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焉依然緘默不語,低著臉,一板一眼地在木材上木訥地削著。
有時,他一個人渾渾噩噩做著活兒,刻刀突然脫板,他嚇了一跳,連忙縮手時,才看見木頭上居然又神差鬼使地刻出一個“回”字。人一滯,怔怔看著那字。仍是那個字,仍是那些筆畫。可他足足看了一刻鐘,指腹於字跡上反覆揣摩,直至壓不住掌心急遽顫抖,他才終於將它一點一點削成碎片。這不是他該刻的字。
這不是他該想的人。
那個不該他想的人仍會不請自來。往往冷著臉,偶爾還有點心,對他的治療也並沒有停止。
他坐在板凳上,石頭一樣紋絲不動。記不得多少次,習慣使他忍不住低頭去看那張臉,但目光總會先碰到髮鬢旁的那隻耳朵。他神色一顫,強迫自己閉上眼。
準備好的汗帕和水盆靜悄悄擱在房內,沒有端出來。每晚,當他呆呆把那盆子看個夠,才慢慢將帕子洗淨,余水倒去。第二日重新準備乾淨的水,乾淨的帕子,卻也是沒用上,過了二更天就換下。如此反覆。藏著那根頭髮的書,他也不再打開,深深壓到了匣子最底。
只要不動貪念,不作他想,便還能給自己找到藉口。
他小心翼翼守著這種不堪一擊的藉口,抱著萬分之一的僥倖,和謝皖回繼續往來。如果他沒有做那個夢。
夢中的人沒有醉。在他臂彎中,兩隻清醒的眼睛若有所思看著他。陳焉下意識別過視線,那個人卻抬起手,止住他擰開臉的動作,手指探了上來,指尖輕輕摸過他的唇角。所過之處,味道甘美。卻不是酒,是兩片溫軟的嘴唇。
陳焉失聲而醒。驚醒那刻失魂落魄,冷汗浹背,仿佛在涼水裡走了一遭。
羞愧之間,克制不住情緒,一拳砸在冰冷冷的石牆上。三更天的寒意抽絲剝繭,滲過窗紙,微微瑟抖,空蕩蕩的袖子下一點氣息鼓動,仿佛鑽出了遊魂野鬼。他滿手鮮血,絕望地攥緊那段衣袖。
“陳焉……陳焉,你真不知廉恥……!”拳眼死死抵著自己的心口,濃血沾上了膺心衣,一陣甜腥。他一遍一遍低聲痛罵,“你配得上麼,配得上麼!”
他對你有恩,你卻對他動了如此不堪的念頭。
禽獸。
“皖回。”他忽然淒聲一笑,低頭自語,“我已經沒有藉口了。”
天亮的時候,他披衣過門。回春草堂的前堂依舊沒人,仍是大清早,空蕩蕩的屋子積了一團凝固的寒意,屋檐上竟是有一兩顆細小的霜斑了。陳焉慢慢邁過那道檻,手指撫過黃花梨木的櫃檯,想起了那張曾經壓在這上邊的紙,想起紙上賭氣似的“丑”字,鮮活分明。他微微一笑,喉嚨卻刺刺的無法言語。
他抬頭凝望藥柜上名目繁多的標籤,逐一看去,最後抽出三匣抽屜,輕輕從裡面各揀了一份藥材出來,放在重九時謝皖回送他的柳青色錦袋裡。
謝皖回出來時見他立在櫃前,微微有些吃驚,心中似有什麼動彈一下,不知是何徵兆。
“你有事麼?”他們的關係大不如前,說話也多了一層疏離。
“……謝大夫。我是來告訴您一聲,我……”陳焉的話說到了這裡,忽然像是沒接上呼吸似地,斷了開。他緩緩閉目,將氣息平緩下來,半晌才開了口,“我的手已經好了。”
謝皖回人一怔,死寂地望著他。目光極冷。
陳焉的聲音越來越低:“我的手,好了。已經一點兒都不疼了。多謝大夫一直以來悉心照顧,既然已經痊癒,日後,便不麻煩大夫診治了。”
謝皖回還是不說話。
他覺得腳下寸土皆是刀尖,急切地想立即退出門去,將那個人關在視線之外,他才不會心如刀絞。可事實是他僵硬不動,嘴裡的話卻是沒能停閘,漸漸加快:“那些糕點也不必了。我最近沒什麼胃口……”
一聲巨響將他剩下的話應聲截斷。
地上的藥末兒撒得狼藉,七零八落灑開一抹極大的弧,沾了許多在陳焉衣腳。砸裂的木盅陰沉地躺著。空氣的塵埃中飛揚著嗆鼻的藥草味,一陣深苦。他木然站著,沒有挪步。
“滾出去。”
謝皖回臉上沒有怒容,沒有罵相,只是平直生硬的一面冰,映得眼前的人臉色微微蒼白。
良久,陳焉緩慢挪動一邊腳,鞋底的藥渣發出隱晦的響聲,他動作更輕,幾乎是小心翼翼地退出了門,好像為了不在地上留下半點痕跡。背過身去的瞬間,他抬起手,死死按住了自己的嘴唇。一聲不吭。
他走過巷子內灰色的石頭,踏上自家的台階。跨入坎板,慢慢拉上門,青蓮漆的門扇在閉合的時候就像兩塊顏色塗到一處,密封了起來。
【南柯巷】·十
謝皖回再沒有來過。
這樣的結果,他本來早應料到,那個人的性子向來就是直來直去。惱了自然便是惱了,沒有再上門的道理。陳焉很多次將橫木門閂放了上去,然而恍惚片刻後,仍是慢慢拿開了,擺到一旁擱著。
連日未曾出門,他一心埋頭做那一件藥櫃。如果天色只是稍陰,他都會把工料都搬出院子來,在那堵爬著常青藤的牆下擺了板凳,貼牆坐著。鑿木刻花偶爾停手,將一切聲響打止,只為了痴痴聆聽有沒有熟悉的罵聲從隔院傳來。
等了很多天,他什麼也沒有聽見。那座開著木樨的院子全然死寂,只有桂花凋殘的香氣冷冷清清謝了一半過來。
陳焉有時神情茫然地用額頭抵住那面石牆,閉目良久,柳青色的錦袋在手中牢牢攥著。
那人采來的茱萸早已枯萎。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每日靠著牆,打開囊袋,將那日取來的三樣藥材翻來覆去,看上好幾遍。每看一遍,思念就在他骨頭裡割上一刀。
他想,自己的骨頭或許就快斷了罷。
過不了多久的。等那件藥櫃完工,他也該從這裡搬走了。
* * *
天氣涼得需要在外頭再添一層袷衣了。雲色烏漆漆的,時不時漏下一兩點厚重的雨珠,“啪”地一下能叫兩層秋衫都能感覺到衝力打疼了皮肉。
陳焉望著這天暗沉沉似要有雨,收起板材擱進廂房,正將一樣一樣木工器具往裡頭遷,忽然聽見外門有門扇推動的聲響。那嘎吱一聲仿佛已等得太久,入耳之時竟格外地不真切。他一驚過後,人才清醒了幾分,心口赫然鼓點大作,脈搏脫韁,捺不住手裡的東西微微發抖,死死盯住院門,連喘氣也不顧不上了。
可來的人並不是謝皖回。
那是個年紀大約二十六、七的年輕後生。布袍芒屐,臉上抹著些烏七抹黑的炭灰,挎著一口包裹,屐齒間儘是濕泥,顯然在泥濘地上風雨兼程所致。皂巾攏不好一頭黑髮,亂了幾綹,蒙著微微一層薄沙,一眼便知他尚未修整,一路急匆匆奔赴此地。他的腳步微微有點跛,沖開院門,撞入了這院子來,與陳焉的視線正碰到一塊。
陳焉看見他的臉時陡然大驚,一失力,手裡頭的竹釘竟是脫手直跌在地。
有時,他一個人渾渾噩噩做著活兒,刻刀突然脫板,他嚇了一跳,連忙縮手時,才看見木頭上居然又神差鬼使地刻出一個“回”字。人一滯,怔怔看著那字。仍是那個字,仍是那些筆畫。可他足足看了一刻鐘,指腹於字跡上反覆揣摩,直至壓不住掌心急遽顫抖,他才終於將它一點一點削成碎片。這不是他該刻的字。
這不是他該想的人。
那個不該他想的人仍會不請自來。往往冷著臉,偶爾還有點心,對他的治療也並沒有停止。
他坐在板凳上,石頭一樣紋絲不動。記不得多少次,習慣使他忍不住低頭去看那張臉,但目光總會先碰到髮鬢旁的那隻耳朵。他神色一顫,強迫自己閉上眼。
準備好的汗帕和水盆靜悄悄擱在房內,沒有端出來。每晚,當他呆呆把那盆子看個夠,才慢慢將帕子洗淨,余水倒去。第二日重新準備乾淨的水,乾淨的帕子,卻也是沒用上,過了二更天就換下。如此反覆。藏著那根頭髮的書,他也不再打開,深深壓到了匣子最底。
只要不動貪念,不作他想,便還能給自己找到藉口。
他小心翼翼守著這種不堪一擊的藉口,抱著萬分之一的僥倖,和謝皖回繼續往來。如果他沒有做那個夢。
夢中的人沒有醉。在他臂彎中,兩隻清醒的眼睛若有所思看著他。陳焉下意識別過視線,那個人卻抬起手,止住他擰開臉的動作,手指探了上來,指尖輕輕摸過他的唇角。所過之處,味道甘美。卻不是酒,是兩片溫軟的嘴唇。
陳焉失聲而醒。驚醒那刻失魂落魄,冷汗浹背,仿佛在涼水裡走了一遭。
羞愧之間,克制不住情緒,一拳砸在冰冷冷的石牆上。三更天的寒意抽絲剝繭,滲過窗紙,微微瑟抖,空蕩蕩的袖子下一點氣息鼓動,仿佛鑽出了遊魂野鬼。他滿手鮮血,絕望地攥緊那段衣袖。
“陳焉……陳焉,你真不知廉恥……!”拳眼死死抵著自己的心口,濃血沾上了膺心衣,一陣甜腥。他一遍一遍低聲痛罵,“你配得上麼,配得上麼!”
他對你有恩,你卻對他動了如此不堪的念頭。
禽獸。
“皖回。”他忽然淒聲一笑,低頭自語,“我已經沒有藉口了。”
天亮的時候,他披衣過門。回春草堂的前堂依舊沒人,仍是大清早,空蕩蕩的屋子積了一團凝固的寒意,屋檐上竟是有一兩顆細小的霜斑了。陳焉慢慢邁過那道檻,手指撫過黃花梨木的櫃檯,想起了那張曾經壓在這上邊的紙,想起紙上賭氣似的“丑”字,鮮活分明。他微微一笑,喉嚨卻刺刺的無法言語。
他抬頭凝望藥柜上名目繁多的標籤,逐一看去,最後抽出三匣抽屜,輕輕從裡面各揀了一份藥材出來,放在重九時謝皖回送他的柳青色錦袋裡。
謝皖回出來時見他立在櫃前,微微有些吃驚,心中似有什麼動彈一下,不知是何徵兆。
“你有事麼?”他們的關係大不如前,說話也多了一層疏離。
“……謝大夫。我是來告訴您一聲,我……”陳焉的話說到了這裡,忽然像是沒接上呼吸似地,斷了開。他緩緩閉目,將氣息平緩下來,半晌才開了口,“我的手已經好了。”
謝皖回人一怔,死寂地望著他。目光極冷。
陳焉的聲音越來越低:“我的手,好了。已經一點兒都不疼了。多謝大夫一直以來悉心照顧,既然已經痊癒,日後,便不麻煩大夫診治了。”
謝皖回還是不說話。
他覺得腳下寸土皆是刀尖,急切地想立即退出門去,將那個人關在視線之外,他才不會心如刀絞。可事實是他僵硬不動,嘴裡的話卻是沒能停閘,漸漸加快:“那些糕點也不必了。我最近沒什麼胃口……”
一聲巨響將他剩下的話應聲截斷。
地上的藥末兒撒得狼藉,七零八落灑開一抹極大的弧,沾了許多在陳焉衣腳。砸裂的木盅陰沉地躺著。空氣的塵埃中飛揚著嗆鼻的藥草味,一陣深苦。他木然站著,沒有挪步。
“滾出去。”
謝皖回臉上沒有怒容,沒有罵相,只是平直生硬的一面冰,映得眼前的人臉色微微蒼白。
良久,陳焉緩慢挪動一邊腳,鞋底的藥渣發出隱晦的響聲,他動作更輕,幾乎是小心翼翼地退出了門,好像為了不在地上留下半點痕跡。背過身去的瞬間,他抬起手,死死按住了自己的嘴唇。一聲不吭。
他走過巷子內灰色的石頭,踏上自家的台階。跨入坎板,慢慢拉上門,青蓮漆的門扇在閉合的時候就像兩塊顏色塗到一處,密封了起來。
【南柯巷】·十
謝皖回再沒有來過。
這樣的結果,他本來早應料到,那個人的性子向來就是直來直去。惱了自然便是惱了,沒有再上門的道理。陳焉很多次將橫木門閂放了上去,然而恍惚片刻後,仍是慢慢拿開了,擺到一旁擱著。
連日未曾出門,他一心埋頭做那一件藥櫃。如果天色只是稍陰,他都會把工料都搬出院子來,在那堵爬著常青藤的牆下擺了板凳,貼牆坐著。鑿木刻花偶爾停手,將一切聲響打止,只為了痴痴聆聽有沒有熟悉的罵聲從隔院傳來。
等了很多天,他什麼也沒有聽見。那座開著木樨的院子全然死寂,只有桂花凋殘的香氣冷冷清清謝了一半過來。
陳焉有時神情茫然地用額頭抵住那面石牆,閉目良久,柳青色的錦袋在手中牢牢攥著。
那人采來的茱萸早已枯萎。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每日靠著牆,打開囊袋,將那日取來的三樣藥材翻來覆去,看上好幾遍。每看一遍,思念就在他骨頭裡割上一刀。
他想,自己的骨頭或許就快斷了罷。
過不了多久的。等那件藥櫃完工,他也該從這裡搬走了。
* * *
天氣涼得需要在外頭再添一層袷衣了。雲色烏漆漆的,時不時漏下一兩點厚重的雨珠,“啪”地一下能叫兩層秋衫都能感覺到衝力打疼了皮肉。
陳焉望著這天暗沉沉似要有雨,收起板材擱進廂房,正將一樣一樣木工器具往裡頭遷,忽然聽見外門有門扇推動的聲響。那嘎吱一聲仿佛已等得太久,入耳之時竟格外地不真切。他一驚過後,人才清醒了幾分,心口赫然鼓點大作,脈搏脫韁,捺不住手裡的東西微微發抖,死死盯住院門,連喘氣也不顧不上了。
可來的人並不是謝皖回。
那是個年紀大約二十六、七的年輕後生。布袍芒屐,臉上抹著些烏七抹黑的炭灰,挎著一口包裹,屐齒間儘是濕泥,顯然在泥濘地上風雨兼程所致。皂巾攏不好一頭黑髮,亂了幾綹,蒙著微微一層薄沙,一眼便知他尚未修整,一路急匆匆奔赴此地。他的腳步微微有點跛,沖開院門,撞入了這院子來,與陳焉的視線正碰到一塊。
陳焉看見他的臉時陡然大驚,一失力,手裡頭的竹釘竟是脫手直跌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