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槿看出藺君泓的猶豫來,便和牡丹說道:“太后既是來了,不妨喝一杯茶再過去。青嵧剛剛穿好衣裳,還得吃飽了才能往蘭馨宮去。”

  牡丹一聽這話,就知道元槿是答應徐太后與他們還有青嵧一同過去了,不由得喜出望外,應了一聲就要跑出去。想想不對,趕忙跑回來,朝元槿磕了個頭,說了聲“多謝娘娘”,這才又跑出了屋子。

  孟嬤嬤看的哭笑不得,“牡丹平日裡也是個極其穩重的。靜明宮裡,數她做事最得體。怎的今兒倒是忘了形。”

  這話一說完,孟嬤嬤陡然意識到自己講了什麼,趕忙住了嘴,低下頭去不敢再多言。

  ——牡丹為什麼那麼開心?不過是因為徐太后等了許久、盼了許久,牡丹跟在她身邊,所以知曉她的心愿。如今徐太后的心愿驟然能夠成了,牡丹太過高興,竟是忘了規矩。

  孟嬤嬤心中忐忑,小心翼翼去看元槿。

  元槿指尖擺了擺,示意她不打緊。而後元槿挽上藺君泓手臂,笑問道:“我去祥和殿一趟,看看那裡有沒有收拾好。你是在這裡等我一會兒,還是同去?”

  祥和殿是給青嵧準備的院子,就在元槿的清和殿旁邊,風景極好。之前已經慢慢的開始收拾起來,前些日子已經差不多好了。如今青嵧大一些,倒是可以搬過去住。

  藺君泓知道元槿說往祥和殿去,不過是想著讓徐太后看看祥和殿如今收拾的怎麼樣了,順便看一看青嵧。畢竟好些日子沒見,徐太后和青嵧也不知道生分了沒有。

  思來想去,藺君泓終是搖了頭,“我去王爺那裡看看。”

  元槿瞭然。

  藺時謙今日依舊不出席宴請。

  藺君泓怕是這樣的熱鬧情形下藺時謙會更加孤單,所以去看望他。

  兩人商議已畢,便分頭而行。

  徐太后進院子的時候,剛好和藺君泓擦肩而過。

  徐太后喊了藺君泓一聲,半晌沒有聽到回答。她有些氣餒,微微垂了頭。擦肩而過的時候,卻聽得一聲冷冰冰的話語。

  “今兒莫要再出岔子了。”

  徐太后猛地抬頭看過去,藺君泓已經頭也不回的出了院子。

  她靜立片刻,看清楚藺君泓所去的方向,這才轉回身來。

  岳公公之前去給藺君泓拿那副新的玉做的棋子了,小跑著追了過去。途中看到徐太后,他腳步一頓,笑著朝徐太后打了個千兒就繼續往前趕。

  徐太后不以為意,微微笑著往裡行去。

  單嬤嬤來勸太后:“陛下許是昨日裡也太過開心了沒有睡好,所以臉色不佳。”

  徐太后倒是沒太在意。

  自己的兒子是個什麼性子,她還是知道些的。

  “無妨。你也不用刻意勸我。”徐太后含笑道:“他之前不搭理我,如今肯和我說幾句話了,已經有所改變。更何況,你沒看他去的地方麼?必然是玄和宮無疑。”

  單嬤嬤雖然跟了徐太后多年,很是了解徐太后,可徐太后這番話她卻有些聽不懂了。

  陛下去看望定北王,太后為何這般喜悅?

  徐太后即便對單嬤嬤十分看重,很多話也不避著她。但是有些自己心裡的小心思也是不方便說出來的。

  比如現在。

  她看藺君泓對藺時謙都那般好了,她又是生他養他的母親,想必他內心深處對她也是沒法徹底狠下心來的。往後她只要不觸了他的逆鱗,想著辦法對槿兒和青嵧很好的話,想必他的心結也能慢慢打開。

  而且剛才他的話雖然不中聽,不過已經肯和她說話了不是嗎?

  這就是個好現象。

  單嬤嬤看著徐太后開開心心的模樣,垂眸想了片刻,低聲道:“太后娘娘如今是愈發想得開了。”

  “想得開了好。鎮日裡鑽牛角尖有什麼意思。”徐太后的語調也歡快起來,之前十多年在眼角和唇邊添的那些細紋,如今因著笑容也微微皺了些許,只不過因為笑的開懷,所以並不顯蒼老,反而更顯得和藹可親了些,“你瞧,槿兒是不是讓人抱了嵧哥兒過來了?快過去瞧瞧。”

  說著,她的腳步就加快了許多,朝著元槿行了過去。

  走了沒幾步,單嬤嬤回頭看了眼,問旁邊的茉莉,“大姑娘呢?讓你去叫,怎麼還沒到?”

  茉莉剛跑過來,氣喘吁吁的道:“說是直接去蘭馨宮,不用等她了。”

  徐太后見藺君瀾不肯過來,眼神微微黯了下,抬眸看到青嵧那可愛的米分嫩小臉,復又笑了起來。

  如今正值春季,脫下厚重的冬衣,將輕薄的春衫穿在身上,說不出的愜意與隨性。

  蘭馨宮裡春蘭芳香四溢,女眷們身姿裊娜的穿梭其中,帶出一陣陣歡聲笑語。

  元槿將青嵧擱在了那帶了輪子的小床上,讓阿吉阿利它們推了他往蘭馨宮去。到了宮門外,怕狗兒們驚到女眷,就讓秋實帶著它們先行回去。鬧鬧初時不肯跟著離開,可它用了全身的力氣也沒能推動小床半分,最終泄了氣,垂頭喪氣的跟著一起走了。

  朱氏行事更為穩妥些,元槿就讓她今日跟了來照顧青嵧。兩名年紀稍大的嬤嬤推著青嵧的小床,朱氏緊緊的跟在旁邊,半刻也不敢遠離。

  徐太后走在前頭,看著阿吉阿利它們走了這才稍稍等了一下,和元槿並行著前進。

  瞧見青嵧手裡拿著的虎頭娃娃,徐太后大奇,笑道:“當年的時候可晴也喜歡玩這個。沒想到他竟是和他姐姐一樣。”說了兩句後,徐太后的眼神有點悠遠,“想當初可晴看到旁的小孩子都有這個,就問我要。宮裡哪有?我就讓人去找。最後還是在宮外尋了來買給她。阿瀾還說我,早知道這樣,倒不如直接在公主府派了人去尋。不過啊,可晴和我說了,她娘不同意她玩這些東西。”

  談到這個,徐太后看著元槿時眼中就多了幾分讚許,“怪道可晴總喜歡粘著你。你和她喜歡的東西原本就類似的多。”

  “您這可就說錯了。”元槿笑道:“這個就是可晴送來的。”又指了青嵧腳上的虎頭鞋,“這個也是她送的。”

  之前徐太后聽聞楊可晴前兩天到宮裡來過,卻沒料到她居然給青嵧帶了這麼些東西來。但看青嵧拿著虎頭娃娃玩的開心,徐太后細細一思量,倒是笑了,卻也沒說什麼。

  兩人說著話往前走,不多時一抹紅影躍入她們眼中。緊接著,女孩兒們嘰嘰喳喳的聲音在跟前響起。

  “給外祖母、小舅母請安。”楊可晴嬉笑著屈膝行禮。

  她身旁的女孩子們也跟著行禮問安。

  元槿笑著讓女孩兒們都起了身。

  少女們都是十一二歲十三四歲的年紀,婷婷裊裊的身段,花兒一般明艷的笑顏,有著她們這個年紀獨有的美麗。

  楊可晴知道元槿和徐太后不識得她們,就將女孩兒們一一作了介紹。

  原來都是她靜雅藝苑的同學們。因著今日有大宴請,所以藝苑照例放了假。有需要參宴的女孩兒們自是跟了家裡人前來。

  少女們剛才笑得歡快,在元槿跟前卻不敢造次,一個個規規矩矩的,半點也不敢大意。

  因此有個女孩兒忽地開口說話的時候,就顯得格外突兀和明顯了。

  “咦?小殿下拿著的那個是虎頭娃娃嗎?我弟弟也有一個。看著倒是一模一樣呢。這個是哪裡買的?說不定是一家店!”

  所有人都順著她所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小小少女猛然反應過來,臉漲得通紅,訥訥說道:“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看到了,所以一激動就……就……”

  楊可晴低聲安慰她。

  元槿笑道:“沒事。你說那虎頭娃娃?這個可得問可晴了。是她送來給青嵧的,青嵧很喜歡。具體是哪裡,還得她說。”

  楊可晴之前就看到了青嵧的虎頭娃娃和虎頭鞋。

  她之前想著這個是民間玩的小玩意兒,怕是旁人看到了不好,所以悄悄送了來給元槿。卻沒料到元槿居然就這麼大喇喇的讓青嵧帶著出來了。

  想到以往藺君瀾說的那些話,再看元槿這樣毫無顧忌的將東西拿了出來而且還和大家說起,楊可晴有些歡喜,有些害羞。

  她朝徐太后怯怯的看了一眼,見徐太后也讚賞的點了點頭,就瞬間安下心來,大聲說道:“這可是我給弟弟買的。怎麼樣?不錯吧?”說著就將自己買的那家店的店名報了上來。

  之前說話的那個少女一聽,欣喜不已,“我娘親也是那裡買的。沒料到居然和小郡主選的一樣。”

  旁的女孩兒們家裡也有弟弟或者妹妹的,不由多問了她們幾句。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和大家就聊了起來。

  元槿見她們說的起興,就讓宮人們搬來了錦杌,又支了一張圓桌在旁邊,讓女孩兒們圍坐在柳樹下暢談。她則和徐太后去到了前頭,與諸位命婦攀談。

  剛說了沒多久的話,太監來稟,說沈國公府的女眷到了。

  沈國公府的親眷是徐太后請的。

  之前雖然因為青嵧的事情而鬧的不愉快,但徐太后身為青嵧的祖母,元槿在列賓客名單的時候,還是遣了人去問過徐太后的意思。

  徐太后說了幾戶人家,元槿就一併添了上去。其中就有沈國公府。

  國公府的老太太和沈千蘭,元槿都是見過的。不過這次跟過來的一位姑娘,元槿倒是頭一回見,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這位姑娘容貌清秀,正當年少,跟在沈老太太的身邊,很有些怕羞。

  見到元槿將視線落在了她的身上,沈千蘭便道:“這是琳姐兒。大哥大嫂的小女兒。”

  元槿恍然明白過來,這位應當就是沈國公嫡親的小妹妹了。因著是中年得女,沈淑琳十分受寵。只不過之前只聽說過,倒是沒見過她。

  沈淑琳在沈老太太的示意下,向前行禮問安。

  元槿剛讓她起了身,旁邊一名和沈淑琳相貌相似的少女也跟了過來,跟著行禮問安。

  看到她的剎那,沈老太太面露不悅。倒是沈千蘭,神色淡淡的瞧不出喜怒。

  “民女沈淑瑜見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沈淑琳顯然也沒料到會在這個時候看到沈淑瑜。她愣了一愣後,臉頰通紅,看著沈淑瑜半晌說不出話來。

  沈淑瑜任由她們瞧著,神色間並未露出半點的不對來。

  元槿面色如常的說道:“起來吧。”

  沈淑瑜顯然聽出了元槿的疏離,卻還是笑道:“今兒是小殿下的百日,我特意找了六十六首祝賀的詩詞來贈與小殿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