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寧星野行完禮欲退,忽又停下,眨眨眼睛問道:“殿下……可有話要臣帶給大哥?”
天縱忽然想起,昨夜兩人在琴案坐榻上極盡纏綿,那本放在坐榻上的琴譜沒來得及收起,被壓在下/面;經過那麼一番折騰,定是被壓皺不能再用。便趕緊跳下椅子,靸了鞋走去琴室,翻翻弄弄,找出自己幼時學琴的一本入門琴譜來,交與寧星野:“將這個給他。”
又想到星河心思純實,難免以為是自己此舉是要他勤加練習、如此反倒為難他,便脫口補充道:“就說這本譜子是本宮賠他那本被弄壞了的,他只憑自己喜歡、隨意翻翻便好,不必一定要照著這曲譜練習,左右有本宮以後會彈給他聽。”
寧星野接過琴譜,抬頭看他,似有片刻的恍惚。
天縱這才發覺自己說得忘情,不過傳話而已,不該如此直白、在侍衛面前失了身為太子的矜持,忙別過臉:“總之,便是這個意思,你快去吧。”
寧星野拱手行禮,芙蓉宮燈下,眼睛亮亮的與星河頗有幾分相似:“臣,先替大哥多謝殿下的深情厚意。”
*****
科舉結束後已將近隆冬,天縱白日裡除了參加朝議,還要去翰林院中閱卷,晚間才有空翻閱奏摺,每每忙到深夜才得休息;直到閱卷結束、結果評定,才略略得閒。
不出意外地,今上在殿試之時,將天縱在閱卷中挑中的名為沈逸的考生點為新科狀元,將他分派至翰林院中。沈逸於是便成為名副其實的太子門生,新秀崛起,一時眾家拉攏,炙手可熱。
天縱聽聞此事,倒不願自己費心提拔的人走了彎路,有心提點他一二,便時常在下朝之後將他傳至書房中敘話。沈逸年少耿直,意氣風發,議論起朝政來口無遮掩,深得天縱心意;兩人每每聊得投機,直至天黑才發覺忘了時辰。
按宮中舊例,祭灶這日要賜給禁衛各部一桌席面,以示犒賞其一年來守衛宮廷之功。寧星野不經意間向天縱提議道:“不如殿下也賞他們幾壇酒添席?臣聽說宮中酒坊在春季時收集了桃花釀酒,如今在這嚴冬拿出來喝,便能回想起暖春滋味。”
天縱聽得他話裡有話,不由白了他一眼,卻也心下一動,應允道:“好,便讓禁衛來個人領賞。”
午後,寧星河果然來到天縱書房;早有內監抬了酒罈在側等候天縱封賞用。
多日未見,天縱只想多看他幾眼,偏偏他躬身低頭,保持行禮姿勢,叫天縱看不全整張臉龐。
恰逢沈逸也在,天縱想著多說幾句拖延時間,便笑問道:“此酒雖不名貴,但既是要賞給禁衛,總該有個名字才好。沈逸,你文采出眾,來說說給此酒起個什麼名字好?”
沈逸想著禁衛中皆是武夫,大字都不知能識幾個,若是起個拗口深奧的酒名倒怕是會鬧笑話,便道:“回殿下,此酒既是以春日桃花釀製而成,不如就叫‘春花紅’如何?”
天縱皺眉,連連搖頭道:“不好不好,太過俗氣。”
沈逸笑道:“冬日嚴寒透骨,若有臉頰上有春花紅潤顏色,豈不美哉?聽似是大俗,或許喝下去正是大雅呢。”
天縱瞧著寧星河規規矩矩躬身站在案前,一時忽然起了調戲他的促狹心思。心念一轉,以手支頤,松松笑道:“也罷,就聽你的。寧星河,便由你將這十壇‘春花紅’領了去。”
寧星河方要謝恩,天縱忽又提高了聲音,自顧自念道:“春風一晌月下醉,揉碎桃花滿心紅。寧星河,你說,這酒名字怎麼樣?”
——仗著無旁人知曉,他將從前兩人月夜在御花園桃花樹下之事拿出來當面調侃,隱晦又直白。
寧星河渾身不易覺察地一顫,悄然抬眼,見天縱揚著眉毛、嘴角帶笑看過來,趕緊低頭恭敬道:“臣覺得此名極好。”
天縱滿意地看著寧星河的耳垂迅速由白轉紅,只恨此刻不能撲上去咬一口,點點頭,這才許他退下。
一旁的寧星野忍不住咳嗽一聲。立秋只覺得氣氛有些微妙,卻又說不出哪裡奇怪。只有沈逸一無所知,目送寧星河退下,好奇不解:之前明明是論及朝中貪弊之事,太子眉頭緊鎖;這一打岔,不知為何,太子的心情就像忽然間變好了似的。
這日沈逸至暮色擦黑方離去,立秋忙催著為天縱擺上晚膳,嘀咕道:“這個新科狀元討殿下歡心倒是不錯,只是不該每次都耽誤殿下用膳。”
寧星野在旁幫腔:“可不是,朝野上下都知道殿下中意這個新科狀元,連飯也顧不上吃;您下回乾脆留他一起用膳得了。”
天縱並不放在心上,只笑罵道:“你們倒敢在背後嚼舌根。”
寧星野嘟囔道:“臣只是提醒您,您這般重視他,又待他親密,難免有人會多想麼。”
天縱一怔,放下手中粳米粥碗,見寧星野在一旁撅著個嘴,方才想起已有好些時日沒有與星河聯繫,便意有所指地問道:“怎麼?莫非真有人會錯了意不成?”
寧星野搖搖頭,裝模作樣嘆口氣:“您連給賞酒起名這種小事也拉上這位沈逸,難免讓人覺得您待他太過隨意。”他將“他”這個字咬得重重,顯得有些陰陽怪氣。
天縱忽然想起,昨夜兩人在琴案坐榻上極盡纏綿,那本放在坐榻上的琴譜沒來得及收起,被壓在下/面;經過那麼一番折騰,定是被壓皺不能再用。便趕緊跳下椅子,靸了鞋走去琴室,翻翻弄弄,找出自己幼時學琴的一本入門琴譜來,交與寧星野:“將這個給他。”
又想到星河心思純實,難免以為是自己此舉是要他勤加練習、如此反倒為難他,便脫口補充道:“就說這本譜子是本宮賠他那本被弄壞了的,他只憑自己喜歡、隨意翻翻便好,不必一定要照著這曲譜練習,左右有本宮以後會彈給他聽。”
寧星野接過琴譜,抬頭看他,似有片刻的恍惚。
天縱這才發覺自己說得忘情,不過傳話而已,不該如此直白、在侍衛面前失了身為太子的矜持,忙別過臉:“總之,便是這個意思,你快去吧。”
寧星野拱手行禮,芙蓉宮燈下,眼睛亮亮的與星河頗有幾分相似:“臣,先替大哥多謝殿下的深情厚意。”
*****
科舉結束後已將近隆冬,天縱白日裡除了參加朝議,還要去翰林院中閱卷,晚間才有空翻閱奏摺,每每忙到深夜才得休息;直到閱卷結束、結果評定,才略略得閒。
不出意外地,今上在殿試之時,將天縱在閱卷中挑中的名為沈逸的考生點為新科狀元,將他分派至翰林院中。沈逸於是便成為名副其實的太子門生,新秀崛起,一時眾家拉攏,炙手可熱。
天縱聽聞此事,倒不願自己費心提拔的人走了彎路,有心提點他一二,便時常在下朝之後將他傳至書房中敘話。沈逸年少耿直,意氣風發,議論起朝政來口無遮掩,深得天縱心意;兩人每每聊得投機,直至天黑才發覺忘了時辰。
按宮中舊例,祭灶這日要賜給禁衛各部一桌席面,以示犒賞其一年來守衛宮廷之功。寧星野不經意間向天縱提議道:“不如殿下也賞他們幾壇酒添席?臣聽說宮中酒坊在春季時收集了桃花釀酒,如今在這嚴冬拿出來喝,便能回想起暖春滋味。”
天縱聽得他話裡有話,不由白了他一眼,卻也心下一動,應允道:“好,便讓禁衛來個人領賞。”
午後,寧星河果然來到天縱書房;早有內監抬了酒罈在側等候天縱封賞用。
多日未見,天縱只想多看他幾眼,偏偏他躬身低頭,保持行禮姿勢,叫天縱看不全整張臉龐。
恰逢沈逸也在,天縱想著多說幾句拖延時間,便笑問道:“此酒雖不名貴,但既是要賞給禁衛,總該有個名字才好。沈逸,你文采出眾,來說說給此酒起個什麼名字好?”
沈逸想著禁衛中皆是武夫,大字都不知能識幾個,若是起個拗口深奧的酒名倒怕是會鬧笑話,便道:“回殿下,此酒既是以春日桃花釀製而成,不如就叫‘春花紅’如何?”
天縱皺眉,連連搖頭道:“不好不好,太過俗氣。”
沈逸笑道:“冬日嚴寒透骨,若有臉頰上有春花紅潤顏色,豈不美哉?聽似是大俗,或許喝下去正是大雅呢。”
天縱瞧著寧星河規規矩矩躬身站在案前,一時忽然起了調戲他的促狹心思。心念一轉,以手支頤,松松笑道:“也罷,就聽你的。寧星河,便由你將這十壇‘春花紅’領了去。”
寧星河方要謝恩,天縱忽又提高了聲音,自顧自念道:“春風一晌月下醉,揉碎桃花滿心紅。寧星河,你說,這酒名字怎麼樣?”
——仗著無旁人知曉,他將從前兩人月夜在御花園桃花樹下之事拿出來當面調侃,隱晦又直白。
寧星河渾身不易覺察地一顫,悄然抬眼,見天縱揚著眉毛、嘴角帶笑看過來,趕緊低頭恭敬道:“臣覺得此名極好。”
天縱滿意地看著寧星河的耳垂迅速由白轉紅,只恨此刻不能撲上去咬一口,點點頭,這才許他退下。
一旁的寧星野忍不住咳嗽一聲。立秋只覺得氣氛有些微妙,卻又說不出哪裡奇怪。只有沈逸一無所知,目送寧星河退下,好奇不解:之前明明是論及朝中貪弊之事,太子眉頭緊鎖;這一打岔,不知為何,太子的心情就像忽然間變好了似的。
這日沈逸至暮色擦黑方離去,立秋忙催著為天縱擺上晚膳,嘀咕道:“這個新科狀元討殿下歡心倒是不錯,只是不該每次都耽誤殿下用膳。”
寧星野在旁幫腔:“可不是,朝野上下都知道殿下中意這個新科狀元,連飯也顧不上吃;您下回乾脆留他一起用膳得了。”
天縱並不放在心上,只笑罵道:“你們倒敢在背後嚼舌根。”
寧星野嘟囔道:“臣只是提醒您,您這般重視他,又待他親密,難免有人會多想麼。”
天縱一怔,放下手中粳米粥碗,見寧星野在一旁撅著個嘴,方才想起已有好些時日沒有與星河聯繫,便意有所指地問道:“怎麼?莫非真有人會錯了意不成?”
寧星野搖搖頭,裝模作樣嘆口氣:“您連給賞酒起名這種小事也拉上這位沈逸,難免讓人覺得您待他太過隨意。”他將“他”這個字咬得重重,顯得有些陰陽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