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阿殷雇了個當地的年輕人,由他帶路。藏寶圖上的位置很是清晰,在當地人的帶領下,阿殷用了三天找著了那個洞口。
阿殷向來謹慎,在洞口前辭謝了年輕人,隨後才與言默一道進去。洞裡彎彎曲曲,卻格外安靜,幾乎是落針可聞。也不知走了多久,阿殷借著火光見到一扇石門。
石門足足有兩丈高,如銅牆鐵壁般矗立在兩人面前。
阿殷正想伸手試著推一推,言默眼疾手快地拉住阿殷,說道:“我來。”他活動了下筋骨,用盡全力往前一推,然而石門紋絲未動。
阿殷道:“寶藏應該就在這扇石門之後了。”她在石門踱了幾步,道:“應該有機關啟動這扇門,我們在周圍看看,如若有機關,應該離得不遠。”
她擎高火把,從石門右側開始一一細看。山壁是石灰色的,又堅又硬,約摸是不曾有陽光照耀過的原因,上面有著奇怪的紋路,阿殷正想湊前細看時,冷不防的,背脊爬上一層一層的顫慄。
脖頸邊傳來一陣冰涼。
她低頭一看,是一把鋒利的匕首,隨之而起的還有永盛帝的聲音。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來人,把這兩人拿下。”
阿殷僵硬地轉身,漸漸的,山洞裡亮若白晝,足足擠了有三四十人,其中為首之人正是永盛帝。他居高臨下地看著她,道:“你的手段朕從未放在眼裡。”
阿殷與言默被拿下,身前是七橫八豎的長劍,仿佛脖子再往前探一些便能血濺三尺。
永盛帝已經無暇處置兩人。
祖孫三代人的美夢如今就近在咫尺,他吩咐道:“把門撞開。”約有二十人抬起巨樁用力地衝撞石門,震耳欲聾的撞擊聲不絕於耳。
一下,兩下,三下,四下……
言默判斷著硬闖的可能性,向阿殷眨了眨眼。
阿殷卻向他搖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石門宛如穿上刀槍不入的鎧甲,任爾東西南北撞,也巋然不動。永盛帝的臉色越發難看,此時他命令道:“停下。”他看著這扇礙事的石門,道:“去看看周圍有何機關。”
此刻,阿殷卻低低一笑,在寂靜的洞裡顯得如此清亮。
永盛帝看向她。
她說:“聖上還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呢,不到最後聖上又豈知誰是螳螂,誰是黃雀?聖上挪個七八步,看看那是什麼?”
說起來也多虧了永盛帝,若非他突然出現,將她逼到這裡,她也不能從這個角度發現端倪。
山壁凹凸不平,因時間的侵蝕,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斑駁小洞,像是一個大型的蜂巢,仔細數來,有上百個洞,而其中有十八個大小一致的小洞,只得桃核般大小,錯落有致地分布。
別人也許不能一眼看出來,可阿殷不同。
她親自畫過藏寶圖,一望就辨識出規律。
永盛帝面色沉沉地道:“把核雕放進去。”司騰應聲,小心翼翼地把十八個核雕放進相應的洞裡,然而石門還是沒有任何聲響。
似是想起什麼,永盛帝目光如炬。
阿殷說:“聖上沒帶核雕師過來吧?即便帶來了,也未必能完全復原真正的核雕十八州,可我不一樣。沒有人能比我對核雕十八州更要熟悉。”她仰起脖子,明明坐得很隨意,可此刻卻無端有一種睿智而自信的耀眼,她說:“聖上,我們談個交易如何?”
永盛帝頭一回被人威脅,面色極其難看。
洞裡明明有數十人,可卻因為阿殷與皇帝之間的劍拔弩張變得落針可聞,隱隱有幾分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半晌,永盛帝問:“什麼交易?”
阿殷道:“聖上能讓您的侍衛先鬆開刀劍嗎?”
永盛帝使了個眼色。
白晃晃的刀劍終於撤走,在一片刀鞘碰擊聲中,阿殷站起,說道:“想來聖上是知道的,寶藏就在這一扇石門後,而能如今能打開這扇石門的人只有我。”
永盛帝問:“你想要什麼?”又冷冷道:“賜婚?”
“不。”阿殷緩緩搖首,她道:“我以前一直在想核雕的大成之境是什麼,今天我明白了,是拋開世俗的隨心所欲。時至今日我不需要任何名分,更不需要任何人對我與明穆的婚事的認同。”她指著石門道:“我拿這扇石門後的寶藏與聖上換一個請求,懇請聖上擬旨昭告天下,放明穆自由。”
永盛帝的神色晦明晦暗,看她的眼神有幾分複雜,須臾他應了。
“朕答應你。”
.
永盛帝命人在洞外紮營。
阿殷直到永盛帝擬了旨後,才開始雕核。永盛帝見阿殷雕得慢,心知她仍有顧慮,方當眾命司騰昭告天下。阿殷讓言默離開叢林去外打聽,確認無誤後方加快了雕核的進程。
言默回來後,默默地看著阿殷,許久才道:“姑娘真是謹慎。”
阿殷道:“還不是你們家侯爺培養出來的?”
言默說:“姑娘知道孫家郎君的事情了?”
阿殷說:“本來是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
言默閉嘴,決定以後更要謹言慎行。阿殷拿著拋光紙進行最後一步,邊摩擦邊道:“其實我心底一直有疑惑的,當初在綏州時怎麼總能這麼碰巧遇上奇奇怪怪的事情,有時候還總覺得有人在前方指印,當時不願多想,如今仔細想來,不論是那些事還是孫十郎,都與你們家侯爺脫不了干係。”
夜色森森,阿殷看著火堆,忽然嘆道:“我有些想你們家侯爺了。”
言默說:“是姑娘的,不是我們家。”
阿殷撲哧地笑了聲:“其實你還挺幽默的。”
十八個核雕里,錯誤的只有兩個,阿殷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便復原出來。十八個核雕歸為,緊閉的石門強烈地抖動,發出劇烈轟響聲,自下而上地打開了。
第142章
撲鼻而來的灰塵散去後,是堆疊如山的檀木箱,然而所有人的第一眼都落在檀木箱後的棺木上。那不是一個尋常的棺木,而是由金子打造而成,時間也無法掩蓋的金光閃閃。
永盛帝像是著了魔一樣,情不自禁地往金棺走去。
司騰攔住永盛帝,說道:“聖上,小心有危險。”
永盛帝仿若未聞,徑直往前走。
阿殷站在石門後,仔細打量室內的布置,她身後的侍衛個個爭先恐後地往前探頭,將阿殷往外擠出了幾步。言默擋在阿殷的身側,只聽阿殷低聲道:“你別往裡面走,不是你的看了也不是你的。”
.
永盛帝來到金棺前。
他命人撬開棺蓋。
終於,他見到了棺蓋里的廬山真面目。偌大的金棺里亦是純金打造,然而裡面只有一個巴掌大的青銅匣子。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它,那一絲隱藏的狂熱慢慢地強烈起來。
他拿起青銅匣子。
司騰仍然擔心地道:“聖上,不如……”
永盛帝忽道:“噓。”他虔誠地捧著這個青銅匣子,一點一點地掀開,裡面躺著一張羊皮紙。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展開,錯綜複雜的地形一目了然地標在羊皮紙上,與之前的核雕十八州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是一張新的藏寶圖。
永盛帝捏住,哈哈大笑:“上天佑我大興!”司騰跪下道:“上天佑我大興,吾皇千秋萬載!”方才還擠成一團的侍衛瞬間跪下,異口同聲地高呼:“上天佑我大興,吾皇千秋萬載!”
黑壓壓的人頭跪了一地。
永盛帝尚未從興奮中恢復過來,第一眼就見到門口外的阿殷,他道:“抓住她!”
言默高聲道:“君無戲言!”
永盛帝冷冷一笑:“朕答應的只是放過沈長堂,從頭到尾可不曾提過殷氏。”話音一落,永盛帝喝道:“抓住她,朕有重賞。”
侍衛們像是野地里的餓狼,雙眼似有綠光,興奮地盯上阿殷。
言默擋在阿殷身前,道:“姑娘先走。”
阿殷紋絲未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跑從來不是辦法。”也是此時,洞口裡忽然亮出一道刺眼的火光,高大的人影躍在山壁之上,人還未到,那把低沉如山間風打松濤的嗓音已然先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逼得你逃了,何不將王土改了姓。”
烏黑織金的斗篷飄飛。
他風塵僕僕而至,站在她身前,遙望石室內的永盛帝。
此言一出,洞中侍衛目瞪口呆,噤若寒蟬。
永盛帝沒有震怒,臉上甚至有一絲如負釋重的神情,他冷道:“沈長堂,你要反了。”
他搖首道:“聽到這話時,你心裡是不是鬆了口氣?你一直認為有朝一日我與你對立,會搶了你的位置。皇兄,你從來都沒有相信過我。”
永盛帝看著他,說:“你果然知道了。”他沒有一點兒驚訝,語氣波瀾不驚地道:“你今日若不來,朕尚能饒你一命,可你來了,就別怪朕不顧手足之情。”
沈長堂問:“為了虛無縹緲的寶藏,值得嗎?”
永盛帝說:“你不是純正的司馬家血脈,你不懂我們司馬家三代人的信念。來人,將逆臣與殷氏拿下。”言默瞬間拔刀擋在沈長堂面前。
面前刀劍交錯,刀尖上的銀光陰冷而森森,沈長堂依舊面不改色,仿佛前面不是要取他性命的千軍萬馬,而只不過是一堆花園裡的糙木樁子,他道:“純正不純正,不是由皇兄說了算的。這些年來,皇兄一直讓太后防著我母親,為的是便是此物吧?”
寬大的手掌忽地多了一明黃捲軸。
永盛帝面色忽變。
沈長堂道:“父皇早已看透你的性子,唯恐有朝一日你殘害手足,留了一手。”他高舉捲軸:“先帝遺詔在此,爾等見詔如先帝。”
侍衛們驚呆了。
也不知是誰先起的頭,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漸漸的,洞裡跪了一地。永盛帝不敢置信地看著沈長堂手中的遺詔,鐵青著臉。
司騰左看右看,撲通的一聲也跪下。
“朕已西去,唯恐後代相殘,特留此詔,秉先祖遺訓,禍害手足者不得即位,幼子長堂……”遺詔尚未念完,永盛帝忽然喝道:“住口。”
他三步當兩步地上前,欲要爭奪遺詔。
可就在此時,永盛帝變得僵硬,握著羊皮紙的手掌抖如篩糠,不過是瞬間,嘴唇流了一絲黑血。他痛苦地捂住心口,跌坐在地,在眾人還未反應過來之際,他面上似有無數蟲卵鼓起,整張臉撐得大如銀盤。
變故發生得太快。
洞中響起了皇帝的慘叫聲。
也是此時,阿殷反應過來,道:“他手裡的地圖有毒!”話音一落,周遭的侍衛齊刷刷地散開,只留下永盛帝一人在空地上打滾。
沈長堂道:“按住他!”
侍衛無人敢動,只有言默上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摁住了打滾的皇帝。沈長堂取劍想挑開永盛帝手裡的地圖,然而他卻死死地緊握,眼睛瞪如鐘鼓。
阿殷向來謹慎,在洞口前辭謝了年輕人,隨後才與言默一道進去。洞裡彎彎曲曲,卻格外安靜,幾乎是落針可聞。也不知走了多久,阿殷借著火光見到一扇石門。
石門足足有兩丈高,如銅牆鐵壁般矗立在兩人面前。
阿殷正想伸手試著推一推,言默眼疾手快地拉住阿殷,說道:“我來。”他活動了下筋骨,用盡全力往前一推,然而石門紋絲未動。
阿殷道:“寶藏應該就在這扇石門之後了。”她在石門踱了幾步,道:“應該有機關啟動這扇門,我們在周圍看看,如若有機關,應該離得不遠。”
她擎高火把,從石門右側開始一一細看。山壁是石灰色的,又堅又硬,約摸是不曾有陽光照耀過的原因,上面有著奇怪的紋路,阿殷正想湊前細看時,冷不防的,背脊爬上一層一層的顫慄。
脖頸邊傳來一陣冰涼。
她低頭一看,是一把鋒利的匕首,隨之而起的還有永盛帝的聲音。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來人,把這兩人拿下。”
阿殷僵硬地轉身,漸漸的,山洞裡亮若白晝,足足擠了有三四十人,其中為首之人正是永盛帝。他居高臨下地看著她,道:“你的手段朕從未放在眼裡。”
阿殷與言默被拿下,身前是七橫八豎的長劍,仿佛脖子再往前探一些便能血濺三尺。
永盛帝已經無暇處置兩人。
祖孫三代人的美夢如今就近在咫尺,他吩咐道:“把門撞開。”約有二十人抬起巨樁用力地衝撞石門,震耳欲聾的撞擊聲不絕於耳。
一下,兩下,三下,四下……
言默判斷著硬闖的可能性,向阿殷眨了眨眼。
阿殷卻向他搖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石門宛如穿上刀槍不入的鎧甲,任爾東西南北撞,也巋然不動。永盛帝的臉色越發難看,此時他命令道:“停下。”他看著這扇礙事的石門,道:“去看看周圍有何機關。”
此刻,阿殷卻低低一笑,在寂靜的洞裡顯得如此清亮。
永盛帝看向她。
她說:“聖上還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呢,不到最後聖上又豈知誰是螳螂,誰是黃雀?聖上挪個七八步,看看那是什麼?”
說起來也多虧了永盛帝,若非他突然出現,將她逼到這裡,她也不能從這個角度發現端倪。
山壁凹凸不平,因時間的侵蝕,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斑駁小洞,像是一個大型的蜂巢,仔細數來,有上百個洞,而其中有十八個大小一致的小洞,只得桃核般大小,錯落有致地分布。
別人也許不能一眼看出來,可阿殷不同。
她親自畫過藏寶圖,一望就辨識出規律。
永盛帝面色沉沉地道:“把核雕放進去。”司騰應聲,小心翼翼地把十八個核雕放進相應的洞裡,然而石門還是沒有任何聲響。
似是想起什麼,永盛帝目光如炬。
阿殷說:“聖上沒帶核雕師過來吧?即便帶來了,也未必能完全復原真正的核雕十八州,可我不一樣。沒有人能比我對核雕十八州更要熟悉。”她仰起脖子,明明坐得很隨意,可此刻卻無端有一種睿智而自信的耀眼,她說:“聖上,我們談個交易如何?”
永盛帝頭一回被人威脅,面色極其難看。
洞裡明明有數十人,可卻因為阿殷與皇帝之間的劍拔弩張變得落針可聞,隱隱有幾分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半晌,永盛帝問:“什麼交易?”
阿殷道:“聖上能讓您的侍衛先鬆開刀劍嗎?”
永盛帝使了個眼色。
白晃晃的刀劍終於撤走,在一片刀鞘碰擊聲中,阿殷站起,說道:“想來聖上是知道的,寶藏就在這一扇石門後,而能如今能打開這扇石門的人只有我。”
永盛帝問:“你想要什麼?”又冷冷道:“賜婚?”
“不。”阿殷緩緩搖首,她道:“我以前一直在想核雕的大成之境是什麼,今天我明白了,是拋開世俗的隨心所欲。時至今日我不需要任何名分,更不需要任何人對我與明穆的婚事的認同。”她指著石門道:“我拿這扇石門後的寶藏與聖上換一個請求,懇請聖上擬旨昭告天下,放明穆自由。”
永盛帝的神色晦明晦暗,看她的眼神有幾分複雜,須臾他應了。
“朕答應你。”
.
永盛帝命人在洞外紮營。
阿殷直到永盛帝擬了旨後,才開始雕核。永盛帝見阿殷雕得慢,心知她仍有顧慮,方當眾命司騰昭告天下。阿殷讓言默離開叢林去外打聽,確認無誤後方加快了雕核的進程。
言默回來後,默默地看著阿殷,許久才道:“姑娘真是謹慎。”
阿殷道:“還不是你們家侯爺培養出來的?”
言默說:“姑娘知道孫家郎君的事情了?”
阿殷說:“本來是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
言默閉嘴,決定以後更要謹言慎行。阿殷拿著拋光紙進行最後一步,邊摩擦邊道:“其實我心底一直有疑惑的,當初在綏州時怎麼總能這麼碰巧遇上奇奇怪怪的事情,有時候還總覺得有人在前方指印,當時不願多想,如今仔細想來,不論是那些事還是孫十郎,都與你們家侯爺脫不了干係。”
夜色森森,阿殷看著火堆,忽然嘆道:“我有些想你們家侯爺了。”
言默說:“是姑娘的,不是我們家。”
阿殷撲哧地笑了聲:“其實你還挺幽默的。”
十八個核雕里,錯誤的只有兩個,阿殷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便復原出來。十八個核雕歸為,緊閉的石門強烈地抖動,發出劇烈轟響聲,自下而上地打開了。
第142章
撲鼻而來的灰塵散去後,是堆疊如山的檀木箱,然而所有人的第一眼都落在檀木箱後的棺木上。那不是一個尋常的棺木,而是由金子打造而成,時間也無法掩蓋的金光閃閃。
永盛帝像是著了魔一樣,情不自禁地往金棺走去。
司騰攔住永盛帝,說道:“聖上,小心有危險。”
永盛帝仿若未聞,徑直往前走。
阿殷站在石門後,仔細打量室內的布置,她身後的侍衛個個爭先恐後地往前探頭,將阿殷往外擠出了幾步。言默擋在阿殷的身側,只聽阿殷低聲道:“你別往裡面走,不是你的看了也不是你的。”
.
永盛帝來到金棺前。
他命人撬開棺蓋。
終於,他見到了棺蓋里的廬山真面目。偌大的金棺里亦是純金打造,然而裡面只有一個巴掌大的青銅匣子。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它,那一絲隱藏的狂熱慢慢地強烈起來。
他拿起青銅匣子。
司騰仍然擔心地道:“聖上,不如……”
永盛帝忽道:“噓。”他虔誠地捧著這個青銅匣子,一點一點地掀開,裡面躺著一張羊皮紙。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展開,錯綜複雜的地形一目了然地標在羊皮紙上,與之前的核雕十八州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是一張新的藏寶圖。
永盛帝捏住,哈哈大笑:“上天佑我大興!”司騰跪下道:“上天佑我大興,吾皇千秋萬載!”方才還擠成一團的侍衛瞬間跪下,異口同聲地高呼:“上天佑我大興,吾皇千秋萬載!”
黑壓壓的人頭跪了一地。
永盛帝尚未從興奮中恢復過來,第一眼就見到門口外的阿殷,他道:“抓住她!”
言默高聲道:“君無戲言!”
永盛帝冷冷一笑:“朕答應的只是放過沈長堂,從頭到尾可不曾提過殷氏。”話音一落,永盛帝喝道:“抓住她,朕有重賞。”
侍衛們像是野地里的餓狼,雙眼似有綠光,興奮地盯上阿殷。
言默擋在阿殷身前,道:“姑娘先走。”
阿殷紋絲未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跑從來不是辦法。”也是此時,洞口裡忽然亮出一道刺眼的火光,高大的人影躍在山壁之上,人還未到,那把低沉如山間風打松濤的嗓音已然先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逼得你逃了,何不將王土改了姓。”
烏黑織金的斗篷飄飛。
他風塵僕僕而至,站在她身前,遙望石室內的永盛帝。
此言一出,洞中侍衛目瞪口呆,噤若寒蟬。
永盛帝沒有震怒,臉上甚至有一絲如負釋重的神情,他冷道:“沈長堂,你要反了。”
他搖首道:“聽到這話時,你心裡是不是鬆了口氣?你一直認為有朝一日我與你對立,會搶了你的位置。皇兄,你從來都沒有相信過我。”
永盛帝看著他,說:“你果然知道了。”他沒有一點兒驚訝,語氣波瀾不驚地道:“你今日若不來,朕尚能饒你一命,可你來了,就別怪朕不顧手足之情。”
沈長堂問:“為了虛無縹緲的寶藏,值得嗎?”
永盛帝說:“你不是純正的司馬家血脈,你不懂我們司馬家三代人的信念。來人,將逆臣與殷氏拿下。”言默瞬間拔刀擋在沈長堂面前。
面前刀劍交錯,刀尖上的銀光陰冷而森森,沈長堂依舊面不改色,仿佛前面不是要取他性命的千軍萬馬,而只不過是一堆花園裡的糙木樁子,他道:“純正不純正,不是由皇兄說了算的。這些年來,皇兄一直讓太后防著我母親,為的是便是此物吧?”
寬大的手掌忽地多了一明黃捲軸。
永盛帝面色忽變。
沈長堂道:“父皇早已看透你的性子,唯恐有朝一日你殘害手足,留了一手。”他高舉捲軸:“先帝遺詔在此,爾等見詔如先帝。”
侍衛們驚呆了。
也不知是誰先起的頭,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漸漸的,洞裡跪了一地。永盛帝不敢置信地看著沈長堂手中的遺詔,鐵青著臉。
司騰左看右看,撲通的一聲也跪下。
“朕已西去,唯恐後代相殘,特留此詔,秉先祖遺訓,禍害手足者不得即位,幼子長堂……”遺詔尚未念完,永盛帝忽然喝道:“住口。”
他三步當兩步地上前,欲要爭奪遺詔。
可就在此時,永盛帝變得僵硬,握著羊皮紙的手掌抖如篩糠,不過是瞬間,嘴唇流了一絲黑血。他痛苦地捂住心口,跌坐在地,在眾人還未反應過來之際,他面上似有無數蟲卵鼓起,整張臉撐得大如銀盤。
變故發生得太快。
洞中響起了皇帝的慘叫聲。
也是此時,阿殷反應過來,道:“他手裡的地圖有毒!”話音一落,周遭的侍衛齊刷刷地散開,只留下永盛帝一人在空地上打滾。
沈長堂道:“按住他!”
侍衛無人敢動,只有言默上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摁住了打滾的皇帝。沈長堂取劍想挑開永盛帝手裡的地圖,然而他卻死死地緊握,眼睛瞪如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