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葉長風早聽得呆了,他是何等明察的人,一眼掃去,便知蕭達凜此言出自真心,並無作偽。心中一酸,差點落下淚來,原來天地茫茫,最解他苦衷者,竟不是宋人,而是敵國一介素昧平生的對手。
“住口。”端王再也聽不下去,沉聲喝止,將韁繩遞給身邊侍衛,跳下馬來,甩去披風,冷笑道,“蕭達凜,你花言巧語,說了這麼多,不就是為了要我與你單斗麼?也罷,今日若不讓你死得心服,倒顯見我小家子氣。”
“不到最後關頭,誰敢言勝負?”蕭達凜深深瞧了葉長風一眼,“長風,你作個見證罷。我要你知道,天下間並非只有端王一個才是英雄,才值得你相與。”
勁風呼呼,衣袍閃動,兩人都是果斷的性子,既決定動手,再不猶豫,掌影迭起,乾脆利落過起招來。旁邊一眾宋軍俱是端王心腹,跟他跟久了的,雖都有些發怔,倒也都原地按刀待命,無人敢私下喧譁驚擾。
葉長風手中原有自火中救下的嬰兒,被蕭達凜拂了穴道睡得正香,端王衛隊趕至時,早有隨從上來接過,也無人多加注意,此時或是穴道自解,突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全場肅然中,聽來格外響亮刺耳。
抱著嬰兒的侍衛何嘗有這種經驗,手忙腳亂地拍哄,葉長風瞧著,忽然心中一動:他剛才嘯聲震傷我,可嬰兒卻沒事,其實是力尚有餘,控制得很好啊,難道他當真是……不想殺我?
端王雖在激戰之中,仍瞟了葉長風一眼,見葉長風怔怔出神,面色惘然,知他已是將蕭達凜這個名字放在了心上,胸中翻騰,分不清是何滋味,殺意卻是更濃,招招見風,直欲將對方立斃於掌下才好。
蕭達凜心神卻也象有些不寧,眼光飄忽,不知在想些什麼,兩人各自心不在焉,倒也沒誰能乘虛而入,贏回這局。
又過十數招,蕭達凜眉稍一動,臉上陡現喜色,一直緊緊注視他的藍珊陶威諸人,不約而同都心中一凜,暗道不好,果然,傾刻之間,遠遠宋縣的方向,幾排帶著尖嘯的響箭沖空而起,天邊更隱隱有黑煙火光,人喧譁馬嘶鳴,愈見紛亂。
莫非是遼軍攻城?
上至將官下到軍士,莫不起了暗暗猜疑,正在這景況難明人心浮泛的時刻,四周馬蹄伴著喊殺聲一片,數十騎遼軍蜂湧而來,竟是不由分說衝進宋軍中便殺。
宋軍意料未及,陣腳驟亂,幸虧都是戰場上歷久了的,稍一回神便回迎上去,刀劍相擊鐵騎縱橫,端的激烈,那也不用去說它。
葉長風在數侍衛的保護下勒馬後退了幾步,腦中急速思忖,突然心念一動,轉向蕭達凜瞧去,蕭達凜也正向這邊望來,目光相對,蕭達凜一笑,遠遠地抱了抱拳:“長風,記著我的話,後會有期!”說完,在數騎驃衛的簇擁下,趁著宋軍尚未合圍,急行而去,一路勢不可擋。
第58章
天色蒼茫,野雲四合,夜幕緩緩地落了下來。
充作宋軍主營中樞的屋頂略帶焦黑,牆面斑駁,這是被祝融肆虐過的鐵證,若不是右側健驍營的人馬及時趕到,撲滅大火,這間大屋也便要和那許多房舍一樣,化為墟燼。
空中焦味未退,看不見的煙痕猶在緩緩流動,充斥每個人的鼻端,卻沒有一個人留意。
端王身形半隱在桌後的暗影里,明滅不定的燭光中看不清表情,只有一雙眸子越發的深沉,炯炯閃亮。
無人出聲,端王不疾不徐的語聲在屋中迴響:“那麼,就是主營的糧糙已全被燒光了?”
右側中首一人站起身,有些囁嚅:“也不是全燒光……剛才清點,還有不到一千石……”
“不到一千石……”端王嗤了一聲,手指輕叩了叩桌面,細微的聲音倒象是落在眾人心上,“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一日支米二百五十石,現下這數萬軍馬,地處荒涼之遠,崔進,你專司糧糙看護,只剩一千石是何意,你能不解麼?”
崔進面色難看之極:“屬下有罪,不敢分辨……但求能給屬下一個機會,將功補過。”
“嗯?”
“側營現還有些散糧在,尚可支持數日。算起來周梁那路糧糙這幾日也便要到了,屬下想帶一隊騎軍前去催糧,望王爺恩准。”
“一隊不夠。你去也不成。”端王立起身,踱了幾步,眼光並不看向眾將,“蕭達凜何等人物,他既來燒糧,便不會再給我們留一線生機。這支糧,他是劫定了的,你自問與他正面交鋒,有幾分勝算?”抬起頭,悠然出神片刻,“還是我去。”
四字一出,眾人心中都是一沉。自古主帥輕不離營,端王如此說,顯然已有背水一戰,與遼軍一決生死之意。這決定委實太過重大,屋中諸人各自暗暗揣度,都覺不妥,卻又提不出更好的法子,一時竟無一人應聲。
葉長風也在會議之列,只是離得稍遠,微一思忖,欠了欠身:“王爺,主將為三軍士氣所在,差錯不得。若還信得過我,讓我去罷。”
一天奔波諸多變故下來,葉長風也早已疲倦不堪,聲音雖仍平靜清亮,不過強撐著而已,端王看著他,心底喟嘆,面上卻無表情,搖了搖頭:“你終不是武人,謀略雖好,真到了刀槍關節,身邊人自顧不暇時,你又如何自保?免了。”
“上將鬥智……”
葉長風大感不服,心道古來多少名將,也未必個個都是上陣殺敵成就功業的,正欲再辯,卻被端王擺手止住,語聲中增了幾分強硬:“此議不當,不必再提。你且留守大營,宋縣關扼之地,尚須有你來主持。”
此時帳下諸將也都回過神來,紛紛請纓,卻一概都被攔了回去,眾人聽得端王語氣決絕,毫無迴旋餘地,不由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將目光都一齊投向了葉長風,心知這世上若真有人能令端王改變主意,那麼無疑便是眼前這位主了。
端王卻似不欲再與他們糾纏,一拂衣袍,淡淡道了句:“先各自回去整隊,聽候調度罷。”大步向帳門外走出。
葉長風離門最近,忍不住跟了兩步,追出屋外:“王爺……”
端王聽得葉長風語聲,驀然停住,頓了一頓,緩緩轉過身來,凝視葉長風,夜色中眼神竟似有分憂鬱:“別爭了,長風,你要說的,難道我還不知麼?只是……”停了片刻,卻不再說下去,一聲長嘆,右手伸出,握住葉長風左肩,“回頭予你帥印,大營就交與你了……是我負你良多,有些話,若我能回來,再說罷……”
右手緊了緊,隨即放開,退了一步,再深注了葉長風一眼,掉頭決然離去。
陶威一行侍衛匆匆擦過葉長風,尾隨主帥而去,葉長風立在當地全無覺察,腦中怔怔,迴旋反覆不已的全是臨行前肩上那一拍,他……他這是已將我視作同伴,作肱股,作生命之託了啊,為何……難道他……真的不再將我瞧作玩物了麼?
夜色清寒,葉長風獨立階前,思之惘惘,不知過了多久,才突然回過神來。淡然一笑,生死關頭,還想這些做甚,他既信我,將權柄交付,我又豈能書生意氣,誤了河山大事。
一件厚軟的斗蓬披上肩來,藍珊無言地為葉長風整上衣襟,看來也是在旁瞧了許久了。葉長風卻全沒想到其它,回頭一笑:“走罷,我們回營去,今晚還有很多事要做。”
藍珊呆了呆,隨即回過神來,追了上去,心中猶自震動不已。葉長風容貌原只是清淡,藍珊自己便是俊美無疇的人物,素在王府又見多識廣,雖漸拜服葉長風之才,卻從未覺得他有多好看。然而剛才葉長風那一眼,那一笑,眸光如星,容顏乍展,笑容中竟有說不出的動人,便連藍珊也忍不住瞬間意為之奪。
如許英雄盡為他折腰,原來並非無眼光……
次日日未現,宋營鼓先起,一通鼓畢角音動,如是三次,六纛出,中旗招展,是為端字。
祝過天地,一隊鐵騎縱橫而去,蹄音迴響,半日方息。
太陽始出。
葉長風身披長長箕裘,手中猶自握著酒觴,靜靜眺望端旗迤邐遠去,半晌,一擲杯,長聲道:“出擊!”
第59章
自端王率騎出擊,至今已有三日。
第一日,葉長風兵分三處,自領前軍北進,直襲遼軍右翼。遼軍素以騎軍見長,自宋遼對戰之始,便是攻多守少,向來只有宋城被圍的,這日突如其來被襲,也算嘗到了措手不及丟盔棄甲的滋味,人奔馬突死傷一片。遼中軍聞知消息後火速來援時,宋軍卻又毫不留戀,急退而去了。
第二日,遼軍仗著騎驍人勇,緊緊尾追不放,大有個勢在必得全隊擊潰之意,卻未免求功心切,輕敵冒進,遭遇上葉長風早就埋伏下的第二隊人馬,大大地鬧了個狼狽不堪。
然而宋軍兵力終究因分散而大顯薄弱,耐不住持久,葉長風知己知彼,自不會選擇在野外與遼軍迎面交手,第三日便率隊全線回撤,除了後衛被遼軍趕至,沖得落花流水外,其餘人都已退回城內。
遼軍緊追而至,立將宋縣一個不算大的城池包圍得水泄不通。
葉長風主動出擊,原便是為了將遼軍吸引過來,減輕端王所在部壓力,自然不憚來者眾多。然而此刻身處城樓,俯望腳下點點火把如星,遙想遼軍千騎如鐵,夜色中也不禁有片刻的目眩。
“回去罷。天涼了,小心受寒。”
藍珊默默守了半日,瞧著葉長風的身影幾乎要凝成石像了,終於出言相勸。
葉長風不置可否,半晌才悠悠道了一句:“若你家王爺明日不能趕回,受寒不受寒,你以為還重要麼?”
藍珊垂下了頭。再怎樣精打細算,城中積糧,也不過就只剩了明日一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到時偌大的軍隊,難道真能啃石頭不成?
“王爺他非常人,定會平安歸來。”一旁的侍衛首領插了句話,頗具信心。
“但願如此。”葉長風淡淡一笑,沒有點出蕭達凜已不在眼前遼軍中的事實。想必自己這點心計也瞞不過他,蕭達凜此刻,必是親率精銳在與端王廝殺罷?可恨遼軍圍城,連探子都無法出入,消息極難傳至。
也不知望了多久,葉長風長嘆一聲,自回營帳入眠。
才睡著沒多久,一陣喊殺聲鋪天蓋地,便遠遠地傳了進來。葉長風素來警醒,立刻披衣出屋,連同趕來的諸將一起,登上城樓。
遠處火把或分或合,散亂不定,伴隨殺聲陣陣,一望便知是兩軍對戰。
“住口。”端王再也聽不下去,沉聲喝止,將韁繩遞給身邊侍衛,跳下馬來,甩去披風,冷笑道,“蕭達凜,你花言巧語,說了這麼多,不就是為了要我與你單斗麼?也罷,今日若不讓你死得心服,倒顯見我小家子氣。”
“不到最後關頭,誰敢言勝負?”蕭達凜深深瞧了葉長風一眼,“長風,你作個見證罷。我要你知道,天下間並非只有端王一個才是英雄,才值得你相與。”
勁風呼呼,衣袍閃動,兩人都是果斷的性子,既決定動手,再不猶豫,掌影迭起,乾脆利落過起招來。旁邊一眾宋軍俱是端王心腹,跟他跟久了的,雖都有些發怔,倒也都原地按刀待命,無人敢私下喧譁驚擾。
葉長風手中原有自火中救下的嬰兒,被蕭達凜拂了穴道睡得正香,端王衛隊趕至時,早有隨從上來接過,也無人多加注意,此時或是穴道自解,突然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全場肅然中,聽來格外響亮刺耳。
抱著嬰兒的侍衛何嘗有這種經驗,手忙腳亂地拍哄,葉長風瞧著,忽然心中一動:他剛才嘯聲震傷我,可嬰兒卻沒事,其實是力尚有餘,控制得很好啊,難道他當真是……不想殺我?
端王雖在激戰之中,仍瞟了葉長風一眼,見葉長風怔怔出神,面色惘然,知他已是將蕭達凜這個名字放在了心上,胸中翻騰,分不清是何滋味,殺意卻是更濃,招招見風,直欲將對方立斃於掌下才好。
蕭達凜心神卻也象有些不寧,眼光飄忽,不知在想些什麼,兩人各自心不在焉,倒也沒誰能乘虛而入,贏回這局。
又過十數招,蕭達凜眉稍一動,臉上陡現喜色,一直緊緊注視他的藍珊陶威諸人,不約而同都心中一凜,暗道不好,果然,傾刻之間,遠遠宋縣的方向,幾排帶著尖嘯的響箭沖空而起,天邊更隱隱有黑煙火光,人喧譁馬嘶鳴,愈見紛亂。
莫非是遼軍攻城?
上至將官下到軍士,莫不起了暗暗猜疑,正在這景況難明人心浮泛的時刻,四周馬蹄伴著喊殺聲一片,數十騎遼軍蜂湧而來,竟是不由分說衝進宋軍中便殺。
宋軍意料未及,陣腳驟亂,幸虧都是戰場上歷久了的,稍一回神便回迎上去,刀劍相擊鐵騎縱橫,端的激烈,那也不用去說它。
葉長風在數侍衛的保護下勒馬後退了幾步,腦中急速思忖,突然心念一動,轉向蕭達凜瞧去,蕭達凜也正向這邊望來,目光相對,蕭達凜一笑,遠遠地抱了抱拳:“長風,記著我的話,後會有期!”說完,在數騎驃衛的簇擁下,趁著宋軍尚未合圍,急行而去,一路勢不可擋。
第58章
天色蒼茫,野雲四合,夜幕緩緩地落了下來。
充作宋軍主營中樞的屋頂略帶焦黑,牆面斑駁,這是被祝融肆虐過的鐵證,若不是右側健驍營的人馬及時趕到,撲滅大火,這間大屋也便要和那許多房舍一樣,化為墟燼。
空中焦味未退,看不見的煙痕猶在緩緩流動,充斥每個人的鼻端,卻沒有一個人留意。
端王身形半隱在桌後的暗影里,明滅不定的燭光中看不清表情,只有一雙眸子越發的深沉,炯炯閃亮。
無人出聲,端王不疾不徐的語聲在屋中迴響:“那麼,就是主營的糧糙已全被燒光了?”
右側中首一人站起身,有些囁嚅:“也不是全燒光……剛才清點,還有不到一千石……”
“不到一千石……”端王嗤了一聲,手指輕叩了叩桌面,細微的聲音倒象是落在眾人心上,“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一日支米二百五十石,現下這數萬軍馬,地處荒涼之遠,崔進,你專司糧糙看護,只剩一千石是何意,你能不解麼?”
崔進面色難看之極:“屬下有罪,不敢分辨……但求能給屬下一個機會,將功補過。”
“嗯?”
“側營現還有些散糧在,尚可支持數日。算起來周梁那路糧糙這幾日也便要到了,屬下想帶一隊騎軍前去催糧,望王爺恩准。”
“一隊不夠。你去也不成。”端王立起身,踱了幾步,眼光並不看向眾將,“蕭達凜何等人物,他既來燒糧,便不會再給我們留一線生機。這支糧,他是劫定了的,你自問與他正面交鋒,有幾分勝算?”抬起頭,悠然出神片刻,“還是我去。”
四字一出,眾人心中都是一沉。自古主帥輕不離營,端王如此說,顯然已有背水一戰,與遼軍一決生死之意。這決定委實太過重大,屋中諸人各自暗暗揣度,都覺不妥,卻又提不出更好的法子,一時竟無一人應聲。
葉長風也在會議之列,只是離得稍遠,微一思忖,欠了欠身:“王爺,主將為三軍士氣所在,差錯不得。若還信得過我,讓我去罷。”
一天奔波諸多變故下來,葉長風也早已疲倦不堪,聲音雖仍平靜清亮,不過強撐著而已,端王看著他,心底喟嘆,面上卻無表情,搖了搖頭:“你終不是武人,謀略雖好,真到了刀槍關節,身邊人自顧不暇時,你又如何自保?免了。”
“上將鬥智……”
葉長風大感不服,心道古來多少名將,也未必個個都是上陣殺敵成就功業的,正欲再辯,卻被端王擺手止住,語聲中增了幾分強硬:“此議不當,不必再提。你且留守大營,宋縣關扼之地,尚須有你來主持。”
此時帳下諸將也都回過神來,紛紛請纓,卻一概都被攔了回去,眾人聽得端王語氣決絕,毫無迴旋餘地,不由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將目光都一齊投向了葉長風,心知這世上若真有人能令端王改變主意,那麼無疑便是眼前這位主了。
端王卻似不欲再與他們糾纏,一拂衣袍,淡淡道了句:“先各自回去整隊,聽候調度罷。”大步向帳門外走出。
葉長風離門最近,忍不住跟了兩步,追出屋外:“王爺……”
端王聽得葉長風語聲,驀然停住,頓了一頓,緩緩轉過身來,凝視葉長風,夜色中眼神竟似有分憂鬱:“別爭了,長風,你要說的,難道我還不知麼?只是……”停了片刻,卻不再說下去,一聲長嘆,右手伸出,握住葉長風左肩,“回頭予你帥印,大營就交與你了……是我負你良多,有些話,若我能回來,再說罷……”
右手緊了緊,隨即放開,退了一步,再深注了葉長風一眼,掉頭決然離去。
陶威一行侍衛匆匆擦過葉長風,尾隨主帥而去,葉長風立在當地全無覺察,腦中怔怔,迴旋反覆不已的全是臨行前肩上那一拍,他……他這是已將我視作同伴,作肱股,作生命之託了啊,為何……難道他……真的不再將我瞧作玩物了麼?
夜色清寒,葉長風獨立階前,思之惘惘,不知過了多久,才突然回過神來。淡然一笑,生死關頭,還想這些做甚,他既信我,將權柄交付,我又豈能書生意氣,誤了河山大事。
一件厚軟的斗蓬披上肩來,藍珊無言地為葉長風整上衣襟,看來也是在旁瞧了許久了。葉長風卻全沒想到其它,回頭一笑:“走罷,我們回營去,今晚還有很多事要做。”
藍珊呆了呆,隨即回過神來,追了上去,心中猶自震動不已。葉長風容貌原只是清淡,藍珊自己便是俊美無疇的人物,素在王府又見多識廣,雖漸拜服葉長風之才,卻從未覺得他有多好看。然而剛才葉長風那一眼,那一笑,眸光如星,容顏乍展,笑容中竟有說不出的動人,便連藍珊也忍不住瞬間意為之奪。
如許英雄盡為他折腰,原來並非無眼光……
次日日未現,宋營鼓先起,一通鼓畢角音動,如是三次,六纛出,中旗招展,是為端字。
祝過天地,一隊鐵騎縱橫而去,蹄音迴響,半日方息。
太陽始出。
葉長風身披長長箕裘,手中猶自握著酒觴,靜靜眺望端旗迤邐遠去,半晌,一擲杯,長聲道:“出擊!”
第59章
自端王率騎出擊,至今已有三日。
第一日,葉長風兵分三處,自領前軍北進,直襲遼軍右翼。遼軍素以騎軍見長,自宋遼對戰之始,便是攻多守少,向來只有宋城被圍的,這日突如其來被襲,也算嘗到了措手不及丟盔棄甲的滋味,人奔馬突死傷一片。遼中軍聞知消息後火速來援時,宋軍卻又毫不留戀,急退而去了。
第二日,遼軍仗著騎驍人勇,緊緊尾追不放,大有個勢在必得全隊擊潰之意,卻未免求功心切,輕敵冒進,遭遇上葉長風早就埋伏下的第二隊人馬,大大地鬧了個狼狽不堪。
然而宋軍兵力終究因分散而大顯薄弱,耐不住持久,葉長風知己知彼,自不會選擇在野外與遼軍迎面交手,第三日便率隊全線回撤,除了後衛被遼軍趕至,沖得落花流水外,其餘人都已退回城內。
遼軍緊追而至,立將宋縣一個不算大的城池包圍得水泄不通。
葉長風主動出擊,原便是為了將遼軍吸引過來,減輕端王所在部壓力,自然不憚來者眾多。然而此刻身處城樓,俯望腳下點點火把如星,遙想遼軍千騎如鐵,夜色中也不禁有片刻的目眩。
“回去罷。天涼了,小心受寒。”
藍珊默默守了半日,瞧著葉長風的身影幾乎要凝成石像了,終於出言相勸。
葉長風不置可否,半晌才悠悠道了一句:“若你家王爺明日不能趕回,受寒不受寒,你以為還重要麼?”
藍珊垂下了頭。再怎樣精打細算,城中積糧,也不過就只剩了明日一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到時偌大的軍隊,難道真能啃石頭不成?
“王爺他非常人,定會平安歸來。”一旁的侍衛首領插了句話,頗具信心。
“但願如此。”葉長風淡淡一笑,沒有點出蕭達凜已不在眼前遼軍中的事實。想必自己這點心計也瞞不過他,蕭達凜此刻,必是親率精銳在與端王廝殺罷?可恨遼軍圍城,連探子都無法出入,消息極難傳至。
也不知望了多久,葉長風長嘆一聲,自回營帳入眠。
才睡著沒多久,一陣喊殺聲鋪天蓋地,便遠遠地傳了進來。葉長風素來警醒,立刻披衣出屋,連同趕來的諸將一起,登上城樓。
遠處火把或分或合,散亂不定,伴隨殺聲陣陣,一望便知是兩軍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