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哈哈,最後的結論,都被你推出來了……芳蘭在字紙簍里放了若干舊棉花球。文保泰自製的棉花球都安上彈簧,即使字紙絲里有很多彈簧,也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懷疑和注意。”

  “設計得真巧妙啊!……不過,芳蘭在試驗的過程中,對假想目標……也就是在文保泰平素工作時坐的地方,放上什麼東西作靶子呢?否則,彈出去的利器會打到對面牆上,再說,也不知道需要多大力量才能擊中目標,那怎麼行啊!”

  “是啊!芳蘭用椅子撐著日本蓆子,把那張蓆子當作文保泰進行試驗。她猛力射擊,好像刺進去很深。由於劍塗有烈性毒藥,只要透過衣服刺進皮膚,就會達到目的了……”

  “看來,非把他殺死不可!”張紹光自言自語地講。

  “當然了。我記得芳蘭是那麼說的……”

  這時,又聽見椅子的吱吱聲,大概是李濤挪動了身子,想坐得舒服些。

  “革命不是兒戲。直截了當地說,革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我們不殺掉他,就會被他殺掉。

  你的腦子的確很靈活,可是你不了解激烈鬥爭著的世界……這說明你是可悲的……”

  “我不了解這些,不是更幸福些嗎?……再說,我也不想了解你說的那種世界。”

  “你這個人哪,只考慮自己的事……如果我們的親兄弟,甚至子子孫孫永遠做奴隸……如果我們的國家成了外國的殖民地……每當想到這些,我都會不停地流淚。為了洗清屈辱,堅持戰鬥,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要知道,這就是革命,革命就要死人。譚嗣同不是因為搞戊戌政變被處死了嗎?革命沒有不流血的,首先是流我自己的血……”

  第十七章 尾聲

  土井策太郎的背上滲出了冷汗。

  不多久,李濤和張紹光一起出去了。

  策太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王麗英同黨是否知道策太郎偷聽了李濤、張紹光倆人的對話,策太郎不得而知。

  這兩個人走後,過了一小時左右,進來一個男人把策太郎的手銬卸了下來,然後把他帶回客廳里。

  “真對不起你……經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你不是壞人。假使不進行調查……這都靠大家的努力。”王麗英說。

  策太郎撫摩著手腕上被銬的印子。

  “請你們儘快調查清楚。”

  “我們已經調查過了。”王麗英回答說。

  “我以為現在才開始呢……”

  “不,不是……已經調查完畢。今天什麼也不說了,請你回去吧。”王麗英像是哀求似地說。

  於是,策太郎便遵命回去了。

  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見過王麗英和李濤。

  兩天以後,他到吉祥二條胡同去。但怎麼敲門也無人應聲。

  “難道沒人在家?”策太郎思索道。

  當天傍晚,他又去了一次,敲了許久,也還是沒有反應。

  第二天,他再去一次。

  依然一無所獲。

  “也許以後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不知什麼原因,他產生了這種預感。

  事實果然和他預料的一樣。

  以後,策太郎再也沒有見到在吉祥二條胡同聚集過的任何一個革命者了。

  二十五萬元巨款到手後,他們把這筆錢用做革命活動的經費,並且全都從吉祥二條胡同撤走了。

  翌年,日俄戰爭爆發。

  不過,在此之前,策太郎已離開了北京。他的任務完成了,可以說是成功地完成了。日本方面出師有名,從而掌握了發動戰爭的主動權。

  策太郎再次回到鹿原商會,他決定做一個經營古玩字畫的美術商,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又過了若干年,他父親引退,他辭去鹿原商會的工作,回家繼承父業去了。

  那年,也就是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武昌起義,衰老的清朝終於壽終正寢了。

  策太郎一面看著報紙上刊登的消息,一面回憶起王麗英、李濤等人。

  他想,在革命的敘事詩里,應當見到他們的英雄業績。

  清朝滅亡後,形成南北割據的局面,可是,共和國誕生了,中國永遠脫離了帝制。新政權錄用了新的人材。

  “過去李濤是某一革命集團的中心人物,在新政權里,肯定會給他安排很好的職位吧。”

  策太郎浮想聯翩,同時非常留意報紙,希望從中發現李濤的名字。然而,一無所獲。

  王麗英怎麼樣了呢?

  那個勇敢的殺人犯芳蘭現在又如何呢?

  第一次大戰末,在一張報紙的角落裡,策太郎好容易發現了張紹光的名字。

  這張報紙報導了上海市政府和租界的警察機構工部局就治安問題舉行協商會議的消息。當時,策太郎漫不經心地瀏覽這則消息,偶而在上海市政府代表的名單里,發現了張紹光的名字。

  “不會同名同姓吧?”策太郎想。

  張紹光這個名字在中國人中是常見的。可是,治安問題,肯定與警察有關。張紹光過去是警察方面的人,報紙上的名字,說不定就是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