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佐蘭,雖然這些年來,你已經改變了許多。但是依我看,你還沒有堅強到能夠獨自做出這種選擇。”
“所以我應該感謝你嗎……”陸幽最終無奈一笑:“給我一些時間來思考一下這些事,還有,我會告訴瑞郎知道,這樣可以嗎?”
葉月珊點頭:“只要你信得過他。他是康王妻弟,唐家必然也將會站在我們這邊。”
說到這裡,她輕輕地感慨起來。
“真是難以想像……當年害得我們家破人亡的唐家,如今卻要與之並肩協行。佐蘭,你說我們兩個人這樣做,是不是數典忘祖了呢?”
陸幽安靜了片刻,方才平淡地回答她:“看過海上的惡濤,才知道漣漪的渺小。姐姐,報仇也並非只有除之後快這一種選擇。葉家已經不復存在,而你我現在的家,是這一整個大寧朝。我們不如先看顧好現在,再提過去和未來。”
言罷,他便也不再多話,匆匆離開了臨霜殿。
這一夜,他反覆回味著與葉月珊的那番對談,心中五味雜陳,轉轉反側了幾回,窗外不覺已經露出了魚肚白。
——————————————
第二天午後,陸幽難得主動將唐瑞郎約到藥園見面。兩人屏退左右,躲進書房,陸幽便將昨天葉月珊所說的話轉述給唐瑞郎聽。
與陸幽的舉棋不定截然相反,唐瑞郎剛聽完就將大腿一拍,做出了決定。
“這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就是反了他趙昀,又能怎麼樣?”
陸幽瞪著他:“你能裝作想過之後再做回答嗎?”
“想過,我當然早就仔仔細細地想過了。”
唐瑞郎讓他稍安勿躁:“你姐姐說過的話,我也不再多嘴重複了。現在我只問你一個問題——就算我們置身事外,你真以為趙昀能夠順利即位?”
他這一啟發,陸幽頓時醒悟道:“你是說,蕭家那邊?”
“正是。”
唐瑞郎隨手從腰間接下錢袋,要為陸幽仔細說明。
“春蒐圍獵太子遇襲,平康坊夜宴蕭家大公子被殺——這都不是尋常的齟齬。太子登基,蕭家勢必大難臨頭,他們當然會拼命地想辦法阻撓。這些日子以來,詔京城裡的各種流言蜚語。甚至還有夾城裡頭,從天而降的禁軍屍體,恐怕都與蕭家脫不了干係。”
說到這裡,他便取出幾塊碎銀,丟進桌上的筆洗里。
筆洗里原本就盛了水,如此一來,水位更是上升不少。
唐瑞郎又道:“再說蕭皇后——雖然趙昀已是她的獨子,但是母子之間的關係十分冷淡。假若有朝一日,趙陽的死因傳進蕭後耳中,再加上蕭家被打壓的事實,很難說她會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但是如果她什麼都不做,太子也不會去折騰她。”陸幽提出異議:“她若是足夠聰明理智,應該不會來淌這趟渾水。”
“聰明理智,也禁不住身邊的人煽風點火啊。”
說著,唐瑞郎又往筆洗里投入一小塊碎銀,“咱們折衷一下,意思意思。”
只聽噹啷一聲,水位又高了一點。
陸幽問他:“接下來說誰?”
“接下來再說說我的那個好姐夫……呃,現在看起來他也是你的姐夫了。”
唐瑞郎衝著陸幽尷尬一笑:“趙暻這個人,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陸幽十分贊同這一點:“記得當年我第一次代替趙陽出席射禮,就被他給識破,順便還戲弄了我一把。”
“他是不是還輕薄過你?!”不提則以,一提這茬,唐瑞郎的眼睛頓時陰沉下來。
“他當時只是為了試探虛實。”陸幽試著說服他,同時也說服自己:“別扯開了,繼續說正經事。”
唐瑞郎卻不肯,反而纏著陸幽,硬生生地在他唇上討走一個吻,這才覺得滿意。
“趙暻乃是惠明帝庶子,如果趙陽和趙昀不失格,他是斷然沒有資格即位的。然而此人狡黠圓滑,先是討得我姐姐曼華為妻,拉攏與我家的關係。後又暗中勾結巫醫,也不知究竟在搞什麼名堂。依我看啊,這陣子他做的事還遠遠不止這些。”
陸幽沉吟道:“內侍省的探子有消息來報,說最近趙暻與蕭家走得很近。”
“他肯定是在爭取蕭家的支持。”
受他啟發,唐瑞郎也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還記不記得那個太僕寺少卿江啟光?”
“記得。太子派他去禍害趙陽,現如今更是東宮的座上賓。怎麼了?”
“但這恐怕還不是他的真面目。”
唐瑞郎有些故弄玄虛地壓低了聲音:“我爹最近一直在讓人調查這個人,你猜怎麼著?當年栽培江啟光的那個縣官,曾經是趙暻外公的門生。”
第136章 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江啟光竟然是趙暻的人?!
陸幽萬萬沒有料到這一點,然而仔細尋思,卻又有那麼一些合情合理之處。
從表面上看,江啟光幫助趙昀除掉了趙陽,趙昀自然對他深信不疑。然而趙昀這段時間以來的言行舉止,比從前更加桀驁激進,恐怕正是受到了江啟光的蠱惑。
從前是趙陽對趙昀,而今則是趙昀對蕭家——趙暻正在故技重施,想要將所有妨礙他的人全都消滅掉,而自己則坐享勝利果實。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想到這裡,陸幽好一陣不寒而慄。
論心計與智慧,趙昀恐怕遠遠不是趙暻的對手。可若是換了趙暻做皇帝,事情果真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嗎?
他正尋思著,唐瑞郎又掏出了幾塊碎銀丟進了筆洗之中。只見水波搖晃,幾乎已經滿溢出來。
“現在,我們再說說內侍省和你長秋公的態度。”
“這個不需要你來說。”
陸幽打斷他:“內侍省的事,我肯定比你更清楚。”
唐瑞郎卻不同意:“別的事肯定是你在行,不過這件事,你真的不知道。”
“……什麼事?”
“你剛入宮的那一年,戚雲初已經與趙暻達成過某種協議。原則上,內侍省是不會站出來反對趙暻的。”
“居然還有這種協定?!”
陸幽的確是頭一回聽說,驚詫之餘仔細尋思,突然又仿佛明白了。
當年的清明寒食,自己在射禮上被趙暻識破真身,戚雲初曾經去找過趙暻,最終讓趙暻守口如瓶。恐怕二人就是在那時定下了協議。而戚雲初之所以不主動提起,恐怕也是不讓當時的自己緊張為難。
真沒想到,今日糾結之事其實早在當年就已被註定了。看起來,行走在這大寧朝的至高處,也可當得起“步步驚心”這四個字了。
不待唐瑞郎動作,陸幽已經隨手抓起一枚印章,投入筆洗。只見水面搖晃,瞬時滿溢而出,而章上殘留的硃砂化作一道殷紅的血線,隨波起伏。
陸幽感慨道:“謀朝篡位,逆天而為……等我們百年之後,也不知道會被史官如何編派抹黑。”
“凡事不要總往壞的方面去想。”
唐瑞郎倒是比他更加樂觀許多:“正所謂竊鉤者誅而竊國者侯。是正是邪,一切皆由強者來劃定。至少從目前來看,趙暻的確要比趙昀更適合當這個大寧朝的天子。不過嘛——”
說到這裡,他故意拖長了尾音:“跟我的小叔叔比起來,他們可就都差得遠了!”
陸幽不解:“好端端的,怎麼突然就提起安樂王了。”
唐瑞郎故弄玄虛地衝著陸幽擠眉弄眼,示意他附耳過來悄聲道:“如果我要告訴你,安樂王爺趙南星,他並沒有死呢?”
“沒死?”陸幽的反應竟然十分的平淡,“他既然還活著,那現在又在何處?”
唐瑞郎一臉失望:“你怎麼好像早就知道了。”
“不是知道,而是有一種感覺。”
陸幽糾正道:“上次我去天吳宮時,曾經去過安樂王的墳冢,那上面一個字都沒寫。當時我問秋公為什麼立一塊無字碑。他說有兩個理由,卻只告訴了我其中一個。我猜想那第二個理由,就是真正的趙南星並沒有死。”
說到這裡,他又反問唐瑞郎:“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當然是戚雲初告訴我的。當初他從雲夢沼的泥潭裡找回一具身穿趙南星鎧甲的腐敗屍體,為它更衣入殮的時候,發現屍身上有些地方與趙南星本人並不相符……咳,以他們親近的關係,有很多事是外人都不知道的。”
陸幽忽略掉唐瑞郎眼神里的揶揄,若有所思道:“所以戚雲初一直都明白趙南星沒有死。可他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如果發動更多人一起尋找,說不定早就把人給找回來了。”
“因為說出來反而更麻煩啊。”
唐瑞郎攤了攤手,一臉無奈:“安樂王失蹤在雲夢沼,那裡不僅有匪盜,更與鬼戎接壤。若是讓人知道大寧朝的王爺流落在外,恐怕更加危險。更何況……”
他說到這裡,又湊得離唐瑞郎更近了一些。
“還記得嗎……上次我去紫桐院找你認錯的時候,曾經還保留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陸幽也不躲閃,反而垂下眼帘來看著他的嘴唇:“記得,你這是要告訴我了?”
“告訴,當然要告訴!不過,在這之前,可不可以讓我先提一個要求。”
說到這裡,唐瑞郎也不管陸幽答應不答應,主動湊上他的耳朵,輕輕地說了一句話。
陸幽頓時皺眉:“都什麼時候了,你居然還想著這檔子烏七八糟的事兒?!”
“食色性也,人之所欲,怎麼就烏七八糟的了?”
唐瑞郎裝作委屈:“你看你姐,都快要升格當娘親了,咱們這都八字還沒一撇呢,是不是也該抓緊抓緊了?”
陸幽依舊嗤他:“抓緊什麼,有什麼好抓緊的?難道說你也想趕著當爹不成?”
唐瑞郎卻理直氣壯道:“你要真能生,我就真敢當爹……我的好佐蘭,你若是個姑娘家,我早就已經把你娶過門兒了。”
知道他最擅長詭辯,陸幽不再抬槓,主動伸手輕輕捧住唐瑞郎的臉頰。
“再等等吧,等到太子的事情塵埃落定。無論你要做什麼事,我都願意陪你……現在先說正經事,你要告訴我什麼?”
“我不——哎唷!”
唐瑞郎還想耍花招,然而嘴裡才剛吐出兩個字,頓時被陸幽狠狠揪住了耳朵。
“你說不說?!”
“我說,我說,你先放手、放手……”
唐瑞郎嘶啞咧嘴地討饒,又一連後退兩步坐回到椅子上,這才收起了嬉皮笑臉,換上稍稍嚴肅認真的表情。
“不過說真的,這件事實在非常非常的重要和隱秘。我只敢說給你一個人聽,你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就連你的姐姐都絕不能知道。”
陸幽自然點頭答應了,又催促他快講。
唐瑞郎不敢再賣關子,就直截了當道:“戚雲初不敢聲張安樂王未死的消息,還有一個原因——安樂王其實並不是惠明帝的弟弟,而是他的兒子。”
“什麼?!”
陸幽這下子總算是意外了:“你是說安樂王與皇上不是兄弟而是父子?唐太妃與皇上有私?!”
唐瑞郎點頭:“或許正是因為內心有愧,所以先皇駕崩之後,唐太妃就選擇出家為尼。而皇上才會迫不及待地,要將安樂王接回紫宸宮內居住。”
陸幽好好地消化了一陣這番話,緊接著追問:“那蕭皇后知不知道這件事?”
“不清楚。雖然並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她對待安樂王的態度向來頗具敵意,很難不讓人產生懷疑。”
“……那安樂王總該知道自己的身世吧?”
“唐太妃臨終之前,將安樂王叫到寺里,告知了所有的事。直到那時,安樂王才知道自己與東君竟是兄弟,而論資排輩,他繼承大統的資格更在趙暻和趙晴之前。”
“繼承大統,論資排輩?”陸幽一下子就聽出了唐瑞郎的弦外之音,“難不成,你們還想著要把安樂王找回來,來當大寧朝的皇帝?”
“這樣不好嗎?”
唐瑞郎的目光因為認真而隱隱發亮,“比起趙昀和趙暻,安樂王更聰慧謙和,更勇敢仁慈。只要給予一個恰當的助力,他必然將會成為更優秀的君主。”
“但在此之前,勢必會有一場混亂。甚至是流血和死亡。”陸幽猶豫道,“就算新君即位,或許也會得不償失。”
唐瑞郎慨然道:“一場混亂也許在所難免,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寧朝承平日久,今上庸碌無為,早就已經在默默地消耗著祖宗的基業。眼下朝中贓賄狼籍,邊疆風雨不測,百姓民心不壹……所有這些,遲早都是要出大亂子的。無論趙暻還是趙昀登基,都未必能夠力挽狂瀾,與其眼睜睜地看著大寧朝病入膏肓、無藥可醫,倒不如放手一搏,或許還能造就一代中興之主。”
唐瑞郎說得這些,陸幽自然也都清楚明白,可真正抉擇起來又談何容易?
他只覺得頭昏腦漲,抬手阻止唐瑞郎繼續說下去。歇了一歇才又反問道:“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莫非你們已經找回了安樂王?”
“這個……倒是還沒有。”唐瑞郎十分遺憾,“雖然戚雲初一直派人在外面找,可是天下之大,想要找一個人又談何容易。”
“所以我應該感謝你嗎……”陸幽最終無奈一笑:“給我一些時間來思考一下這些事,還有,我會告訴瑞郎知道,這樣可以嗎?”
葉月珊點頭:“只要你信得過他。他是康王妻弟,唐家必然也將會站在我們這邊。”
說到這裡,她輕輕地感慨起來。
“真是難以想像……當年害得我們家破人亡的唐家,如今卻要與之並肩協行。佐蘭,你說我們兩個人這樣做,是不是數典忘祖了呢?”
陸幽安靜了片刻,方才平淡地回答她:“看過海上的惡濤,才知道漣漪的渺小。姐姐,報仇也並非只有除之後快這一種選擇。葉家已經不復存在,而你我現在的家,是這一整個大寧朝。我們不如先看顧好現在,再提過去和未來。”
言罷,他便也不再多話,匆匆離開了臨霜殿。
這一夜,他反覆回味著與葉月珊的那番對談,心中五味雜陳,轉轉反側了幾回,窗外不覺已經露出了魚肚白。
——————————————
第二天午後,陸幽難得主動將唐瑞郎約到藥園見面。兩人屏退左右,躲進書房,陸幽便將昨天葉月珊所說的話轉述給唐瑞郎聽。
與陸幽的舉棋不定截然相反,唐瑞郎剛聽完就將大腿一拍,做出了決定。
“這還有什麼可以猶豫的,就是反了他趙昀,又能怎麼樣?”
陸幽瞪著他:“你能裝作想過之後再做回答嗎?”
“想過,我當然早就仔仔細細地想過了。”
唐瑞郎讓他稍安勿躁:“你姐姐說過的話,我也不再多嘴重複了。現在我只問你一個問題——就算我們置身事外,你真以為趙昀能夠順利即位?”
他這一啟發,陸幽頓時醒悟道:“你是說,蕭家那邊?”
“正是。”
唐瑞郎隨手從腰間接下錢袋,要為陸幽仔細說明。
“春蒐圍獵太子遇襲,平康坊夜宴蕭家大公子被殺——這都不是尋常的齟齬。太子登基,蕭家勢必大難臨頭,他們當然會拼命地想辦法阻撓。這些日子以來,詔京城裡的各種流言蜚語。甚至還有夾城裡頭,從天而降的禁軍屍體,恐怕都與蕭家脫不了干係。”
說到這裡,他便取出幾塊碎銀,丟進桌上的筆洗里。
筆洗里原本就盛了水,如此一來,水位更是上升不少。
唐瑞郎又道:“再說蕭皇后——雖然趙昀已是她的獨子,但是母子之間的關係十分冷淡。假若有朝一日,趙陽的死因傳進蕭後耳中,再加上蕭家被打壓的事實,很難說她會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但是如果她什麼都不做,太子也不會去折騰她。”陸幽提出異議:“她若是足夠聰明理智,應該不會來淌這趟渾水。”
“聰明理智,也禁不住身邊的人煽風點火啊。”
說著,唐瑞郎又往筆洗里投入一小塊碎銀,“咱們折衷一下,意思意思。”
只聽噹啷一聲,水位又高了一點。
陸幽問他:“接下來說誰?”
“接下來再說說我的那個好姐夫……呃,現在看起來他也是你的姐夫了。”
唐瑞郎衝著陸幽尷尬一笑:“趙暻這個人,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陸幽十分贊同這一點:“記得當年我第一次代替趙陽出席射禮,就被他給識破,順便還戲弄了我一把。”
“他是不是還輕薄過你?!”不提則以,一提這茬,唐瑞郎的眼睛頓時陰沉下來。
“他當時只是為了試探虛實。”陸幽試著說服他,同時也說服自己:“別扯開了,繼續說正經事。”
唐瑞郎卻不肯,反而纏著陸幽,硬生生地在他唇上討走一個吻,這才覺得滿意。
“趙暻乃是惠明帝庶子,如果趙陽和趙昀不失格,他是斷然沒有資格即位的。然而此人狡黠圓滑,先是討得我姐姐曼華為妻,拉攏與我家的關係。後又暗中勾結巫醫,也不知究竟在搞什麼名堂。依我看啊,這陣子他做的事還遠遠不止這些。”
陸幽沉吟道:“內侍省的探子有消息來報,說最近趙暻與蕭家走得很近。”
“他肯定是在爭取蕭家的支持。”
受他啟發,唐瑞郎也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還記不記得那個太僕寺少卿江啟光?”
“記得。太子派他去禍害趙陽,現如今更是東宮的座上賓。怎麼了?”
“但這恐怕還不是他的真面目。”
唐瑞郎有些故弄玄虛地壓低了聲音:“我爹最近一直在讓人調查這個人,你猜怎麼著?當年栽培江啟光的那個縣官,曾經是趙暻外公的門生。”
第136章 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江啟光竟然是趙暻的人?!
陸幽萬萬沒有料到這一點,然而仔細尋思,卻又有那麼一些合情合理之處。
從表面上看,江啟光幫助趙昀除掉了趙陽,趙昀自然對他深信不疑。然而趙昀這段時間以來的言行舉止,比從前更加桀驁激進,恐怕正是受到了江啟光的蠱惑。
從前是趙陽對趙昀,而今則是趙昀對蕭家——趙暻正在故技重施,想要將所有妨礙他的人全都消滅掉,而自己則坐享勝利果實。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想到這裡,陸幽好一陣不寒而慄。
論心計與智慧,趙昀恐怕遠遠不是趙暻的對手。可若是換了趙暻做皇帝,事情果真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嗎?
他正尋思著,唐瑞郎又掏出了幾塊碎銀丟進了筆洗之中。只見水波搖晃,幾乎已經滿溢出來。
“現在,我們再說說內侍省和你長秋公的態度。”
“這個不需要你來說。”
陸幽打斷他:“內侍省的事,我肯定比你更清楚。”
唐瑞郎卻不同意:“別的事肯定是你在行,不過這件事,你真的不知道。”
“……什麼事?”
“你剛入宮的那一年,戚雲初已經與趙暻達成過某種協議。原則上,內侍省是不會站出來反對趙暻的。”
“居然還有這種協定?!”
陸幽的確是頭一回聽說,驚詫之餘仔細尋思,突然又仿佛明白了。
當年的清明寒食,自己在射禮上被趙暻識破真身,戚雲初曾經去找過趙暻,最終讓趙暻守口如瓶。恐怕二人就是在那時定下了協議。而戚雲初之所以不主動提起,恐怕也是不讓當時的自己緊張為難。
真沒想到,今日糾結之事其實早在當年就已被註定了。看起來,行走在這大寧朝的至高處,也可當得起“步步驚心”這四個字了。
不待唐瑞郎動作,陸幽已經隨手抓起一枚印章,投入筆洗。只見水面搖晃,瞬時滿溢而出,而章上殘留的硃砂化作一道殷紅的血線,隨波起伏。
陸幽感慨道:“謀朝篡位,逆天而為……等我們百年之後,也不知道會被史官如何編派抹黑。”
“凡事不要總往壞的方面去想。”
唐瑞郎倒是比他更加樂觀許多:“正所謂竊鉤者誅而竊國者侯。是正是邪,一切皆由強者來劃定。至少從目前來看,趙暻的確要比趙昀更適合當這個大寧朝的天子。不過嘛——”
說到這裡,他故意拖長了尾音:“跟我的小叔叔比起來,他們可就都差得遠了!”
陸幽不解:“好端端的,怎麼突然就提起安樂王了。”
唐瑞郎故弄玄虛地衝著陸幽擠眉弄眼,示意他附耳過來悄聲道:“如果我要告訴你,安樂王爺趙南星,他並沒有死呢?”
“沒死?”陸幽的反應竟然十分的平淡,“他既然還活著,那現在又在何處?”
唐瑞郎一臉失望:“你怎麼好像早就知道了。”
“不是知道,而是有一種感覺。”
陸幽糾正道:“上次我去天吳宮時,曾經去過安樂王的墳冢,那上面一個字都沒寫。當時我問秋公為什麼立一塊無字碑。他說有兩個理由,卻只告訴了我其中一個。我猜想那第二個理由,就是真正的趙南星並沒有死。”
說到這裡,他又反問唐瑞郎:“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當然是戚雲初告訴我的。當初他從雲夢沼的泥潭裡找回一具身穿趙南星鎧甲的腐敗屍體,為它更衣入殮的時候,發現屍身上有些地方與趙南星本人並不相符……咳,以他們親近的關係,有很多事是外人都不知道的。”
陸幽忽略掉唐瑞郎眼神里的揶揄,若有所思道:“所以戚雲初一直都明白趙南星沒有死。可他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如果發動更多人一起尋找,說不定早就把人給找回來了。”
“因為說出來反而更麻煩啊。”
唐瑞郎攤了攤手,一臉無奈:“安樂王失蹤在雲夢沼,那裡不僅有匪盜,更與鬼戎接壤。若是讓人知道大寧朝的王爺流落在外,恐怕更加危險。更何況……”
他說到這裡,又湊得離唐瑞郎更近了一些。
“還記得嗎……上次我去紫桐院找你認錯的時候,曾經還保留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陸幽也不躲閃,反而垂下眼帘來看著他的嘴唇:“記得,你這是要告訴我了?”
“告訴,當然要告訴!不過,在這之前,可不可以讓我先提一個要求。”
說到這裡,唐瑞郎也不管陸幽答應不答應,主動湊上他的耳朵,輕輕地說了一句話。
陸幽頓時皺眉:“都什麼時候了,你居然還想著這檔子烏七八糟的事兒?!”
“食色性也,人之所欲,怎麼就烏七八糟的了?”
唐瑞郎裝作委屈:“你看你姐,都快要升格當娘親了,咱們這都八字還沒一撇呢,是不是也該抓緊抓緊了?”
陸幽依舊嗤他:“抓緊什麼,有什麼好抓緊的?難道說你也想趕著當爹不成?”
唐瑞郎卻理直氣壯道:“你要真能生,我就真敢當爹……我的好佐蘭,你若是個姑娘家,我早就已經把你娶過門兒了。”
知道他最擅長詭辯,陸幽不再抬槓,主動伸手輕輕捧住唐瑞郎的臉頰。
“再等等吧,等到太子的事情塵埃落定。無論你要做什麼事,我都願意陪你……現在先說正經事,你要告訴我什麼?”
“我不——哎唷!”
唐瑞郎還想耍花招,然而嘴裡才剛吐出兩個字,頓時被陸幽狠狠揪住了耳朵。
“你說不說?!”
“我說,我說,你先放手、放手……”
唐瑞郎嘶啞咧嘴地討饒,又一連後退兩步坐回到椅子上,這才收起了嬉皮笑臉,換上稍稍嚴肅認真的表情。
“不過說真的,這件事實在非常非常的重要和隱秘。我只敢說給你一個人聽,你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就連你的姐姐都絕不能知道。”
陸幽自然點頭答應了,又催促他快講。
唐瑞郎不敢再賣關子,就直截了當道:“戚雲初不敢聲張安樂王未死的消息,還有一個原因——安樂王其實並不是惠明帝的弟弟,而是他的兒子。”
“什麼?!”
陸幽這下子總算是意外了:“你是說安樂王與皇上不是兄弟而是父子?唐太妃與皇上有私?!”
唐瑞郎點頭:“或許正是因為內心有愧,所以先皇駕崩之後,唐太妃就選擇出家為尼。而皇上才會迫不及待地,要將安樂王接回紫宸宮內居住。”
陸幽好好地消化了一陣這番話,緊接著追問:“那蕭皇后知不知道這件事?”
“不清楚。雖然並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她對待安樂王的態度向來頗具敵意,很難不讓人產生懷疑。”
“……那安樂王總該知道自己的身世吧?”
“唐太妃臨終之前,將安樂王叫到寺里,告知了所有的事。直到那時,安樂王才知道自己與東君竟是兄弟,而論資排輩,他繼承大統的資格更在趙暻和趙晴之前。”
“繼承大統,論資排輩?”陸幽一下子就聽出了唐瑞郎的弦外之音,“難不成,你們還想著要把安樂王找回來,來當大寧朝的皇帝?”
“這樣不好嗎?”
唐瑞郎的目光因為認真而隱隱發亮,“比起趙昀和趙暻,安樂王更聰慧謙和,更勇敢仁慈。只要給予一個恰當的助力,他必然將會成為更優秀的君主。”
“但在此之前,勢必會有一場混亂。甚至是流血和死亡。”陸幽猶豫道,“就算新君即位,或許也會得不償失。”
唐瑞郎慨然道:“一場混亂也許在所難免,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寧朝承平日久,今上庸碌無為,早就已經在默默地消耗著祖宗的基業。眼下朝中贓賄狼籍,邊疆風雨不測,百姓民心不壹……所有這些,遲早都是要出大亂子的。無論趙暻還是趙昀登基,都未必能夠力挽狂瀾,與其眼睜睜地看著大寧朝病入膏肓、無藥可醫,倒不如放手一搏,或許還能造就一代中興之主。”
唐瑞郎說得這些,陸幽自然也都清楚明白,可真正抉擇起來又談何容易?
他只覺得頭昏腦漲,抬手阻止唐瑞郎繼續說下去。歇了一歇才又反問道:“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麼用,莫非你們已經找回了安樂王?”
“這個……倒是還沒有。”唐瑞郎十分遺憾,“雖然戚雲初一直派人在外面找,可是天下之大,想要找一個人又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