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彰好武藝,想為將,又不愛文學不喜念書,這直叫曹操好笑,私下裡說了幾回,曹彰不像他的兒子,反倒像是曹旭的兒子。

  當然,熟悉的人都知道,曹操說這話絕對是一件好事,果然,曹操並不因曹彰不愛讀書而不高興,反倒是常常以曹彰的勇武為驕傲。

  曹彰見了曹旭也高興,他喜愛曹旭,卻並不常見。

  曹昂小時候與曹旭相處的倒是多一點,等到曹彰的時候她就忙碌的多,就算回來公務之外也不餘下太多時間給曹彰了。

  曹彰開開心心的跑到曹旭身邊坐下,曹操也不管他。

  曹旭問道:“你怎麼來了?”

  曹彰說起來今年才剛滿十五歲,在曹旭看來還小了一些。

  曹彰道:“大哥都來了,我怎麼不能來,再說了,姑姑不也是差不多的年紀就斬了波才?”

  曹旭戳了他腦門一下:“你跟我比呀?”

  “這叫志氣,”曹彰說道:“姑姑是我曹家猛虎,我自然要以姑姑為目標,至於說其他人,我還看不上眼學呢。”

  所謂猛虎最開始倒是戲稱。

  曹操之前說起曹休的時候誇讚他是曹氏千里駒,曹旭就問他,若曹休是千里駒,她是什麼?

  曹操大笑著說非猛獸不可比她,可即便以虎狼比之,也還是差了。

  但最後曹旭還是得了曹氏猛虎之名。

  曹旭自己倒是挺滿意,雖然老虎在她面前也是貓,可這猛虎聽著就比千里駒要威風嘛。

  “這麼說你還想搶我的名號了?”

  曹彰一抬下巴:“別說是一個名號,便是大將軍我日後也是要做的。”

  “行,那我可等著你來做大將軍,不過想做大將軍要有真本事的,只是嘴巴上說說可不夠。”

  “姑姑放心吧,”曹彰說道:“我這次定立下功勞,以後大家都不能小看我。”

  曹旭與曹彰說話之間,曹操也與曹昂聊了幾句,而其他人也陸續趕到了。

  其實這江東到底怎麼打,大家心中早有想法,之前不過是顧念著曹操的情緒問題不敢隨便與他說出來,現在眼看著曹旭把曹操的問題解決了,大家自然都說出來了。

  這種時候,曹旭只需要聽著就可以了。

  當然,總體來說,大家的策略是很簡單的。

  “穩紮穩打,以戰迫和。”

  只有這八個字而已。

  荀攸就說了:“孫策的優勢是熟悉南方的地形,比之我們更加適應這裡的氣候,而且南方也確實有相當廣闊的地域空間,如果與他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們將是十分被動的,因此我們可以不去管其他,只打孫策的要害!”

  “要害?”

  陳宮接口道:“南方雖然地域廣大,但不管是伯瑾還是子仲都說過,論起經濟實力來,南方遠比不過北方,就像劉表之前把荊州治理成一方樂土,可實際上荊州真正富裕的地方也只靠近北方的幾個郡而已,如零陵、桂陽、武陵等地完全無法支撐荊州,這也是孫策幾次攻打都沒將劉表徹底消滅的原因。”

  劉表的北方緊靠著曹操,兩家連成一線,孫策不敢打也不願意打,再說了,那本就對他不利,因此他攻打的多數是如長沙這樣偏南的地方,這也使得即使他占據了荊州的大部分地方,可劉表依舊沒有垮掉,他還有支撐下去的力量。

  實際上若是取了荊州的南方三郡……雖然這三郡加起來還不到荊州總面積的一半,但卻可以直接讓劉表喪失鬥志,認輸服軟。

  這其實也是這時代南方各地的通病。

  後世南方沿海富裕靠的是什麼大家都明白,可這年代沒那玩意兒的影響,更何況經濟政治中心都在北方,這也就造成了南方的不平衡。

  荀攸的辦法就很簡單了,他們與其在地形不熟,氣候也不適應的南方與追著孫策到處亂竄,不如乾脆集中力量攻打孫策最重要的幾個經濟中心,只要把這幾個地方拿下,孫策就算能夠逃走,也沒有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恰好的是,這些地方都靠近北方,他們不需要太過深入。

  曹操聽完這些卻問道:“那麼長江呢?你的計劃之中似乎只有長江以南的策略,可對我們來說,長江依舊是必須要克服的一道天險。”

  荀攸一笑:“這種事,主公不妨問問于禁將軍和張繡將軍了。”

  他定個戰略方向還好,可這種涉及詳細戰術,也包括了目前青州水軍實際情況的問題,還是找負責的將領問更加靠譜。

  這就像是他們只出智謀,可一旦開戰雙方擺開陣勢,他們也就不插嘴了,臨陣指揮交給將領安排更好。

  人家又不是不通兵法的。

  目前于禁在九江,張繡倒是近一點,可也不是立刻能到的,至少也得明天才能回來,於是這事就暫時擱置了。

  不過散會之前,荀攸建議此時可以先向孫策派出使者,勸孫策歸降。

  曹操有些意外:“不是說孫策這時候絕不會歸降嗎?”

  荀攸道:“他當然不會,但我們還是要派人,這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以後。”

  他們這次派人是為了把意思傳達給孫策,讓孫策明白他們的目的,而之後只要把孫策打疼了,再重提此事自然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再說了,這也是給孫策施加壓力,充分表現他們的信心。

  和談歸降這種事,總是要慢慢談出來的嘛。

  曹操於是同意了這件事情。

  曹旭問道:“那要不要我等會兒給他寫封信?”

  荀攸搖頭:“這倒是不必了,將軍的信還是留在關鍵時刻再送。”

  第172章

  眾人離開之後,曹操卻單獨留下了曹旭,像是有話要說。

  水軍作戰不是曹旭所長,她也沒研究過這一茬,於是這次曹操給了她一個新職位。

  “你給我當總參謀長吧。”

  曹操說完這話曹旭整個人都蒙了:“那……那公台呢?”

  不止陳宮,還有荀攸之類的一大把人呢!

  雖然因為地盤大的緣故,曹操不少人都得分開使用,並不能說打一仗就把各地抽調一空,啥都不管了吧?

  但就算是這樣,至少曹操身邊不該缺人才對啊。

  曹操對此一攤手:“他們都不敢跟我吵架,這不行啊。”

  隨著曹操的地盤越來越大,曹操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小小的濟南相了,就算陳宮這樣脾氣耿直的人,與他說話時也要多一點技巧,有些話甚至不能再說了。

  然而曹旭卻並不想當這個總參謀長,可她想要反對的時候,曹操卻叫了她:“元昭……”

  他像是想要說什麼,卻又停下沒說。

  曹旭或許在其他方面不聰明,但面對曹操,哪怕曹操僅僅是一個眼神,她就能明白曹操心中所想。

  現在她也是一樣。

  看著曹操略有些為難的樣子,曹旭笑道:“算了,哥哥要我做,我就做,總歸我還沒幹過這活兒呢。”

  她這麼說倒是叫曹操鬆了口氣,可隨即又有些愧疚:“是我對不起你了。”

  曹旭搖頭:“不必這麼說,哥哥也是為了我好,正是因為疼我,正是因為與我親近,所以哥哥才這樣做的。”

  她明白為什麼曹操要她做所謂的總參謀長,因為這職位是不能上前線的,地位足夠高,甚至可以說僅次於曹操,但卻不能直接帶兵,更沒法上前線,這也就意味著她不能立太大的戰功。

  曹操在這種時候提出這件事情,這說明他已經感覺到壓力了。

  曹操守孝三年,無論是否承認,至少曹旭代替他做的不錯,甚至還將他最大的敵人袁紹打殘,這使得曹旭在各方面的威望都直追曹操。

  之後曹旭雖然歸還權力很痛快,可她這些年的戰功也沒少了,更別提她之前剛解決了劉備,她甚至斬殺了關羽等人。

  天無二日這種道理其實很簡單,曹旭可以強大起來,但她必定不能強大到足可以威脅曹操的程度

  無論曹旭是否有其他心思,但當曹氏出現兩個中心的時候,總有人會開始分陣營站隊,團體黨派自然而然的出現。

  可現在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曹操就必須要為以後做打算,他不能真的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再去解決曹旭的問題,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就已經不是他是否信任曹旭,更不是他是否心胸寬廣的問題了。

  就算曹操容得下曹旭,現實也會逼迫他必須對曹旭動手,那樣的結果對誰都不好。

  曹操顯然不想那樣做,他不願意與曹旭走到那一步。

  這些年曹昂越發大了,但他卻從未想過將臨淄甚至青州的兵權收歸曹昂手中,臨淄的軍隊全部在曹旭手下,已經說明了他對曹旭的信任。

  曹旭或許沒法想的那麼遠那麼複雜,但她至少明白,曹操此舉看似在壓制她,實際上是在保護她,正是因為想要她日後更好,才會希望她此時有所收斂。

  既然明白了這一點,曹旭當然不會再拒絕。

  至少曹操能夠對她說出這件事情,能夠為她考慮以後,這已經足夠用心了。

  “不過,直接這樣表達,哥哥倒是真的信任我。”

  曹旭笑著問道:“你就不怕我揍你?”

  一般來說,功高蓋主這種事歷朝歷代都有,但能夠直接說出你的功勞太大需要壓制否則我以後會對你動手這種話的,幾乎沒有,這種事,只能靠做臣下的自己體會並且懂得進退。

  想想也能夠理解,畢竟也得考慮做臣下的心情,萬一本來沒啥事的,聽到這話覺得自己不受信任於是鬧出事情來,那多憋屈呀。

  然而曹操聽了曹旭的問題直接翻了個白眼給她:“說的好像你沒揍過似的。”

  曹旭:“……”

  好吧,她確實揍過曹操,甚至當初為了張繡的嬸嬸鄒氏的事情,她當著曹昂的面也沒給曹操留半點面子。

  曹旭的眼神飄了飄,有點心虛的轉移了話題:“于禁暫時不能回來,不過張繡什麼時候能到?”

  “我叫他不急著趕路,算來該是後天到吧?”

  曹操還是挺配合曹旭轉移話題的:“不過在張繡回來之前,你不如說說,如果是你,你這一仗打算怎麼打?”

  這個嘛……

  曹旭想了想:“其實基本策略也就是之前公達他們說的那些,不過是我的話,我不會繼續留著劉表。”

  之前他們並沒有提到劉表的事情,這次曹旭卻說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