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的,這些事,出兵之事,大王和相國大人都囑咐過」,荊林頷首道:「是以本將軍破城之即便嚴命士卒不得騷擾百姓,不得濫殺無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不過,我們只是負責行軍打仗,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些了。如何安撫民眾、如何招攬民心,這些事還要少宰大人多多操心。」

  范蠡呵呵一笑,說道:「將軍過謙了,此番開疆拓土,功名赫赫,凌煙閣上,少不得將軍一個席位了。范蠡這廂先行恭賀。」

  天下還少有不好名的人,荊林喜孜孜地還了一禮,范蠡又道:「天色已晚了,趕了一路的車,身子真的乏了,范蠡與將軍告辭,暫且回房歇息。明日一早,還要勞煩將軍把三夷部族的首領請到宮中來,要把越國故地牢牢掌握在我吳國手中,減少姒氏舊族和仍心向姒氏者的麻煩,這支最大的本地氏族,一定要善加安撫,好生利用。」

  荊林站起身來笑道:「本將軍省得,少宰大人請回房歇息吧,這些事已經著人去安排了。」

  ※※※

  三日之期到了。

  越王勾踐披髮持劍站在山巔之上,就像一個正與鬼神溝通著的術士。

  吳王真是好慷慨、好大方、好講仁義啊。

  給了他足夠三日吃用的米糧,給了他足足三天的時間休養士氣體力,天下哪裡還有這樣的王道之師?天下哪裡還有這樣的仁義大軍?

  慶忌這種君子之風,坦坦蕩蕩,讓全天下人都要交口稱讚,讓勾踐大王欲哭無淚,滿口的牙齒連智齒都沒剩下,全被打落了,還得和著那一口鮮血吞下去。

  如果三天之前就開戰,儘管士卒飢餓不堪,體力衰弱,但是一股哀兵之氣,至少還可以讓他這支人馬倚仗山勢之險給攻山的吳軍造成極大困難,讓他們在付出巨大犧牲之後,轟轟烈烈地死去。

  然而,他再一次失算了。

  吳人送來了充足的糧食,吳人給他整整三天時間休養體力,他還以為慶忌大勝在即,忘乎所以的要效仿宋襄公,以士卒的巨大犧牲換取他的仁義之名了呢。

  孰料……

  人從必死之境,再到有了求生的機會,漫長的等待之後,再次陷入死境,已經打垮了太多士卒的意志,當他們從日以繼夜的飢餓中突然又吃上了飽飯,對生的留戀已經到了無心復加的地步,三天,僅僅三天。整整一個月來陪著他死守在這東陽山上的七千士卒,居然在這三天裡趁夜跑掉了一半不止。

  人若猝遇強敵,憑著一腔血氣,或可誓死一拼。但是提前三天讓士卒們知道了他們必然的結局,整整三天時間,足夠他們在不斷的煎熬中反思,回憶,然後消磨盡了最後一分勇氣。

  當吳軍開始發動總攻,龍鳳大旗向山頭揮動的時候,已經吃飽喝足的越軍士兵們居然一觸即潰,望風而逃,連平時一分的戰鬥力都沒有發揮出來。

  如今仍在拼死一戰的,只剩下幾個親信大夫,帶著他們身邊為數不多的武士,搶占了通向山峰的幾處險要所在,同山下密密匝匝的吳國大軍,還有野人一般漫山遍野竄動,不時發射淬了毒液冷箭的三夷族人做著絕望的戰鬥。

  這場戰鬥已經無關勝敗,勝敗在戰鬥打響前就已經決定了。那些仍在拼死作戰的士兵們也不知道為大王勾踐再爭取一個時辰或者兩個時辰的時間到底有什麼用,又能改變什麼。只是刀槍臨頸,仍在本能地做著最後的反抗。

  勾踐站在山頭,俯視著半山腰上正混戰成一團的雙方士兵,淡然的就像看著一群大雨將來,忙著搬家的螻蟻。

  許久許久,他的臉上才露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前突的牙齒狠狠地上下一挫,「啊」地一聲大叫躍下了山峰。

  秋風已寒,山風罡烈,他的身子跳出去,一口罡風便嗆進喉嚨,把他一聲抑鬱著無限悲憤和壯志未酬的痛苦嘶吼給逼了回去。隨後,那身子便被大風像一捆破草蓆般卷到懸崖石壁上狠狠一撞,然後一路翻滾著摔了下去。

  到死,那聲大吼都沒吼得出來,也沒有一個人聽見。

  皋如在搏鬥中一條左臂被砍下,胸口又被吳人狠狠地刺了一矛,不禁渾身浴血地踉蹌幾步,險險跌倒,他扶住身旁一塊石頭扭頭向山上看去,山峰上空空如也,勾踐已經不見了,只有一方巨石,襯著湛藍天空的幾朵雲彩,穩穩的探出山巔。

  「噗噗噗」,幾枝三夷人的毒箭射中了他的後背,有一支直接射穿了他的頸子,皋如艱澀地咽了口唾沫,闔上了他的眼睛。最後映入他眼帘的,只有湛藍天空中白得耀眼的雲朵,然後他就象踩著那輕飄飄的雲,一頭栽進了那永遠看不見盡頭的天空……

  第292章 大鵬斂翼候風雲

  慶忌的書案上,堆滿了來自南線和西線的各種情報。

  勾踐登基為王三日後自盡,越國王族宗室擁戴其子姒鼫與跪受吳王之封,得到世襲罔替代代相傳的會稽君的爵位,越國從此除名。

  慶忌再下旨意,把整個越國劃分為四郡,分別派遣郡守管理,少宰范蠡、上將軍荊林暫時留守南越四郡,武震文治,以靖越地。提拔三夷部落首領做官,同時安撫留用原越國的地方牧守官吏,以百越族和三夷族互相制衡。

  從吳國宗室中挑選博學之士,赴會稽君府擔任會稽君姒鼫與的老師和家宰,打點會稽君府的一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