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有個女人從他身邊跑過。

  她像是求了一尊送子的觀音、生怕被雨沾濕似地,拼命用手護著。

  連孟看她一臉小心,忽然想起了以前門主跟他說過的一件事情。

  連尹門雖是刺客出身,但是他們的門主夫人卻喜好吃齋念佛。

  每到月初她便會沐浴更衣,齋戒三日,並連續誦經七日,這樣才能心誠則靈。

  旁人都以為她是愛討佛理,可有一次門主與連孟閒談時說起此事,卻說她不是信佛,而是害怕。

  連孟不明白這是什麼解釋,門主卻嘆了口氣,說他十五年前有一次因事外出時,曾遭遇了一些意外。他在山中中了一群山賊的埋伏,險些丟了性命。

  而那時,他的夫人恰跟一位得道僧人學了幾月的齋戒之法,但獨獨到那一月時,她卻懈怠了。

  她認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過錯,於是從那時起,堅持在月初吃齋念佛,從未有一月再間斷過。

  而稀奇的是,這十五年間,門主也果真沒再遇過那樣的危險。

  聽他說完,連孟感慨鬼神之事當真妙不可言,誰知門主卻告訴他,根本沒有什麼神佛之理。

  說著,他逮了只翠綠的小鳥過來,每數二十下,就給它一條蟲子。

  連孟有些奇怪,他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門主卻並未解釋,只讓他再仔細看看。

  於是他認真觀察了一陣,終於發現了裡面的“蹊蹺”。

  作為看客,他當然知道每到二十下間隔,這鳥兒就能有一條蟲子;只是那鳥兒定然不會明白。

  它只會撲騰翅膀,等著蟲子送到嘴邊,就像天賜的恩惠一樣。

  然後此番動作過去了十數回後,那鳥兒驟然發現,有好幾次它都在撲騰了三下翅膀以後,得到了一條小蟲。

  於是,它以為自己尋得了什麼至高定律,於是一旦餓了,便會使勁地撲騰三次翅膀,就像一定會得到它想要的蟲子似的。

  門主說,這就是他夫人每月念佛的真正原因。

  連孟當時聽得似懂非懂,但現下卻好像明白了那時的道理。

  他也不知自己是想通了什麼事情,或許,是因為他也有了想要“撲騰三次翅膀”的時候吧。

  只是他並不是想求什麼平安,更不是為了什麼美味的“蟲子”。

  他只是希望,如今日般的一天,再也不要出現了。

  雨好像又大了一些。

  連孟繞過一灘積水,終於在街邊看到了那張寫著“陳記棺材”的鋪子。

  店裡還亮著盞燭火,但老闆卻已經在準備打烊了。

  他幾步上前攔住了那人,然後說明了來意。

  那店家看著連孟倒也挺驚喜。他指了指角落裡一處擦拭乾淨的黑漆棺材,說了聲:“你來得真是趕巧。”

  連孟不解,那人才同他解釋,說是前些時候剛有個小娘子訂了口棺材。

  聽說與她定親的書生患病死了,就在他們成親前的一個月。

  那姑娘傷心欲絕,典當了自己的所有首飾,來這裡付了定金。

  本來約定交付的時間就在昨日,但是他等了整整一天,都不見那姑娘前來。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天還未亮的時候,她就抱著那書生的屍體跳河自盡了。

  他倆隨著河水漂了好遠,最後流向大江大河之中,完全看不見了。

  那店家聽得有些難過,他原本想去河邊燒點紙錢,權當還付她給的銀子,可誰知道,大好的晴天卻突然下起了雨,於是他才沒能出得了門。

  說到這裡的時候,他像是想起什麼似地,忙問連孟要安葬的是什麼人。

  “……”連孟被他問得一怔,停頓了片刻,才應了聲,“朋友。”

  “朋友?那還好……欸,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想說,為了朋友總不至於生死相隨,白白賠上條性命……”

  連孟聽他有句沒句地說著,後來大約是時間趕緊,他掏了枚銀子出來,然後就扛著棺材離開了。

  等他回到小屋的時候,已經是夜至深宵了。

  雨雖還未停,但連孟卻不敢停下。

  只稍作安頓以後,他就將祈年置於棺中,然後扛著那棺材去到了山林裡面。

  他在林子轉了一圈,終於選了一處看起來足夠僻靜的地方。

  那是一處古樹的樹蔭之下。

  平日裡不受日曬、不遭雨淋,更沒有過路的旅人前來打擾。

  連孟特地找了處開著淡紫小花的空地,然後就挖起了墓坑來。

  其實他還是有些心意難平的。

  畢竟以祈年的身份大可不必埋屍於荒野之中。只是因為陵引的囑咐,他才不得不為之。

  但他總歸該有個像樣的喪禮,也總該要讓親朋好友來弔唁。

  又過了一陣,墓坑大約是挖好了。

  連孟將棺材搬到了坑前,他猶豫了一陣,最後還是沒有將棺蓋再打開來。

  一來是怕雨水沾濕祈年的屍體,二來……連孟自己也說不太清。

  於是,他就這樣一聲不吭地將那棺材置於了其中,等他將那墳墓重新覆上黃土的時候,天邊已經有些微亮了。

  那時雨已盡停,山林中響起了一些細微的蟬鳴鳥叫之聲。

  連孟覺得舒了口氣,然後坐到了那孤墳前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