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恰巧在這時那丫鬟提了酒菜過來,顏桐和方輕詞也便再說,隨便扯了些閒話,看著那丫鬟擺上酒菜然後退下。
丫鬟遠去之後,顏桐還是沒動,倒是方輕詞主動開了酒。
顏桐看著方輕詞給兩個杯子倒酒,突然問道:“聖旨說什麼了?”
“能有什麼。”方輕詞把一個酒杯推到顏桐面前,“給你那軍師和你那壓寨夫君在青州找了份差事,老三言昭雄派往益州邊境,老四何雲編入西京驍騎衛,老六岳千山在洛京掛了個閒職,老五燕寧君帶著剩下的雜兵去了兩遼。”
顏桐原本一直沉默著聽他說,聽到這裡,突然插口道:“剩下的不是雜兵。”
方輕詞看著他,低聲說道:“從沈定文冒你的名下令的那天起,就是了。”
他說著伸手從衣襟里取出一張紙遞給顏桐,顏桐伸手接過,展開來看了一眼,知道是聖旨的原文,卻沒多看,重新折好收起。收好之後,他一抬眼正好看到面前有一杯酒,於是伸手抄過,仰起頭,把一整杯都倒進了嘴裡。
喝完之後,他道:“西南沒什麼戰事,言昭雄等於也是個閒職。他和岳千山一直想招安,派個閒職正好。兩遼麼……”他說著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兩年之後這些人還能活著,就算命大了。”
方輕詞又倒滿酒。顏桐端在手裡,手卻抖得酒潑了出來。他盯著酒杯盯了半晌,終於一揚手,將酒潑到了地上。
朝廷對棋盤山的幾個首領的性格了如指掌,顏桐也不甚在意。棋盤山山匪人員甚雜,這些事又不是多大秘密,朝廷混進來幾個奸細探聽消息,實在正常。何況在沈定文和燕寧君的背叛面前,幾個奸細委實算不了什麼事。
棋盤寨眾匪絕對不會服燕寧君的管束,兩遼又是戰事最慘烈的地方,這一撥人馬過去,什麼後果,可想而知。
他駱紅眉五年的心血,一兩年之內,便要盡數化作關外的屍骨。
----
顏桐擱下酒杯,又問道:“我和金河呢?”
方輕詞道:“金河知道無法阻止,招安前就跑了,沈定文給他報了個因傷病退隱上去。你嘛,還是被通緝,除了懸賞提高了一點沒什麼差別。”
顏桐就這樣“沒什麼差別”地在方府住了下來,每日找張先生談天說地下棋扯淡,倒也沒人懷疑他的身份。
他原想在棋盤寨諸人離開東寧城之前見何雲一面,卻被張先生的一些言論驚出了一身冷汗,立刻放棄了這個想法。
張先生原話如下:
“哼,你且看吧,這些人以後一個混得開的都沒有。具體來說,言昭雄和岳千山派的是閒職,這兩個人應該是只想求個安定和名分,在棋盤寨的時候肯定也是主張招安。燕寧君背叛駱紅眉,手下離心,帶著這批人去兩遼,要麼是立刻被兩遼邊軍同化,要麼是因為不服軍令戰死或者被殺。
“文官的安排是慣例,沒什麼好說的。何雲這個任命就很有意思了,驍騎衛,皇帝陛下腳下,有趣。西京……嗯,我想,這個何雲要麼是對駱紅眉挺忠心,要麼也是天生反骨。西京,呵,這個何雲只要稍有異動,棋盤寨出來的人都會被坐實謀逆大罪!而故意放他到西京,想必是因為他性子暴躁,忍不了西京達官顯貴們的態度,容易出事——經和,依你之見呢?”
顏桐見他單憑這一道任命就能倒推出棋盤寨諸人的性格和主張,對他的話也就信了七八分,自然不敢再去找何雲。他怕何雲到了西京之後,真的腦袋一熱做出什麼事來。
他也由此知道了張先生或許被方家看不起、也不怎麼讀聖賢書,卻絕不是不學無術之人,於是常常向他請教。
在聽張先生滔滔不絕的同時,他也在心裡盤算著還有什麼方法保住棋盤寨這一支人馬、同時也為五年多前枉死的八百多個兄弟平反。
至於紀仁將軍……顏桐雖然心裡清楚將軍的病逝和兵權被奪脫不開干係,卻知道這事兒不是那麼容易查的,能不能查證真相,只能靠神明保佑了。
他每次在紙上推演完畢,便即燒毀。這些日子裡,房裡的紙灰都堆了一盆,思路卻沒一個可行的。
駱紅眉肚子裡文墨不多,在張先生面前裝書生也就越來越困難。
這一日顏桐用盡了駱紅眉記憶里的書,把自己過往積累的東西調出來才應付過了張先生,因為精疲力盡,回去的時候甚至走錯了路。
他路過一處屋舍時,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裡面傳來:“……下官冒昧來此,便是希望得到方大人指點。下官剛從棋盤匪寨逃脫,如有失禮之處,還望大人海涵。”
顏桐站住腳步。
這聲音太他媽的熟悉了,熟悉到他化成灰都不會忘記。
沈定文。
另一人(顯然就是那位“方大人”)道:“沈大人為國盡忠,皇帝陛下明察秋毫,自然會知道,大人不必憂心。”
沈定文急道:“但您跟我說三——”
方大人截住了他後面的話,語氣仍然是溫文爾雅的:“沈大人還在擔心賊人報復?不會的,若是任由賊人如此胡來,朝廷威嚴何在?沈大人儘管放心就好。唉,這茶有些涼了。”
丫鬟遠去之後,顏桐還是沒動,倒是方輕詞主動開了酒。
顏桐看著方輕詞給兩個杯子倒酒,突然問道:“聖旨說什麼了?”
“能有什麼。”方輕詞把一個酒杯推到顏桐面前,“給你那軍師和你那壓寨夫君在青州找了份差事,老三言昭雄派往益州邊境,老四何雲編入西京驍騎衛,老六岳千山在洛京掛了個閒職,老五燕寧君帶著剩下的雜兵去了兩遼。”
顏桐原本一直沉默著聽他說,聽到這裡,突然插口道:“剩下的不是雜兵。”
方輕詞看著他,低聲說道:“從沈定文冒你的名下令的那天起,就是了。”
他說著伸手從衣襟里取出一張紙遞給顏桐,顏桐伸手接過,展開來看了一眼,知道是聖旨的原文,卻沒多看,重新折好收起。收好之後,他一抬眼正好看到面前有一杯酒,於是伸手抄過,仰起頭,把一整杯都倒進了嘴裡。
喝完之後,他道:“西南沒什麼戰事,言昭雄等於也是個閒職。他和岳千山一直想招安,派個閒職正好。兩遼麼……”他說著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兩年之後這些人還能活著,就算命大了。”
方輕詞又倒滿酒。顏桐端在手裡,手卻抖得酒潑了出來。他盯著酒杯盯了半晌,終於一揚手,將酒潑到了地上。
朝廷對棋盤山的幾個首領的性格了如指掌,顏桐也不甚在意。棋盤山山匪人員甚雜,這些事又不是多大秘密,朝廷混進來幾個奸細探聽消息,實在正常。何況在沈定文和燕寧君的背叛面前,幾個奸細委實算不了什麼事。
棋盤寨眾匪絕對不會服燕寧君的管束,兩遼又是戰事最慘烈的地方,這一撥人馬過去,什麼後果,可想而知。
他駱紅眉五年的心血,一兩年之內,便要盡數化作關外的屍骨。
----
顏桐擱下酒杯,又問道:“我和金河呢?”
方輕詞道:“金河知道無法阻止,招安前就跑了,沈定文給他報了個因傷病退隱上去。你嘛,還是被通緝,除了懸賞提高了一點沒什麼差別。”
顏桐就這樣“沒什麼差別”地在方府住了下來,每日找張先生談天說地下棋扯淡,倒也沒人懷疑他的身份。
他原想在棋盤寨諸人離開東寧城之前見何雲一面,卻被張先生的一些言論驚出了一身冷汗,立刻放棄了這個想法。
張先生原話如下:
“哼,你且看吧,這些人以後一個混得開的都沒有。具體來說,言昭雄和岳千山派的是閒職,這兩個人應該是只想求個安定和名分,在棋盤寨的時候肯定也是主張招安。燕寧君背叛駱紅眉,手下離心,帶著這批人去兩遼,要麼是立刻被兩遼邊軍同化,要麼是因為不服軍令戰死或者被殺。
“文官的安排是慣例,沒什麼好說的。何雲這個任命就很有意思了,驍騎衛,皇帝陛下腳下,有趣。西京……嗯,我想,這個何雲要麼是對駱紅眉挺忠心,要麼也是天生反骨。西京,呵,這個何雲只要稍有異動,棋盤寨出來的人都會被坐實謀逆大罪!而故意放他到西京,想必是因為他性子暴躁,忍不了西京達官顯貴們的態度,容易出事——經和,依你之見呢?”
顏桐見他單憑這一道任命就能倒推出棋盤寨諸人的性格和主張,對他的話也就信了七八分,自然不敢再去找何雲。他怕何雲到了西京之後,真的腦袋一熱做出什麼事來。
他也由此知道了張先生或許被方家看不起、也不怎麼讀聖賢書,卻絕不是不學無術之人,於是常常向他請教。
在聽張先生滔滔不絕的同時,他也在心裡盤算著還有什麼方法保住棋盤寨這一支人馬、同時也為五年多前枉死的八百多個兄弟平反。
至於紀仁將軍……顏桐雖然心裡清楚將軍的病逝和兵權被奪脫不開干係,卻知道這事兒不是那麼容易查的,能不能查證真相,只能靠神明保佑了。
他每次在紙上推演完畢,便即燒毀。這些日子裡,房裡的紙灰都堆了一盆,思路卻沒一個可行的。
駱紅眉肚子裡文墨不多,在張先生面前裝書生也就越來越困難。
這一日顏桐用盡了駱紅眉記憶里的書,把自己過往積累的東西調出來才應付過了張先生,因為精疲力盡,回去的時候甚至走錯了路。
他路過一處屋舍時,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裡面傳來:“……下官冒昧來此,便是希望得到方大人指點。下官剛從棋盤匪寨逃脫,如有失禮之處,還望大人海涵。”
顏桐站住腳步。
這聲音太他媽的熟悉了,熟悉到他化成灰都不會忘記。
沈定文。
另一人(顯然就是那位“方大人”)道:“沈大人為國盡忠,皇帝陛下明察秋毫,自然會知道,大人不必憂心。”
沈定文急道:“但您跟我說三——”
方大人截住了他後面的話,語氣仍然是溫文爾雅的:“沈大人還在擔心賊人報復?不會的,若是任由賊人如此胡來,朝廷威嚴何在?沈大人儘管放心就好。唉,這茶有些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