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這一回,拓跋頊真的站不住了,呻/吟一聲,退了兩步,坐倒在一旁靠近火盆的木榻上。
炭火熊熊,照出了那光潔上身滲出的一層汗水。
“殿下,皇上危急,請速作決斷!”
近衛顯然是個忠心的,見拓跋頊不說話,立時催促。
拓跋頊喘了口氣,握緊拳,道:“留一千人鎮守南浦,其他人即刻拔營,前往牛首山!”
近衛立刻應諾,正要離去時,拓跋頊又道:“尉遲瑋的兵馬遲遲未動,多半也在等候目前的時機。如果他派人來攻南浦,斬了魏營所有梁人俘虜,再……以安平公主為盾牌,逼其退兵,等本王回援!”
“如果梁軍不退呢?”
“那麼,你們敗退之前,即刻斬了安平公主!”
拓跋頊語意蕭索,卻斬釘截鐵。
近衛應命去了,拓跋頊又扶著頭坐了好一會兒,才站起身,迅速穿起衣服,披上鎧甲,然後才踏入了床幃。
我已放開了金簪,正散亂著發,靠緊床圍坐著,默默消化著聽到的話。
他走到床前,冷淡地望著我,眼底寂然。
他沉沉道:“我不喜歡再也無法把握你的感覺。即便你如今已經這般討厭我,我還是寧可讓你死,也不想你再離開。我受夠了!如果你死了,能徹底斷了我的念頭,我寧可你死。”
我不曉得是一種什麼樣的荒謬心理,慘澹地望著他,居然還笑了笑,很清楚地說道:“嗯,我也寧可死,寧可……現在便死了,再也不用操心任何事,任何人。我盡力了,可還是逃不脫這條路,那麼,我認命。”
拓跋頊就著昏暗的光線深深地凝視著我,忽然俯下身,在我唇上狠狠咬了一口。
我還沒來得及痛叫出聲,他已抓過一塊帕子,將我的嘴塞住,抽了我自己的衣帶,將我雙手反捆起來,縛於床圍之上。
我盯著他,還是想笑,只是盈眶的淚水極不爭氣,已經緩緩自腮邊掛下。
拓跋頊又發出了低低一聲痛苦呻吟,轉過臉不再看我,飛快地抓住自己的寶劍,衝出了門。
門扇在打開又闔上的一霎那,一道雪化時的陰冷撲了進來,透過火盆帶來的暖意,無聲地撲入我胸懷,再也揮之不去。
院中在一陣嘈雜後也逐漸靜寂下來,連屋中漸漸黑了,都無人過來點一盞燈。
而我在那黑暗之中,終於拋開了那七顆紅痣帶給我的震驚,開始將牛首山撲朔迷離的戰事理出了頭緒。
我離開牛首山後,本來預算著能占六成贏面的戰事,並沒有往我和蕭彥希望的方向發展。
不知秦易川那一環出了什麼錯,本該被他們阻攔在江水以北的魏軍到底強渡成功,並與陷入危境的拓跋軻一起反攻蕭彥率領的梁軍。
蕭彥的身體狀況,可以支持一時,必定無法長久支撐。
=========================
哭~~~偶第五更了。不過似乎還是不討好,親們還是想拿大棍敲我?
興亡替,苒苒驚時月(二)
如果蕭彥病重的消息傳出,對梁軍士氣必定有影響。這樣的情形下,北魏軍終於能夠反敗為勝脫出重圍。
而林訶若,正是當年蕭寶溶在南齊宮變之時布下的一顆棋子。蕭寶溶被囚後,林訶若效忠的對象,便由蕭寶溶變成了我。北魏南攻前夕,我便傳了密令過去,令他如果到了江南,有機會立刻反了拓跋軻,重投南朝。
我的預計,他在拓跋軻兵敗之時必定會想法給以致命一擊,然後帶了拓跋軻的人頭來見我。但他居然會在拓跋軻脫身後再動手,並且能與秦易川部裡應外合,卻出乎我的意料了。
秦易川部連南援的北魏軍都阻擋不住,事後怎會又有那樣的勇氣和力量,與林訶若聯手去算計小勝的魏帝兵馬?
秦易川原屬征西軍,與林訶若應該沒什麼交集;目前暫時聽命於他的定威將軍雷軒等人倒是和林訶若相熟,可我不認為雷軒能即刻相信了林訶若的詐降,並與他聯手對敵。難道他不怕是林訶若的誘敵之計?
本能地覺得哪裡不對勁。
從眼前的局勢看,梁帝蕭彥本已不多的人馬在新的援兵到達之前應該無力再戰,蕭彥以重病之身受此重創,很可能經受不住;拓跋軻被林訶若的叛變打了個措手不及,全軍覆沒,估計目前應該拖著重傷之軀隱於牛首山的某處。
他派人向拓跋頊說出那番話來,必定早就料著了拓跋頊暗存異心,可能見死不救了。如今拓跋頊已經發兵,即便能及時將他救回,也斷斷不會容他一人獨攬大權。
即便他還是北魏皇帝,日後政令必自皇太弟拓跋頊而出。
當年他殺了自己其他七個弟弟,的確是防患於未然,並非一味無情嗜血。可惜他終究沒殺他最該殺的那個。
或許,他也不曾想過,自己一手帶大的幼弟,那個曾經有著那樣純淨樸實心地的幼弟,如今會這樣和他的明爭暗鬥,甚至勢同水火吧?
一場勝負幾度變幻的大戰尚未落定塵埃,但混亂不堪的局勢,已初露端倪。
秦易川部看來倒似有意放了北魏援軍渡江,引狼斗虎,重創了蕭彥兵馬,然後再與林訶若合兵,又重創了拓跋軻兵馬。
北朝,可能由此直接成就了拓跋頊的雄圖霸業;南朝呢?
我一時竟看不出。
蕭彥在傷病中大敗,已是岌岌可危;我被出賣困於南浦鎮;算來南朝目前只有太子蕭楨得利。我和蕭彥無法回寧都,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南朝皇帝。
可就憑他,能得到南朝各路文臣武將的認同麼?
而他大約指揮不了秦易川的兵馬,讓他們時而懦弱無能,時而強悍睿智,硬生生將南北兩朝帝王都陷入危困之中。
還有件奇怪的事。
雲麾大將軍尉遲瑋手中尚有五萬兵馬駐守京畿,蕭彥下旨讓他即刻派兵增援牛首山,可好幾天過去了,為何他那邊連半點動靜也沒有?甚至連相距不過一日路程的南浦鎮也不曾遣兵來!
他們一向對我恭恭敬敬,我也對他們多有照拂,沒理由聽說我被困南浦而無動於衷!
到底是誰,有這樣的能耐,可以在如此混亂的形勢中混水摸魚,走到權力的最巔峰?
我想不出,我實在想不出。
如果是三年前,我可能會猜惠王蕭寶溶。
以他當時的影響力,部屬們齊心協力將他重新推回至尊無上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可如今,他被幽囚於皇宮已經快四年了,與世隔絕,便有曾有過運籌帷幄的雄心壯志,也該在日復一日的美酒佳人的麻痹中漸漸消磨殆盡了。
-------------------------
我在驚惶不定的猜疑中度過了兩天兩夜。
關於蕭彥,關於拓跋頊,關於拓跋軻,以及牛首山的戰事,寧都的局勢,再也無人可以傳遞一絲半點外界的消息進來。
拓跋頊應該特地吩咐過,對我的看守極是嚴密。我幾乎一直被捆著,連解手吃飯,都是由侍女服侍著,只在我撐不住快睡著時,才悄悄上前將我解了,替我活動活動手腳;至清晨我才睜眼,那邊早已守候的侍女又走上前,堵了我嘴,將我緊緊捆上。
雖是看不到外面,但不時投到窗紗上的衛兵身影,分明地告訴我,外面的守衛極其森嚴。
拓跋頊竟是怕極了我會逃走,如果不是急行軍時帶上我不方便,只怕會把我也押著一起去牛首山了。
外面必定還有我的人在想法救我,可到底無隙可尋。這兩天我的周圍極其平靜,看不出一點風吹糙動來。
第三日清晨隱隱聽得外面暄鬧一片,睜開眼要爬起身時,侍女們又趕上前,急急將我捆了,並不讓我有一絲機會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聽不到兵戈之聲,我猜著應該是拓跋頊回來了。
但以他的個性,回來後的第一件事,便該過來瞧瞧我,至少看看我有沒有在打什麼壞主意才對。可這一上午我都不曾見到他的蹤影。
一陣暄鬧之後,這座宅院又恢復了沉寂,卻有隱隱的不安,如暗濤般無聲地激涌開來,連服侍我的侍女臉上,都有了些微的驚慌和倉皇。
興亡替,苒苒驚時月(三)
中午吃了點清粥,我正要閉了眼養神時,屋門被敲響了,“殿下令即刻帶安平公主到過去見他。”
侍女這才放開我,很匆忙地為我梳洗了,依舊簪戴上我原來的那些首飾,引了我在十餘名魏兵的押送下向前行去。
一路俱是身披胄甲的魏兵仗槍執戟而立,神情雖略有不安,但軍容端肅整齊,不見半點慌亂之象。
引我到一處陳設豪闊的房間時,撲鼻便已嗅著了濃烈的藥糙味和血腥味,讓我不由頓了頓腳。
這時,屏風內轉出一個滿眼血絲的年輕男子,剛褪去盔甲的襯裡衣衫上儘是血漬,胳膊和胸腹部明顯又多了兩處傷口,用布條裹縛得高高隆起,猶且滲出新鮮的血跡來,快將胡亂披於身上的煙黃色外袍洇濕。
竟是拓跋頊!
即便當年他受了重傷,被我用鐵鐐重重鎖住,也沒顯出這樣憔悴灰暗的神色來。
“你來了?”
他凝立不動,默默地望著我走到跟前,才緩緩道,“過來見我皇兄,陪他說說話。不許說半句令他不快的話,知道麼?”
我心中一跳,立時明白過來,再說不出是歡喜還是憤怒,又夾雜著讓我說不清道不明的悲傷,一步一步挪著,跟著拓跋頊,慢慢走到屏風後一張雕著三羊開泰花紋的紅木大床前。
幾個隨軍的大夫畏縮地退在牆邊,侍立兩旁的侍女正無聲垂淚。一個身形高大的男子,正側臉向內臥著,只看得見削瘦得顴骨微微凸出的面龐蒼白如紙。
那種被吸盡活力的毫無生機的蒼白,讓我禁不住想要退縮,遠遠地離開這個距離死亡只有一線之隔的男子。
儘管,他曾和我擁著有人世間最親密的關係,甚至至今仍是唯一曾與我合二為一,共享過那種讓我備感恥辱的愉悅感的男子。
拓跋頊發現了我的退卻,眉宇間頓時閃過憤怒,伸手將我一拽,已將我拖到床前,硬按著我跪在床前,正對著拓跋軻的面容。
“皇兄,皇兄,阿墨來了……”
他蹲下身,用袖子拭著拓跋軻額上細細的汗珠,輕輕在他耳邊喚著。
拓跋軻無意識地低低呻吟一聲,皺了眉,慢慢轉動著頭部,睫毛顫動著,然後慢慢張開眼睛。
大海般澄淨的藍色,初生嬰兒般的乾淨。
炭火熊熊,照出了那光潔上身滲出的一層汗水。
“殿下,皇上危急,請速作決斷!”
近衛顯然是個忠心的,見拓跋頊不說話,立時催促。
拓跋頊喘了口氣,握緊拳,道:“留一千人鎮守南浦,其他人即刻拔營,前往牛首山!”
近衛立刻應諾,正要離去時,拓跋頊又道:“尉遲瑋的兵馬遲遲未動,多半也在等候目前的時機。如果他派人來攻南浦,斬了魏營所有梁人俘虜,再……以安平公主為盾牌,逼其退兵,等本王回援!”
“如果梁軍不退呢?”
“那麼,你們敗退之前,即刻斬了安平公主!”
拓跋頊語意蕭索,卻斬釘截鐵。
近衛應命去了,拓跋頊又扶著頭坐了好一會兒,才站起身,迅速穿起衣服,披上鎧甲,然後才踏入了床幃。
我已放開了金簪,正散亂著發,靠緊床圍坐著,默默消化著聽到的話。
他走到床前,冷淡地望著我,眼底寂然。
他沉沉道:“我不喜歡再也無法把握你的感覺。即便你如今已經這般討厭我,我還是寧可讓你死,也不想你再離開。我受夠了!如果你死了,能徹底斷了我的念頭,我寧可你死。”
我不曉得是一種什麼樣的荒謬心理,慘澹地望著他,居然還笑了笑,很清楚地說道:“嗯,我也寧可死,寧可……現在便死了,再也不用操心任何事,任何人。我盡力了,可還是逃不脫這條路,那麼,我認命。”
拓跋頊就著昏暗的光線深深地凝視著我,忽然俯下身,在我唇上狠狠咬了一口。
我還沒來得及痛叫出聲,他已抓過一塊帕子,將我的嘴塞住,抽了我自己的衣帶,將我雙手反捆起來,縛於床圍之上。
我盯著他,還是想笑,只是盈眶的淚水極不爭氣,已經緩緩自腮邊掛下。
拓跋頊又發出了低低一聲痛苦呻吟,轉過臉不再看我,飛快地抓住自己的寶劍,衝出了門。
門扇在打開又闔上的一霎那,一道雪化時的陰冷撲了進來,透過火盆帶來的暖意,無聲地撲入我胸懷,再也揮之不去。
院中在一陣嘈雜後也逐漸靜寂下來,連屋中漸漸黑了,都無人過來點一盞燈。
而我在那黑暗之中,終於拋開了那七顆紅痣帶給我的震驚,開始將牛首山撲朔迷離的戰事理出了頭緒。
我離開牛首山後,本來預算著能占六成贏面的戰事,並沒有往我和蕭彥希望的方向發展。
不知秦易川那一環出了什麼錯,本該被他們阻攔在江水以北的魏軍到底強渡成功,並與陷入危境的拓跋軻一起反攻蕭彥率領的梁軍。
蕭彥的身體狀況,可以支持一時,必定無法長久支撐。
=========================
哭~~~偶第五更了。不過似乎還是不討好,親們還是想拿大棍敲我?
興亡替,苒苒驚時月(二)
如果蕭彥病重的消息傳出,對梁軍士氣必定有影響。這樣的情形下,北魏軍終於能夠反敗為勝脫出重圍。
而林訶若,正是當年蕭寶溶在南齊宮變之時布下的一顆棋子。蕭寶溶被囚後,林訶若效忠的對象,便由蕭寶溶變成了我。北魏南攻前夕,我便傳了密令過去,令他如果到了江南,有機會立刻反了拓跋軻,重投南朝。
我的預計,他在拓跋軻兵敗之時必定會想法給以致命一擊,然後帶了拓跋軻的人頭來見我。但他居然會在拓跋軻脫身後再動手,並且能與秦易川部裡應外合,卻出乎我的意料了。
秦易川部連南援的北魏軍都阻擋不住,事後怎會又有那樣的勇氣和力量,與林訶若聯手去算計小勝的魏帝兵馬?
秦易川原屬征西軍,與林訶若應該沒什麼交集;目前暫時聽命於他的定威將軍雷軒等人倒是和林訶若相熟,可我不認為雷軒能即刻相信了林訶若的詐降,並與他聯手對敵。難道他不怕是林訶若的誘敵之計?
本能地覺得哪裡不對勁。
從眼前的局勢看,梁帝蕭彥本已不多的人馬在新的援兵到達之前應該無力再戰,蕭彥以重病之身受此重創,很可能經受不住;拓跋軻被林訶若的叛變打了個措手不及,全軍覆沒,估計目前應該拖著重傷之軀隱於牛首山的某處。
他派人向拓跋頊說出那番話來,必定早就料著了拓跋頊暗存異心,可能見死不救了。如今拓跋頊已經發兵,即便能及時將他救回,也斷斷不會容他一人獨攬大權。
即便他還是北魏皇帝,日後政令必自皇太弟拓跋頊而出。
當年他殺了自己其他七個弟弟,的確是防患於未然,並非一味無情嗜血。可惜他終究沒殺他最該殺的那個。
或許,他也不曾想過,自己一手帶大的幼弟,那個曾經有著那樣純淨樸實心地的幼弟,如今會這樣和他的明爭暗鬥,甚至勢同水火吧?
一場勝負幾度變幻的大戰尚未落定塵埃,但混亂不堪的局勢,已初露端倪。
秦易川部看來倒似有意放了北魏援軍渡江,引狼斗虎,重創了蕭彥兵馬,然後再與林訶若合兵,又重創了拓跋軻兵馬。
北朝,可能由此直接成就了拓跋頊的雄圖霸業;南朝呢?
我一時竟看不出。
蕭彥在傷病中大敗,已是岌岌可危;我被出賣困於南浦鎮;算來南朝目前只有太子蕭楨得利。我和蕭彥無法回寧都,他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南朝皇帝。
可就憑他,能得到南朝各路文臣武將的認同麼?
而他大約指揮不了秦易川的兵馬,讓他們時而懦弱無能,時而強悍睿智,硬生生將南北兩朝帝王都陷入危困之中。
還有件奇怪的事。
雲麾大將軍尉遲瑋手中尚有五萬兵馬駐守京畿,蕭彥下旨讓他即刻派兵增援牛首山,可好幾天過去了,為何他那邊連半點動靜也沒有?甚至連相距不過一日路程的南浦鎮也不曾遣兵來!
他們一向對我恭恭敬敬,我也對他們多有照拂,沒理由聽說我被困南浦而無動於衷!
到底是誰,有這樣的能耐,可以在如此混亂的形勢中混水摸魚,走到權力的最巔峰?
我想不出,我實在想不出。
如果是三年前,我可能會猜惠王蕭寶溶。
以他當時的影響力,部屬們齊心協力將他重新推回至尊無上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可如今,他被幽囚於皇宮已經快四年了,與世隔絕,便有曾有過運籌帷幄的雄心壯志,也該在日復一日的美酒佳人的麻痹中漸漸消磨殆盡了。
-------------------------
我在驚惶不定的猜疑中度過了兩天兩夜。
關於蕭彥,關於拓跋頊,關於拓跋軻,以及牛首山的戰事,寧都的局勢,再也無人可以傳遞一絲半點外界的消息進來。
拓跋頊應該特地吩咐過,對我的看守極是嚴密。我幾乎一直被捆著,連解手吃飯,都是由侍女服侍著,只在我撐不住快睡著時,才悄悄上前將我解了,替我活動活動手腳;至清晨我才睜眼,那邊早已守候的侍女又走上前,堵了我嘴,將我緊緊捆上。
雖是看不到外面,但不時投到窗紗上的衛兵身影,分明地告訴我,外面的守衛極其森嚴。
拓跋頊竟是怕極了我會逃走,如果不是急行軍時帶上我不方便,只怕會把我也押著一起去牛首山了。
外面必定還有我的人在想法救我,可到底無隙可尋。這兩天我的周圍極其平靜,看不出一點風吹糙動來。
第三日清晨隱隱聽得外面暄鬧一片,睜開眼要爬起身時,侍女們又趕上前,急急將我捆了,並不讓我有一絲機會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聽不到兵戈之聲,我猜著應該是拓跋頊回來了。
但以他的個性,回來後的第一件事,便該過來瞧瞧我,至少看看我有沒有在打什麼壞主意才對。可這一上午我都不曾見到他的蹤影。
一陣暄鬧之後,這座宅院又恢復了沉寂,卻有隱隱的不安,如暗濤般無聲地激涌開來,連服侍我的侍女臉上,都有了些微的驚慌和倉皇。
興亡替,苒苒驚時月(三)
中午吃了點清粥,我正要閉了眼養神時,屋門被敲響了,“殿下令即刻帶安平公主到過去見他。”
侍女這才放開我,很匆忙地為我梳洗了,依舊簪戴上我原來的那些首飾,引了我在十餘名魏兵的押送下向前行去。
一路俱是身披胄甲的魏兵仗槍執戟而立,神情雖略有不安,但軍容端肅整齊,不見半點慌亂之象。
引我到一處陳設豪闊的房間時,撲鼻便已嗅著了濃烈的藥糙味和血腥味,讓我不由頓了頓腳。
這時,屏風內轉出一個滿眼血絲的年輕男子,剛褪去盔甲的襯裡衣衫上儘是血漬,胳膊和胸腹部明顯又多了兩處傷口,用布條裹縛得高高隆起,猶且滲出新鮮的血跡來,快將胡亂披於身上的煙黃色外袍洇濕。
竟是拓跋頊!
即便當年他受了重傷,被我用鐵鐐重重鎖住,也沒顯出這樣憔悴灰暗的神色來。
“你來了?”
他凝立不動,默默地望著我走到跟前,才緩緩道,“過來見我皇兄,陪他說說話。不許說半句令他不快的話,知道麼?”
我心中一跳,立時明白過來,再說不出是歡喜還是憤怒,又夾雜著讓我說不清道不明的悲傷,一步一步挪著,跟著拓跋頊,慢慢走到屏風後一張雕著三羊開泰花紋的紅木大床前。
幾個隨軍的大夫畏縮地退在牆邊,侍立兩旁的侍女正無聲垂淚。一個身形高大的男子,正側臉向內臥著,只看得見削瘦得顴骨微微凸出的面龐蒼白如紙。
那種被吸盡活力的毫無生機的蒼白,讓我禁不住想要退縮,遠遠地離開這個距離死亡只有一線之隔的男子。
儘管,他曾和我擁著有人世間最親密的關係,甚至至今仍是唯一曾與我合二為一,共享過那種讓我備感恥辱的愉悅感的男子。
拓跋頊發現了我的退卻,眉宇間頓時閃過憤怒,伸手將我一拽,已將我拖到床前,硬按著我跪在床前,正對著拓跋軻的面容。
“皇兄,皇兄,阿墨來了……”
他蹲下身,用袖子拭著拓跋軻額上細細的汗珠,輕輕在他耳邊喚著。
拓跋軻無意識地低低呻吟一聲,皺了眉,慢慢轉動著頭部,睫毛顫動著,然後慢慢張開眼睛。
大海般澄淨的藍色,初生嬰兒般的乾淨。