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宮女還想反駁,被劉嬤嬤給瞪住了,沒有一點眼力勁兒的東西。

  不出片刻,一架青灰色篷布頂的馬車出現在東華宮門口。

  劉嬤嬤站在原地,將一塊牌子遞給洛書,略顯蒼老的聲音里顯示出一絲松泛,“老奴送洛姑姑到這裡吧。”

  洛書衝著劉嬤嬤福了福身子,“嬤嬤之恩洛書定當不敢忘。”走前沒忘了拿著她的包袱。

  車夫察覺到洛書的靠近,挑開車簾,見到裡面的洛書愣住了一下,不曾料來送她的竟然是故人。

  洛書踩著矮凳爬上馬車,原以為等出宮門,還需費盡心思地逃脫太后眼線,想辦法保住這條小命,可此時一見來人是陳充時,心裡便不自覺鬆懈了幾分。

  她與陳充時相識之事知曉的人甚少,太后讓陳充時來處理此事,就證明陳充時在太后哪裡是信得過之人。有陳充時在,至少她生機又增加了五六成。

  待到洛書坐定,他才開口讓車夫行駛馬車。

  劉嬤嬤看著馬車朝著北門緩緩而去,她該做的差不多都做了,至於日後洛氏如何,全憑天命。不過洛氏終歸比她要好命,同樣是被主子強留在宮中,洛氏有那膽子趁著主子不備偷溜出宮,她卻是做不到。

  收回心神,撇了眼身後的兩個丫鬟,“走吧,該回去向太后復命了。”

  與舊識共乘一架馬車,洛書眸子收斂了斂,並未曾開言,就怕自己開口反倒壞了事情。

  不愧為在宮中待了十多年的人,她怕將他牽扯進來,可是他早就入局擺脫不了了。

  陳充時對她的謹慎小心笑了笑,放下手中書籍,“車夫是我的人。”不是太后的人。

  他大可不必給洛書解釋,多此一舉是為了讓安心。

  今日陳充時穿著頗為素淨,不過人長得好看,即使是穿粗布麻衣也抵擋不住渾身氣質,他們之間這些年甚少聯繫,算起來大抵有五六年了吧,“陳大人這麼些年別來無恙?”

  “難為你還能記得我。”陳充時看了眼洛書,從前的小宮女已然長成。蛾眉曼睩,妍姿艷質。言語時,柳眉淡掃,眼角含情。

  雙十的年華若是在平常人家怕早已嫁作人婦,孕育兒女當了母親,可放在宮中平白的磋磨了大好時光。

  “不好好記住陳大人怎麼行,這條小命如今都在陳大人身上呢。”洛書歪了歪頭,神氣輕鬆地調侃著。

  明知洛書是在試探自己,陳充時卻生不起氣來,輕笑搖頭,許下承諾,“沒有你就沒有我今日,是我該感謝你。”

  陳充時的母親劉氏與何太后乃是閨閣中的手帕交,後來何太后入宮,陳充時的母親嫁入陳國公府,兩人無利益瓜葛,關係一直都挺好的。陳充時好幾次陪同母親進宮拜見何太后,當時的何嬪,十多歲的少年性子沉穩,可何太后與劉氏談論的畢竟是女人間的話,陳充時總在一旁聽也不是事,他就被宮人帶著在宮裡轉悠。

  陳充時往偏僻處走後,等他發現時事情不對時,已然晚了,好在遇到想辦法去冷宮的洛書。

  “救你那是陰差陽錯。”

  洛書當時沒太在意,便隨手幫了陳充時脫離窘境,隨後便出來先帝珍妃李氏被貼身侍女舉報與侍衛苟合,恰巧走在陳充時被人帶去的不遠處,再往前走上三四百米,或許陳充時就能親眼看到那一幕了。

  陳充時自己決然不會在宮裡故意往偏僻處走,那帶路的宮人是何嬪宮中頗為得寵的太監,他的一番領路有意還是無意眾人探究不到,只是後來發現他死在了御花園的靜水湖內。

  那時候的陳充時隱約猜到背後有人算計了他和他母親,拿他做了筏子,想要將如今的太后,當時的何嬪搬倒。他因著洛書保住了一命,也因此得了太后的內疚,太后一被封為太后,陳家跟著水漲船高收到重用。

  待到接近宮門,車夫停下馬車,往下一跳,將陳充時的腰牌遞於守衛,等守衛仔細檢查,確認無誤後才拿回來。

  聽著馬車外的交談之聲,坐在車內的洛書心裡緊了緊,面上卻半分不顯,就怕露怯被人察覺到異常。

  一刻鐘前,陳充時才坐著馬車進宮,守衛們記得清清楚楚,但該查的還是要查,“裡面可是陳大人?”

  “正是。”陳充時衝著外頭答了一句,聲音清越高調。

  守衛當下抱拳,道:“多有得罪。”

  話語未落,一手握住劍鞘,劍柄挑開細布車簾。

  守衛不認識洛書,微微皺眉,仔細打量了她一番,見她面色沉靜毫不慌張,便看向了陳充時。

  陳充時笑著向守衛解釋,端得是人畜無害,“太后宮中的宮女,出門採辦。”

  洛書當即明白他的心思,故作神秘唬人玩,心中的一點兒害怕也消散了,利索地將宮牌拿出來往守衛眼前一放。

  守衛見到洛書手中握的宮牌確實出自太后宮中,身著的衣物又與一般宮女不同,便想到是太后身邊的心腹宮女,出宮辦理私事。

  涉及到後宮宮闈密事,守衛不敢再往下探。往退一後,立即轉身高聲招呼其他人開城門,“沒錯,放行。”

  縱使聽到放行,洛書依舊不敢鬆懈心神,宮裡的人尤其還是干守衛這一行,沒點眼力勁可不行,別到時候她稍不留意讓人查出端倪,剛出宮門就被人攔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