些總是沒錯的,末將願意隨同沈將軍一起前往。」

  蘇清寒最先回過神來,他也跪在了地上,衝著景帝回稟道。

  他如此說,讓沈浩的臉色不由得一變,若是魏國跟慶國一起攻打西北邊關,這將是一場極為嚴峻的惡戰。

  「不管怎麼說,謹慎些總是沒錯的,蘇將軍且留幾日,朕還有事情要你去做,沈將軍明天出發,前往西北邊關,路上經過各州各縣,你盡可用兵符,調遣一部分兵將。」

  雖然各州各縣都有兵將,可不能全都調走了,還是要留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若有緊急情況,無法上報,你可自行做主。」布防圖的事兒,沈浩確實有一定責任,但現在還不能確定,布防圖就真的丟了。

  「蘇將軍,你明天給西南邊關去信,讓將士們加強守衛。」吩咐完了沈浩,景帝看向蘇清寒,再度吩咐道。

  從西狄的國書中,可以大概猜測,西北邊關或有險情,但不能因此疏忽了對西南邊關的重視。

  沈浩回了西北邊關,所以不需要擔心,可西南邊關只有薛剛跟呂行在,雖然兩人也有才能,可有些事情,還是要有主將在。

  蘇清寒一時是趕不回去的,所以要寫信去西南邊關,叮囑一些事情,以免有什麼疏忽,被人鑽了空子。

  聽了景帝的吩咐,蘇清寒行禮應聲,景帝招呼著沈浩跟蘇清寒起身,又說了幾句之後,這才讓兩人下去。

  等沈浩跟蘇清寒走了,景帝瞧著手中的國書,忍不住嘆息了一聲。

  「皇上,剛才您跟兩位將軍商量事情的時候,壽康宮來了人,請您去用膳。」

  衝著景帝行禮,康寧海語氣恭敬的開口,景帝應聲,將國書收好,起身向著御書房外走去。

  …………

  太后找景帝,倒沒別的事情,就是有段時間沒瞧見景帝,所以讓他過來一起用個膳,順便,問一問景帝的想法。

  「哀家知道,你心中屬意宸貴妃,既然有想法,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做吧。」

  等景帝來到壽康宮,太后吩咐人呈上午膳,這才屏退宮人,同景帝一邊用膳,一邊說著自己的想法。

  「母后,兒臣倒是想讓宸貴妃做皇后,可宸貴妃自己卻不願意。」苦笑了一聲,景帝將蘇卿顏的想法,告訴給了太后。

  「哀家倒是沒想到,宸貴妃會如此想,那個位置,可是多少女人費盡心機,都得不到的。」

  「既然宸貴妃不想,那皇上打算如何?給榮貴妃嗎?哀家瞧著,這兩年,沈家倒還算是識相,比起肖家來,可是強上很多。」

  給景帝夾了一筷子菜,太后再度開口,在景帝面前,她倒是不在意什麼食不言。

  「回母后的話,此事,兒臣想要暫且緩緩,之前兒臣倒是問過榮貴妃的意思,此事,榮貴妃算是幕後的推手,兒臣以為,她該是想要那個位置的,沒想到她會跟朕舉薦宸貴妃。」

  吃著太后夾得菜,景帝笑著開口,聽他說完,太后不由得挑了挑眉。

  「依哀家看,皇上是故意的,你心裡屬意宸貴妃,又知道榮貴妃也適合那個位置,所以故意在問她之前,提起前朝的事情,如此這般,就算榮貴妃想要那個位置,也不敢說了。」

  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太后對於景帝,當然是了解的,聽景帝說完,太后立刻戳穿了他。

  太后如此說,讓景帝臉上的笑意,頓時更深了一些,「什麼都瞞不住母后,不管怎麼說,此事兒臣都想緩一緩,眼下,還不著急考慮這些事情。」

  「兒臣知道,中宮不穩,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會有影響,可眼下,兒臣的後宮,就這麼幾個人,也鬧不到哪裡去,至於前朝,有很多事還要做,想必朝臣們也會識相的。」

  「罷了,哀家老了,不摻和這些事情,說起來,康兒今年也不小了,可因為在哀家身邊長大,性子總歸不如正常孩子,哀家琢磨著,是不是應該想想辦法,讓他多接觸接觸壽康宮外的事物?」

  可以說,從大皇子百里康生下來開始,他就一直在太后的身邊,因為身體不好,太后對待他,始終是小心翼翼的。

  男孩子不比女孩子,太后琢磨著,就算以後不繼承皇位,只當個閒散王爺,如今這般,也是不合適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