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剛才文保泰還很精神呢。他的心情也很舒暢啊!”
與那須相比,策太郎和文保泰的交情更深一層。雖然文保泰以經紀人的身分詐取了五萬塊錢,使策太郎生他的氣。可是,從學習拓本技術這個角度上說,文保泰畢竟還是老師啊。
策太郎略微思考了一下,蹲下身子向文保泰屍體合掌拜了拜。
“土井君,文保泰到底把那麼多的錢放到什麼地方了呢?”
“啊!那個……”
策太郎正想指向椅子旁邊的地板,立刻住口了。他確實看到文保泰把擺在桌子上的一捆捆鈔票放到地板上的。
可是,現在不見了。
“是啊!我也看見他把鈔票擺到地板上的呀!他還收拾了桌子。”那須看著天花板說。
“我匆道這兒有很多錢,剛才把門砸開時,除老劉以外誰也沒讓進來……這個房子就像畫家的工作室,沒有擺書架、柜子一類東西。只要眼睛轉個圈兒,就可以一目了然……可是,現在奇怪呀!二十五萬元沒有了。它不是知張紙條子,而是二十五萬塊錢哪。就是英鎊,體積也不小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時,策太郎的頭腦里一片混亂,他無論如何也解不開這個“謎”。
“我真是一點也不明白。”策太郎說。
“是啊。他媽的!連我也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須的話聽來很粗鄙,策太郎也不能不點頭稱是。
此刻,策太郎確實陷入混亂之中。那須則不然,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他都能冷靜地對待。他畢竟是受過諜報訓練的,極少有激動的時候。
然而,遇到這種情況,連那須也感到棘手了。 不多時,芳蘭請來了一位戴金絲眼鏡的醫生。
“以後的事,只有拜託醫生了。咱們走吧!”那須催策太郎快走。
於是,他們二人走出了悠悠館。
“找警察不好嗎?”策太郎問那須。
“北京有警察嗎?”那須搖搖頭說。
在此之前,維持首都治安的是步軍統領【注】,至於市井瑣事均由各“坊”處理。北京城共分十個坊。清廷效法袁世凱搞軍隊現代化的做法,用現代化設備武裝警察,並派人出使外國考察有關警察方面的情況,以便改革機構。但在義和團事件發生時,北京正處於無警察狀態。
【注】官名。清代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的簡稱。掌管京師正陽、崇文、宣武、安定、德勝、東直、西直、朝陽、阜成九門內外的守衛巡警等職,由親信的滿族大臣兼任,通稱為九門提督。辛亥革命後仍沿設,1924年其職權歸入京師警察廳——譯者注
義和團事件爆發後三年,北京好不容易逐漸安定下來。但是,北京內城外城新設置的巡警總廳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至今尚令人懷疑。
從事過諜報工作的那須,似乎覺得自己要比清朝巡警總廳更有能力處理這類案件。
可是,策太郎問及此事時,那須卻採取了搖頭的消極態度。他心裡想:“現在連我都感到無能為力,更何況那些愚蠢的傢伙呢。”
他們走出悠悠館,在井邊的一張陶瓷凳子上坐了下來。
在這個遮雨篷子的水井旁邊,有一間存放水泵和水槽的小房。
看到這間小房裡的設備,那須便聯想到另一個人。他說:“那桐家裡也有這類設備。”
清廷的顯貴那桐在那須所住的金魚胡同建造了一套規模宏偉的住宅,還安裝了家用簡易自來水管。當時這種設備在北京城亦屬罕見。
“這口並的水是通向悠悠館的。”
策太郎自言自語地說。這時,在他腦海里像上天給予了啟示似地突然閃現出一個念頭。
到目前為止,他一直認為悠悠館是個密室;然而,現在看來,悠悠館和外部的聯繫並未完全被切斷。
“到底該館與外界有什麼微妙的聯繫呢?簡易自來水管確實被引進悠悠館。然而,那只不過是金屬管。何況鑿牆時要在洞的周圍用水泥把這種金屬管固定下來……”
策太郎前思後想感到不對頭,又責備自己:“我今天怎麼了?真笨。實在不大正常啊!”
“不可能通過直徑數厘米的水管和外界聯繫吧?這麼細的管子,只能輸水啊……”
策太郎嘟嘟囔囔的聲音傳到那須的耳朵里。
真不愧是那須,他的感覺的確敏銳。他仿佛察覺到策太郎考慮的問題和他那傻裡傻氣的神態。於是微笑著說:“不管哪一家安裝水管、煙囪和排水孔,都要在牆上鑿洞的。悠悠館既然有家用簡易自來水管,當然要有供水口啦。實際上,沒有一家能將家院嚴絲合縫地密封起來的喲。”
那須說到這兒,抬頭看了看悠悠館。然後又歪著腦袋說:“不過,這兒似乎沒有煙囪。”
“悠悠館只是工作場所,不會生火燒水做飯的。”策太郎解釋說。
“可是,北京冬天很冷啊。悠悠館好像連個炕也沒有。”
“聽說嚴冬一到就不工作了。事實上現在已經快到冬天。據說到那時悠悠館就鎖上門,來春才再開始工作呢。”
與那須相比,策太郎和文保泰的交情更深一層。雖然文保泰以經紀人的身分詐取了五萬塊錢,使策太郎生他的氣。可是,從學習拓本技術這個角度上說,文保泰畢竟還是老師啊。
策太郎略微思考了一下,蹲下身子向文保泰屍體合掌拜了拜。
“土井君,文保泰到底把那麼多的錢放到什麼地方了呢?”
“啊!那個……”
策太郎正想指向椅子旁邊的地板,立刻住口了。他確實看到文保泰把擺在桌子上的一捆捆鈔票放到地板上的。
可是,現在不見了。
“是啊!我也看見他把鈔票擺到地板上的呀!他還收拾了桌子。”那須看著天花板說。
“我匆道這兒有很多錢,剛才把門砸開時,除老劉以外誰也沒讓進來……這個房子就像畫家的工作室,沒有擺書架、柜子一類東西。只要眼睛轉個圈兒,就可以一目了然……可是,現在奇怪呀!二十五萬元沒有了。它不是知張紙條子,而是二十五萬塊錢哪。就是英鎊,體積也不小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時,策太郎的頭腦里一片混亂,他無論如何也解不開這個“謎”。
“我真是一點也不明白。”策太郎說。
“是啊。他媽的!連我也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須的話聽來很粗鄙,策太郎也不能不點頭稱是。
此刻,策太郎確實陷入混亂之中。那須則不然,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他都能冷靜地對待。他畢竟是受過諜報訓練的,極少有激動的時候。
然而,遇到這種情況,連那須也感到棘手了。 不多時,芳蘭請來了一位戴金絲眼鏡的醫生。
“以後的事,只有拜託醫生了。咱們走吧!”那須催策太郎快走。
於是,他們二人走出了悠悠館。
“找警察不好嗎?”策太郎問那須。
“北京有警察嗎?”那須搖搖頭說。
在此之前,維持首都治安的是步軍統領【注】,至於市井瑣事均由各“坊”處理。北京城共分十個坊。清廷效法袁世凱搞軍隊現代化的做法,用現代化設備武裝警察,並派人出使外國考察有關警察方面的情況,以便改革機構。但在義和團事件發生時,北京正處於無警察狀態。
【注】官名。清代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的簡稱。掌管京師正陽、崇文、宣武、安定、德勝、東直、西直、朝陽、阜成九門內外的守衛巡警等職,由親信的滿族大臣兼任,通稱為九門提督。辛亥革命後仍沿設,1924年其職權歸入京師警察廳——譯者注
義和團事件爆發後三年,北京好不容易逐漸安定下來。但是,北京內城外城新設置的巡警總廳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至今尚令人懷疑。
從事過諜報工作的那須,似乎覺得自己要比清朝巡警總廳更有能力處理這類案件。
可是,策太郎問及此事時,那須卻採取了搖頭的消極態度。他心裡想:“現在連我都感到無能為力,更何況那些愚蠢的傢伙呢。”
他們走出悠悠館,在井邊的一張陶瓷凳子上坐了下來。
在這個遮雨篷子的水井旁邊,有一間存放水泵和水槽的小房。
看到這間小房裡的設備,那須便聯想到另一個人。他說:“那桐家裡也有這類設備。”
清廷的顯貴那桐在那須所住的金魚胡同建造了一套規模宏偉的住宅,還安裝了家用簡易自來水管。當時這種設備在北京城亦屬罕見。
“這口並的水是通向悠悠館的。”
策太郎自言自語地說。這時,在他腦海里像上天給予了啟示似地突然閃現出一個念頭。
到目前為止,他一直認為悠悠館是個密室;然而,現在看來,悠悠館和外部的聯繫並未完全被切斷。
“到底該館與外界有什麼微妙的聯繫呢?簡易自來水管確實被引進悠悠館。然而,那只不過是金屬管。何況鑿牆時要在洞的周圍用水泥把這種金屬管固定下來……”
策太郎前思後想感到不對頭,又責備自己:“我今天怎麼了?真笨。實在不大正常啊!”
“不可能通過直徑數厘米的水管和外界聯繫吧?這麼細的管子,只能輸水啊……”
策太郎嘟嘟囔囔的聲音傳到那須的耳朵里。
真不愧是那須,他的感覺的確敏銳。他仿佛察覺到策太郎考慮的問題和他那傻裡傻氣的神態。於是微笑著說:“不管哪一家安裝水管、煙囪和排水孔,都要在牆上鑿洞的。悠悠館既然有家用簡易自來水管,當然要有供水口啦。實際上,沒有一家能將家院嚴絲合縫地密封起來的喲。”
那須說到這兒,抬頭看了看悠悠館。然後又歪著腦袋說:“不過,這兒似乎沒有煙囪。”
“悠悠館只是工作場所,不會生火燒水做飯的。”策太郎解釋說。
“可是,北京冬天很冷啊。悠悠館好像連個炕也沒有。”
“聽說嚴冬一到就不工作了。事實上現在已經快到冬天。據說到那時悠悠館就鎖上門,來春才再開始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