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秋夜白的藥癮早就戒了, 被傅深養出來的心癮卻一日重似一日。
漸漸地, 沸騰的心緒歸於平靜,嚴宵寒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緊繃的肩頭逐漸放鬆下來,這才驚覺, 大冷的天, 他竟然出了一後背的汗。
他將那白絹仔細疊起來收好, 仿佛從中汲取到了一點暖意和力量,朝著自己宅邸的方向慢慢走去。
一轉眼,就到了新年。
因去年戰亂四起,時局動盪,國家危難,今年宮中一切慶典儀式皆從簡, 長治帝祭天禱祝,下旨免除江南當年糧稅,大赦天下。初六,昭儀薛氏有孕,這是新朝新年宮中迎來的第一個孩子,兆頭十分吉利,長治帝大喜,將薛氏晉為淑妃,又厚賞其父兄和家人。
嚴宵寒聽到這個消息,心中不大舒服,便私下裡找了皇后身邊伺候的太監來問話。他如今名義上統領禁軍,實際上由於皇帝無人可用,內侍省沒有大宦官坐鎮,外事仍要聽命於嚴宵寒。他宛如皇帝後院的大管家,又要管家丁,又要管僕婢,十分不情不願,然而無可奈何。
京城城破時,齊王妃傅凌帶著尚在襁褓的嬰兒,在王府家丁和穎國公府的護衛下,有驚無險地逃到了江南。長治帝登基之初,傅凌便被冊封為中宮皇后。這夫妻二人原本感情很好,然而新朝初建,長治帝為了籠絡江南士族,納了幾個世家女為嬪妃,原本冷清的後宮迅速變成了不見刀光劍影的戰場。皇后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不擅爭鬥,受過幾次冷落,帝後二人便漸漸地有些疏遠。
嚴宵寒起初沒注意到後宮裡的勾心鬥角,直到去年年關時,公主忽然出痘發熱,症狀兇險,險些沒捱過去,皇后為此大病一場。嚴宵寒聽說後留了心,令人私下查訪,竟從皇后宮中揪出了一個與別宮嬪妃暗地裡傳遞消息的宮女。拷問之下,那宮女供認她曾用宮外拿來的巾帕給公主擦過手,而後供詞呈上御覽,長治帝龍顏震怒,最終卻輕輕放下,只將那嬪妃打入冷宮了事。
從那時起,嚴宵寒才知道皇后在宮裡過的是什麼日子。穎國公傅廷義雖然也逃到了江南,但他一向不食人間煙火,只算個“聊勝於無”,傅凌沒有足夠強勢的娘家做後盾,自然成了眾嬪妃爭相挑釁的對象。
沒過多久,那嬪妃無緣無故地在冷宮中上吊自盡。此後,嚴宵寒每個月會分出一點時間來過問皇后的情況。他並不刻意避人,甚至不介意別人來問,他與傅深是名正言順的一家人,給傅深的妹妹撐腰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不必多說,僅憑這一個舉動,傅凌在宮中的日子立竿見影地好過起來。
薛氏的父親是參與延英殿議事的江南四學士之一,她在後宮眾妃中亦是最得寵的一個,中宮尚無嫡子,她此時有了身孕,對於元泰朝的舊臣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嚴宵寒問過太監,聽說皇后只是鬱鬱不樂,沒有別的打算,也熄了替她防患於未然的心思,只讓下人們多加小心,別被有心人算計了。
然而世事到底難料,二月十二花朝節,宮中突然鬧起來,據說是薛淑妃在花園裡被人衝撞,不幸小產,孩子沒保住。
衝撞了薛淑妃的是皇后宮裡的灑掃宮女,被提審時一言不發,朝皇后行了個五體投地的大禮,隨後一頭撞向殿中柱子,當場氣絕身亡。
這下子皇后有理也說不清了,長治帝暴怒,好歹顧念著夫妻情分,沒有重罰,只令皇后禁足一月,閉宮反省,六宮事務暫由淑妃代理。
長治帝未必不知道皇后極有可能是被人陷害的,但他並不需要真相。薛氏背後站著的是江南士族,新朝的半邊天,長治帝還指望著這些人為他效力,而皇后背後的傅家已然是個空殼子。兩相比較,孰輕孰重,一目了然。為了大局,他只能選擇犧牲皇后。
然而他忘了,朝中還有個不姓傅的“傅家人”。
二月十四,皇后被禁足的第二天,薛淑妃被人從寢宮拖進了冷宮,那一帶院落破舊,少有人至,她被人用手帕堵住了嘴,髮髻散亂,嗚咽掙扎著被兩個強壯太監扔進了一間空屋裡。
這是那陷害公主的嬪妃所居之處,她死後,宮女太監嫌這裡晦氣,輕易不踏足。幾個月無人打掃,蛛網遍布,庭院生苔,薛淑妃被扔在冰涼骯髒的地面上,冰肌玉骨頓時蹭上了一層污泥,好不狼狽。
她從小也是嬌養大的,何曾受過這等委屈,此時又驚又怕,不由得流下淚來。
朦朧視線中,似乎有人擋住了天光,片刻後一雙黑靴在她眼前停下,頭頂傳來一個年輕低磁的男聲:“就是她?”
捉人的太監一臉兇相,對這個人卻格外恭敬:“回大人,正是薛氏。”
那人低低“嗯”了一聲,掠過她向前走去,前方早有人為他擦乾淨桌椅,錦緞袍角一揚,他在薛氏面前坐下,吩咐下人道:“扶她起來,嘴裡的布去了。”
薛氏口中巾帕被扯出,不住喘息,強忍著身上的疼痛爬起來,待看清眼前端坐的人時,卻不由自主地怔了一怔。
她見過的男人雖有限,但個個年少風流,相貌不俗,此人卻是她從小到大見過的最出挑俊美的一個。
他眉目沉靜,不笑時也有種溫柔款款的意味,見薛氏望著他出神,眼角微彎,問道:“你知道我是誰嗎?”
薛氏恍然驚覺失態,忙垂下頭,囁嚅道:“不……不知。”
“本官姓嚴,奉命統領禁軍,與爾父薛尚書有幾分交情。”
“嚴”和“禁軍”這三個字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薛氏心中剎那冷透,腦海中只剩下兩個字:完了。
自從去年公主出事險些要命之後,後宮嬪妃大都有所收斂,對皇后多了幾分敬畏——不是尊敬皇后,而是畏懼背後替她撐腰、弄死了那暗害公主的嬪妃的那個人。
天子的肱骨近臣、禁軍統領,嚴宵寒。
元泰朝時飛龍衛橫行無忌,權傾朝野,令人聞之色變,此人正是飛龍衛的頭子,據說行事奇詭,手段狠辣,不知陷害過多少忠良,卻始終屹立不倒,甚至在新朝仍得長治帝重用。
驚艷散去,只剩驚恐,薛氏倉皇后退,顫抖道:“你要幹什麼……”
“淑妃娘娘,”他漫不經心地發問,“本官所為何事,你心裡沒數嗎?”
“我不知道!”薛氏強作鎮定,色厲內荏地嘴硬道,“外臣私闖宮禁是死罪,你敢對我動手,就不怕皇上追究嗎?”
嚴宵寒道:“本官奉命護衛宮禁,自然不能坐視你這等蛇蠍心腸的歹毒婦人欺君罔上,此乃分內之事、職責所在。看樣子娘娘應該聽說過本官,既然知道我是誰,就該清楚,別說是你,便是爾父在此,本官也照抓不誤。”
薛氏顫聲道:“你……我是皇上的妃子,輪不到你們插手……我要見皇上!”
嚴宵寒嗤笑道:“我叫你一聲娘娘,你還真當自己是娘娘了?”
他雖是笑著,眼中卻殺意畢現,冷冷地道:“陷害皇后,謀害皇嗣,你以為自己今天還能活著走出這道宮門?”
漸漸地, 沸騰的心緒歸於平靜,嚴宵寒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緊繃的肩頭逐漸放鬆下來,這才驚覺, 大冷的天, 他竟然出了一後背的汗。
他將那白絹仔細疊起來收好, 仿佛從中汲取到了一點暖意和力量,朝著自己宅邸的方向慢慢走去。
一轉眼,就到了新年。
因去年戰亂四起,時局動盪,國家危難,今年宮中一切慶典儀式皆從簡, 長治帝祭天禱祝,下旨免除江南當年糧稅,大赦天下。初六,昭儀薛氏有孕,這是新朝新年宮中迎來的第一個孩子,兆頭十分吉利,長治帝大喜,將薛氏晉為淑妃,又厚賞其父兄和家人。
嚴宵寒聽到這個消息,心中不大舒服,便私下裡找了皇后身邊伺候的太監來問話。他如今名義上統領禁軍,實際上由於皇帝無人可用,內侍省沒有大宦官坐鎮,外事仍要聽命於嚴宵寒。他宛如皇帝後院的大管家,又要管家丁,又要管僕婢,十分不情不願,然而無可奈何。
京城城破時,齊王妃傅凌帶著尚在襁褓的嬰兒,在王府家丁和穎國公府的護衛下,有驚無險地逃到了江南。長治帝登基之初,傅凌便被冊封為中宮皇后。這夫妻二人原本感情很好,然而新朝初建,長治帝為了籠絡江南士族,納了幾個世家女為嬪妃,原本冷清的後宮迅速變成了不見刀光劍影的戰場。皇后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不擅爭鬥,受過幾次冷落,帝後二人便漸漸地有些疏遠。
嚴宵寒起初沒注意到後宮裡的勾心鬥角,直到去年年關時,公主忽然出痘發熱,症狀兇險,險些沒捱過去,皇后為此大病一場。嚴宵寒聽說後留了心,令人私下查訪,竟從皇后宮中揪出了一個與別宮嬪妃暗地裡傳遞消息的宮女。拷問之下,那宮女供認她曾用宮外拿來的巾帕給公主擦過手,而後供詞呈上御覽,長治帝龍顏震怒,最終卻輕輕放下,只將那嬪妃打入冷宮了事。
從那時起,嚴宵寒才知道皇后在宮裡過的是什麼日子。穎國公傅廷義雖然也逃到了江南,但他一向不食人間煙火,只算個“聊勝於無”,傅凌沒有足夠強勢的娘家做後盾,自然成了眾嬪妃爭相挑釁的對象。
沒過多久,那嬪妃無緣無故地在冷宮中上吊自盡。此後,嚴宵寒每個月會分出一點時間來過問皇后的情況。他並不刻意避人,甚至不介意別人來問,他與傅深是名正言順的一家人,給傅深的妹妹撐腰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不必多說,僅憑這一個舉動,傅凌在宮中的日子立竿見影地好過起來。
薛氏的父親是參與延英殿議事的江南四學士之一,她在後宮眾妃中亦是最得寵的一個,中宮尚無嫡子,她此時有了身孕,對於元泰朝的舊臣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嚴宵寒問過太監,聽說皇后只是鬱鬱不樂,沒有別的打算,也熄了替她防患於未然的心思,只讓下人們多加小心,別被有心人算計了。
然而世事到底難料,二月十二花朝節,宮中突然鬧起來,據說是薛淑妃在花園裡被人衝撞,不幸小產,孩子沒保住。
衝撞了薛淑妃的是皇后宮裡的灑掃宮女,被提審時一言不發,朝皇后行了個五體投地的大禮,隨後一頭撞向殿中柱子,當場氣絕身亡。
這下子皇后有理也說不清了,長治帝暴怒,好歹顧念著夫妻情分,沒有重罰,只令皇后禁足一月,閉宮反省,六宮事務暫由淑妃代理。
長治帝未必不知道皇后極有可能是被人陷害的,但他並不需要真相。薛氏背後站著的是江南士族,新朝的半邊天,長治帝還指望著這些人為他效力,而皇后背後的傅家已然是個空殼子。兩相比較,孰輕孰重,一目了然。為了大局,他只能選擇犧牲皇后。
然而他忘了,朝中還有個不姓傅的“傅家人”。
二月十四,皇后被禁足的第二天,薛淑妃被人從寢宮拖進了冷宮,那一帶院落破舊,少有人至,她被人用手帕堵住了嘴,髮髻散亂,嗚咽掙扎著被兩個強壯太監扔進了一間空屋裡。
這是那陷害公主的嬪妃所居之處,她死後,宮女太監嫌這裡晦氣,輕易不踏足。幾個月無人打掃,蛛網遍布,庭院生苔,薛淑妃被扔在冰涼骯髒的地面上,冰肌玉骨頓時蹭上了一層污泥,好不狼狽。
她從小也是嬌養大的,何曾受過這等委屈,此時又驚又怕,不由得流下淚來。
朦朧視線中,似乎有人擋住了天光,片刻後一雙黑靴在她眼前停下,頭頂傳來一個年輕低磁的男聲:“就是她?”
捉人的太監一臉兇相,對這個人卻格外恭敬:“回大人,正是薛氏。”
那人低低“嗯”了一聲,掠過她向前走去,前方早有人為他擦乾淨桌椅,錦緞袍角一揚,他在薛氏面前坐下,吩咐下人道:“扶她起來,嘴裡的布去了。”
薛氏口中巾帕被扯出,不住喘息,強忍著身上的疼痛爬起來,待看清眼前端坐的人時,卻不由自主地怔了一怔。
她見過的男人雖有限,但個個年少風流,相貌不俗,此人卻是她從小到大見過的最出挑俊美的一個。
他眉目沉靜,不笑時也有種溫柔款款的意味,見薛氏望著他出神,眼角微彎,問道:“你知道我是誰嗎?”
薛氏恍然驚覺失態,忙垂下頭,囁嚅道:“不……不知。”
“本官姓嚴,奉命統領禁軍,與爾父薛尚書有幾分交情。”
“嚴”和“禁軍”這三個字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薛氏心中剎那冷透,腦海中只剩下兩個字:完了。
自從去年公主出事險些要命之後,後宮嬪妃大都有所收斂,對皇后多了幾分敬畏——不是尊敬皇后,而是畏懼背後替她撐腰、弄死了那暗害公主的嬪妃的那個人。
天子的肱骨近臣、禁軍統領,嚴宵寒。
元泰朝時飛龍衛橫行無忌,權傾朝野,令人聞之色變,此人正是飛龍衛的頭子,據說行事奇詭,手段狠辣,不知陷害過多少忠良,卻始終屹立不倒,甚至在新朝仍得長治帝重用。
驚艷散去,只剩驚恐,薛氏倉皇后退,顫抖道:“你要幹什麼……”
“淑妃娘娘,”他漫不經心地發問,“本官所為何事,你心裡沒數嗎?”
“我不知道!”薛氏強作鎮定,色厲內荏地嘴硬道,“外臣私闖宮禁是死罪,你敢對我動手,就不怕皇上追究嗎?”
嚴宵寒道:“本官奉命護衛宮禁,自然不能坐視你這等蛇蠍心腸的歹毒婦人欺君罔上,此乃分內之事、職責所在。看樣子娘娘應該聽說過本官,既然知道我是誰,就該清楚,別說是你,便是爾父在此,本官也照抓不誤。”
薛氏顫聲道:“你……我是皇上的妃子,輪不到你們插手……我要見皇上!”
嚴宵寒嗤笑道:“我叫你一聲娘娘,你還真當自己是娘娘了?”
他雖是笑著,眼中卻殺意畢現,冷冷地道:“陷害皇后,謀害皇嗣,你以為自己今天還能活著走出這道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