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鄭嶙嘆一口氣,知道他也是職責所在,並不想以自己的權位壓他,當下用力拉住依然想闖進去的應霖,強行將他帶出宮外。
令他二人意外的是,剛剛走出宮城,竟看見本應在家裡準備啟程去西寧的楊晨,正在宮門前的石雕獅子旁不停徘徊,一見二人的身影,便立即飛奔了過來,仿佛就是在等候他們一般。
“你們出來了?崇優怎麼樣?”
“你消息好快,”鄭嶙有些訝異,“誰通知你的?”
“先別說這個,崇優呢,他是不是真的……”
“應霖心頭一痛,將臉扭向一邊。鄭嶙含著眼淚道:“是……脈息全無,應該已經沒救了……”
“那屍首呢?”楊晨一把抓住他的手,“皇上不容收殮嗎?”
“比那個還糟,皇上十分傷痛,根本不承認應少保已經死了,竟把屍身抱進正陽宮,說要讓他在那裡休養。”
“那怎麼可以?”楊晨情急之下,不由失聲喊叫起來,見鄭嶙表情驚詫,忙又道,“死者入土為安,要是由著皇上,難不成一直讓小優陳屍於外?”
“當然不行!”應霖跳了起來,“小優人都已經死了,皇上還想幹什麼?我得去把屍身要回來!”
“應霖!”鄭嶙一把拉住他,斥道,“你添什麼亂?難道你沒有眼睛,看不出皇上有多傷心嗎?”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如果不是他威逼太過,小優他也不會……”
“住口!”鄭嶙把臉一沉,“暫且不說你這話有多麼不敬,單是平心而論,事情走到這個地步,難道都是皇上一個人的錯?說句不怕你惱的話,我現在還有些埋怨應少保,明明不是絕路,他為什麼非要走成絕路?”
“好了,不要吵了!”楊晨怕他二人再爭執下去,會勾起疑心,忙道,“現在當務之急,是怎麼平息皇上的情緒,然後好辦小優的後事。我們不能在外面乾等,還是先到朝房那裡候著,打聽一下宮中的情況再說吧。”
應霖鄭嶙二人都是心煩意亂,聽了這個主意也沒什麼異議,三人便一起繞到朝班值房處,派了個小書辦到宮門外隨時打探消息。
約到近晚時分,小書辦一路小跑回來,三人忙迎上去,還沒開口問,便赫然發現跟在他後面的一人,竟是皇帝御前的貼身大太監高成。
“高公公,現在情況如何?”鄭嶙感覺不妙,忙問道。
“不好啊!”高成抹了抹額上的汗,喘息著道,“皇上抱了應少保回正陽宮,給他換衣裳,又用白綾遮了傷口,命太醫們診治,誰要敢說一句沒救了,馬上翻臉,立逼著太醫們開藥方子,大伙兒沒法子,隨便寫了一個,皇上忙忙地叫人熬了藥,他親自端著餵……可憐……怎麼餵也餵不進去,他就跟瘋了似的,竟拿那藥碗砸自己的頭……”
“什麼!?”三人同時驚呼了一聲。
“虧得旁邊魏娘娘手快,給攔了一下,奴才們才有機會奪下來,鬧得是人仰馬翻……後來不知怎麼的,摸到應少保的胸口,說還有一點暖氣,怕涼了,命宮娥們灌來湯壺,一直暖著。現在倒是安靜下來了,可守在應少保身邊,就跟沒了魂似的,不吃也不喝,太后和魏娘娘也束手無策,想起幾位大人一向深得恩寵,了解皇上的心思,所以叫奴才來問諸位大人該怎麼辦?”
三人面面相覷,神情都是呆呆的,半晌後,楊晨方道:“你回稟太后,先不要將此事公諸於外,以皇上生病為由,輟朝幾日,免得亂了群臣之心。”
“是。”高成躬了躬腰,“皇上那邊呢,要怎麼勸?”
鄭嶙苦笑道:“除非應少保復生,否則怎麼勸都是沒用的。你且先回去看著皇上的龍體,也許過幾天,這個急痛勁兒過了會好一些。我們這幾日會歇宿在值房內,”來處理日常瑣務,二來隨時候旨。”
“奴才領命。”高成的胖臉縮成一團,憂慮之情倒也十分真摯,向幾位重臣行罷禮,便慌裡慌張地趕了回去。
可是接下來的幾天,情況卻並不如鄭嶙希望的那樣好轉,陽洙堅決不肯相信應崇優已死,不僅不准許搬動他,甚至不讓人通知應太傅來京奔喪,靠著用湯壺維持著的一點胸溫,支撐自己瀕臨崩潰的心神,所有的事務一概荒廢了,每日守在死者的床邊絮絮地跟他小聲說話,誰也聽不明白他到底在說什麼。太后憂急交加之下,特旨宣召鄭嶙、應霖、楊晨這三位平城舊臣入宮,希望能夠勸解一二。
在三個臣子的眼裡,只有幾日不見的陽洙已經憔悴得讓人吃驚,滿面胡茬兒遍布,眼白一片血紅,一雙眼睛空洞洞的,只裝得下應崇優一個,早已不在意周圍的任何人、事,對於三人的行禮,他也只是淡淡地用眼尾瞟了瞟。
“陛下,”見他這個樣子,連應霖都覺得心有不忍,上前勸道,“事已至此,您還是看開一些。如今已是五月,天氣漸漸暑熱,這樣不加冰地停著,臣怕……”
話才說到一半,陽洙冷冷的視線已射了過來,威勢凜凜,生生逼退了他後面半句。
“加什麼冰?連你都以為他死了麼?這胸口明明還是溫的,你不會來摸一下嗎?”
湯壺一直放在上面,就算是塊石頭也能保持暖意,但這話卻沒人敢說出口,殿內一時靜寂無聲。
“陛下,”半晌後,還是鄭嶙開口道,“應少保即便沒死,傷勢也是沉重的,只怕一時半會兒也好不起來,您要是一直這樣不眠不休地守著他,身體會撐不住的。等將來應少保醒過來,豈不會愧疚難過?”
“朕沒有不眠不休,晚間也會在他身邊睡一會兒。”陽洙目光凝滯地看著應崇優毫無生氣的面容,手指輕柔地撫著他毫無溫度的面頰,“他在跟朕說話,你們聽到沒有?”
三人都是一怔,一時不知該如何答言。
“母后她們都聽不見,可朕聽得很清楚,他在說:‘陽洙,別傷心,我沒有死……’所以不管你們說什麼,朕都要護著他的身體,等他回來。”陽洙毫無血色的唇邊浮起一抹慘澹的微笑,表情讓人心酸,“也許他的確生朕的氣,但他不會以這種方式離開,朕相信他會回來,不管多少天,朕一定要等下去,誰 也休想阻攔。”
鄭嶙、應霖兩人倒也罷了,只以為陽洙這是悲傷過度自我欺騙,但楊晨聽在耳中,卻如千鈞雷鳴響過,讓他心頭巨震。
應崇優在最後時刻的激烈眼神又浮現在眼前,難道真是那顆牽情掛愛的心臟拒絕沉寂,拼命地想要傳達自己的意念?又或者陽洙的痴痴情意真的已深到如此地步,可以看到那冰冷的身體中隱藏著的那抹微弱生機?
“楊晨,你素日是個最會說話的人,今天怎麼一個字也不勸皇上?”鄭嶙心急如焚地拉了拉楊晨的袖子,在他耳邊小聲道,“皇上這樣下去怎麼行?再過幾天應少保的屍身就要壞了,到時候皇上再想騙自己也騙不成了,萬一一個撐不住,出一點不可言之事,要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有什麼用?”
楊晨咬著嘴唇,狠了狠心,將頭轉向一邊,走到太后身邊,低聲道:“太后娘娘,陛下與應少保是患難君臣,情深義重,只怕他悲傷過度,神智已是不清。依臣之見,怕是要以毒攻毒,下些猛藥才行。”
“你詳細說來,哀家聽聽。”太后正是慌張的時候,急急地追問。
“這麼由著陛下,時間越拖得久情形越是不妙。不如找個機會,先偷偷地將應少保的屍身從陛下身邊帶走,收殮入棺,設下靈堂,讓陛下能夠意識到他確已死了,痛痛快快大哭一場,發泄一下,也比這樣鬱積著好。”
“卿家說的有理,只是……”太后有些擔心地道,“這個痴兒,日日夜夜守著不肯放鬆,若是強行違逆他的意思,哀家害怕……”
“太后細想,若是讓陛下眼看著應少保的屍身腐壞,不是讓他更加傷心?陛下他就是鐵打的人,也不能十二個時辰都睜著眼,我們準備著找機會就是了。”
太后此時已全無主意,拭著淚點點頭。喚過鄭嶙、應霖來,命他們按楊晨之計行事。
入夜後,一直守在床邊的陽洙終於睏倦難支,靠在應崇優的枕邊閉目入睡。外廂等候多時的三個臣子立即行動起來,繞到御床的另一邊,將圍屏錦帳撤開,先由楊晨輕輕捏住陽洙搭在應崇優身上的手腕,微微托高,然後應霖乘機將手掌伸到堂弟的身子下面,一寸一寸地朝自己的方向拖拉,拖到床沿邊後,再抱起來,靜無聲息地轉身,楊晨再將陽洙的手腕歸於原處。放在一個軟軟的錦靠上面,與同樣緊張地在一旁看著的鄭嶙一起,隨在應霖後面,準備偷偷離開。
令他二人意外的是,剛剛走出宮城,竟看見本應在家裡準備啟程去西寧的楊晨,正在宮門前的石雕獅子旁不停徘徊,一見二人的身影,便立即飛奔了過來,仿佛就是在等候他們一般。
“你們出來了?崇優怎麼樣?”
“你消息好快,”鄭嶙有些訝異,“誰通知你的?”
“先別說這個,崇優呢,他是不是真的……”
“應霖心頭一痛,將臉扭向一邊。鄭嶙含著眼淚道:“是……脈息全無,應該已經沒救了……”
“那屍首呢?”楊晨一把抓住他的手,“皇上不容收殮嗎?”
“比那個還糟,皇上十分傷痛,根本不承認應少保已經死了,竟把屍身抱進正陽宮,說要讓他在那裡休養。”
“那怎麼可以?”楊晨情急之下,不由失聲喊叫起來,見鄭嶙表情驚詫,忙又道,“死者入土為安,要是由著皇上,難不成一直讓小優陳屍於外?”
“當然不行!”應霖跳了起來,“小優人都已經死了,皇上還想幹什麼?我得去把屍身要回來!”
“應霖!”鄭嶙一把拉住他,斥道,“你添什麼亂?難道你沒有眼睛,看不出皇上有多傷心嗎?”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如果不是他威逼太過,小優他也不會……”
“住口!”鄭嶙把臉一沉,“暫且不說你這話有多麼不敬,單是平心而論,事情走到這個地步,難道都是皇上一個人的錯?說句不怕你惱的話,我現在還有些埋怨應少保,明明不是絕路,他為什麼非要走成絕路?”
“好了,不要吵了!”楊晨怕他二人再爭執下去,會勾起疑心,忙道,“現在當務之急,是怎麼平息皇上的情緒,然後好辦小優的後事。我們不能在外面乾等,還是先到朝房那裡候著,打聽一下宮中的情況再說吧。”
應霖鄭嶙二人都是心煩意亂,聽了這個主意也沒什麼異議,三人便一起繞到朝班值房處,派了個小書辦到宮門外隨時打探消息。
約到近晚時分,小書辦一路小跑回來,三人忙迎上去,還沒開口問,便赫然發現跟在他後面的一人,竟是皇帝御前的貼身大太監高成。
“高公公,現在情況如何?”鄭嶙感覺不妙,忙問道。
“不好啊!”高成抹了抹額上的汗,喘息著道,“皇上抱了應少保回正陽宮,給他換衣裳,又用白綾遮了傷口,命太醫們診治,誰要敢說一句沒救了,馬上翻臉,立逼著太醫們開藥方子,大伙兒沒法子,隨便寫了一個,皇上忙忙地叫人熬了藥,他親自端著餵……可憐……怎麼餵也餵不進去,他就跟瘋了似的,竟拿那藥碗砸自己的頭……”
“什麼!?”三人同時驚呼了一聲。
“虧得旁邊魏娘娘手快,給攔了一下,奴才們才有機會奪下來,鬧得是人仰馬翻……後來不知怎麼的,摸到應少保的胸口,說還有一點暖氣,怕涼了,命宮娥們灌來湯壺,一直暖著。現在倒是安靜下來了,可守在應少保身邊,就跟沒了魂似的,不吃也不喝,太后和魏娘娘也束手無策,想起幾位大人一向深得恩寵,了解皇上的心思,所以叫奴才來問諸位大人該怎麼辦?”
三人面面相覷,神情都是呆呆的,半晌後,楊晨方道:“你回稟太后,先不要將此事公諸於外,以皇上生病為由,輟朝幾日,免得亂了群臣之心。”
“是。”高成躬了躬腰,“皇上那邊呢,要怎麼勸?”
鄭嶙苦笑道:“除非應少保復生,否則怎麼勸都是沒用的。你且先回去看著皇上的龍體,也許過幾天,這個急痛勁兒過了會好一些。我們這幾日會歇宿在值房內,”來處理日常瑣務,二來隨時候旨。”
“奴才領命。”高成的胖臉縮成一團,憂慮之情倒也十分真摯,向幾位重臣行罷禮,便慌裡慌張地趕了回去。
可是接下來的幾天,情況卻並不如鄭嶙希望的那樣好轉,陽洙堅決不肯相信應崇優已死,不僅不准許搬動他,甚至不讓人通知應太傅來京奔喪,靠著用湯壺維持著的一點胸溫,支撐自己瀕臨崩潰的心神,所有的事務一概荒廢了,每日守在死者的床邊絮絮地跟他小聲說話,誰也聽不明白他到底在說什麼。太后憂急交加之下,特旨宣召鄭嶙、應霖、楊晨這三位平城舊臣入宮,希望能夠勸解一二。
在三個臣子的眼裡,只有幾日不見的陽洙已經憔悴得讓人吃驚,滿面胡茬兒遍布,眼白一片血紅,一雙眼睛空洞洞的,只裝得下應崇優一個,早已不在意周圍的任何人、事,對於三人的行禮,他也只是淡淡地用眼尾瞟了瞟。
“陛下,”見他這個樣子,連應霖都覺得心有不忍,上前勸道,“事已至此,您還是看開一些。如今已是五月,天氣漸漸暑熱,這樣不加冰地停著,臣怕……”
話才說到一半,陽洙冷冷的視線已射了過來,威勢凜凜,生生逼退了他後面半句。
“加什麼冰?連你都以為他死了麼?這胸口明明還是溫的,你不會來摸一下嗎?”
湯壺一直放在上面,就算是塊石頭也能保持暖意,但這話卻沒人敢說出口,殿內一時靜寂無聲。
“陛下,”半晌後,還是鄭嶙開口道,“應少保即便沒死,傷勢也是沉重的,只怕一時半會兒也好不起來,您要是一直這樣不眠不休地守著他,身體會撐不住的。等將來應少保醒過來,豈不會愧疚難過?”
“朕沒有不眠不休,晚間也會在他身邊睡一會兒。”陽洙目光凝滯地看著應崇優毫無生氣的面容,手指輕柔地撫著他毫無溫度的面頰,“他在跟朕說話,你們聽到沒有?”
三人都是一怔,一時不知該如何答言。
“母后她們都聽不見,可朕聽得很清楚,他在說:‘陽洙,別傷心,我沒有死……’所以不管你們說什麼,朕都要護著他的身體,等他回來。”陽洙毫無血色的唇邊浮起一抹慘澹的微笑,表情讓人心酸,“也許他的確生朕的氣,但他不會以這種方式離開,朕相信他會回來,不管多少天,朕一定要等下去,誰 也休想阻攔。”
鄭嶙、應霖兩人倒也罷了,只以為陽洙這是悲傷過度自我欺騙,但楊晨聽在耳中,卻如千鈞雷鳴響過,讓他心頭巨震。
應崇優在最後時刻的激烈眼神又浮現在眼前,難道真是那顆牽情掛愛的心臟拒絕沉寂,拼命地想要傳達自己的意念?又或者陽洙的痴痴情意真的已深到如此地步,可以看到那冰冷的身體中隱藏著的那抹微弱生機?
“楊晨,你素日是個最會說話的人,今天怎麼一個字也不勸皇上?”鄭嶙心急如焚地拉了拉楊晨的袖子,在他耳邊小聲道,“皇上這樣下去怎麼行?再過幾天應少保的屍身就要壞了,到時候皇上再想騙自己也騙不成了,萬一一個撐不住,出一點不可言之事,要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有什麼用?”
楊晨咬著嘴唇,狠了狠心,將頭轉向一邊,走到太后身邊,低聲道:“太后娘娘,陛下與應少保是患難君臣,情深義重,只怕他悲傷過度,神智已是不清。依臣之見,怕是要以毒攻毒,下些猛藥才行。”
“你詳細說來,哀家聽聽。”太后正是慌張的時候,急急地追問。
“這麼由著陛下,時間越拖得久情形越是不妙。不如找個機會,先偷偷地將應少保的屍身從陛下身邊帶走,收殮入棺,設下靈堂,讓陛下能夠意識到他確已死了,痛痛快快大哭一場,發泄一下,也比這樣鬱積著好。”
“卿家說的有理,只是……”太后有些擔心地道,“這個痴兒,日日夜夜守著不肯放鬆,若是強行違逆他的意思,哀家害怕……”
“太后細想,若是讓陛下眼看著應少保的屍身腐壞,不是讓他更加傷心?陛下他就是鐵打的人,也不能十二個時辰都睜著眼,我們準備著找機會就是了。”
太后此時已全無主意,拭著淚點點頭。喚過鄭嶙、應霖來,命他們按楊晨之計行事。
入夜後,一直守在床邊的陽洙終於睏倦難支,靠在應崇優的枕邊閉目入睡。外廂等候多時的三個臣子立即行動起來,繞到御床的另一邊,將圍屏錦帳撤開,先由楊晨輕輕捏住陽洙搭在應崇優身上的手腕,微微托高,然後應霖乘機將手掌伸到堂弟的身子下面,一寸一寸地朝自己的方向拖拉,拖到床沿邊後,再抱起來,靜無聲息地轉身,楊晨再將陽洙的手腕歸於原處。放在一個軟軟的錦靠上面,與同樣緊張地在一旁看著的鄭嶙一起,隨在應霖後面,準備偷偷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