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我覺得很不忿,你那粉彩畫畫出來的美人都是一個模樣,根本看不出來誰是誰。我畫的一看就知道在畫誰。是你們不懂欣賞!
下圍棋……“先生,我又贏了”,李先生瞪眼。
背過棋譜無數,記事板還能幫忙分析計算,從下第一子開始,我就已經在計算了,怎麼可能輸呢?先生你吹鬍子也沒有用!
“先生,小兒這次考了秀才功名,您看是讓他繼續下場,還是等三年再說。”
“唔……現在蟠兒考個舉人不在話下。不過進士還差的遠。先考個舉人的功名也無妨,然後在家裡再好好學上幾年,將來直接考進士也便利。”
“便聽先生的。”
***系統公告:考取舉人功名——獎勵所有與悟性相關的技能+5。***
“先生,既然小兒考取了舉人,您看是不是讓他下場試試深淺。不指望他考中,就讓他知道一下考進士的考試是怎麼樣的。”
“你看看這個。”
“這是……?”
“這是蟠兒練習寫的策論。秀才和舉人考試,都更偏重基礎,所以蟠兒考得容易。可是進士考試更重時文策論,天子和考官們也要憑這個測試考生的心性和能力。看了蟠兒的策論,你還放心放他去考試嗎?”
“這個……”,薛父滿頭是汗,“這蟠兒也太實在了些……想什麼就寫什麼了……這樣怕是真的不行……”
“還有蟠兒的心性單純,官場權謀一竅不通。你又縱容寵溺的過了,連人情往來都不甚明白。老實本分的都不像你的兒子……”
“這個……”,薛父汗顏,心說你就差直接說我jian詐狡猾了。
“這考了進士,就是要做官的。蟠兒現在實在還差得遠,他讀書有天分,也肯認真努力。只是這官場中的道道兒太深,而蟠兒心性太過淳厚……將來要是做了翰林之類的閒職還好。若是做了實職,或者外放,那根本不是那些黑心腸的對手。”
“也是我沒注意,只想著讓他讀書,倒沒教過他這些……”
“他不知人心險惡,但看來福澤還是不錯的。秀才和舉人也不是那麼容易考的,蟠兒直白慡利,不善華美辭賦,他卻一次考試就能過關,說明他剛好碰上了欣賞他這樣考生的考官。要是碰上了那種喜歡華美文章的,還不知道蟠兒要考多少次呢。我盡力教著他些吧,或三年,或六年,或九年。若能教出來最好。若他真不適合官場,不如考了進士就辭官回鄉,還能搏個不愛權勢的美名。有了功名在身,也就有了依仗,也就沒人能難為他。”
“先生說的是”,薛父正色道,“做不做官的也就罷了,還是平安康泰最要緊。我僅有這一根獨苗,其實他如今考了舉人,我已然滿意了。家中自有田產供他花銷,並不需要他一定去搏功名。”
“這也是要看運道的。我懂一點兒面相,看蟠兒倒是有福的,想來將來定會遇到貴人相助。只是此時還不是時候。你也莫急莫慌,他還小,有的是時間學呢。”
“我也是關心則亂了。就依先生的意思,再看看吧。”
“他心性淳厚,也許正是他的福緣。你只瞧他平日裡與人來往,雖不懂人情往來,可曾吃過半點兒虧?喜歡他那性子的,自然與他交好。不喜歡他的,說話不中聽,他也聽不出來,反而把別人氣的半死。有些事,你也莫太強求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只怕蟠兒沒有個兄弟扶持,他這樣的赤誠的心性,將來如何支撐家業?雖有田產,怕也要被別人謀奪了去。”
李先生搖了搖頭,“你只看他平日裡不出門,單就參加了兩次考試,就結交了那幾個朋友。我看過了,不論才具如何,人品都是過得去的。再想想你們族裡的那些子弟,和蟠兒見面的時候更多,蟠兒怎麼就不和他們深交?也不會被他們引得去那些不好的地方?蟠兒心性雖單純,卻懂得分辨人家對他是好意還是惡意。也算是有識人之明的了。”
薛父想著也笑了,“這也是的。哎,我這一雙兒女,性子要是換一換就好了。”
李先生卻正顏道:“薛小姐我也在府中見過幾次,不過十歲的稚齡,便看透世事,隨分從時,我倒覺得不好。”
“此話怎講?”,薛父忙問。
“蟠兒心性磊落,言行如一,便與儒家“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一致的;而薛小姐雖是女子,持守的似乎卻是“道學”——“即物窮理”,“存天理,滅人慾”。蟠兒若能遇上欣賞他的天子,便能一飛沖天,大有可為。若遇不上,也不過退守鄉田,如我一般。總之這一生,能有所堅持,便不算虛度。可薛小姐身為女子,在稚齡時便逼著自己無愛無怖,隨分從時,固然將來無論是何等境況她都能從容應對,若她身為男子,這也算好事。可她偏偏是女子……”
“男子怎樣?女子又怎樣?”
“身為男子,世界廣大,志向高遠。不為小節小事所動,如遇逆境,隱忍一時,等待時機,然後一飛沖天!隱忍壓抑,本就是為了更大的志向。可是身為女子,世界便在一個小院子裡,不過是先在娘家的院子裡,出嫁後又去了夫家的院子裡。一生要面對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一生要做的也就是那麼幾件事。日復一日,經年如此,自己卻還不知道要讓自己快活常樂,把什麼都看得太淡。哪怕有幾個特別的愛好也好,衣裳首飾,花鳥魚蟲,詩詞歌賦。可她竟不把這些常事放在心上,無一特別,無一偏好。只做那讓人挑不出錯來的事。要知道她不是垂垂老朽,只是個孩子。這人一生中哪有不犯錯的,哪有從一開始就心如止水的?無愛無怖,也就無喜無樂。若沒有真心,只持守一個“禮”字,又如何能獲得別人的真心相待?笑時不喜,哭時不悲,將世事人心看得太通透,縱然富貴榮華一生,也不過是燒心度日,一生虛度。”
“這……這性子可還扭得過來麼?”
李先生搖搖頭,“這性子都是天生的。你這一雙兒女都養於你們夫妻膝下,性子卻截然不同。薛家多有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可蟠兒卻能堅持自己,不沾染一點半點。你那女兒養於深閨,父母寵愛,家境優渥,本該無憂無慮,卻自己養成了那樣的性情。也罷了,富貴榮華,平安一生,便是她想要的吧。她求仁得仁,即便無真情真愛,想必她也是樂意的。”
第50章
“李先生”,薛父一臉喜悅的說,“我原本以為蟠兒不通俗務,才讓他試著管家裡的田產家務。沒想到他竟十分能幹,只憑著積年的帳冊和收益,就知道有多少畝地,多少良田,多少中田,多少劣田。畝產如何,米價如何,收入該如何。豐年如何,荒年又如何,他全部一清二楚,分毫不差。這一下子就鎮住了家裡的那些老管事。他又把田產分成出產相當的幾塊,分給幾個管事去管。說是他們交上來銀子的數目與他計算的相差一點兒,可以算是損耗。若是差得多了,就要把他們送官查辦。查出問題來,就拿他們自己的資產墊付。若沒問題,也要免了管事職位,因為他太無能。若是他們田裡的出產特別好,賣的價錢也高,那多出來的錢就歸他們自己。但是對佃農的田租子,不能長一分一毫,所有的租賃合約都由他手中所出,亦不能改動一分一毫。若是這些管事欺壓良民,就報官後直接打死,一家子也甭想贖身放出府去,直接趕到莊子上干最苦的活。”
李先生一邊聽一邊點頭,“嗯,租賃的合約都在他手中,即便那些管事的欺壓佃農,也與薛府無關,將來也說得清楚。允許他們有甜頭,卻又嚴厲的處置辦事不利的人,這寬慈相濟也算不錯。而他什麼也不需操心,只在府里坐等著收銀子,甚是會偷懶。不過初次辦事就能想出利人利己的辦法,也算是不錯了。想必那些管事的也在計算,種什麼怎麼賣才能更賺錢吧,倒是要比從前負責許多。”
“正是如此,我因想看看他的本事,便什麼也沒提前教他,只看看他打算怎麼辦。沒想到他做的倒是讓我分外合意,從此後也省事許多了。這田地和生意不一樣,無論豐年荒年,都是有個定數的。見他如此精明,我也就放心了。”
李先生搖搖頭,“我說他心性淳厚,你便當他是傻子嗎?辦具體的事物,哪怕再繁雜瑣碎,蟠兒也不在話下。他缺的是對人心的把握,他沒見過真正的惡人小人,便不會信世間還有那樣的人。就像做官,比如作一縣令,他固然能把一縣管理的井井有條,讓百姓滿意。可是對上官如何?對縣城的土豪劣紳又如何?固然不能徇私枉法,貪酷舞弊。可也不能太直,太直這官就做不久。要學會圓滑應對,他還差得遠。蟠兒似乎天生就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有無數方法可以達到目的,他卻必然會選最方便直接的那個,而不喜歡拐著彎走路。好在做事還算周全,即便犯小人也不會輕易讓人拿捏住。”
“實在不行便算了吧,不去考進士了,有個舉人的功名也算是不錯了”,薛父皺著眉頭道,“要不他當一日的官,我就得心驚膽戰一日,生怕他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引來大禍事。”
李先生倒笑了,“明明是你小時候教他要做官的,蟠兒本來就有點兒榆木腦袋一根筋。自從應了你,就把做官當成他平生之志了。你現在要他改也晚了。總得讓他去試試吧,試試才知道行不行的。再說了,我這還不是沒教完他嗎?”
*******************************************
入秋以後,爹害了場風寒。好好壞壞的,那病好似怎麼也好不徹底。我每日焦急憂心的在爹的床前侍奉,只盼爹能早日好起來。不知道為什麼,爹這一病,我的心總是慌的不得了。
“蟠兒,要是爹不在了,你就是這一家之主了……”
我驚呆了,撲到床邊驚慌的說,“不過是場風寒,爹怎麼會不在了呢?”
爹摸了摸我的頭,“小病變大病,大病要人命。這是命吧,爹有預感,這次真是起不來了。”
我“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們再去延請名醫……去京城找最好的太醫……爹一定能好起來……”,我緊緊的抓著爹的手,就怕他忽然不見了。
下圍棋……“先生,我又贏了”,李先生瞪眼。
背過棋譜無數,記事板還能幫忙分析計算,從下第一子開始,我就已經在計算了,怎麼可能輸呢?先生你吹鬍子也沒有用!
“先生,小兒這次考了秀才功名,您看是讓他繼續下場,還是等三年再說。”
“唔……現在蟠兒考個舉人不在話下。不過進士還差的遠。先考個舉人的功名也無妨,然後在家裡再好好學上幾年,將來直接考進士也便利。”
“便聽先生的。”
***系統公告:考取舉人功名——獎勵所有與悟性相關的技能+5。***
“先生,既然小兒考取了舉人,您看是不是讓他下場試試深淺。不指望他考中,就讓他知道一下考進士的考試是怎麼樣的。”
“你看看這個。”
“這是……?”
“這是蟠兒練習寫的策論。秀才和舉人考試,都更偏重基礎,所以蟠兒考得容易。可是進士考試更重時文策論,天子和考官們也要憑這個測試考生的心性和能力。看了蟠兒的策論,你還放心放他去考試嗎?”
“這個……”,薛父滿頭是汗,“這蟠兒也太實在了些……想什麼就寫什麼了……這樣怕是真的不行……”
“還有蟠兒的心性單純,官場權謀一竅不通。你又縱容寵溺的過了,連人情往來都不甚明白。老實本分的都不像你的兒子……”
“這個……”,薛父汗顏,心說你就差直接說我jian詐狡猾了。
“這考了進士,就是要做官的。蟠兒現在實在還差得遠,他讀書有天分,也肯認真努力。只是這官場中的道道兒太深,而蟠兒心性太過淳厚……將來要是做了翰林之類的閒職還好。若是做了實職,或者外放,那根本不是那些黑心腸的對手。”
“也是我沒注意,只想著讓他讀書,倒沒教過他這些……”
“他不知人心險惡,但看來福澤還是不錯的。秀才和舉人也不是那麼容易考的,蟠兒直白慡利,不善華美辭賦,他卻一次考試就能過關,說明他剛好碰上了欣賞他這樣考生的考官。要是碰上了那種喜歡華美文章的,還不知道蟠兒要考多少次呢。我盡力教著他些吧,或三年,或六年,或九年。若能教出來最好。若他真不適合官場,不如考了進士就辭官回鄉,還能搏個不愛權勢的美名。有了功名在身,也就有了依仗,也就沒人能難為他。”
“先生說的是”,薛父正色道,“做不做官的也就罷了,還是平安康泰最要緊。我僅有這一根獨苗,其實他如今考了舉人,我已然滿意了。家中自有田產供他花銷,並不需要他一定去搏功名。”
“這也是要看運道的。我懂一點兒面相,看蟠兒倒是有福的,想來將來定會遇到貴人相助。只是此時還不是時候。你也莫急莫慌,他還小,有的是時間學呢。”
“我也是關心則亂了。就依先生的意思,再看看吧。”
“他心性淳厚,也許正是他的福緣。你只瞧他平日裡與人來往,雖不懂人情往來,可曾吃過半點兒虧?喜歡他那性子的,自然與他交好。不喜歡他的,說話不中聽,他也聽不出來,反而把別人氣的半死。有些事,你也莫太強求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只怕蟠兒沒有個兄弟扶持,他這樣的赤誠的心性,將來如何支撐家業?雖有田產,怕也要被別人謀奪了去。”
李先生搖了搖頭,“你只看他平日裡不出門,單就參加了兩次考試,就結交了那幾個朋友。我看過了,不論才具如何,人品都是過得去的。再想想你們族裡的那些子弟,和蟠兒見面的時候更多,蟠兒怎麼就不和他們深交?也不會被他們引得去那些不好的地方?蟠兒心性雖單純,卻懂得分辨人家對他是好意還是惡意。也算是有識人之明的了。”
薛父想著也笑了,“這也是的。哎,我這一雙兒女,性子要是換一換就好了。”
李先生卻正顏道:“薛小姐我也在府中見過幾次,不過十歲的稚齡,便看透世事,隨分從時,我倒覺得不好。”
“此話怎講?”,薛父忙問。
“蟠兒心性磊落,言行如一,便與儒家“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一致的;而薛小姐雖是女子,持守的似乎卻是“道學”——“即物窮理”,“存天理,滅人慾”。蟠兒若能遇上欣賞他的天子,便能一飛沖天,大有可為。若遇不上,也不過退守鄉田,如我一般。總之這一生,能有所堅持,便不算虛度。可薛小姐身為女子,在稚齡時便逼著自己無愛無怖,隨分從時,固然將來無論是何等境況她都能從容應對,若她身為男子,這也算好事。可她偏偏是女子……”
“男子怎樣?女子又怎樣?”
“身為男子,世界廣大,志向高遠。不為小節小事所動,如遇逆境,隱忍一時,等待時機,然後一飛沖天!隱忍壓抑,本就是為了更大的志向。可是身為女子,世界便在一個小院子裡,不過是先在娘家的院子裡,出嫁後又去了夫家的院子裡。一生要面對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一生要做的也就是那麼幾件事。日復一日,經年如此,自己卻還不知道要讓自己快活常樂,把什麼都看得太淡。哪怕有幾個特別的愛好也好,衣裳首飾,花鳥魚蟲,詩詞歌賦。可她竟不把這些常事放在心上,無一特別,無一偏好。只做那讓人挑不出錯來的事。要知道她不是垂垂老朽,只是個孩子。這人一生中哪有不犯錯的,哪有從一開始就心如止水的?無愛無怖,也就無喜無樂。若沒有真心,只持守一個“禮”字,又如何能獲得別人的真心相待?笑時不喜,哭時不悲,將世事人心看得太通透,縱然富貴榮華一生,也不過是燒心度日,一生虛度。”
“這……這性子可還扭得過來麼?”
李先生搖搖頭,“這性子都是天生的。你這一雙兒女都養於你們夫妻膝下,性子卻截然不同。薛家多有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可蟠兒卻能堅持自己,不沾染一點半點。你那女兒養於深閨,父母寵愛,家境優渥,本該無憂無慮,卻自己養成了那樣的性情。也罷了,富貴榮華,平安一生,便是她想要的吧。她求仁得仁,即便無真情真愛,想必她也是樂意的。”
第50章
“李先生”,薛父一臉喜悅的說,“我原本以為蟠兒不通俗務,才讓他試著管家裡的田產家務。沒想到他竟十分能幹,只憑著積年的帳冊和收益,就知道有多少畝地,多少良田,多少中田,多少劣田。畝產如何,米價如何,收入該如何。豐年如何,荒年又如何,他全部一清二楚,分毫不差。這一下子就鎮住了家裡的那些老管事。他又把田產分成出產相當的幾塊,分給幾個管事去管。說是他們交上來銀子的數目與他計算的相差一點兒,可以算是損耗。若是差得多了,就要把他們送官查辦。查出問題來,就拿他們自己的資產墊付。若沒問題,也要免了管事職位,因為他太無能。若是他們田裡的出產特別好,賣的價錢也高,那多出來的錢就歸他們自己。但是對佃農的田租子,不能長一分一毫,所有的租賃合約都由他手中所出,亦不能改動一分一毫。若是這些管事欺壓良民,就報官後直接打死,一家子也甭想贖身放出府去,直接趕到莊子上干最苦的活。”
李先生一邊聽一邊點頭,“嗯,租賃的合約都在他手中,即便那些管事的欺壓佃農,也與薛府無關,將來也說得清楚。允許他們有甜頭,卻又嚴厲的處置辦事不利的人,這寬慈相濟也算不錯。而他什麼也不需操心,只在府里坐等著收銀子,甚是會偷懶。不過初次辦事就能想出利人利己的辦法,也算是不錯了。想必那些管事的也在計算,種什麼怎麼賣才能更賺錢吧,倒是要比從前負責許多。”
“正是如此,我因想看看他的本事,便什麼也沒提前教他,只看看他打算怎麼辦。沒想到他做的倒是讓我分外合意,從此後也省事許多了。這田地和生意不一樣,無論豐年荒年,都是有個定數的。見他如此精明,我也就放心了。”
李先生搖搖頭,“我說他心性淳厚,你便當他是傻子嗎?辦具體的事物,哪怕再繁雜瑣碎,蟠兒也不在話下。他缺的是對人心的把握,他沒見過真正的惡人小人,便不會信世間還有那樣的人。就像做官,比如作一縣令,他固然能把一縣管理的井井有條,讓百姓滿意。可是對上官如何?對縣城的土豪劣紳又如何?固然不能徇私枉法,貪酷舞弊。可也不能太直,太直這官就做不久。要學會圓滑應對,他還差得遠。蟠兒似乎天生就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有無數方法可以達到目的,他卻必然會選最方便直接的那個,而不喜歡拐著彎走路。好在做事還算周全,即便犯小人也不會輕易讓人拿捏住。”
“實在不行便算了吧,不去考進士了,有個舉人的功名也算是不錯了”,薛父皺著眉頭道,“要不他當一日的官,我就得心驚膽戰一日,生怕他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引來大禍事。”
李先生倒笑了,“明明是你小時候教他要做官的,蟠兒本來就有點兒榆木腦袋一根筋。自從應了你,就把做官當成他平生之志了。你現在要他改也晚了。總得讓他去試試吧,試試才知道行不行的。再說了,我這還不是沒教完他嗎?”
*******************************************
入秋以後,爹害了場風寒。好好壞壞的,那病好似怎麼也好不徹底。我每日焦急憂心的在爹的床前侍奉,只盼爹能早日好起來。不知道為什麼,爹這一病,我的心總是慌的不得了。
“蟠兒,要是爹不在了,你就是這一家之主了……”
我驚呆了,撲到床邊驚慌的說,“不過是場風寒,爹怎麼會不在了呢?”
爹摸了摸我的頭,“小病變大病,大病要人命。這是命吧,爹有預感,這次真是起不來了。”
我“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們再去延請名醫……去京城找最好的太醫……爹一定能好起來……”,我緊緊的抓著爹的手,就怕他忽然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