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頁
正行進間,後面突又傳出喊殺聲,留禮壽和王冠宇渾未在意,只道是殘餘的獄卒在負隅頑抗。但是馬上就有人急急追來,老遠就嘶聲大吼:「世子,大將軍,大事不好啦,外面……外面有大批宮衛兵馬,有……有……」
留禮壽和王冠宇大驚止步,扭頭看去,只見那家將急急跑到面前,一跤跌到地上,背上,插著三枝利箭,箭深半尺,虧得他還能掙扎著跑出這麼遠。
留禮壽和王冠宇對視一眼,顧不得再往大牢最深救下宋王,立即率人返身飛奔而去。
天牢門口,一個個殺氣騰騰的遼國宮衛禁軍已將守御在門口的反軍殺散,一位將軍提著血淋淋的大刀,從甬道中慢慢向門口走去,血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吧嗒作響。在他旁邊,是一個腦袋奇大的矮胖子,矮胖子手裡提著一大串鑰走過去,「喀嚓」一聲,鎖上一道沉重的鐵門,然後是第二道門戶,第三道門戶,最後到了大門前,在牆角擺弄一陣,「轟隆隆」一聲巨響,一道鐵柵欄從天而降,牢牢地卡住了門口,那鐵柵欄一根根足有手腕粗細,重逾千斤。
「將軍,這下就妥了,就算他們真是一群獅虎,也休想衝出來了,除非他們變成蒼蠅。」
大頭獄頭兒笑嘻嘻地道,那位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將軍牽了牽嘴角,說道:「好,等太后回京,封賞下來,必有你的好處!」
大頭陪笑道:「這都是將軍大人的功勞,小的不敢貪功。」
那冷麵將軍嘉許地拍拍他的肩膀,緩緩扭頭望去,只見留禮壽和王冠宇隔著四道門戶,臉色蒼白地站在那兒,雙手緊抓攔杆,嘶聲大叫:「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冷麵將軍冷笑一聲,揚聲道:「奉上京留守除室大人命令,緝捕反叛,爾等……就好好待在裡邊吧。」
「不可能,除室怎麼會未卜先知?他怎還有這麼多兵馬可以調動?」
王冠宇臉色蒼白,瘋狂地大叫,冷笑面將嘿了一聲,雙手一背,仰面望天道:「這個嘛,你該感謝你的副都指使才是,你道太后在你身邊便全無一個心腹,對你便如此放心嗎?」
「李劍白?竟是李劍白那狗賊害我!」
王冠宇嘶聲大叫,抽出長刀狠狠一劈,「鏗」地一聲響,火花濺起,長刀硬聲而斷,鐵門紋絲沒動,冷麵將軍把手一擺,喝道:「放箭!」
「嗖嗖嗖……」一枝枝利箭射去,牢裡邊的叛軍丟下一地狼狽東躲西藏,登時再也沒了囂張氣焰。
上京的叛亂成了一場鬧劇,副都指軍使李劍白是蕭綽擺在王冠宇這位漢軍統領身邊的內間,整個謀反計劃完全曝光,雖說上京留守除室手中兵力有限,也來不及通知蕭綽,再調兵來,可是憑著先知先覺的本領,又有李劍白為內應,還是迅速撲滅了這場叛亂,上京城又是一番血腥屠殺,除了一開始漢軍先行發動,占了少許上風,緊接著便是宮衛軍一面倒的屠殺了。
尤其是那兩千女兵,一個個都是嬌滴滴的大姑娘,可殺起人來毫不手軟,比男人還凶,苟惡唯興沖沖一頭撲進空營,先是四下火起,緊接著萬箭齊發,然後兩千頭母老虎一擁而出,把苟惡唯及其一眾親信廝咬得碴都沒剩。
叛亂成功了一半,上京城內的行動雖然被迅速平息了,但是室韋與女真還是及時發兵了,只不過有了除室事先的提醒,他們的行動沒有收到奇兵之效,與此同時,上京的震盪雖然平息的迅速,但是由留禮壽親自聯絡的,因為宋遼戰事而對蕭綽擅權不滿或想富貴險中求的權貴發動的部族軍叛亂卻轟轟烈烈地鬧騰起來。如今上京地面兵力空虛,這本該很容易平息的叛亂,竟然錯過了撲滅他們的最佳時機,使得他們坐大起來,本就人心不安的大遼腹心之地陷入了一場大動盪中。
此時,數十艘海船已自宋國山東東路海灣出海,在隸屬遼國東京遼陽府管轄,宋國稱之三山浦、遼國稱之為大蠣灣的大連海港登陸,大軍集結,向兵力嚴重空虛的遼陽府進逼過去……
※※※
燕雲十六州,自楊浩一路攻來,瀛州(河北河間)、莫州(河北任丘)、涿州(河北涿州)已先後落入宋軍手中,楊浩兵困幽州城(今北京市)後,先與外圍援軍大戰幾場,逼退援軍後,派兵卡住了幾處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這一點恰是趙光義當初沒有做的。
趙光義欲效仿李世民圍城打援,卻比李世民信心更足,當初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世充,先清理了洛陽的周邊州縣,占據了援軍通行的必經之路,又用了一年時間,才逼得王世充走投無路,只得素服率其太子、群臣兩千餘人開城投降,而趙光義忽視了對周圍關隘的把守,任由遼國援軍進退,終於在高梁河一戰中計大敗。
前車之鑑,宋軍捲土重來豈會再蹈覆轍,楊浩一到幽州城下,對幽州圍而不打,首先一件事,就是清理外圍州縣,占據幾處戰略要地,以少量兵力,憑藉險關絕隘,阻援軍於外,根本不讓他們靠近幽州城下,幽州守軍連援軍的一點影子也看不到,這對他們堅守的信心打擊之重可想而知。
隨即,劉廷讓和童羽押運攻城器械趕到,再加上軍中工匠已經趕製出來的一部分器具,已經足以發動攻城戰,楊浩這才正式開始對幽州用兵。
此時,寒冬降臨,朔風呼嘯,大雪紛飛,一片蒼茫。
留禮壽和王冠宇大驚止步,扭頭看去,只見那家將急急跑到面前,一跤跌到地上,背上,插著三枝利箭,箭深半尺,虧得他還能掙扎著跑出這麼遠。
留禮壽和王冠宇對視一眼,顧不得再往大牢最深救下宋王,立即率人返身飛奔而去。
天牢門口,一個個殺氣騰騰的遼國宮衛禁軍已將守御在門口的反軍殺散,一位將軍提著血淋淋的大刀,從甬道中慢慢向門口走去,血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吧嗒作響。在他旁邊,是一個腦袋奇大的矮胖子,矮胖子手裡提著一大串鑰走過去,「喀嚓」一聲,鎖上一道沉重的鐵門,然後是第二道門戶,第三道門戶,最後到了大門前,在牆角擺弄一陣,「轟隆隆」一聲巨響,一道鐵柵欄從天而降,牢牢地卡住了門口,那鐵柵欄一根根足有手腕粗細,重逾千斤。
「將軍,這下就妥了,就算他們真是一群獅虎,也休想衝出來了,除非他們變成蒼蠅。」
大頭獄頭兒笑嘻嘻地道,那位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將軍牽了牽嘴角,說道:「好,等太后回京,封賞下來,必有你的好處!」
大頭陪笑道:「這都是將軍大人的功勞,小的不敢貪功。」
那冷麵將軍嘉許地拍拍他的肩膀,緩緩扭頭望去,只見留禮壽和王冠宇隔著四道門戶,臉色蒼白地站在那兒,雙手緊抓攔杆,嘶聲大叫:「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冷麵將軍冷笑一聲,揚聲道:「奉上京留守除室大人命令,緝捕反叛,爾等……就好好待在裡邊吧。」
「不可能,除室怎麼會未卜先知?他怎還有這麼多兵馬可以調動?」
王冠宇臉色蒼白,瘋狂地大叫,冷笑面將嘿了一聲,雙手一背,仰面望天道:「這個嘛,你該感謝你的副都指使才是,你道太后在你身邊便全無一個心腹,對你便如此放心嗎?」
「李劍白?竟是李劍白那狗賊害我!」
王冠宇嘶聲大叫,抽出長刀狠狠一劈,「鏗」地一聲響,火花濺起,長刀硬聲而斷,鐵門紋絲沒動,冷麵將軍把手一擺,喝道:「放箭!」
「嗖嗖嗖……」一枝枝利箭射去,牢裡邊的叛軍丟下一地狼狽東躲西藏,登時再也沒了囂張氣焰。
上京的叛亂成了一場鬧劇,副都指軍使李劍白是蕭綽擺在王冠宇這位漢軍統領身邊的內間,整個謀反計劃完全曝光,雖說上京留守除室手中兵力有限,也來不及通知蕭綽,再調兵來,可是憑著先知先覺的本領,又有李劍白為內應,還是迅速撲滅了這場叛亂,上京城又是一番血腥屠殺,除了一開始漢軍先行發動,占了少許上風,緊接著便是宮衛軍一面倒的屠殺了。
尤其是那兩千女兵,一個個都是嬌滴滴的大姑娘,可殺起人來毫不手軟,比男人還凶,苟惡唯興沖沖一頭撲進空營,先是四下火起,緊接著萬箭齊發,然後兩千頭母老虎一擁而出,把苟惡唯及其一眾親信廝咬得碴都沒剩。
叛亂成功了一半,上京城內的行動雖然被迅速平息了,但是室韋與女真還是及時發兵了,只不過有了除室事先的提醒,他們的行動沒有收到奇兵之效,與此同時,上京的震盪雖然平息的迅速,但是由留禮壽親自聯絡的,因為宋遼戰事而對蕭綽擅權不滿或想富貴險中求的權貴發動的部族軍叛亂卻轟轟烈烈地鬧騰起來。如今上京地面兵力空虛,這本該很容易平息的叛亂,竟然錯過了撲滅他們的最佳時機,使得他們坐大起來,本就人心不安的大遼腹心之地陷入了一場大動盪中。
此時,數十艘海船已自宋國山東東路海灣出海,在隸屬遼國東京遼陽府管轄,宋國稱之三山浦、遼國稱之為大蠣灣的大連海港登陸,大軍集結,向兵力嚴重空虛的遼陽府進逼過去……
※※※
燕雲十六州,自楊浩一路攻來,瀛州(河北河間)、莫州(河北任丘)、涿州(河北涿州)已先後落入宋軍手中,楊浩兵困幽州城(今北京市)後,先與外圍援軍大戰幾場,逼退援軍後,派兵卡住了幾處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這一點恰是趙光義當初沒有做的。
趙光義欲效仿李世民圍城打援,卻比李世民信心更足,當初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世充,先清理了洛陽的周邊州縣,占據了援軍通行的必經之路,又用了一年時間,才逼得王世充走投無路,只得素服率其太子、群臣兩千餘人開城投降,而趙光義忽視了對周圍關隘的把守,任由遼國援軍進退,終於在高梁河一戰中計大敗。
前車之鑑,宋軍捲土重來豈會再蹈覆轍,楊浩一到幽州城下,對幽州圍而不打,首先一件事,就是清理外圍州縣,占據幾處戰略要地,以少量兵力,憑藉險關絕隘,阻援軍於外,根本不讓他們靠近幽州城下,幽州守軍連援軍的一點影子也看不到,這對他們堅守的信心打擊之重可想而知。
隨即,劉廷讓和童羽押運攻城器械趕到,再加上軍中工匠已經趕製出來的一部分器具,已經足以發動攻城戰,楊浩這才正式開始對幽州用兵。
此時,寒冬降臨,朔風呼嘯,大雪紛飛,一片蒼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