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小病人,記者也是很感興趣的,讓攝影師特意的多拍了一些畫面。往往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同情和關注。當然,這用鳥兒陪伴的治療方式也確實特別。

  這些鳥兒甚至會和吳嘉涵一起看電視,聽兒歌,在風俊輝家旁邊的鳥兒遊樂園玩耍。就是鳥兒們的互動,也讓攝影師完全停不下拍攝的鏡頭。還有那些鳥兒不知道是從哪個來看鳥的遊客或者是病人那裡得來的飛行棋,居然一群鳥還有模有樣的丟骰子玩著。

  不過鳥兒還是不識數的,它們就知道丟一下骰子,然後用爪子抓起自己那個棋子胡亂擺個地方。明明都是不對的,但是鳥兒們還能為走哪裡而爭起來,搞得好像它們很識數,很會玩這個遊戲一樣。吳嘉涵雖然不說話,也不參與,但是就看著鳥兒胡亂下棋也能安安靜靜的看上大半天,而且還會一直笑著。

  病人這邊選擇特殊的拍攝了,採訪了。記者就去拍攝了六位中醫看診的畫面,倒是龍源他們兩的診療室沒能進去拍攝。王顯將一些特殊的付帳單給記者展示了一下,就是記者,看著這些奇奇怪怪的付帳單也是驚訝得很。

  要說他們做記者的,什麼稀奇古怪,特別的事情都經歷過不少,但是這樣的付款方式還是第一次遇到。開始是好奇、驚訝,王顯挑著幾個特別的病人給記者講了,記者和攝影師就開始感動。這個山裡的中醫館,這樣默默無聞的救助了不少人,將生命垂危的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而這群人,也僅僅只是為了想幫助更多的人,不求名利,不用這個名頭打著幌子到處去募捐,甚至利用各種基金會給自己謀名謀利。這樣的人真的不多,單純的好人。

  也借著這個機會,秦醫生說了幾點中醫館最近面臨的問題。附近的村民就不說了,有點頭疼腦熱的過來拿個號治療,是應該的。畢竟這中醫館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山裡的村民能夠看病方便。但是現在一些省城裡,甚至更遠的人有感冒就跑來的。

  這些人他們本來就有很好的醫療資源,沒必要跑到這裡來,占了其他病人的位置。這也屬於醫療資源的嚴重浪費,幾位老醫生每每看到那些千里迢迢來看個感冒的,就氣不打一處來。

  就像現在很多人吐槽,一個感冒在三甲級醫院要花幾百上千。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完全是自找的,自己伸出腦袋讓人宰,活該。誰都想要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資源給自己看病,人之常情。

  但是一點小病小症就往大醫院跑,人家的醫療配備在那裡,每天花費有那麼高,你說不宰你一刀,他們醫院怎麼運行?本來吃藥就行的,不給你輸液打針,費用怎麼來?而且,大醫院的醫生,對於這些小病,不一定就有小醫院社區診所的醫生那麼拿手。治療得也未必就盡心,分配給這樣的病人的時間也不足。

  小醫院社區診所的醫生長期面對這些小病小症,給藥給也許會精準。而且他們用藥範圍小,對藥物的療效副作用等等把握得更好。也不是說小醫院的醫生這方面就更厲害,只是又這樣的資源,沒必要去占用大醫院的資源。

  當然,那種每天想著自己有病,非要名醫給開點藥,越貴越好,就算是維生素鈣片都好的人,那就另當別論了。大醫院的醫生對於他們來說不需要醫術好,只需要有個名頭就行。不說所有的醫生多好,但是社會環境這樣,也有很大部分醫生奮鬥在第一線,和死神搶著生命。

  當然,很多醫生的努力往往因為一少部分貪婪的醫生而被破壞。再加上好事的媒體渲染,攪得一池的水都污了。

  不管外面的醫療環境如何,這邊記者越是採訪心裡越是對幾位醫生和風俊輝佩服之極。不為了採訪,他和攝影師也特意等到龍源和颶風下班,瞻仰一下這二位的英姿。當然,看到後也是驚訝於龍源的年齡。將這邊拍攝的東西整理了一下,記者就帶著攝影師連夜離開了。

  第一次,記者內心有強烈的衝動,想將今天採訪到的這些東西儘快做出來,然後儘快播出來。他想讓更多的人看到這個採訪,看到這群人,看到這個村子,看到這些鳥……

  第一百一十三章 賣冰棍

  天氣越來越炎熱了,每天烈日當空的時候,鮮少有人樂意到外面去走動。也就村裡的熊孩子每日還能爬樹摸魚,到處蹦躂。曬得皮膚都黑黝黝的,每日更是滿頭大汗,但是他們仿佛感覺不到熱一樣,在太陽底下依然跑得開心。

  就是中醫館那邊,雖然周圍都是樹木遮陰,但是溫度也高了不少。秦醫生讓人每日涼茶不斷,溫水不斷的準備著,還有電扇這些搬出來。這麼熱的天,別號沒排上,人給中暑了就罪過了。即使這樣,不少人每日都是汗流浹背的。

  不少人都挺羨慕那些到處捉知了,追雞攆狗的村里小孩。特別是城裡自家有孩子的,這大熱的天,哪家小孩不是窩在空調屋裡,就是一早一晚也鮮少出門走動兩步。看著村裡的孩子就覺得他們身體結實健康。

  有了風俊輝用水果做冰棍,不少孩子都跟著學,這段時間又正好是一般人家的秋梨、棗子、葡萄成熟的季節。很多孩子家裡沒有冰箱,就拿著自家的這些水果去親戚家,甚至跑風俊輝家來。

  風媽媽也喜歡這群孩子,不但給他們凍冰棍,還給他們貼補了些水果進去。可把一群小孩給樂壞了,要說村里誰家水果最好吃,所有小孩都知道是風俊輝家的!

  “張嬸子,我可以用這個jú花凍冰棍嗎?我想借你家冰箱多凍些,我,我給電費的。”一個梳著大辮子,眼睛黑亮,人有些乾瘦,但是很精神的小女孩提著一籃子jú花過來問道。

  “是王家的丫頭吧?有些日子沒見著你了,都這麼高了,趕緊進屋來。”風媽媽連忙招招手,讓那個小女孩進屋。

  村里人叫她王丫頭,她本名叫王燕。要說這孩子也是可憐,他爸患了病,在她三歲不到就去了。王燕的媽媽也是個軟弱的,頂不了家,沒多久就另嫁了。王燕也一直由著婆婆爺爺帶著。如今也快十歲了,在學校讀書。雖然她爺奶也跟著種了不少菜,賺了不少錢。

  但是她爺奶都是勤儉慣了的,又想著要將這個獨孫女給拉扯大、送她去大學,所以一直都是省吃儉用。王燕也是看到風俊輝家的鳥都在中醫館那邊賣東西,才想到要做冰棍去賣。

  這一段時間正是各種野jú花盛開的季節,中醫館那邊也在收購一些零散的藥物。這幾天,各種能夠藥用的野jú花就是收購的重點。王燕也是勤快,每天到處去採摘新鮮的野jú花,送到中醫館那邊,也能換不少錢。

  在王燕喝中醫館的涼茶的時候,就發現了其中有一種是野白jú泡的,就去問了醫生這jú花泡茶的作用。中醫館的人就告訴她,這野白jú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這個天泡水喝更好。

  這丫頭也聰明,看到那麼多人叫熱,她家的水果大多都被她爺爺奶奶背出來賣了錢。倒是給她留了些,但是凍冰棍來賣卻少了。所以她就想到了用jú花去凍冰棍,她覺得這樣應該好賣,城裡人不都稀罕她們山裡的東西嗎?

  “張嬸子,這個我要給你多少錢?”王燕有些緊張的問道。

  “要什麼錢,張嬸子這就給你凍去。不過這jú花怕是要泡成水了才能凍,不然直接丟涼水裡出不來味兒。我去幫你燒壺開水來,你去把這jú花洗一洗。”風媽媽說道,指著院子那邊抽水的地方。

  “我,我想凍很多,拿出去賣,要給錢的。”王燕急急的解釋道。

  知道這孩子家裡的情況,風媽媽也沒有說什麼,只是摸摸孩子的頭。心裡感慨,這孩子才不到十歲呢,就這麼懂事。風媽媽讓孩子先去洗著,她去燒水,至於錢,她肯定是不會收的。

  去屋裡將風俊輝從網上購回來的那些冰棍盒拿出來洗了洗,然後風媽媽又去燒了一鍋開水。將小丫頭洗好的jú花用開水一泡,再放上幾把枸杞子,幾大勺的冰糖。將這泡好的jú花茶給端到空調底下吹涼。然後和小丫頭一起慢慢的將泡好的jú花茶裝在冰棍盒裡,然後一排排的擺到冷凍室去。

  “這生意張嬸子和你和伙,你明兒一早來拿去賣,賣了錢後,風阿姨再抽提成好不好?”風媽媽說道,這孩子自尊心重,你要都什麼都不拿,她還不樂意,估計以後都不會再來凍冰棍了。

  晚上的時候,風俊輝回來吃飯的時候,風媽媽還特意交代他,明天要是王燕去他們中醫館那裡賣冰棍,讓他照看著點。最好就是讓中醫館和養身館那邊的工作人員多買些吃。

  第二天一早,王燕就提著她的小藍子過來了。風媽媽將凍好的十五塊冰棍連盒子一起給她。然後還給她的籃子裡放了一瓶凍好的冰,保證這些冰棍不會迅速化掉。

  “你先帶這麼多,這會兒還早呢,不一定好賣,你也不要灰心。”風媽媽還安慰了王燕兩句。

  “張嬸子,我賣掉了就會分你錢的!”王燕倒是挺自信的。

  “少於三塊錢一塊你可別賣了,他們問起你就說這枸杞是我家山上產的藥材。”風俊輝特意對王燕交代道。

  “我知道了,俊輝哥哥。”王燕點點頭,對於風俊輝,現在村子裡的人已經有一種莫名的信任了。

  三塊錢一塊的冰棍,還是自己做的,王燕雖然覺得價格高,但是將東西提到中醫館那的時候,還是喊的這個價格。這小姑娘,別看有些害羞,但是真做起事來也放得開臉面,清脆的叫賣聲讓排隊的人都將注意力轉向她了。

  “jú花枸杞冰糖的冰棍?這到稀奇了,小姑娘給我拿一支。”一個年輕人聽著吆喝說道,三塊錢一支其實不算貴。

  “哥哥,病人可不能吃太涼的。”王燕一邊麻利的扯冰棍出來,一邊說道。這冰棍棒還是風爸爸親手坎的樹枝削出來的。

  “這小姑娘倒是好心的。”旁邊一個老人家贊道。

  “我給我爺爺排號呢,我沒事。”年輕人樂呵呵的回道。

  接過冰棒,那年輕人拿著就是一口咬下去,jú花的甘甜,枸杞子帶著特別的味道,和著冰糖的滋味。雖然是早上,但是已經不涼快了,這一口咬下去,年輕人就覺得一股涼氣從嘴裡往全身漫延。

  排隊的焦慮,頭頂已經露臉的太陽也不讓他覺得心煩了。幾口將冰棍吃完,那人說道:“再給我來十支!”

  “哥哥,這個不能放久了。”王燕聽到買十支本來很高興的,不過想了想就沒有動手,而是搖搖頭拒絕道。

  “我還第一次遇到賣家擔心買家買回去不好存放就不賣的。不過我車上有冰箱呢,我等下放冰箱裡,你放心,化不了。這冰棍,等下日頭毒的時候拿出來吃兩支,那才是慡!”年輕人說道。

  如今中醫館外排隊的也是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管你是誰,只要是排隊拿號,病人不能排的,一般都是家屬來。沒有說讓保鏢或者請的人來排隊的,似乎這樣才有足夠的誠意。而前面的人都這樣,後面來的人也自覺遵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