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用擔心。”

  鄒寧揚打斷了女兒的擔憂,抬起大手朝女兒的頭頂亂揉一通,“那裡還不錯。”

  鄒寧揚心知肚明。

  以皇上對自己的忌憚,即便調任,也不見得會給個多麼好的位置。

  可這回卻是直接封了福建水師提督。

  乍看之下,好似遠離了他待慣了的至北之地到了個陌生的地方,而且,也忽然要接觸水師,十分不趁手,有著諸多的限制和不便。

  但,水師提督可是實打實的實權。

  更何況,福建雖遠離北邊和京城,卻和江南的永安侯府高家不遠。

  有高家人幫襯著,他在那邊不會太難過。

  只是,那裡好歸好,思及另一事,他就……

  鄒寧揚擰眉思量著。又怕自己的思緒被女兒察覺,便和元槿說了聲,獨自往外書房行去。

  走了沒幾步,被高老爺子出聲喚住。

  鄒寧揚趕忙停下步子等待。

  老爺子走上前來,回頭望了眼尚還有些回不過神的元槿,說道:“那端王,倒是個有心的。你這事兒,他沒少出力。”

  這一點,鄒寧揚不得不承認。故而點點頭,說道:“是。”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老侯爺踱步走著,雙手背到身後,悠然說道:“端王肯為槿丫頭費盡心力,且半點兒口風不透出來,可見也是上了心的。丫頭以往十分不容易。往後許是就好起來了。”

  老爺子的話,鄒寧揚都明白。

  他十分了解當今聖上的脾性。知曉這個位置定然不是皇帝當初的主意。一定是有人在旁做了一番動作,影響了皇上,讓他最後做了這個決定。

  無需多想,鄒寧揚便十分肯定,定然是端王無疑。

  而端王肯為他暗中走動,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槿兒。

  既然他願意為了槿兒而善待槿兒的家人,那說明,王爺還是真把那丫頭放在心上的。

  雖然心裡告訴自己要想通一點,而且,鄒寧揚也確實算是已經想通。

  可是每每思及那跟逼婚一樣的懿旨,他的心裡還是不由得犯了堵。

  難不成自己拒絕端王的時候語氣不夠堅定?

  怎麼對方那麼快就有了動作!

  不過短短數日,就將一切安排好了。

  思及女兒這些年遭受的一切,再想到亡妻,他心裡發澀,深深一嘆。

  娘親不在,父親又常年在北疆。

  侯府眾人雖愛護她,可一年也不見得能來一兩次。

  哥哥們再疼愛她,畢竟男女有別,也無法時時陪伴。

  槿兒自小到大得到的關愛,終歸是少的。

  如今能有個人來疼惜她,倒是好事。

  只是不知道端王能夠做到哪個地步了。

  鄒寧揚和高老爺子一離開,剩下的人再也沒了太大顧忌,歡呼過後,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元槿沖大家笑笑,在眾人驟然轉成敬畏的目光中,頗有些不自在地回了青蘭苑。

  一進院子,孟媽媽就開始憂心起來。

  “聽聞端王爺嗜血成性,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這可如何是好。”

  葡萄在旁奇道:“媽媽之前不是說王爺性子不錯長得也好,又不拿架子,是皇家裡難得的好性之人嗎?”

  原先楊駙馬的事情敗露後,元槿在家裡住的那段日子,藺君泓時不時地過來看她。孟媽媽也是見過他好幾次的。

  聽聞葡萄這麼說,秋實和櫻桃都繃不住笑了。

  葡萄說的那些,她們也聽孟媽媽講過。

  孟媽媽絲毫都不介意被堵了這麼一句。

  “之前是之前。現在是現在。”她說道:“若只當做王爺來看,那自然是好的。可當做咱們未來姑爺看,還是差了些。”

  語畢,孟媽媽忍不住念叨:“咱們姑娘多好啊。人又漂亮,性子又好。隨便一本什麼書,放在姑娘手裡,那是看幾眼都會了的。知書達理溫柔嫻淑,上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還會算帳。外頭裡頭都是一把好手。”

  元槿被她誇得抬不起頭來了,哭笑不得地打斷了她:“媽媽,您收斂著點。再這樣夸下去,我豈不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了。”

  “姑娘本就厲害!”

  孟媽媽越說心裡頭越不是滋味兒,“姑娘這樣的品貌,找個好的人家順順遂遂過著多好。怎麼非得到端王府去了呢。”

  櫻桃在旁說道:“也就媽媽您擔心,我們可是一點都不擔心。”

  孟媽媽斜了她一眼。

  櫻桃笑嘻嘻道:“因為懿旨已經下了,擔心也沒用啊。”

  孟媽媽神色更加憂愁了。

  看出她是真的擔心元槿,秋實忙道:“端王爺很不錯的。沒有妻妾,端王府里一個女人都沒有。往後只疼愛咱們姑娘一個,不好嗎?”

  說到這一點,孟媽媽總算是尋到了端王爺的一點點好處了。這才心裡頭稍微鬆快了點。

  看到孟媽媽如釋重負的樣子,大家俱都笑成了一團。

  這日聖旨下得早。用了些早上差點後,元槿便準備歇一會兒,看看書。

  誰料還沒想好看哪一本呢,僕從匆匆來稟,說四位繁大人過來了。

  四衛繁大人,尋常人一聽也會知曉是端王爺那鼎鼎大名的四名親衛。

  元槿奇道:“之前他們不是來過一趟找爹爹嗎?怎的又來了?”

  婆子便道:“這次據說是來尋姑娘的。”

  這時候鄒寧揚和高老爺子去了二房那裡,都不在家。元槿便讓人將四衛請去花廳,她換了件見客的衣裳後,便往那裡去了。

  其實之前端王四衛來的那一趟,也是來尋元槿的。

  只不過依著禮數,他們當時用的理由是求見鄒大將軍。

  當時宮裡宣旨的公公走了還沒多久。

  鄒寧揚即便再理解端王爺的做法,但被人擺了這麼一道,終究也是心裡發堵。

  又因高老爺子就在他旁邊,鄒寧揚就一口回絕了他們。只說沒空,不見。

  四衛這便回了端王府。

  鄒寧揚在外書房和高老爺子商議的是亡妻高氏嫁妝的事情。

  兩人前些天就抽空查看過高氏的嫁妝,又和嫁妝單子對照過了。如今既是已經弄清楚,確定了上面被調換的物品名稱、數量,還有缺失的那些,兩人便商議著一同去往二房那邊一趟,找老太太算個清楚。

  故而在外書房待了沒多久,兩人就離了將軍府。

  待到他們走後沒多久,四衛去而復返。

  左右鄒大將軍不在,這回四人正大光明地直說要見元槿了。

  見了面後,元槿方才知曉,藺君泓竟是邀了她去端王府做客。

  鄒寧揚不在,元槿雖可自己拿主意,但是剛剛懿旨下來她就往端王府里跑,著實不太好。

  於是婉言謝絕。

  四衛聽了藺君泓的吩咐,早已知曉她會拒絕,故而順勢說起了今日最終的來意。

  “溫大師為姑娘趕製了幾件冬衣。王爺特意命我們送來。王妃不如試一試,若是不合身需要修改的話,我們再帶回去復命。”

  ——王爺說過,因著突如其來的旨意,想必王妃惱著呢。所以第一次無論提什麼要求,她應該都會拒絕。

  不過,再提第二次的時候,她心軟,或許就不會緊接著再拒一次了。

  故而先說一個她勢必不可能答應的話,再說今日的來意,想必就能有八分的可能她會應下。

  聽聞第一次他們用的那稱呼的時候,元槿忍了忍,想著不過是口誤而已,無需太過介意。

  接二連三的幾句“王妃”下來,她就有些撐不住了。

  她不好自己去和四衛說,免得讓他們想當然地覺得這是“王妃教訓四衛”。

  於是元槿側首,朝秋實示意了下。

  秋實說道:“幾位大人說話還請注意著些,莫要稱呼錯了。免得外人聽到,終歸是不妥當的。”

  四人自然知曉她指的是什麼。

  繁英笑道:“無妨無妨。王爺吩咐過,只准私底下這麼喊。若有外人在場,屬下自然會改口。”

  元槿聽得頭痛。

  這連“屬下”都用上了。少不得是已經把她擺在了和端王平起平坐的位置上。

  她有心想要再阻止。可是藺君泓不發話,旁人說什麼都沒用。

  故而只得暫且將此事擱下。

  元槿說道:“衣裳你們拿回去吧。往後也暫時不用送了。若是旁人問起來,我也不好回答。”

  以往的時候,旁人不會留意到她和端王府之間的關係就也罷了。如今既是引起了旁人的留意,他和她之間再這麼往來密切,怕是說不過去。

  對於這個結果,四衛雖然被端王爺提醒過後,有了心理準備。但乍一聽到,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姑娘都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端王妃了,豈不是更能正大光明地收下才是?

  為何還要拒絕?

  元槿卻有自己的顧慮。

  如今爹爹正為了這從天而降的懿旨不悅著呢,之前連四衛都不見。

  藺君泓倒好。背著爹爹偷偷來送東西。

  若被爹爹發現了,看他怎麼辦。

  端王爺是個混不吝什麼都不懼的。

  他隨心所欲地做事慣了。若她再不止著點兒,誰能勸得動他?

  而且,這傢伙……

  她大大小小的衣裳,他都找了溫大師做。結果,溫大師鎮日裡光趕她的衣裳了,根本沒時間給旁人做。

  應該給溫大師添了不少麻煩了吧。

  元槿很是無奈。

  她見四衛靜立不動,就將先前的話又重複了遍。

  看元槿如此堅持,四衛也不好多說什麼。

  不過,左右東西已經送到,溫大師做的應該合身,他們就準備將東西留下,然後人離開。

  誰料元槿又好心提醒了他們,讓他們把東西帶走。

  四衛面面相覷後,忽然想起來一個重要的事情還沒說。

  但是這個檔口,誰敢提起來?

  四人齊齊背過身子,齊齊出手。幾輪剪刀包袱錘下來,繁興輸了。

  他回頭,努力朝元槿笑了笑,“王爺說王妃的嫁衣也讓溫大師……”

  元槿面無表情地看著他。

  淡然如繁興,也撐不住王妃這樣的反應。後面的話就漸漸沒法開口了。

  也是。

  嫁衣都是娘家人負責準備。

  自家王爺這樣想什麼都給王妃準備好,雖然是王爺的一片好心,但是,讓鄒大將軍情何以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