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喻生……你回來了啊。”
喻生點點頭,轉頭問道:“師父,師祖近日在何處?”
柳青元一聽就來氣,實在不想說但又不得不回答,便沒好氣道:
“近日我也沒見著人,應該還是在為洛耳的事忙活……”
喻生聲音低沉地應了一聲沒有說話,竹青也跟著沉默下去,一時房中只剩下了幾人的呼吸聲。柳青元大概知道這二人在想些什麼,便開門見山道:
“你們也不要心急,洛耳的魂魄碎成那樣,還能留在世間已經不錯了。當日在昆吾山把他帶回來,便就一定會想辦法的。照當時情況來看,也只有等到洛耳回來了,才能知曉當年的事。”
喻生依舊沉默不語,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一旁。
已經過去一百年了。他有些悵然地想道。
當時說自己艱難寄托在無目將軍體內的洛耳是如何被剝離出來帶回的他無從得知,只是照理想來,或許也只有洛耳能夠解答當年將軍出事的緣由和祝玄的真正死因。
他不止一次懷疑江現,可是懷疑終究是懷疑,並不能代表任何。
“師父,我想再去一次昆吾山。”
柳青元聽了,一時還有些沒反應過來,等到把“昆吾山”三個字一字字地回想一遍後,站起身瞪了喻生一眼,冷巴巴的丟下一句:
“不許。”
意料之中的回答,喻生沒有反駁,只是垂下眼微微笑了笑,對著柳青元欠身後,便退了出去回到了住處。
竹青看著喻生如今挺拔卻怎麼看怎麼寂寥的背影,不禁對柳青元道:
“他這百年來的話是越來越少了……”
原因天門上下何人不曉?祝玄離開有百年,而天門山千年裡難得熱鬧了一回,也不過就是祝玄在的那區區不足十八年的光景。
柳青元有些煩躁地揉了揉眉心:“算了,別再出什麼事就行了。”
喻生一路垂著眼回到了房中,長身玉立的影子被光打在地面和一旁的桌案上,他解下身上的披風,忽然想起來了什麼,抓起桌上一本經書翻開。
緩緩地翻了許久,最終指尖停留在了一頁。這頁上是祝玄曾握著他的手,帶著他抄寫的那頁。喻生像是安了心,釋然笑了。
房中冷清的很,即使有人,每一事每一物上,卻依舊籠罩著一層無人來過的孤寂。
喻生點起桌角的燈,取出那本從清江鎮帶回的話本子翻開,裡面寫道:
“百年前有一仙君騎鶴而來,一身美人骨,奈何天公不作美,身死昆吾蹤跡難尋。今有仙君墨衣玄劍,玉冠直立眉目如畫,眼無蒼生心繫一人,日日坐守昆吾等一不歸人……”
喻生輕輕地合上,沒有再看下去。
他也不知這是從何時傳開的,大約是昆吾之事逐漸穩定不再是人間大患之時,越來越多的人在昆吾附近安了家後,時常見他一人獨來獨往出入昆吾,所以才想了這麼一出故事。喻生心裡有些好奇,這些人從未見過祝玄,又是如何得知他當年的模樣?
百年裡,他始終悶聲修行,修為精進劍法爐火純青,卻突然不知該練給誰看了。
一百年啊……太久了,足夠讓他抽開少年身骨,足夠磨光了他的小脾氣,足夠讓他學會如何將心緒死死地鎖在心底。
他問過許多人,跌入萬鬼崖會如何?那些人都只會搖頭惋惜道:“魂飛魄散,肉身不復,滅了個乾乾淨淨。”
喻生不信,所以才瞞著柳青元等人,沒事兒就往昆吾山去,可是當年封印已成,即使祝玄僥倖活著,恐怕也難以破開封印回來。
但是活著的希望太渺茫了,即使是人間的話本子裡都說是他是一不歸人,恐怕如今四境中千千萬萬里,唯獨他一人還在堅信祝玄依舊活著。
夜間,即使那話本子裡說的有一半都不可信,喻生還是饒有興致地看完了。遠在南疆的荊圖南傳信來,說是他要查的事有了消息。
柳青元近日一直留在天門,梅三千在鶴鄉歡那處待著也不怎麼回來。第二日一早,喻生就向柳青元告知,自己要去一趟南疆尋找荊圖南。
竹青聽了有些擔心,悄聲問柳青元:“師尊,你說他會不會又去昆吾山?”
柳青元有些出神:“這孩子性子太執拗,他要想去攔也攔不住,還不如不管。”
喻生正往出走,猝然聽到這句話險些腿一軟跪下去,所有人都將他看得明明白白,將祝玄的死看得明明白白,卻只有他像是與祝玄一同落下了萬鬼崖般,再也沒出來過。
他到南疆時,荊圖南正躺在一塊巨石上,遠遠望著無垠天地邊的一輪紅日。荊圖南見他來沒有說話,拍了拍身邊示意他也躺過來。
喻生忍不住笑了,若是祝玄在此,肯定第一個湊上去。他沒有躺下去,在荊圖南身邊坐下後,直接道:
“師兄,直說吧。”
荊圖南睜開半眯著的雙眼,片刻後翻身坐起來,一腿曲著胳膊肘隨意搭在上面:
“你告訴我的地方,那個什麼無妄城,確實並非傳言。可是……那可是魂魄停留的地方,說難聽點與鬼界無異,你就算知道在什麼地方,那你怎麼進去?先是以死明志再拿個通行令嗎?”
喻生點點頭,轉頭問道:“師父,師祖近日在何處?”
柳青元一聽就來氣,實在不想說但又不得不回答,便沒好氣道:
“近日我也沒見著人,應該還是在為洛耳的事忙活……”
喻生聲音低沉地應了一聲沒有說話,竹青也跟著沉默下去,一時房中只剩下了幾人的呼吸聲。柳青元大概知道這二人在想些什麼,便開門見山道:
“你們也不要心急,洛耳的魂魄碎成那樣,還能留在世間已經不錯了。當日在昆吾山把他帶回來,便就一定會想辦法的。照當時情況來看,也只有等到洛耳回來了,才能知曉當年的事。”
喻生依舊沉默不語,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一旁。
已經過去一百年了。他有些悵然地想道。
當時說自己艱難寄托在無目將軍體內的洛耳是如何被剝離出來帶回的他無從得知,只是照理想來,或許也只有洛耳能夠解答當年將軍出事的緣由和祝玄的真正死因。
他不止一次懷疑江現,可是懷疑終究是懷疑,並不能代表任何。
“師父,我想再去一次昆吾山。”
柳青元聽了,一時還有些沒反應過來,等到把“昆吾山”三個字一字字地回想一遍後,站起身瞪了喻生一眼,冷巴巴的丟下一句:
“不許。”
意料之中的回答,喻生沒有反駁,只是垂下眼微微笑了笑,對著柳青元欠身後,便退了出去回到了住處。
竹青看著喻生如今挺拔卻怎麼看怎麼寂寥的背影,不禁對柳青元道:
“他這百年來的話是越來越少了……”
原因天門上下何人不曉?祝玄離開有百年,而天門山千年裡難得熱鬧了一回,也不過就是祝玄在的那區區不足十八年的光景。
柳青元有些煩躁地揉了揉眉心:“算了,別再出什麼事就行了。”
喻生一路垂著眼回到了房中,長身玉立的影子被光打在地面和一旁的桌案上,他解下身上的披風,忽然想起來了什麼,抓起桌上一本經書翻開。
緩緩地翻了許久,最終指尖停留在了一頁。這頁上是祝玄曾握著他的手,帶著他抄寫的那頁。喻生像是安了心,釋然笑了。
房中冷清的很,即使有人,每一事每一物上,卻依舊籠罩著一層無人來過的孤寂。
喻生點起桌角的燈,取出那本從清江鎮帶回的話本子翻開,裡面寫道:
“百年前有一仙君騎鶴而來,一身美人骨,奈何天公不作美,身死昆吾蹤跡難尋。今有仙君墨衣玄劍,玉冠直立眉目如畫,眼無蒼生心繫一人,日日坐守昆吾等一不歸人……”
喻生輕輕地合上,沒有再看下去。
他也不知這是從何時傳開的,大約是昆吾之事逐漸穩定不再是人間大患之時,越來越多的人在昆吾附近安了家後,時常見他一人獨來獨往出入昆吾,所以才想了這麼一出故事。喻生心裡有些好奇,這些人從未見過祝玄,又是如何得知他當年的模樣?
百年裡,他始終悶聲修行,修為精進劍法爐火純青,卻突然不知該練給誰看了。
一百年啊……太久了,足夠讓他抽開少年身骨,足夠磨光了他的小脾氣,足夠讓他學會如何將心緒死死地鎖在心底。
他問過許多人,跌入萬鬼崖會如何?那些人都只會搖頭惋惜道:“魂飛魄散,肉身不復,滅了個乾乾淨淨。”
喻生不信,所以才瞞著柳青元等人,沒事兒就往昆吾山去,可是當年封印已成,即使祝玄僥倖活著,恐怕也難以破開封印回來。
但是活著的希望太渺茫了,即使是人間的話本子裡都說是他是一不歸人,恐怕如今四境中千千萬萬里,唯獨他一人還在堅信祝玄依舊活著。
夜間,即使那話本子裡說的有一半都不可信,喻生還是饒有興致地看完了。遠在南疆的荊圖南傳信來,說是他要查的事有了消息。
柳青元近日一直留在天門,梅三千在鶴鄉歡那處待著也不怎麼回來。第二日一早,喻生就向柳青元告知,自己要去一趟南疆尋找荊圖南。
竹青聽了有些擔心,悄聲問柳青元:“師尊,你說他會不會又去昆吾山?”
柳青元有些出神:“這孩子性子太執拗,他要想去攔也攔不住,還不如不管。”
喻生正往出走,猝然聽到這句話險些腿一軟跪下去,所有人都將他看得明明白白,將祝玄的死看得明明白白,卻只有他像是與祝玄一同落下了萬鬼崖般,再也沒出來過。
他到南疆時,荊圖南正躺在一塊巨石上,遠遠望著無垠天地邊的一輪紅日。荊圖南見他來沒有說話,拍了拍身邊示意他也躺過來。
喻生忍不住笑了,若是祝玄在此,肯定第一個湊上去。他沒有躺下去,在荊圖南身邊坐下後,直接道:
“師兄,直說吧。”
荊圖南睜開半眯著的雙眼,片刻後翻身坐起來,一腿曲著胳膊肘隨意搭在上面:
“你告訴我的地方,那個什麼無妄城,確實並非傳言。可是……那可是魂魄停留的地方,說難聽點與鬼界無異,你就算知道在什麼地方,那你怎麼進去?先是以死明志再拿個通行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