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陸有矜擁著謝臨:“你別難過,我想那些人不是你爹派來的,他應該不知道你還活著,那些人八成是章家的,你……“
熟悉的氣息在頸間纏綿,謝臨輕聲道:”我不難過,他的事兒已不能讓我傷心。“
“不管是誰的人,我都不願你在京城長久住下去了,我們走吧。”
許久的沉默後,謝臨握住陸有矜正揉捻自己頭髮的手:“離開京城,表哥就沒處找我了。”
“嗯,我曉得你這個心事……”陸有矜點點頭,想了想道:“那等他的事兒有了著落,我就帶你離開,我想帶你去看螢火蟲,它們像星星一般閃著光,你可以把它裝在風箏上……還有黃山,我們也要去,腿不好也無妨,大不了我背你……”
平里東街
陸有矜已在這裡守了好幾日,自從他接下剿匪的事兒,和被安插在山匪里的侍衛接上頭,就已在盼白遠出山的這一日。他想,既然那人告訴他這次是山匪頭目和心腹二人出山,那顧同歸就一定不會出現。
這是京城商販最集中的主街之一,珠寶首飾,茶肆酒樓應有盡有。但因剛過午時,太陽正烈,便只有三三兩兩的人點綴在街面上。
人群中有一人格外出挑,他身材魁梧,雖是穿了布衫,卻沒有半點書生氣。藏藍的衣袖擼至胳膊肘,光潔而結實的麥色小臂盡數袒露在陽光下。
他身畔卻是另種光華——那是個乾淨的年輕人,眉眼乾淨,衣衫齊楚,網巾一絲不苟地攏在整齊的髮髻上。
陸有矜接到的消息沒錯,白遠的確是下山了,身邊也只跟了一個人。然而,那人嘴裡的心腹竟然就恰巧是顧同歸。
陸有矜嘆口氣,心事重重的一揚手,遠處有十幾人影影綽綽地走上前跟在他身後,陸有矜密切關注著前方二人的背影,飛快想著怎麼放走顧同歸。
“賣鏡糕啦,剛出爐的鏡糕喲!”蒼老的聲音隨著空氣中甜香的糯米味一同飄來。顧同歸走上前,饒有興致地觀看老人熟練地把糯米裝到竹筒里,一會兒功夫,白白嫩嫩的鏡糕就出爐了,撲鼻的香味直讓人垂涎三尺,
“小後生,要一塊兒吧?”那老人笑著問道。
顧同歸笑著點點頭,白遠見狀道:“老人家,要兩塊!”
老人扎鏡糕的手一滯:“這兩塊是誰吃?”
“我們一人一塊,怎麼了?”
“那我可不能賣嘍。”老人悠悠道:“鏡糕,不僅大小如鏡,也有圓滿的意思。凡是兩個人一同來的,必須是一對兒才能一起買。”
“還有這說法?”顧同歸笑著搖搖頭:“老伯,送上門的生意你不能不要吧。”
“寧可不要生意,也不能讓人隨便吃——這和抽籤一樣,靈著呢!我可不敢賣給你們兩個,萬一你們吃了鏡糕,看對了眼。可要怪我!”
聽了這話,白遠二話不說用簽子給自己扎了個糕笑道:“若果真如你所說,那這糕我還真要嘗嘗!”
那老漢猛然睜大了眼睛,看看這男子,又看看顧同歸,似是勘破什麼玄機,搖搖頭不說話了。
顧同歸接過鏡糕,始終默不作聲。
兩人沿著長街,眼看這條街走到盡頭,還是沒見到顧同歸說的店。白遠張望道:“同歸,你要找的那家店還沒到?”
顧同歸道:“回去吧,也不是非要用。”
白遠登時挑眉:“那可不行,我答應你的東西當然要買齊。”
顧同歸無奈搖搖頭。次次如此——只要有了主意,他就要辦,說了多少次也不聽,漸漸地,自己也不提了。
“同歸,你會不會記錯?”
陽光灑在大大小小的匾額上,不少店鋪望去都大同小異,顧同歸聞言露出茫然:“許是我太久不來,記錯了……”
“哎哎哎!”白遠一把拉住擦肩的路人:“譚記的店在哪兒?”
“那個發梳店?幾月前搬到北街了。”
男子抬頭望望那人指的方向,扭頭對顧同歸說道:“走累了吧?”前頭人多眼雜,他怕有人認出顧同歸,始終放心不下。把手裡的鏡糕往顧同歸手裡一塞:“你在這兒等著,我給你去買。”
遠處,陸有矜正想怎麼才能不露痕跡放走顧同歸,依稀望見二人分開,心中暗喜。
“陸參領,他們不知為何分開了!”
“我知道——這樣也好,你們跟在那個匪頭後面,看他什麼時候大意就動手!”
“那——這個人呢?”
“擒賊先擒王,這些人不過是烏合之眾,能掀起什麼風浪?”陸有矜狀似輕鬆地拍拍屬下肩膀繼續說:“這沒什麼事兒了,你們把那匪頭抓了關好就成,山上不放心也可以去看一眼!”
這些人的眼睛一直瞟著白遠離開的方向,陸有矜剛說完,他們答應一句就忙飛奔而去,生怕自己落後。
陸有矜並沒有走遠,一閃身躲進店裡,眼看那些人一窩蜂往北跑遠。
白遠沿街走過幾個門店,終於尋到了掛著“譚記”牌匾的梳子鋪。
他舉步走入店內,怔在了半人高的櫃檯前——裡頭每把梳子都閃著華貴的色澤,有木質的,有銀子的,還有梳子通體顯出晶瑩剔透的玉色,乖乖,難道竟是白玉做的?男子瞪大眼睛,看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我要買梳子。”
熟悉的氣息在頸間纏綿,謝臨輕聲道:”我不難過,他的事兒已不能讓我傷心。“
“不管是誰的人,我都不願你在京城長久住下去了,我們走吧。”
許久的沉默後,謝臨握住陸有矜正揉捻自己頭髮的手:“離開京城,表哥就沒處找我了。”
“嗯,我曉得你這個心事……”陸有矜點點頭,想了想道:“那等他的事兒有了著落,我就帶你離開,我想帶你去看螢火蟲,它們像星星一般閃著光,你可以把它裝在風箏上……還有黃山,我們也要去,腿不好也無妨,大不了我背你……”
平里東街
陸有矜已在這裡守了好幾日,自從他接下剿匪的事兒,和被安插在山匪里的侍衛接上頭,就已在盼白遠出山的這一日。他想,既然那人告訴他這次是山匪頭目和心腹二人出山,那顧同歸就一定不會出現。
這是京城商販最集中的主街之一,珠寶首飾,茶肆酒樓應有盡有。但因剛過午時,太陽正烈,便只有三三兩兩的人點綴在街面上。
人群中有一人格外出挑,他身材魁梧,雖是穿了布衫,卻沒有半點書生氣。藏藍的衣袖擼至胳膊肘,光潔而結實的麥色小臂盡數袒露在陽光下。
他身畔卻是另種光華——那是個乾淨的年輕人,眉眼乾淨,衣衫齊楚,網巾一絲不苟地攏在整齊的髮髻上。
陸有矜接到的消息沒錯,白遠的確是下山了,身邊也只跟了一個人。然而,那人嘴裡的心腹竟然就恰巧是顧同歸。
陸有矜嘆口氣,心事重重的一揚手,遠處有十幾人影影綽綽地走上前跟在他身後,陸有矜密切關注著前方二人的背影,飛快想著怎麼放走顧同歸。
“賣鏡糕啦,剛出爐的鏡糕喲!”蒼老的聲音隨著空氣中甜香的糯米味一同飄來。顧同歸走上前,饒有興致地觀看老人熟練地把糯米裝到竹筒里,一會兒功夫,白白嫩嫩的鏡糕就出爐了,撲鼻的香味直讓人垂涎三尺,
“小後生,要一塊兒吧?”那老人笑著問道。
顧同歸笑著點點頭,白遠見狀道:“老人家,要兩塊!”
老人扎鏡糕的手一滯:“這兩塊是誰吃?”
“我們一人一塊,怎麼了?”
“那我可不能賣嘍。”老人悠悠道:“鏡糕,不僅大小如鏡,也有圓滿的意思。凡是兩個人一同來的,必須是一對兒才能一起買。”
“還有這說法?”顧同歸笑著搖搖頭:“老伯,送上門的生意你不能不要吧。”
“寧可不要生意,也不能讓人隨便吃——這和抽籤一樣,靈著呢!我可不敢賣給你們兩個,萬一你們吃了鏡糕,看對了眼。可要怪我!”
聽了這話,白遠二話不說用簽子給自己扎了個糕笑道:“若果真如你所說,那這糕我還真要嘗嘗!”
那老漢猛然睜大了眼睛,看看這男子,又看看顧同歸,似是勘破什麼玄機,搖搖頭不說話了。
顧同歸接過鏡糕,始終默不作聲。
兩人沿著長街,眼看這條街走到盡頭,還是沒見到顧同歸說的店。白遠張望道:“同歸,你要找的那家店還沒到?”
顧同歸道:“回去吧,也不是非要用。”
白遠登時挑眉:“那可不行,我答應你的東西當然要買齊。”
顧同歸無奈搖搖頭。次次如此——只要有了主意,他就要辦,說了多少次也不聽,漸漸地,自己也不提了。
“同歸,你會不會記錯?”
陽光灑在大大小小的匾額上,不少店鋪望去都大同小異,顧同歸聞言露出茫然:“許是我太久不來,記錯了……”
“哎哎哎!”白遠一把拉住擦肩的路人:“譚記的店在哪兒?”
“那個發梳店?幾月前搬到北街了。”
男子抬頭望望那人指的方向,扭頭對顧同歸說道:“走累了吧?”前頭人多眼雜,他怕有人認出顧同歸,始終放心不下。把手裡的鏡糕往顧同歸手裡一塞:“你在這兒等著,我給你去買。”
遠處,陸有矜正想怎麼才能不露痕跡放走顧同歸,依稀望見二人分開,心中暗喜。
“陸參領,他們不知為何分開了!”
“我知道——這樣也好,你們跟在那個匪頭後面,看他什麼時候大意就動手!”
“那——這個人呢?”
“擒賊先擒王,這些人不過是烏合之眾,能掀起什麼風浪?”陸有矜狀似輕鬆地拍拍屬下肩膀繼續說:“這沒什麼事兒了,你們把那匪頭抓了關好就成,山上不放心也可以去看一眼!”
這些人的眼睛一直瞟著白遠離開的方向,陸有矜剛說完,他們答應一句就忙飛奔而去,生怕自己落後。
陸有矜並沒有走遠,一閃身躲進店裡,眼看那些人一窩蜂往北跑遠。
白遠沿街走過幾個門店,終於尋到了掛著“譚記”牌匾的梳子鋪。
他舉步走入店內,怔在了半人高的櫃檯前——裡頭每把梳子都閃著華貴的色澤,有木質的,有銀子的,還有梳子通體顯出晶瑩剔透的玉色,乖乖,難道竟是白玉做的?男子瞪大眼睛,看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我要買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