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想要完全精通一門語言,不算容易。可是僅僅學文字,對我來說,卻算是簡單的。
沒多久我翻譯出了那冊易筋經,據譯文說是,這冊子是達摩法師親自所寫。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華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
達摩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後出禹門游化終身。
這麼說這本易筋經是達摩親手所寫這件事,還是有根據的。據說他還寫了本《洗髓經》,可惜不知下落。
不過我通讀了一遍,並不覺得易筋經有多麼神奇。當然,它是很好的東西,能凝神靜心,改善體質,讓內功的修習更加容易。但也大概就是如此了。
***翻譯《易筋經》全文——獎勵易筋經的隱秘:浸在水中才能看到的隱秘功法圖。***
浸在水中?反正我已經記住了原文,翻譯了全文,就是泡壞了也沒什麼關係。
水中易筋經顯現出幾幅圖案,原來真正的秘籍在這裡。我在心裡驚嘆,誰拿到書冊,哪怕是絹帛所制,會把它泡在水裡呢?哪怕紙泡不壞,那墨跡也會花掉。這真是巧妙的設計。
這真正的易筋經,不僅對修習內力大有好處,對體質的改善效果也很大,還有一定的防毒驅毒作用。的確是好東西。
好的我都有點心虛了。我家有那麼多秘籍,我爹又偷來了少林寺那麼多東西。如今再加上小無相功和這個,慕容家是不是占的好東西太多了?
算了,以後我不去偷搶秘籍就是了。
我修行了一遍易筋經,它並沒有取代小無相功,而是與之結合在了一起。小無相功是道家的法門,而易筋經是和尚寫的。所以說……無論是佛還是道,練武的道理都殊途同歸?
阿朱再次傳來消息,是她再次受了傷的時候。阿朱的武功不算弱,我從她小時就教她武藝和鞭法,當然因為年紀小,內力和經驗還不足。但也不該這樣頻頻受傷啊。
鄧大哥他們常出門也沒怎麼受過傷。我深深覺得阿朱和江湖犯沖,或者那個喬峰是個災星。上次還是在喬峰身邊,這次乾脆就是喬峰打的。
這不好,這可太不好了。我對喬峰的印象很好,可真沒看出來他會打一個明顯比他弱又喜歡他的女人。
難道這就是人面獸心?我看人的眼光還是太差!還覺得他不錯呢。
後來鄧大哥仔細解釋了,我才知道,原來是場誤會。我大大鬆了口氣,既為阿朱,也為我自己看人的自信心。
阿朱好好的幹什麼要扮成喬峰仇人的模樣?好在喬峰最後關頭看到了她腰上的鞭子,才變了個方向,要不阿朱的小命都沒了。
原來阿朱找到爹娘了。我一點也不擔心,那樣拋妻棄女的爹,那樣拋棄女兒的娘,哪會有燕子塢重要。
真沒想到,阿朱竟然是段譽的姐妹。幸好那時候沒有聽了鳩摩智的話,燒了段譽,要不等阿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會怎麼想?
我派了人去接她,她果然要待在喬峰身邊。不過我給她的信里已經附上了易筋經的譯文和練功圖。便不再管她了。這有心上人的姑娘就好比潑出去的水,那是記不得家裡了。
我決定以後慕容氏培養家將還是要培養男子,男子娶妻生子容易。女子想找到願意入贅的夫婿可難了。八成是要嫁出去的。我白培養了十幾年,最後還是便宜了外人。不划算啊。
江湖風雨飄搖,可是燕子塢里依舊寧靜。我聽說喬峰帶著阿朱去了糙原,還在遼國混了個南院大王當著,阿朱也成了王妃。嘖嘖,小阿朱可比我這個沒落皇裔混的好多了。
還有那個珍瓏棋局,我也懶得去,我實在不喜歡江湖人多的地方。後來聽說一個叫虛竹的和尚贏了棋局,不知道拿到了什麼獎勵?
我也不是很關心,只是研究了一番我讓人帶回來的珍瓏棋局。又知道了解棋局的方法。不得不承認,我就是去了,怕也是想不到要走“先死後生”這一步。
少林的少室山的大會我也沒去參加,雖然其中有關於慕容氏“殺人事件”的辯論。但我一想去了那裡就是要爭論吵架的,就壓根不想去。只是派了鄧大哥作為代表去辯解一番。哪知道會發生那麼多事情。
比如我爹沒死的事情全武林都知道了。
比如我爹是害了喬峰一家的幕後黑手。
比如喬峰他爹是殺了他養父母,師傅,還有殺人嫁禍慕容氏的真兇。
比如這兩個彪悍的老頭都在少林偷學武藝,又一起被一個掃地的和尚點化出家了。
幸好我沒去,真丟人啊。我爹這陰謀詭計玩得,折了喬峰一家,還把自己搭進去了,結果除了身敗名裂,什麼也沒得到。太丟人了,你壞也要壞的有品位一點,有深度一點啊。
如今我爹出家了,我算是徹底放心了。他生命無憂,也不會繼續折騰不止了,這結果和我最終要打敗他,並且把他關在家裡的目的也差不多。
也幸好掃地僧點化了他們,順便化解了慕容家和蕭家的家仇。要不我有喬峰那麼個仇人,阿朱又是他老婆,那我是殺他還是不殺他?
更幸好除了他丟人,還有別的更勁爆的消息,比如那個少林方丈有個情人,還是四大惡人里的葉二娘,他們倆還有個兒子,就是那個少林和尚虛竹。
有了比我爹更丟面子的人,我爹也就沒那麼引人注意了。
只有鄧百川騎快馬趕回來,說是我爹讓我速去少林,我爹才知道那麼多少林絕技是不能都學的,學多了會傷身。
我有幾分感動,都出家了還記掛著我呢,拍拍鄧百川的肩膀,“別擔心,幫我帶話過去,說我沒有學那些。說我覺得能精通家傳武學就足夠了,把一門武學練到了極致,也能成為一代宗師”,我沒說記事板的事,因此只有冒充一下毫不貪心的武學高人了。
等到這事兒過去,我就去少林看看他。我好像還從沒有一次,能好好和他說說話呢。
鄧百川再次回來之後,帶來了那掃地僧對我的讚譽之詞,說我對於武學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將來定能比我爹更有成就。
我不在乎這個,只是想著我人生里最大的難題就這樣解決了。是不是該考慮娶妻生子了?
第61章
說到人生大事,我十七歲的時候娘過世,爹仍在假死。居然沒有一個人想起來要給我定親的事。
慕容家本來就自視甚高,爹來往都是鳩摩智或者玄慈那樣功夫高明的和尚,慕容氏基本沒有什麼親朋好友,那我該和誰成親?
包三哥他們希望我去娶西夏公主,即便是不再把復國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們也覺得我這樣的皇族身份,最相配的也只有公主了。哪怕是西夏小國的公主。
我懶得動彈,西夏太遠,那公主我沒見過。歷來書中所寫,公主都要比駙馬高一等,身為男人,居然要被老婆壓一頭,這我是絕對不願意的。因此無論他們怎麼說,說那公主有多美貌,說那西夏有多富庶,我都不為所動。不去就是不去。
另外我的舅母好像也突然想起我的終身大事了,打算把我的表妹王語嫣嫁給我。
(原著中王語嫣鍾情於慕容復,因為慕容復時常去她家看書,他是王語嫣唯一接觸過的年輕好看又有本事的男子。這鐘情之事也就是自然而然發生。
而主角自從舅舅去世,受到母親的影響,再也沒有去過曼陀山莊。沒有見過王夫人母女。王語嫣此時對感情的事仍是一張白紙的情況。並未鍾情於她從未見過的也沒什麼名氣的表哥慕容復。
原著中王夫人厭惡慕容復,是因為她看透了所謂的“復國”不過是一場空談,一場笑話。所以她厭惡這樣野心勃勃的慕容復,自然不願女兒跟著他。
而本書中,王語嫣已經十八九歲了,沒什麼親友的王夫人考慮她婚事的第一人選就是算是她外甥又安安分分的慕容復了。)
原本我倒是情願的,本來就是親戚,親上加親也沒什麼不好。雖然自從舅舅去世後,慕容家幾乎和王家斷了往來,我那表妹王語嫣,我也只是在她還是嬰兒的時候見過。但總歸是親戚長輩,她既然提出了這個意思,我也就無可無不可的答應了。
可誰知舅母她竟然提出了條件,要我去抓幾個女人送到她那曼陀山莊去。那幾個女人都名不見經傳,不過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和大理鎮南王,也就是阿朱的爹有關係。全部都是他的情人或者老婆。
我這才猜到,原來我這舅母也是那些傻女人當中的一個。
那我舅舅豈不是帶了綠帽子?
舅母很直接的告訴我,表妹本來就是段正淳的種,她嫁給我舅舅的時候已經懷孕了。這我舅舅也是知道的。
我沒問我舅舅的死和她有無關係,我問了她也不會說真話,如果她真的殺了他的話。
只是我心裡永遠的存下了這個疑問。
於是我對這一切深感厭惡,包括舅母和段正淳,你們的風流韻事,和我慕容氏,和我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嫁為人婦還不守婦道,甚是討厭。
還有王語嫣,我原本以為是我的表妹,原來是段譽和阿朱的親妹子。既然沒有血緣關係,她就與我無關了,她的終身大事還是留給她親爹去操心吧。
我拒絕了舅母之後,她又提出若是王語嫣嫁給我,她會把那個琅嬛閣里的武林秘籍都當作陪嫁之物,送給慕容家。
可是她不知道我已經看過了裡面所有的書了。
不過想到了這個,我想起當初雖是用名貴茶花換取了看書的權利,但我終究還是欠了她的人情的。
“舅母,外甥不會出手對付大理鎮南王或者他的女人的。慕容氏雖然不懼怕任何人,可是慕容氏人丁單薄,絕不想結下大理段氏這樣的仇家。不過舅母若是仍然心儀大理鎮南王……外甥可以送您和表妹去大理鎮南王府”,既然壓根就不是我舅舅的女人和女兒,還是別住在我舅舅家了。送她們回自己的家吧。
“當真?”,舅母臉色變換,又驚又喜。
“自然”,我點點頭,這便算還了看她書的恩情吧。再說還有阿朱呢,若是舅母母女進了鎮南王府,這有一就有二,阿朱的娘自然也能進去,阿朱也就不是沒有名分的私生女了。
原本這些女人為什麼不在懷孕的時候找上門去呢?難道段正淳還能不認孩子?
沒多久我翻譯出了那冊易筋經,據譯文說是,這冊子是達摩法師親自所寫。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華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
達摩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後出禹門游化終身。
這麼說這本易筋經是達摩親手所寫這件事,還是有根據的。據說他還寫了本《洗髓經》,可惜不知下落。
不過我通讀了一遍,並不覺得易筋經有多麼神奇。當然,它是很好的東西,能凝神靜心,改善體質,讓內功的修習更加容易。但也大概就是如此了。
***翻譯《易筋經》全文——獎勵易筋經的隱秘:浸在水中才能看到的隱秘功法圖。***
浸在水中?反正我已經記住了原文,翻譯了全文,就是泡壞了也沒什麼關係。
水中易筋經顯現出幾幅圖案,原來真正的秘籍在這裡。我在心裡驚嘆,誰拿到書冊,哪怕是絹帛所制,會把它泡在水裡呢?哪怕紙泡不壞,那墨跡也會花掉。這真是巧妙的設計。
這真正的易筋經,不僅對修習內力大有好處,對體質的改善效果也很大,還有一定的防毒驅毒作用。的確是好東西。
好的我都有點心虛了。我家有那麼多秘籍,我爹又偷來了少林寺那麼多東西。如今再加上小無相功和這個,慕容家是不是占的好東西太多了?
算了,以後我不去偷搶秘籍就是了。
我修行了一遍易筋經,它並沒有取代小無相功,而是與之結合在了一起。小無相功是道家的法門,而易筋經是和尚寫的。所以說……無論是佛還是道,練武的道理都殊途同歸?
阿朱再次傳來消息,是她再次受了傷的時候。阿朱的武功不算弱,我從她小時就教她武藝和鞭法,當然因為年紀小,內力和經驗還不足。但也不該這樣頻頻受傷啊。
鄧大哥他們常出門也沒怎麼受過傷。我深深覺得阿朱和江湖犯沖,或者那個喬峰是個災星。上次還是在喬峰身邊,這次乾脆就是喬峰打的。
這不好,這可太不好了。我對喬峰的印象很好,可真沒看出來他會打一個明顯比他弱又喜歡他的女人。
難道這就是人面獸心?我看人的眼光還是太差!還覺得他不錯呢。
後來鄧大哥仔細解釋了,我才知道,原來是場誤會。我大大鬆了口氣,既為阿朱,也為我自己看人的自信心。
阿朱好好的幹什麼要扮成喬峰仇人的模樣?好在喬峰最後關頭看到了她腰上的鞭子,才變了個方向,要不阿朱的小命都沒了。
原來阿朱找到爹娘了。我一點也不擔心,那樣拋妻棄女的爹,那樣拋棄女兒的娘,哪會有燕子塢重要。
真沒想到,阿朱竟然是段譽的姐妹。幸好那時候沒有聽了鳩摩智的話,燒了段譽,要不等阿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會怎麼想?
我派了人去接她,她果然要待在喬峰身邊。不過我給她的信里已經附上了易筋經的譯文和練功圖。便不再管她了。這有心上人的姑娘就好比潑出去的水,那是記不得家裡了。
我決定以後慕容氏培養家將還是要培養男子,男子娶妻生子容易。女子想找到願意入贅的夫婿可難了。八成是要嫁出去的。我白培養了十幾年,最後還是便宜了外人。不划算啊。
江湖風雨飄搖,可是燕子塢里依舊寧靜。我聽說喬峰帶著阿朱去了糙原,還在遼國混了個南院大王當著,阿朱也成了王妃。嘖嘖,小阿朱可比我這個沒落皇裔混的好多了。
還有那個珍瓏棋局,我也懶得去,我實在不喜歡江湖人多的地方。後來聽說一個叫虛竹的和尚贏了棋局,不知道拿到了什麼獎勵?
我也不是很關心,只是研究了一番我讓人帶回來的珍瓏棋局。又知道了解棋局的方法。不得不承認,我就是去了,怕也是想不到要走“先死後生”這一步。
少林的少室山的大會我也沒去參加,雖然其中有關於慕容氏“殺人事件”的辯論。但我一想去了那裡就是要爭論吵架的,就壓根不想去。只是派了鄧大哥作為代表去辯解一番。哪知道會發生那麼多事情。
比如我爹沒死的事情全武林都知道了。
比如我爹是害了喬峰一家的幕後黑手。
比如喬峰他爹是殺了他養父母,師傅,還有殺人嫁禍慕容氏的真兇。
比如這兩個彪悍的老頭都在少林偷學武藝,又一起被一個掃地的和尚點化出家了。
幸好我沒去,真丟人啊。我爹這陰謀詭計玩得,折了喬峰一家,還把自己搭進去了,結果除了身敗名裂,什麼也沒得到。太丟人了,你壞也要壞的有品位一點,有深度一點啊。
如今我爹出家了,我算是徹底放心了。他生命無憂,也不會繼續折騰不止了,這結果和我最終要打敗他,並且把他關在家裡的目的也差不多。
也幸好掃地僧點化了他們,順便化解了慕容家和蕭家的家仇。要不我有喬峰那麼個仇人,阿朱又是他老婆,那我是殺他還是不殺他?
更幸好除了他丟人,還有別的更勁爆的消息,比如那個少林方丈有個情人,還是四大惡人里的葉二娘,他們倆還有個兒子,就是那個少林和尚虛竹。
有了比我爹更丟面子的人,我爹也就沒那麼引人注意了。
只有鄧百川騎快馬趕回來,說是我爹讓我速去少林,我爹才知道那麼多少林絕技是不能都學的,學多了會傷身。
我有幾分感動,都出家了還記掛著我呢,拍拍鄧百川的肩膀,“別擔心,幫我帶話過去,說我沒有學那些。說我覺得能精通家傳武學就足夠了,把一門武學練到了極致,也能成為一代宗師”,我沒說記事板的事,因此只有冒充一下毫不貪心的武學高人了。
等到這事兒過去,我就去少林看看他。我好像還從沒有一次,能好好和他說說話呢。
鄧百川再次回來之後,帶來了那掃地僧對我的讚譽之詞,說我對於武學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將來定能比我爹更有成就。
我不在乎這個,只是想著我人生里最大的難題就這樣解決了。是不是該考慮娶妻生子了?
第61章
說到人生大事,我十七歲的時候娘過世,爹仍在假死。居然沒有一個人想起來要給我定親的事。
慕容家本來就自視甚高,爹來往都是鳩摩智或者玄慈那樣功夫高明的和尚,慕容氏基本沒有什麼親朋好友,那我該和誰成親?
包三哥他們希望我去娶西夏公主,即便是不再把復國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們也覺得我這樣的皇族身份,最相配的也只有公主了。哪怕是西夏小國的公主。
我懶得動彈,西夏太遠,那公主我沒見過。歷來書中所寫,公主都要比駙馬高一等,身為男人,居然要被老婆壓一頭,這我是絕對不願意的。因此無論他們怎麼說,說那公主有多美貌,說那西夏有多富庶,我都不為所動。不去就是不去。
另外我的舅母好像也突然想起我的終身大事了,打算把我的表妹王語嫣嫁給我。
(原著中王語嫣鍾情於慕容復,因為慕容復時常去她家看書,他是王語嫣唯一接觸過的年輕好看又有本事的男子。這鐘情之事也就是自然而然發生。
而主角自從舅舅去世,受到母親的影響,再也沒有去過曼陀山莊。沒有見過王夫人母女。王語嫣此時對感情的事仍是一張白紙的情況。並未鍾情於她從未見過的也沒什麼名氣的表哥慕容復。
原著中王夫人厭惡慕容復,是因為她看透了所謂的“復國”不過是一場空談,一場笑話。所以她厭惡這樣野心勃勃的慕容復,自然不願女兒跟著他。
而本書中,王語嫣已經十八九歲了,沒什麼親友的王夫人考慮她婚事的第一人選就是算是她外甥又安安分分的慕容復了。)
原本我倒是情願的,本來就是親戚,親上加親也沒什麼不好。雖然自從舅舅去世後,慕容家幾乎和王家斷了往來,我那表妹王語嫣,我也只是在她還是嬰兒的時候見過。但總歸是親戚長輩,她既然提出了這個意思,我也就無可無不可的答應了。
可誰知舅母她竟然提出了條件,要我去抓幾個女人送到她那曼陀山莊去。那幾個女人都名不見經傳,不過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和大理鎮南王,也就是阿朱的爹有關係。全部都是他的情人或者老婆。
我這才猜到,原來我這舅母也是那些傻女人當中的一個。
那我舅舅豈不是帶了綠帽子?
舅母很直接的告訴我,表妹本來就是段正淳的種,她嫁給我舅舅的時候已經懷孕了。這我舅舅也是知道的。
我沒問我舅舅的死和她有無關係,我問了她也不會說真話,如果她真的殺了他的話。
只是我心裡永遠的存下了這個疑問。
於是我對這一切深感厭惡,包括舅母和段正淳,你們的風流韻事,和我慕容氏,和我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嫁為人婦還不守婦道,甚是討厭。
還有王語嫣,我原本以為是我的表妹,原來是段譽和阿朱的親妹子。既然沒有血緣關係,她就與我無關了,她的終身大事還是留給她親爹去操心吧。
我拒絕了舅母之後,她又提出若是王語嫣嫁給我,她會把那個琅嬛閣里的武林秘籍都當作陪嫁之物,送給慕容家。
可是她不知道我已經看過了裡面所有的書了。
不過想到了這個,我想起當初雖是用名貴茶花換取了看書的權利,但我終究還是欠了她的人情的。
“舅母,外甥不會出手對付大理鎮南王或者他的女人的。慕容氏雖然不懼怕任何人,可是慕容氏人丁單薄,絕不想結下大理段氏這樣的仇家。不過舅母若是仍然心儀大理鎮南王……外甥可以送您和表妹去大理鎮南王府”,既然壓根就不是我舅舅的女人和女兒,還是別住在我舅舅家了。送她們回自己的家吧。
“當真?”,舅母臉色變換,又驚又喜。
“自然”,我點點頭,這便算還了看她書的恩情吧。再說還有阿朱呢,若是舅母母女進了鎮南王府,這有一就有二,阿朱的娘自然也能進去,阿朱也就不是沒有名分的私生女了。
原本這些女人為什麼不在懷孕的時候找上門去呢?難道段正淳還能不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